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西行之旅快將一個月了。這一段旅程,將永遠定格在我的人生影像中。而有些記憶,也會像烙印一樣,陪伴我終生。毫無疑問,這個旅程也會是我人生中最值得自豪的。 西藏,一直是我神往的地方。十年前,看了一段關於西藏的影音片段,當時,它帶給我的是震撼,直覺它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十年後,我終於實現了美好的願望,而且還是用這樣的一種冒險的方式去實現的,上天待我已經不薄。
金黃色的金沙江、紅色的瀾滄江、褐色的怒江像三條彩帶,陪伴我們走過雲南,走進西藏。
我是一個注重人文的游者。雲南地區裡的藏民給我感覺是很友好和熱情的,而西藏昌都地區的藏民卻不那麼友好了,甚至於讓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害怕,尤其是他們用賊一樣的眼神看著我們的時候,讓我有想插翅逃走的恐懼。昌都地區的漢子都叫康巴漢子,他們頭上的“英雄結”叫“扎羞”,是康巴漢子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為紅色。那一段的藏民基本上都不會說漢語,而那一段的藏區也是原生態的,他們很團結(一致對外),但對外人卻並不友善,武警官兵是我們的救命稻草。白馬藍波一家算是我們接觸到的最友善的藏民了。還有那個叫拉姆的老阿瑪,在我們臨走的時候還是保護了我們,直到我們安全離開,才揮手再見。在昌都地區,沿路都有一些藏族小孩攔車,我們就給他們派小本子和筆,也有一些成年的藏民向我們要小本子和筆,看到他們拿到派送的東西時眼裡的滿足,讓我又感慨萬千(謝謝浪劍的善舉)。他們算是不錯的了,聽說有些小孩還會向過往游客討錢,要不到錢時就抱著車輪不讓走呢,這算不算是善有善報?林芝地區是西藏最富裕的地區,在這裡,基本上看不到藏族的痕跡了。這裡是漢化的最嚴重的地區,藏民們會說流利的漢語,而藏族的傳統節日除了藏歷年也不怎麼重視了,來到這裡跟到廣東的普通城市沒什麼區別,看到這些,或多或少讓我有失落感。在林芝段,已經沒有看到有攔車的小孩了,有的,也只是向我們揮手示好的。沿路走來,看到了路旁是建得像別墅的藏民的房子。拉薩,這個高踞在世界屋脊上的城市,很現代化,到處可見霓虹燈閃爍,星級酒店隨處可見。還好,帕廓街還是那麼的古老,轉經的藏民依舊,大昭寺香火依然鼎盛,朝佛的信徒不減,煨桑爐依然香煙燎繞,藏民友好而親切。在我的眼裡,大昭寺是活的,而布達拉宮只是一個展覽館。
梅裡神山的美在於它的千變萬化,幾乎隔十秒,就變幻出一個不一樣的景致,神山之名果然名不虛傳;鹽井至芒康,只能用路難走去形容它了;然烏湖並沒有照片上所看到美,可能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吧,有點失望;波密給了我一種浪漫的感覺;通麥天險也沒有想像中的險;南迦巴瓦確實讓我們震撼;布達拉宮美得像一幅畫;倉央嘉措的詩“在那眾生之中,莫露我倆真情;你若心中有意,請用眉眼傳遞。”至今還在瑪吉阿米的空間漂蕩著;珠峰的天穹就像是一塊黑色的布,而星星就像鑽石一樣綴滿了天際,在明月的照耀下,發出了耀眼的光茫。在珠峰面前,我渺小得就像一只螞蟻,我無力去攀登,只感到無比的壓力;羊卓雍措是我看到的最美的聖湖,靜謐而溫柔;納木措與念青唐古拉山就像戀人一樣相依相傍。前往日喀則的路上,沿路看到了很多的寸草不生的高山已經被風化的很嚴重了,有些甚至已經沙漠化,我不是環保份子,但是,如果照這樣的風化速度,不久的將來,這裡就是沙漠,真讓我擔心。青藏公路終於讓我們知道什麼才是天路。而路上看到的那些三步磕一個長頭往聖城拉薩朝佛的信徒讓我動容。
轉經、煨桑、朝佛是藏胞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藏傳佛教的教律認為,凡是轉動瑪尼經筒一回,等於將筒內經文誦讀一遍,可以累功德。煨桑則是個人與神靈菩薩交流的基本形式。這是通過煨桑熏煙,吟誦經文頌詞等語言形式和身體動作來表現對神佛菩薩的一種依賴感或敬畏感,以實現自身或整個人類眾生的願望。
曾看過一本書是這樣說的“確實在無兵變,無天災的時代想異化和毀滅一種古老文化,沒有什麼比市場經濟、商業游戲來得更為有力,更為徹底。”
很明顯,我是一個被藏化了的漢人,對西藏,我是一廂情願的偏愛。宣科說“麗江死了!”,而我不願意聽到再有人說“西藏死了!”,西藏,這個我認為是人間最後的淨土,於我,希望它與珠峰一樣,永遠純淨。
我想,作為游客,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尊重當地的習俗,特別是在少數民族的區域。要做到這些其實很簡單,把它當成是自己的家就行了。相信每個人的家裡也總有著自己的“禁區”吧。
我總以為,只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是一兩個小時就到達西藏了,是對聖城的不敬。
當你不能融入到帕廓街藏胞們轉經的精神世界裡去,那麼你只能看到風景;當你在大昭寺門前看到那些磕著等身長頭,整天只重復一個動作的信徒時,而沒有一絲一毫的感動時,那麼只能說明你與西藏無緣;如果你是個徹頭徹尾的都市人,那麼,請不要踏進西藏這塊淨土,以免玷污了它。
都市的人們或許是希望為逃避鋼筋水泥的現代化而回歸自然,但他們回歸自然的方式在骨子裡也逃避不了他們創造的商業文化和消費欲望。如果這種回歸消費的是那些以森林和草地為福祉的人們賴以生存的人地關系,以及維系這種關系的社會聯系,還美名其曰為那些邊緣人群的現代化作貢獻,那麼這樣的現代化實在是邊緣社區的一種不幸,是人與自然關系的退化與惡化。
芸芸眾生,能有緣攜手走完這一段艱難的路程,不管是人或事,物或景,將永生難忘。

(天路)

(朝佛)

(天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