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第一日:燒香有忠告

作者: 漁歌輕

導讀今天是7月24日。 六點鐘便再也睡不著了,起床。直到7:40才出發,旅店掌櫃的開自己的賽歐車去帶我們四個去各個寺廟去參觀。車未出鎮的時候覺得來了五台山,應該到台頂去看一遭,不然有些遺憾。還是去一個台頂游玩一下吧,但五個台頂大轉台的話,時間和金錢都是不允許的。但好像東台和北台因為司機們和管理部門有些糾紛禁止上去了,那就還是去錦繡峰南台看看山花 ...

今天是7月24日。

六點鐘便再也睡不著了,起床。直到7:40才出發,旅店掌櫃的開自己的賽歐車去帶我們四個去各個寺廟去參觀。車未出鎮的時候覺得來了五台山,應該到台頂去看一遭,不然有些遺憾。還是去一個台頂游玩一下吧,但五個台頂大轉台的話,時間和金錢都是不允許的。但好像東台和北台因為司機們和管理部門有些糾紛禁止上去了,那就還是去錦繡峰南台看看山花吧。

決定後就拐路先到南台去,誰知剛剛到登台路口就恰好有一輛面包車在我們前面封住了,原來從八點開始這裡也要封鎖上台頂了。掌櫃的和那些人都是同個村子的自然都認識,許諾說事後給兩條煙,那邊放行了。掌櫃提醒說煙錢讓我們加到車費上。一路上仍然如昨晚進山時候一樣盤旋,但是路況卻遠遠不如,顛簸地很。一路上看到好多驢友裝備齊全,直線往山頂走去,其實五台山本來坡度並不陡峭,這麼走到頂上也並不太費勁,我們在台頂沒有一會兒便看到這批人趕到了。

乘車一路繞行不斷,到達山頂的時候九點鐘。五台山的各個台頂因為海拔高,尤其是北台被稱為“華北屋脊”,而且一年大多日子裡大風猛勁,所以台頂不長樹木,平坦如台,是綠茸茸的高山草甸。山頂和山坡上到處都點綴著紫色的和黃色的花,向北望去不遠處還有一座潔白的喇嘛塔。而更遠方是或連綿或環抱的群山,山間雲霧氤氳,偶有山峰露出崢嶸峻峭的山體,卻和這邊的圓潤寬闊的台地不同。台頂很開闊,空氣很清新,唯一感覺不爽的是遍地牛糞。

停車處往上大概200米就是南台頂文殊廟了,不過裡面正在大修,估計離完工時日還早,地基還是深深的。寺廟最角落處是最高處,台子上有個白塔,游客及香客大都集中到這裡,遍覽其余諸台,只是我始終沒有分辨出各個台來。

下山後的第一站是往清涼寺去,傳說中是順治皇帝的出家修行處,寺內的看點主要是院中的那塊方正平坦的清涼石。到五台山來腦海中反復浮現著三個著名的和尚的影像,希望在此能感受到些許氣息,即魯智深、楊五郎和順治皇帝和尚,盡管三位全都是或真或假杜撰出來的。在後面大雄寶殿中,看到我瞻仰佛像比較仔細,掌櫃的倚著門框和那和尚一起游說我燒香,但我搖頭不干,在那位師父的反復勸說下我說只是看看,並不信佛。那師父當時就拂然不悅,並橫眉冷對怪腔怪調地說我這麼這是對佛的不敬,會遭報應的。心裡頓時非常別扭,佛祖有這麼小器麼?因為我這麼句話就降罪我。那就等著唄,如果真有何不幸,我就更不信,沒有慈悲寬容的佛祖怎麼值得去信仰。你這個鳥和尚烏鴉嘴。出門來掌櫃的還一直嘟嘟囔囔咿咿呀呀地埋怨不停,不過就因為我在佛祖前的這句話看清了我的不合作政策,以後的幾個寺廟再也不怎麼招呼我了,使我免去不少麻煩。但是這次銀果很用心地就聽了那師父的話坐下讓他算命,後來我們三個在外面等候不到,她的同伴林燕讓我進去催促一下。但她就是不出來,我只好退出。事後問起,燒香花了200塊。

