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太乙村,我是猶豫了一下的。因為開車的朋友考取駕照才兩個月,而上太乙村的路比上廬山牯嶺更復雜,幾年前這段路上曾經發生過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超載的中巴車掉進路邊的懸崖,20多名乘客死亡,剩下的20多人受傷。自那以後,這條上山的路幾乎荒廢了,鮮有游客。
但是太乙村我只是在八年前去過一次,村邊的九奇峰我還沒有去爬過,據說風景不錯,我一直念念不忘。還是去吧。
出發的時候,為了給朋友打氣,我告訴他其實到太乙村的路跟觀音橋的差不多。朋友一開始還覺得路不錯,雖然有些急彎,但是頗有打電動游戲的感覺。慢慢的,山路越來越陡,彎越來越急,路面越來越窄,朋友的臉色開始變得凝重。在一處急彎陡坡前,車突然熄火,慢慢下滑,我們開始有點緊張了。路的另一側可是萬丈深淵啊。好在有驚無險,車子總算控制住了,緩慢地爬坡。好容易把車開到一處平緩的路段,為了避免發動機過熱,我們停下來休息。朋友用一種無辜且委屈的眼神看著我,說:“你騙了我……我連尿都嚇出來啦!”我仰天大笑。
休整了一下之後,繼續緩慢前行。由於幾年前那起傷亡慘重的交通事故,上山的路已經禁止九座以上的車輛通行,而山路也年久失修,更加坑坑窪窪。與上廬山牯嶺的路相比,這條山路的彎更急,大多是270度以上的急彎,坡更陡,路面狹窄,只能一輛車通行。一路上非常冷清,除了偶爾疾馳而過的一兩部摩托車,幾乎看不到其他的車輛。同樣是上廬山的路,與牯嶺相比真是冰火兩重天。其實,這條路才是古代文人騷客登廬山的路,可惜已經沒落了。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整座山都是我們的了。車窗外陽光明媚,水光山色,甚至可以聽到村落裡的雞鳴狗叫。山風盤旋在樹林上,掀起陣陣嘩嘩的聲響,我幾乎忘了路邊的萬丈懸崖,陶醉在這風景中了。
來到太乙村,停下車,我們朝九奇峰的方向走去。
太乙村是一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度假村,有幾十座民國政客與將領的別墅,包括蔣介石、林森、陳誠、蔡廷鍇等等。這些別墅現在大多對外開放,游客可以在裡面參觀,住宿的價格也非常便宜。其中康有為的別墅都改造成了一個小招待所,可以接待數十人的旅游團隊。
不覺已經來到九奇峰下。從天書壁的亭子裡往下看去,一幅秀美的山水展現在眼前。蒼綠的山巒綿延伸展,柔和的起伏。
穿行在這些綠樹掩映、長滿青苔的別墅間,不禁浮想聯翩。這些政壇和沙場上的風雲人物,縱橫大江南北,馳騁關內關外,應該是見多了山山水水,他們何以如此鐘愛廬山,飽覽美景後尚覺意猶未盡,還要在這裡置地結廬?我在廬山邊上住了這麼多年,並不覺得廬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身在福中不知福”。那麼,當他們雲集於此,游山玩水,釣魚賞花,想必也無法忘懷自己的崢嶸歲月。酒酣耳熱之余,將軍們可曾挑燈看劍,夢回沙場?月明星稀之夜,政客們是否曾在蔣總裁的別墅前躑躅徘徊,誠惶誠恐呢?黑黢黢的一座太乙村,幾十座風格各異的別墅,宛如一部風雲變幻的民國野史,上演過多少蕩氣回腸、波詭雲譎的重大事件!如今,這一切都湮沒在青山綠水、參天古木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