成都(1)
一直對成都很向往。因為聽說這個城市很巴適很安逸,聽說街上到處是打麻將的人,聽說那裡節奏嘿慢,聽說那裡東西很好吃。因為一場地震對她有了新的認識,即便余震不斷,成都人仍然保持街邊打麻將的優良傳統,仍然不改幽默本色,平靜的接受一切,堅韌的生活著。有人說面對災難大喊一聲衝在前面是勇氣,我說面對災難面不改色細水長流的接受和適應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如果不是對生活足夠的熱愛,恐怕早就陷於長久的恐慌了。
我喜歡成都,有時候她讓我想起我生長的地方—武漢,一樣是豐富的小吃文化,一樣喜愛打麻將的居民,一樣半是海水半是火焰的個性。不同的是,成都更加溫婉,人們對吃喝玩樂把玩的更精致更深入。難道是被群山峻嶺裡包圍著天府之國,因為路途險要遠離中原而受到眷顧,沒有被太多的戰亂所侵擾,讓這裡的人有時間仔細的看山,品茗,去經營自己的小日子,讓它夠安逸夠巴適?
一下飛機,我們的眼睛就有點不夠用了,美女真的很多也!皮膚又白又細,眼波流轉,嬌俏嫵媚,某人一直在感嘆:晚來了十年!有人說春熙路是看美女的好地方。可惜可惜,因為人潮太過洶湧,我們只想著如何找到回去的路,實在沒有功夫看美女,倒是機場裡看到的那些MM讓我們發現:成都美女多果然所言不虛。
我們在接近2天的時間裡,去了錦裡、望江公園、金沙遺址和寬窄巷子。個人認為錦裡比寬窄巷子更值得一去。寬窄巷子現在儼然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無論是航空公司的雜志還是網絡上關於成都的介紹,無一不首推它。其實,跟南鑼鼓巷很相似,卻缺了南鑼鼓巷那點生活的氣息。載我們從寬窄巷子回酒店的出租車司機一路感嘆,當年1毛錢就能喝著茶坐一天的寬窄巷子一去不復返了。
望江公園是個有意思的地方。這裡可以看各種竹子,看女詩人薛濤的紀念館,看成都人喝茶打麻將,好像是一個集合歷史和現實的小縮影,仍然是舒服的和諧的,沒有一種刻意而為旅游而來的感覺,帶上本書慢悠悠的看上一天就更好了。
說起金沙遺址要從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開始。話說9月的某一天,首都博物館裡正在展出中國文物精品展,在排了接近一個小時的隊以後,進入展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玻璃罩子,裡面放著某個玩意兒。只聽某人激動的卻又壓抑興奮的說:金葉!金葉!我略覺尷尬,目光投向此人所說的玻璃盒子的“金葉”,一個乍看上去圓圓的金飾,外圈是四只鳥狀花紋,中間是類似太陽的光輝。周大福周生生啥的也逛過不少,設計這麼精巧這麼顯得有文化的飾品還是很少見滴,當時有個想法就是—據為己有。且慢!盜竊文物那可是殺頭的罪,咱買個仿冒品還不行嗎?哇哈哈哈,金沙遺址博物館裡果然有,於是乎,現在這太陽神鳥就掛我脖子上呢。遺憾的是,不是真金子的,沒法保值。強烈建議金沙遺址博物館和周大福聯系一下業務,做個金沙系列999千足金系列,肯定比埃及系列賣的還好。
扯遠了。
金沙遺址博物館建在金沙遺址原址之上的專題性博物館,占地面積456畝,由遺跡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園林區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組成。金沙遺址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裡,是公元前12世紀至前7世紀古代蜀國都城的廢墟。金沙遺址是世界上同時期出土古代像牙最集中的遺址,是中國同時期出土金器、玉器最多的遺址。
以上兩段是復制粘貼的,我認為很好的概括了金沙遺址的特點,但是沒法描述金沙遺址的神秘和帶給人的震撼。因為年代太久地域偏遠,又缺乏文字資料,金沙遺址充滿疑團,等待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去解密。遺跡和陳列品本身已經讓人嘆為觀止,博物館的建設也讓人稱道,成為成都一個十分值得一去的所在。在我去過的博物館裡,金沙是最先進的一個,景觀和建築的設計也非常巧妙,既與周圍環境融合,又體現了金沙遺址的特點。最關鍵的是考慮了博物館的一大功能是教育和知識的普及,陳列館隨處可見多媒體觸摸屏,介紹了旁邊的陳列品和相關的知識,大部分還附帶小游戲,考考你是否了解了剛才教過的知識。有一段制作玉的過程,采用全息投影技術,惟妙惟肖,讓人印像深刻。

(錦裡一隅)

(金沙遺址-太陽神鳥)

(望江公園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