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流水”(中)

作者: 下城東新

導讀【首先聲明:之所以將游記“分割”,絕不是為了多賺分數,僅僅是為了多貼幾張圖片而已】 東都“流水”倒敘三、依稀雲崗、再見龍門走近龍門,首先看到的並不是石窟,卻是兩座青山在側,中有一衣帶水,水上兩只畫舫,很開闊、清靜的樣子。這,便是伊水了。因其夾於對峙兩山之間,整體遠觀去形似天然門閥,古稱“闕”,故而又名“伊闕”。伊水上有橋,站在橋上, ...

【首先聲明:之所以將游記“分割”,絕不是為了多賺分數,僅僅是為了多貼幾張圖片而已】

東都“流水”倒敘三、依稀雲崗、再見龍門走近龍門,首先看到的並不是石窟,卻是兩座青山在側,中有一衣帶水,水上兩只畫舫,很開闊、清靜的樣子。這,便是伊水了。因其夾於對峙兩山之間,整體遠觀去形似天然門閥,古稱“闕”,故而又名“伊闕”。伊水上有橋,站在橋上,從另一個角度望向兩山,還有那緩緩北去的流水,不必生情,已自有一番觸景的享受了。其實,就算沒有石窟,眼前此景也稱得上是一派好風光了,對得起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的評論;即使後來被石窟“喧賓奪主”而退為陪襯,依舊以其山水相依的優雅,使得龍門比起國內其他幾大石窟景區來,又多了幾分靈氣。





(伊水與龍門)

當然,主題還是石窟。自游步道起點望去,整個西山面向伊水的一側密密麻麻布滿洞穴,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為了觀賞方便,對於較高的洞窟,景區專門搭建了觀景樓梯。這不,幾名志願者正輕聲喊著號子,試圖將一名外國游客和他的輪椅抬上觀景樓梯(很欽佩這些衣著正裝、滿頭大汗的志願者們,毫無怨言的付出,已使他們成為現而今中國最可愛的群體之一)。“老外”略帶喃喃地重復著:“Thank you so much, I really want to see it.”(非常謝謝,我真的想看看)



(佛像)

是得好好看看!觀賞龍門石窟,很自然地會和曾經到過的雲岡石窟兩相比較。依稀記得去年,直面雲岡時,看到的是若干大型石窟的排列,每個窟內都有一尊大型佛像,線條粗獷,比例也不是特別協調。而在龍門,不但有奉先寺這樣的巨型石窟,也有很多中、小型,甚至是袖珍窟,其內佛像則大多比例均衡,線條也較雲崗柔和了許多。想想這區別大體基於兩個原因:第一、雲岡石窟主要由皇家負責開鑿,因而佛像許多都是以北魏朝皇帝為造型藍本,歌功頌德的初衷決定了佛像的體型必定是“偉岸”的;而龍門雖也有歌功頌德之作,但由於洛陽長為帝都,經年累月後,在龍門已形成了鑿窟成祭的風氣,使得這裡也不乏民間精巧之作;第二、雲岡石窟開鑿時期,距離北魏太武帝“滅佛”時期不遠,國家意識形態的重塑使得社會心理狀態整體處於動蕩,而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遷都”之爭已塵埃落定,社會承平,加之盛唐時的大大豐富和補充,使得龍門,無論是造像的雕鑿技法、體態類別,還是所反映出當時匠人的心理狀態,都要比雲岡顯得成熟。



(奉先寺)

事前了解到龍門石窟有三大看點:賓陽洞的造像、古陽洞的書法和奉先寺的大佛。實地游賞,古陽洞完全被保護起來,使得我無法窺得那名滿天下的“龍門二十品”魏碑書法的風采。而賓陽洞和奉先寺,則分別代表了北魏和唐朝時期對體態的追求,比較起來看頗為有趣:北魏時期崇尚身材苗條,因此北魏造像多體態頎長;相反,唐時以胖為美,故而唐朝造像多圓潤豐滿。



(盧舍那)

說起奉先寺,我不得不承認它確實是整個龍門的“扛鼎”之作:在巨型的山坳內,中間一尊體態豐腴的盧舍那大佛,慈眉善目,微微低首,帶著點“中國版蒙娜麗莎”式的微笑,注視著大家,感覺可敬而不可懼。兩旁又有三對佛像,分別是菩薩、金剛和羅漢,整組佛像無論個體還是整體都比例協調、線條柔美清晰、雕鑿精細,觀之令人賞心悅目。如此壯觀,大家興之所至,也顧不得游客眾多,頻頻與佛像、他人合影,倒有點“只愛陌生人”的意思。據介紹,這奉先寺石窟是武則天還在為皇後時,捐出自己兩萬貫的脂粉錢而建;至於這盧舍那大佛是依照捐助者的相貌而鑿刻的說法,卻顯得過於牽強,聞之附會一笑即可。武則天為何在這方面如此“慷慨”?(包括她當政後推廣佛教的種種作為)有說是她潛心向佛的,也有說她是為紀念出家為尼後時來運轉的,更有說她是做表面文章的。究竟如何,後人無法確切知道。我自己揣度:雖然武則天出身佛門世家,可從她為了登上權利巔峰而使出的諸多狠辣手段看,說她潛心向佛、菩薩心腸,只能是貽笑大方;武媚娘幼小的佛教熏陶,讓她有了慧根,可後來,權利欲的滋長戰勝了慧根的蔓生,使她走出了完全不同於家世的道路。奪得權利後,依舊大建佛像、寺院,也許是政治需要,也許是武則天內心也需要一種心理平衡吧。正如杜甫在《游龍門奉先寺》中寫道:“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佛理高妙,發人深省;同樣,復雜的人心,即使細細揣摩,也未必能夠明白。



(遠觀奉先寺)

【小帖士:1、到龍門石窟,可在洛陽火車站坐81路公交,大約四十分鐘可到。 2、龍門石窟、香山寺、白園門票100元。 3、龍門石窟內有電瓶車,但建議除非實在“筋疲力盡”,沒必要坐這性價比很低的代步工具。 4、香山寺是武則天的皇家寺廟,地方不大,但“五髒俱全”(甚至也有鐘鼓樓);裡面還有當年蔣介石夫婦的別墅,值得一看,尤其裡面的講解員個人認為水平都比較高;而白園就是白居易的墓園。】



更多龍門石窟的圖片,請參見博文:http://***/s/blog_492e75400100ba3f.html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