出門來車行不久就到了金閣寺,很嶄新的建築,裡面只是有個千手觀音值得一觀。

接下來的就是龍泉寺,寺前的漢白玉牌樓是五台山藝術價值很高的一處景致,高浮雕精致絕倫。柱子、屋脊、檁頭和雀替部位到處都是逼真的龍頭或龍身的造型。出寺向西北方向走去,300米左右便是那眼龍泉了,在泉前的龍頭處掬幾捧清水洗臉,清涼得很。前面的路上全是賣紀念品的攤子。問一個賣蘑菇的大嬸台蘑怎麼賣的,她指著眼前的好大的一堆大概將近有半斤的干蘑菇說20塊,倒是出乎意料,因為市價的台蘑是90塊一斤。這種蘑菇倒是也沒有人工種植的,正宗的台蘑全是在8、9月份到遠處的高山上采摘的,而這些成色一點也不好,似乎是從別處弄來的雜菇。最後她指著幾堆說加起來十塊錢,我更不敢買了。下來買了一大堆六道木的念珠、手鏈,大大小小粗粗細細的一共十一二串,砍了價一共才20塊。

在車上掌櫃的說是給我們找了免費的導游,帶我們到鎮海寺參觀,我一聽商家說的“免費的”字眼就打個激靈,且看這邊的市場上是怎麼個玩法吧。在半路上,那個朱導打開後門擠了上來,我們四個人就半側著身子占滿後座。朱導游是女的,20左右的樣子,看上去挺憨實的。到了鎮海寺下面,出門沿坡往上走。導游有些生澀地斷斷續續地給我們講解,前後一共連五分鐘都不到,說真的,未必比我知道得多。而進入寺門來,就坦率地說這裡我也不會講,讓這個導游給你們講吧。接手的那個小姑娘伶牙俐齒的,手背在後面,連目光都不交流,從前到後幾乎就沒有停嘴,嘴巴順溜得好像壓根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管轄的禁區。主要是在那個生肖轉盤和鎦金銅頂戴帽子一樣的喇嘛塔下不厭其煩地絮絮叨叨地講解,講得全是怎麼怎麼和人的命運聯系的等等,卻一直沒有提燒香的事情。直到最後才說,下面我們去下院去,我曉得正題這就來了,敢情這麼長時間的解釋全是鋪墊。最後回頭說一下,鎮海寺前面的松樹很是挺拔有型,“鎮海松濤”也是五台山有名的一景。

出來的時候俊矢說他不想看要在下面等著,並意味深長地看了我們一眼,我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我以前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出於好奇真的想知道這裡到底是什麼游戲規則,還是陪兩個女士進去了。鎮海寺下院在山坡的半腰,那個小姑娘把我們引到院中的一個廂房內,便不管了。我還是她們進去了,掀開厚厚的紅門簾,裡面燈光昏暗,沒有佛像佛龕,就好像一間客房似的,正中的桌旁坐著一個紅衣的喇嘛。師父說你們到前面來,站到黃線前,閉上眼睛。她倆雙手合十走上去,我猶豫著沒有動,總覺好像有點犯迷糊,不知怎的有些害怕了。我對她倆說我要走了,你們走不走?她們沒有說話,師父凌厲的眼光射向我,我只好自己退出來了,出來的那一刻聽到師父嗚哩嗚啦地頌起經來。在寺門外等了好長時間,才見林燕出來,並握了一捆香出來燒了。問她裡面是怎麼情形,她說一聽到那和尚誦經就感覺頭很暈,然後和尚說怎麼著她就怎麼著了,反正是過了一關又一關,這一關不出點錢還有另一關,直到你貢獻出來。並訕訕地說花了五十塊,我說還好不算多。又好久,銀果出來了,雙手通紅的好像是抹了顏料一樣,並很興奮地說師父可以猜中自己心中所默想的數字來。至於具體情況也沒有說出什麼,只是說反正最初要她花一千多請香,但因為錢不夠,但還是把剩余的三百塊現金全供奉了出來。我想還好,你沒有錢就安全了,因為下面的最重頭戲份就免了,掌櫃的該送我們回去吃飯了,這都一點鐘了。事實證明我還是錯了,見識還是淺呢。

