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樓中間為進入大紅台的門殿,明間兩側牆面掛四大天王畫像。
門殿東側供七祖佛,從北向南為:迪洛巴、沈格巴、那若巴、 金剛持、薩拉哈、固陀羅菩提、仲比巴。
門殿東側和西側牆壁中,布滿干佛龕,原供礤礤佛各2810尊,現大部分已毀壞。
門殿頂部均飾有色彩艷麗的六子真言天花,即崦、嘛、呢、叭、咪、畔六字。
喇嘛教主張信徒反復誦念六字真言,以求功德圓滿,得到解脫。
通過南樓一層的門殿,進入圍樓內的天井:

(圍樓內)
無處登樓,轉貼一張站在二樓拍的片:

(圍樓內[轉貼])
大紅台由三層群樓圍繞三層殿樓組成,平面呈“回”字形布置。
群樓東西各十三間,南北各十一間。
群樓分上、中、下三層,內有廊。
群樓內南面五間突出。
群樓內北面七間突出。
檐柱之間裝以隔扇。
大紅台內三層群樓,群樓中供奉著佛像,還有經書和法器。
漫步群樓檐下,好像走在寧靜的小巷;
人在廊下穿行,又似乎走在南方水鄉城鎮的過街樓。
本來是佛門聖境,竟如此近乎鄉情。
[轉貼]
......
內院南部五間突出,殿內供奉藏傳佛教造像。
一層北側正中供釋迦牟尼佛一尊,東西兩旁須彌座上的泥塑 為十六羅漢和四大天王。
二層西側原來陳設六座大型景泰藍塔,塔頂直伸入三層樓內,在六塔中間有一尊高五尺的銅菩薩。
二層東西兩隅有兩件引入注目的文物。
東隅有一座塔形轉輪 藏,共三層,每層八間,每間隔扇門內有一尊無量壽佛,共計24 尊。在樓下轉動輪子,隔扇門即會開放,無量壽佛出現在面前。此時可以對佛頂禮膜拜,肅立湧經。待轉輪停止,隔扇門自然關閉。 這件轉輪藏是專為皇帝用來祈禱萬壽無疆的。
西隅有開花獻(開花獻佛),花心內四面各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在開花獻的旁邊設 置一花梨木床,專為皇帝誦經用。床上方掛一口小鐘,需要荷花 開放時,上面打鐘,下面人聽到鐘聲後推動轉輪,荷花開放。停 止轉輪,荷花又恢復原樣。
三層東側有金漆雕刻七座壇城。每座壇城的中央和四門各有 一尊佛像。自北向南依次為:勝樂金剛壇城、密集金剛壇城、大 威德金剛壇城、密集金剛壇城、大威德金剛壇城。壇城周圍是山水走獸。勝樂金剛:有四頭(分紅、綠、白、灰顏色),每頭有三眼,有兩腿十二支手,主管兩手持金剛杵、金剛鈴。擁抱著紅色的明泥金剛佛母。密集金剛:三頭(分白、藍、紅顏色),六臂, 主臂兩手持金剛杆,擁明妃,結砌趺坐在蓮座上。大威德金剛:九頭,每頭上三只眼,三十四支手,十六條腿,藍色的身體;腳踩 邪魔,擁抱明妃。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密集金剛、 喜金剛稱為五部金剛大法的本尊。
大紅台群樓內原有珍貴的法器、供器、佛像等二萬多件文物。光緒年間,有的運往北京,有的調撥到避暑山莊,有的被軍閥盜走,現所剩無幾。
......
今日游覽須彌福壽之廟的游客少之又少。
東西兩側的圍樓都緊閉著門。
北側的圍樓僅僅開放一層,通往後山。
我轉了幾處都無處登上圍樓樓頂。
質疑外八廟管理處:須彌福壽之廟收了30元的門票,為啥到處閉門謝客???

(大紅台圍樓頂[轉帖])
大紅台群樓頂上為平台。
大紅台頂部平面,平鋪方磚,磚下為錫板防水。
大紅台頂部內外都有女兒牆,有突出的排水雨嘴。
大紅台平頂女兒牆的作法是清宮鷹不落形狀。
大紅台頂部四角各設廡殿一座,像征四方王天,保衛須彌山(妙高莊嚴殿)。
各廡殿皆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間),外有圍廊。
廡殿內供金剛佛像:
東南角廡殿內供手持金剛。
西南角廡殿內供馬頭金剛。
東北角廡殿內供穢積金剛。
西北角廡殿內供不動金剛。
四金剛均為護法神,作忿怒狀。

(西南角廡殿)
南側兩座角殿脊頂為孔雀,表示菩薩化身聽佛講經。
兩孔雀之間是法輪,像征佛法無邊。

(西北角廡殿)
北側兩座角殿脊頂為臥鹿,紀念釋伽牟尼在印度貝那勒斯附近的鹿野苑韌轉四諳法輪。
兩臥鹿之間是法輪,像征佛法無邊。
看過圍樓頂部,回到圍樓內天井,游覽群樓的中間巍居著的三層的“妙高莊嚴殿”——須彌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