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台內,五至七層為三層圍樓,每層44間,四面合圍,亦稱群樓。

(群樓內)
群樓一層分置石雕壇城六座,有如來佛、觀音、無量壽、釋迦、大威德金剛、喜金剛,今己無存。
萬法歸一殿是主殿,殿頂部高出群樓,殿頂都用鎏金魚鱗銅瓦覆蓋,金光閃閃,富麗堂皇,極其雄偉壯觀。

(萬法歸一殿)

(萬法歸一殿匾額)
在圍樓南側三樓再拍一張:

(萬法歸一殿匾額)
萬法歸一殿底部因三層群樓合圍,影陰暗,光照對比鮮明,造成了宗教森嚴肅穆的氣氛,是宗教建築上的瑰寶。
群樓空井中心起萬法歸一殿,方七間四角稍間收進一半,重檐攢尖,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四脊飾波紋,法鈴寶頂。
迎門擺法琅菩提塔,中供紫檀佛龕,內供彌勒,東西兩側置紫檀壽字塔。

(萬法歸一殿內[轉貼])
供桌擺八寶、五供、珊瑚樹。靠北樹屏風,前掛巨幅緙絲緞繡佛教掛像(高三丈、寬一丈),現無存。
屏風前供釋迦牟尼,再前供宗喀巴,大殿兩側供達賴和宗喀巴像,均為紫銅雕塑,質地精良,工藝精細,身段勻稱,神態生動。
殿內面北橫額一為“淨性超乘”,二為“妙德圓成”;
面南橫額“萬緣普應”。
殿內條幅有:
“獅座具神威鹹欽奮迅,鷲風瞻相好普現莊嚴”;
“法界朔中台臻大歡喜,化身現上塞護妙吉祥”;
“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
“梵教流傳宗遞演,化身應現慧常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