接下來,該去南山寺了,但是掌櫃的說那裡沒有什麼看的,我和俊矢擺明了說都不信佛,說到那裡就是看那些雕刻的。最終掌櫃的還是帶我們去了,兩位女士不願意上來,於是我們兩個爬上山坡從南山寺的後門進去,這個時候是一點二十分。進門時候回頭看到老板一人駕車掉頭回去了,俊矢說肯定是回鎮海寺拿提成去了,後來和另外包車的小周師傅說起這個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南山寺的各處的石雕、磚雕和木雕當真是琳琅滿目,豪華氣派;同時建築隨著地勢上升,很有層次感。坐在平台上面看著遠處藍天、白雲、青山和近處這灰瓦屋頂、金色銅塔互相襯托,聽著房檐下鈴鐸隨風清脆地響動,似乎傳送著梵音。摒棄了下面香火鼎盛和游人如織的寺廟的喧囂,才初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清新而又肅穆的佛國氛圍。所以我覺得這裡是到過的寺廟裡最有欣賞價值的一個,可惜銀果她們沒有能同來賞玩。我們流連了好久,後來快到正門的時候,有外面進來的導游告訴我們有人在山下等我們,讓快點回去。哦,那自然是掌櫃的在催促了。本來以為不到半個小時就出來了,誰知出門一看已經兩點二十了。這個時候我餓得從來沒有聽到肚子叫得這麼厲害過,跟掌櫃的說要先送我們倆回去。掌櫃的同意了,而林燕用充滿埋怨的眼神瞪著我。好好,那就繼續吧,有難同當。

後來匆匆地趕場子一樣到了五爺廟,好糊塗,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記得那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只知道似乎是在中心街道旁邊。不過中途經過郵政儲蓄取款機,銀果要去取錢,到五爺廟燒香,畢竟傳說這個地方是超乎尋常的靈驗。等她進去的時候,我也跟著進去,勸她不要再取了,有林燕的錢夠吃飯和明天的車票就夠了。後來俊矢和林燕也進來了,勸說她一定要把錢包捂得緊一點,偏偏在這裡用銀聯建行卡也取不出錢來。這時掌櫃的見我們四個在裡面嘀嘀咕咕老不出來,急了,催促起來。出門後,他告訴我們五爺廟裡可以刷卡燒香的,我天哪,這個可是我活這麼多年首次聽說的,也是此行讓我印像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情。

到達五爺廟裡,應該叫“五爺故裡”的,這邊連個大門都沒有,只有一個小拜殿還有對面的一個戲台,殿前的香爐裡有香客不停地往裡面成捆成捆地塞,煙霧升騰,整個院子裡彌漫著香氣。到了這個地方,那朱導游倒是雙眼放光,一下子就來了勁兒,頭頭是道綿綿不斷地講了起來。大約有20分鐘的樣子,銀果就又到裡面的一個堆滿了香燭和龍袍的專賣店裡去,在那個大師的指引下“刷卡”,其實也就和超市裡所見的刷銀行卡的讀卡器一樣。這次又貢獻了300塊。到殿裡的功德簿上簽名,屆時由和尚向其家人祈福保平安,然後出門將香火點燃。最後,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回去了。這個時候已經都快四點了,肚子餓得直發疼。在這裡提醒各位朋友,將來出門的時候盡量要按時吃飯,哪怕當時條件不允許,吃點零食干糧等也算,不然這樣真的是很容易得胃病的。四點鐘的時候吃飯,刀削面6塊一碗,就當暫壓飢火,晚上再求飽餐。銀果說從頭到尾知道我們的意思,但是她這次來五台山目的就是要燒香的,花多少都是自願的,希望能轉一下運。既然這樣,我們就不好再說什麼了。當天晚上聽當地居民說,這個地方是“五爺故裡”,在塔院寺旁邊的那個才叫做“五爺廟”才是正宗的的,最為靈驗,但是好多外地來的都不曉得,都到了我們今天去的那個地方燒香。這一聽頓時傻眼了,唉!而晚上又看到了另一幕,對此事做了第二個注解,更是崩潰。其實說真的,在來五台山之前我本來也有裝模作樣燒一把香的想法,但是後來被善意警告過不要傻乎乎地就去燒香,而現在親眼目睹後自是早就把想法丟到九霄雲外了。這個時候,似乎覺得周遭的空氣裡都回響著大哥的忠告:“千萬不要燒香!”經久不息。

