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踏著文物的旅程-山西大同

作者: 天馬無痕

導讀隱約感覺到山西就像是北京的後花園一樣,一到節假日,大批的北京人和旅游團會湧向這個距離不遠的文化古地。一般散客就很難買到北京去大同火車票了,即便你提前6天,訂票處問都不問哪個班次,就可以回答你整天沒有火車票。 因為不想連著兩天都在火車上度過,因此選擇下午的火車從北京前往大同,到達大同是在29日的晚上9:30左右。如同一般的中等城市火車站,廣場 ...

隱約感覺到山西就像是北京的後花園一樣,一到節假日,大批的北京人和旅游團會湧向這個距離不遠的文化古地。一般散客就很難買到北京去大同火車票了,即便你提前6天,訂票處問都不問哪個班次,就可以回答你整天沒有火車票。

因為不想連著兩天都在火車上度過,因此選擇下午的火車從北京前往大同,到達大同是在29日的晚上9:30左右。如同一般的中等城市火車站,廣場不大,車流混亂,燈光凌亂。按常規不在車站打的,沿著右手邊的馬路一路往外走到主干道上攔車。

雖說已經接近晚上10點,而大同也並非現代化都市,沒有燈紅酒綠的街景也可以理解,但是主干道的坑坑窪窪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就是一個煤礦大市的中心街道。或許如司機所說的,煤老板們都去北京買別墅了,壓根就沒想著自己的城市應該怎麼樣,只是小孩結婚時還是要用悍馬車隊在家鄉炫耀一番。

從北端的火車站到南端的嘉和快捷上午酒店,也就12元的車程,門前的道路已經完工,只是晚上的周邊沒有任何可以閑逛的地方,一片漆黑。

在出租車上聽到大同有一個特色小吃:兔頭,讓人聽著不僅有點發汗。大西街上兔頭店招牌更讓你覺得這道菜相當有市場。雖說4元一個的價格不貴,吃起來就像普通的鴨頭鵝頭的味道,不過似乎心理上還是有點那個。。。呵呵

第二天一早吃完酒店提供的免費早餐(以完成任務為基礎),在網上預定的薄師傅的車子已經在門口等著了。出門時的晴朗天氣讓人心也無比的舒暢,門口的馬路已經由昨晚的漆黑荒涼變得熱鬧非凡。

一路往雲岡石窟的城市道路上還是隱約的看到或許在幾年之後,又有一個千篇一律的現代化城市即將形成。

前往石窟的市郊公路比起網上所說的塵土飛揚似乎好了許多,也許有太陽的映照,看著還是比較舒心。這次山西游的一大感覺就是道路似乎並沒有網上盛傳的那麼髒亂差,甚至在國慶長假期間,還難得的道路通暢。

沿路看到前往雲岡石窟的公交車也相當新和干淨,對於更徹底的自助游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差不多40分鐘的車程(出租車)到達石窟的景區門口,60元的門票讓人有點感覺手燙。進景區前有一片大廣場可以讓你遠眺一下石窟的全景。刻有雲岡石窟的標石前依然人頭攢動的在拍“到此一游”的照片。

進大門就是石窟的雕刻精華第五和第六窟組,全方位的彩塑,讓你由衷的感嘆祖國前年文化的燦爛輝煌。

第五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重建的。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這兩個窟是嚴禁拍照的,即便你不是用閃光燈。

縱觀雲岡石窟,將近綿延一公裡的石雕群,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亙,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游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很難想像是在公元500年左右建造的,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在現如今什麼都講究大吊車、大推土機、腳手架的今天,這些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的瑰寶讓人肅然起敬。

石窟的正確游玩線路應該是進門往右從第一窟開始,一直到最後。因為出口就在後面,不至於多走回頭路。2個小時的游玩只是走馬觀花,最好還要做好功課,了解一下石窟的歷史和大概,而不至於進去以後兩眼一抹黑,光知道瞎看而不知其所以然。



(雲岡的標志)



(雲岡石窟外景)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