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塔白台的東北方向有一座形制相同的東五塔白台:

(東五塔白台)
東五塔白台離大紅台很近。
請您細看圖片右邊的下方:
有一道紅色的上覆著黃琉璃瓦頂低矮的牆垣將東五塔白台留在了寺廟的第二部分——白台區。
從牆垣位於中部的的入口處遠觀白台上的大紅台。
距離太近,沒有廣角鏡頭,只好分兩張拍:

(白台上的大紅台[西半面])

(白台上的大紅台[東半面])
再拍一張大紅台:

(大紅台)
進入牆垣位於中部的的入口處,就是寺廟的第三部分——大紅台。
大紅台位於普陀宗乘之廟最後,位置最高,面積l.03萬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誇張,更顯威嚴龐大。
在廣漠空曠的院落北部,便是拔地而起聳入雲端的大紅台,它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築,巍峨高大,氣勢雄偉,使人感到佛法如天,高深莫測。
大紅台通高43米,分上下兩部分。
大紅台下部為基座,稱大白台,全用花崗岩大條石砌築,白灰抹面,占地面積約萬余平方米,高18米,容積達18萬余立方米。
大白台正立面以紅灰抹成三層藏式梯形窗(又稱“盲窗“),是全封閉的。
紅台上分布有真假藏式梯形窗,為了讓裡面的喇嘛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即使是真的窗口,內部的角度也是45度向上的,只能看見藍天、白雲,以此隔絕了俗世的塵埃。
紅台的上部,牆面抹灰後塗以紅色,稱大紅台,牆面巨大,嚴整而又不呆板。
紅台牆面底闊近60米,上闊近60米,高25米,略呈正梯形,容積約9萬余立方米。
牆面從下到上列窗七層,上六層為真假藏式梯形窗,最下一層為漢式橫長方形窗。
紅牆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龕六個,均飾以黃紫相間的琉璃慢帳,內置琉璃佛像。

(紅牆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龕六個)
紅台上周砌女兒牆,牆上嵌黃琉璃佛龕,龕內置琉璃佛像。
牆頂中央又置琉璃八寶、喇嘛塔。台頂女兒牆轉角部分安置寶瓶,上插鐵旗。
坐下休息,吸上兩支香煙,准備登上大紅台。(大紅台內絕對禁煙的!!!)
四處觀看,美景看不完!
......
時間已是: 13:30.
出發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