飯後出門來,打算趁天黑前到台懷的各廟逛一下。准備先去車站問一下回太原的班車時間,這時認識了那個周姓司機師傅,說剩下的時間去周圍的寺廟不可能全部游覽。建議我們今天先去台外的南禪寺和佛光寺,然後明天一早爬黛螺頂,再去台內各寺,時間充裕些。而本來的計劃是明天乘掌櫃的車一起去台外的那兩個古寺的。而且出於對老板的不滿,我倆商量了一下就准備現在即刻去佛光寺和南禪寺了。此時四點五十分,只是有點擔心到了那邊寺廟就該關門謝客了,周師傅說沒有問題。其實後來他還是和我們耍了個小把戲:本來我們的意思是佛光寺和南禪寺兩個地方都去,實際情況是兩個地方是不可能在天黑前都去遍的,因為南禪寺在比佛光寺更遙遠的定襄縣,但他為了讓我們包車就很干脆地說兩個都來得及。但後來在從佛光寺回來的車上去說他聽錯了,以為我們說的是“南山寺”。沒有辦法,沒有能到南禪寺,留了個不大不小的遺憾。但是,從到佛光寺的行程來說,這個200塊包車的價值已經是非常值當了,可以說是在五台山這一天半時間裡最有意義的參觀活動。車上,周師傅的話滔滔不絕,由於我們倆的特殊身份,把一些關於燒香的內在情況也跟我們透露了。聽到我們沒有阻止同伴去拜廟燒香,竟然還氣咻咻地數落我們太傻,沒有保護好自己人。盡管我們和那兩位女士只是臨時拼車同行才認識,也並沒有到十分熟絡的地步,而出於道義我已經很盡力地勸說了,但這時聽了心裡仍是不免有些愧疚。據說這邊彪悍的經驗最早還都是從中原某寺取經借鑒過來的,搖頭嘆息。不過,現在這種拙劣的手法在那邊的寺院裡早已經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先進的正規化的集團型經濟了。

出台內的路又全是盤山道,周師傅,車子是小北鬥星的,長年也就是台內外來回跑,飆起來速度蠻快。佛光寺在台外不遠的豆村鎮,穿過鎮子又行了十分鐘不到就到了佛光寺的門口。因為時辰較晚,寺內游人很少,除了我們倆之外,還有兩三撥,但很快他們就離開了,就剩下我們和這個一千多歲的老壽星平心靜氣地交流。

