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上午好!我是黃龍洞X號講解員,我是個土家阿妹,姓翁,大家可以叫我翁阿妹。洞內面積太大,燈光是由講解員控制的,走過一個景點就會關閉這個景點的燈光。請大家緊跟著我的步伐,走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千萬不要把我丟了!丟了我,嫩就賠不起!走在我前面的,統統是冒險分子;走在我後面的,統統是落後分子!”伴隨身著土家妹服裝的漂亮導游幽默的聲音,我們步入了黃龍洞。剛一進洞,感覺仿佛在走夜路,洞中的景物在朦朧的燈光下,有種霧裡看花的味道。翁阿妹介紹:“這是為了保護鐘乳不被破壞。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就走進人間仙境了!先跟大家約法一章:除了像片,請您什麼也不要帶走;除了腳印,請您什麼也不要留下。”黃龍洞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王牌景點之一,規模大、內容全、景色美,被譽為溶洞景觀的“全能冠軍”。黃龍洞現已探明的洞底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全長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內分兩層旱洞兩層水洞,有1庫、2河、3潭、4瀑、13個廳、98廊以及上千個白玉池、上萬座鐘乳石峰。它有六大特點:洞叉迭列,回環曲折;洞容寬廣,深奧難測;洞柱高大,千奇百怪;洞石剔透,五顏六色;洞石發聲,勾人魂魄;洞中陰河,可行舟揖。
紅旗飄飄跟黨走,藍旗飄飄跟導游走。過了眼睛的適應期後,逐步看得清楚洞內景觀。前面出現了左右兩道門洞,門上小彩燈閃爍,翁阿妹告訴大家:“左邊的門是幸福門,經過它,可保你一生幸福;右邊的門洞叫長壽門, 經過它,可保你長命百歲。來這有一個規矩,一次只能過一扇門。請大家自己選擇。”
許多人站在門前遲疑了。即便這只是一種說法,大家仍然信以為真。的確,這是一道難選的題,是想幸福一生,還是祈盼益壽延年,誰不想長壽與幸福共存?無奈分身無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發現幸福門要比長壽門寬得多,也許就是表示期盼幸福的人多。想一想也是,壽命不能完全把握的東西;而幸福,其實是很容易得到的,知足常樂嗎。
翁阿妹看出眾人的困惑,莞爾一笑:“這個岩洞是個回行路,去的時候和回來的時候都要回到這個地方。可以從這個門進再從那個門出,那就魚和熊掌兼得了。”話音剛落,大家的臉上一掃陰霾,開開心心地選了幸福門進去了,
從幸福門進去,還有一段不算長的的地段,洞低道窄,偶有幾株石筍、石鐘乳,不過都是平庸之作,無甚起色。穿過曲徑回廊,便進入了一座高百多米,可容納數千人的龍舞廳。大廳中,一根根的鐘乳石向上聳立,長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兩米,高的就達到十多米了。形態怪異,色彩紛呈,有的血紅、有的桔黃、有的碧玉。借著燈光遠眺,似乎有一群身著彩裳的宮女在那裡,跳著歡快的舞蹈。在大廳石壁下豎立著一排排低矮的石柱,像是一些蝦兵蟹將在守衛。龍王爺和王後在中間坐得端端正正,正專心地觀賞歌舞呢! 這裡是傳說中龍的家族舉行舞會的地方。舞會剛剛結束,有趣的是在旁邊的峭壁上還有一個華麗的包廂,相傳是龍王爺的小女兒和她的心上人正在那裡約會,他們手牽著手,情意綿綿,悄悄話恐怕是千天萬夜也說不完。那位帥哥有意,上去偷聽幾句也無妨。如果不想打擾她們,那還請悄然離去。
在這樣洞中驚奇的發現,居然生長著一些植物,顯得一片春色。我開始懷疑自己的眼光,聽翁阿妹一講,竟然是真的。億萬年干燥、黑暗的自然條件,沒有光合作用,怎麼會生長植物呢?難道是某種力量叩醒了它們的生命之夢?翁阿妹講:1996年,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攝制的“張家界專題”中,專門為黃龍洞中長草設計了一道“猜猜看”。這以後,有的人就衝著“洞中長草”這一奇觀,跑來張家界旅游,說要親眼一辨真假。
翁阿妹把這個題目留給大家:“種子哪來?是飛禽走獸帶來?是隨風吹來?還是史前世紀地球在發生多次災難時殘存的物質?假設種子是億萬年前地殼變動時裹攜而來,那麼,種子休眠了億萬年,為何不死不生?為何又在日光燈下復蘇?那麼日光燈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力量?”
