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勢自西向東由高到低分為三個階梯,張家界正處於第二階梯最狹窄處,第一階梯來自內陸的寒冷干燥和第三階梯來自海洋的溫暖濕潤在此反復多次交彙,造就了張家界奇特的氣候條件。
當奇特的氣候條件和奇特的自然景觀一同展現的時候,所有的贊美也就不再誇張。“大自然的迷宮”;“中國山水畫的原本”;“天然博物館”;“地球紀念物”……
張家界山中有峰,峰中有山,山中看峰,風中看山。景區一般分為山上山下兩部分,山上部分包括:天子山、袁家界、楊家界,山下部分包括:索溪峪、金鞭溪、黃石寨。山上山下分別有免費的環保車穿行於各景點之間,如非滿座,招手即停,很是方便。車載電視上循環播放科教片,介紹張家界景點,和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形成,滄海桑田,令人感慨。
山上山下之間有五條交通路線:一、徒步杉刀溝;二、徒步亂竄坡;三、徒步臥牛嶺;四、天子山索道;五、乘坐百龍天梯。第一二三路線因為要克服高度差,所以需要有體力作保障,但沿途深谷幽幽,景色絕佳。第四五路線方式省時省力,談笑間到達,感受現代科技與自然奇觀的完美結合。
第一天, 小雨。
這樣的美好天氣,當然要去天子山,印像中的那種雲霧繚繞顫繞我心許久。
大觀台-神雞啄食-一步難行-點將台-神堂灣-賀龍公園-雲青岩-御筆峰-仙女散花-天子閣-月亮埡-西海-天台-南天門-回音壁-猴園-乘車至水繞四門-駱駝峰-跳魚潭-重歡樹-千裡相會-亂竄坡-客棧。
大觀台遠景更勝,神雞啄食名不副實,一步難行很有意思。對點將台的期待卻被眼前濃重的雲霧所掩蓋,苦等半小時,依然雲霧籠罩。身邊一位衣衫襤褸學者模樣的人用大量的科學術語解釋這種天氣的成因。雅興被科學破壞殆盡,一時間,大家春心全無,一哄而散。其實,這時只是美景對人的感染和人對美景的感知,與科學無關。
雨勢漸小,信步踱到神堂灣,寬闊的觀景台山只有我一人。就在我盡情享受雨點敲打雨傘營造的寂靜時,美景出現了!眼前的濃霧漸漸化開,露出石峰石壁,隨著霧氣流轉,忽隱忽現,忽濃忽淡,一幅潑墨山水畫卷在不斷變幻,幻化出千萬種人間仙境。不覺中,我自己也融入這神奇,仿佛自己也是這幅畫卷的一個墨跡,仿佛自己也是這片雲霧中的一個水滴。雲卷雲舒中,張家界為我打開另一扇門,心曠神怡中,我進入了張家界的神奇世界。
如同生活中,幸福總是短暫一樣。很快,這美好的一切又被濃霧籠蓋,我似乎悠悠醒轉,重返人間,又有了失去的呼吸。在自然的神奇中,一日千年。這個默默的神堂灣,給了我想要的張家界。
賀龍公園只有一座賀龍元帥的銅雕塑像,也是國內最大的銅雕塑像。這位毛主席特准留胡須的賀胡子,正叼著心愛的煙鬥,在其心愛的戰馬的偎依下,眼望故鄉--桑植。雲青岩和仙女散花被雲霧籠罩,只有御筆峰劃破雲霧。走過天子閣就是一路台階下行,轉過月亮埡時吃了兩串烤土豆,覺得神清氣爽,快步登上西海天台,又是濃霧,悻悻下來。行至南天門方振作精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這面石壁洞開,穿行而過,如登天界。
遠山也被雲霧籠罩,自然的寫意恬淡輕薄。穿過猴園看到很多野生獼猴,這些人類的姻親在這種天地靈氣交彙的地方,是不是會很開化呢?
乘車至水繞四門後,雨勢漸大,游人漸多,步入金鞭溪景區。一路上駱駝峰、跳魚潭、合歡樹毫無生氣,倒是千裡相會讓我眼前一亮。景區內有些景點的名字牽強附會,倒是這個千裡相會非常貼切,阿哥頭部微垂,憐愛地看著擁在懷中的阿妹,阿妹背著簍,微微抬頭,深情地看著阿哥。好個郎情妾意啊!
柔情蜜意屬於阿哥阿妹,我開始挑戰亂竄坡了。一路向上,雨點細密,孤身一人,置身山谷,大自然的一切聲響此刻都化為靜寂,只有不斷向更高更遠處延伸的石階和我沉重的呼吸和雙腿。打濕的褲腿加重我攀爬的負擔,我像一個磕長頭的虔誠信徒,默默向上。如果我能在遠處看到我攀登的身影,一定會為自己感動,因為,我缺少這種經歷。
天色將晚,我戰勝了亂竄坡和自己。回到客棧,濕透的感覺卻讓我輕松。神堂灣的美景會隨我如夢。

(神堂灣)
(千裡相會)

(神堂灣)

(千裡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