佛光寺的發現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一般的故事。唐朝晚期,在唐武宗轟轟烈烈的滅佛行動下,全國大地的佛寺幾乎都難逃厄運,而廟宇集中地的五台山更是重點打擊對像,而佛光寺就是因為地處荒僻而逃過一劫,甚至一千多年來都被忽略掉。上世紀30年代建築學家梁思成從敦煌壁畫上看到了佛光寺東大殿的圖像,於是按圖索驥希望能找到點遺跡以求安慰,誰知道竟然能看到這個幸存於世的唐朝的原版建築。我想當時他發現這個恢弘的殿宇的時候,那時的心情估計不是單用一個“欣喜若狂“就可以形容的。可惜的是因為抗戰的爆發他停止了山西境內建築文物的搜尋,不然的話那個比東大殿建造更早的南禪寺大佛殿絕對能讓他喜極而泣。而我能來到這個向往已久的地方,覺得恍若夢中,那個大唐氣韻的大殿竟然就在眼前,是耶非耶?是真是幻?現在想起那個清涼的黃昏時分也似乎是夢境一樣。那深遠的屋檐,碩大的鬥拱,簡樸的木門無不在昭示著他與各地常見的明清建築的不同。

殿堂內的唐代彩塑有三十多尊,色彩鮮亮,形像逼真;更讓人驚喜的是竟然在大門門板上還能看到唐代原汁原味的墨跡。但是裡面光線比較昏暗,而且管理員小兄弟也很是盡職盡責,緊緊地盯著唯恐我們拍照。流連好久,臨出來時候,只好狠狠地再看兩眼,希望以後這些雕塑和房梁能盡量清晰點的在腦海裡回放。好不容易等到我們終於出來了,小兄弟也就順手把門關掉上了鎖。他是在太原讀中專的,暑期裡替當管理員的父親來看守著這個殿堂。不禁十分地羨慕他,如果我也能在這裡呆上個把月,那就天天或者圍著這個大殿轉悠,或者就搬把椅子坐到堂內呆呆看他一整天,“相看兩不厭”。但是,最終還是要離開,繼續投身到外面那滾滾紅塵中去。在下面的院子裡再流連徘徊了一會兒,還是得轉頭離去了。人與地方的關系,也就像人與人一樣,冥冥之中是有著某種緣分的。緣分盡了以後,即使再想見也見不著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心裡覺得很是難過,覺得以後可能再來這裡的機會很小很小了。出寺門的時候,南邊工作人員居住的地方已經有陣陣飯香飄過來了。

在六點半離開,返回台內的時候才七點多一點,好快。和司機周師傅說好,明天走的時候打他電話,送我們去車站。回到旅館裡,見到朱導游也在,行動自如隨和,一直到第二天又看到了好幾次。哦,可能和掌櫃的是一家的啊。

林燕她們倆一直在逛街買旅游紀念品,八點的時候一起去吃飯。在一個小巷子裡找了個人多的小店,點了四個菜:五台燉豆腐18塊,炒雜拌18塊,土豆絲6塊,啤酒兩瓶12塊,還有就是刀削面四碗12塊。後來那個好像是價格最高的好像是“亂燉”來著,廚房給忘了做了,那也就省了吧。九點出來往裡面再隨便溜達下,這個時候氣溫有些低了,兩只裸露的胳膊冰冷冰冷的。路過一個飯店的時候,俊矢突然說;“你們看那裡面坐著個熟人呢!”往裡一看,呵!好一條胖大和尚,光著膀子,背對我們坐著,右腿還支起在板凳上。面前的桌上放著幾瓶啤酒還有一盤魚,其他的菜看不清了。乍一看還以為有幸真的在五台山邂逅到了魯智深呢,其實正是我們白天在五爺廟燒香時坐在殿內登記的和尚。我們不敢走近,就在遠處嘀嘀咕咕,這個時候一位背著口袋的老爺子從旁邊走過,說:“假的,全假的,這一幫人壞著呢!”後來我們追問,他也沒有再說什麼了,消失在巷子盡頭的黑暗裡。

出來後,又到大街上轉悠了一會兒商店,買了若干個手鏈掛鏈之類的東西,十點半回旅館。

最後想說的是,來五台山的自助游的朋友們可能還是香客的成分大一點,大可不必面對燒香如臨深淵,但小心一點也並不為過。最好不要被那些店老板啊、司機啊、導游啊牽著鼻子跑就是了。行程前還是盡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一切決定一切安排都要自己做主。不好意思,這篇寫得著實羅嗦了。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