思索這千古之謎,很快就來到了響水河邊。正在這時,有一韓國旅游團也隨後趕來。人多船少,大家爭著上船,語言又不同,現場出現一些擁擠。翁阿妹的喇叭響了:“有緣修得同船渡,在這美麗的黃龍洞,我們和韓國朋友有緣相逢,這可是難得的千裡之緣。請大家先讓一讓千裡之外的遠方來客,好嗎?”聽了翁阿妹的話,大家也不好意思去擠,讓出了船。韓國導游的話筒也響了,一陣韓文後。韓國游客也不再登船,做出了禮讓的優雅手勢。兩家導游目光對視一下,還是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我們先登船。在接待中外游客方面,張家界的 導游做的比較到位。還有一次是在袁家界坐車,還是我們先到。韓國游客年齡比較大,帶韓團的導游上車說:“大家好,可以給年老的讓個位,好嗎?”不說給外國游客讓位,給年長的讓位。既照顧外國游客,又使國內游客不失面子。
上得船來,沿著一眨一眨的燈光徐行,聽見彈琴般的滴水聲和地下河低沉暗啞的流動聲,兩岸的山色千奇百怪,別有一番情趣。導游介紹:“ 這條地下河名字叫響水河,長2820多米,河面寬3到4米,水深2到6米。河水在地下經九曲十三彎後,最終流到一個美麗的湖裡。河內有神奇的玻璃魚,長約8至10釐米,呈蝌蚪狀,頭大微扁,腹短而圓,尾巴長而薄,類似帶魚,腹後有兩只小腳,外表無鱗,通體晶瑩透明,五顏六色的肝髒和尾部眾多規則的紅色絲狀脈絡歷歷可見,引起了旅游界和科技界的濃厚興趣。響水河水溫保持在16℃,是娃娃魚最佳生活環境。河內還有娃娃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娃娃魚的理想生存環境。所以,請您別把手放入水裡,小心娃娃魚咬手哦,尤其是戴眼鏡的男士。”我偏偏不信,專門伸手入河,水冰涼冰涼的,還有些滑膩。雖然不信,我也不敢伸長時間,真咬住,那可就是自作自受了。船輕輕的搖動著,就像是隨著河水的呼吸一起一伏。河道曲折,空谷幽邃,水深悠遠,高遠朦朧,充滿著神秘感。忽然聽見下雨的聲音,抬頭一看,幾線雨水從天而降,原來真的是“天”漏了。夢幻般的情調,神話的氛圍,好像來到了安徒生童話中的海底王宮。棲龍島、龍花礁、龍王金盔、藏寶閣、石花柱、插香台……七彎八拐後,終於來到了河邊。?
?
棄船登岸,登上了天龍橋。天龍橋是目前洞穴中最大的人工石拱橋,長22米,寬3米,距底下響水河面17米。橋上彩燈閃爍,望遠處一層層、一幅幅美妙畫面,如臨仙境一般。漫步橋上,想起那個銀河鵲橋的古老傳說?過橋是天柱街,這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疊疊,東街“天堂宮” 穹形洞頂高大幽深。我看了看,沒有咱買的東西,即便想買,也沒有流通的貨幣。過街,路越走越寬,便到了天仙水瀑布。水從廳頂上飄飄灑灑而下,滴落在光滑的石幔上,濺起串串的水花,如花如霧。翁阿妹告訴我們,這一處的石壁有幾條裂縫,地上的河水就透過層層土石岩層滲透下來,形成看到的景觀。更奇的是,這道瀑布終年不止,旱季的時候流量也只是稍小一點,可惜今天雨不大,因為據說下大雨的時候水簾的景觀會更壯麗。天仙水下,由於天長日久不斷沉澱、衝洗,形成的一塊塊“梯田”。梯田阡陌縱橫交錯,一些“田”中堆壘珍珠狀石,顆顆晶瑩;一些“田”中流水潺潺,水光盈盈,仿佛散發著泥土的清香。
拾級而上,時而曲折,時而陡峭,時而平坦,時而又回環而下,仿佛長龍婉蜓,穿過洞中洞,爬上樓外樓,看見天外天,感覺到了山外山。在翁阿妹的引導下,來到了黃龍洞最精華處---龍宮。龍宮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景色最美的景點之一,高達70多米,長200多米,寬80多米,面積是16000多平方。一千余根石筍拔地而起,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在小三層可見一細瘦勻稱頂帶圓尖二十多米高的筍石,它的形狀酷似一只火箭。箭頭、箭尾齊全,凌駕於底座之上,正欲騰空而起呢,稱之為“神舟一號”。而另一處,則被稱為是捆綁式火箭,在火箭底部,有一圓柱狀物體,恰似火箭攜帶的衛星。兩根石柱很像就要發射的火箭,直射蒼穹,被稱為“雙彈升空”。這石筍還懂得高科技,夠現代的。 在龍宮的中央有幾十根鐘乳石柱,每根都能發出悅耳動聽的音樂聲。用木棍輕擊,能敲出八個美妙的音階。1984年,中央電視台拍攝電視專題片《地下明珠——黃龍洞》的時候,就是在這兩根石柱上敲擊出了一曲完整的《賣報歌》。
龍宮後宮砌有金銀兩座花池,池畔立著千朵五彩蓮花壘起的彩色石屏,池水輕漫,金花銀花,水靈靈,顯得生機勃勃,魅力無窮。眾多石柱石筍似人似物,維妙維肖,圍著寶座朝拜山呼,幾十座珊瑚亭亭玉立,儼然一支龐大的“宮廷樂隊”。誰說龍王就喝不醉酒,你看這石幔邊不就是他在揮手舞袖,醉態百出,他面前桌翻杯傾,旁邊的蝦兵蟹將束手無策呢!湖南的文壇泰鬥羊春秋先生進行了精彩的描繪:“百態千姿模樣,三宮六苑門巷。龍王開宴設瓊漿,猴王偷果鬧天堂 ,君王納寵擁羅帳。搬演了人間爭攘,彙集了天下奇觀。”正在我想停留下來仔細欣賞時,翁阿妹說:這是龍王爺後宮嬪妃之院,還說女人多了,自然就會有爭寵等競爭,也會派生出各種各樣的是非,所以這是是非之地,尤其是男同志不宜久留。俺可不是好色之徒,是非之地,一走了之,免得他人話短長。
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奇特的,被稱為“定海神針”的一根鐘乳石。這是黃龍洞的標志景點,這根鐘乳石高達19.2米,圍徑40公分,兩頭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釐米。看上去,真像一根巨型的縫衣針。如果哪兒的大地有裂縫,看來要用到這根神針了。可惜,女媧補天的時候,沒有找到這根大針。如果找到它,補天就快多了。如果那位美女想做件大衣服,也可以借用一次。不過,租金是挺高的。因為太細,使人總感到它隨時會倒下來。1998年黃龍洞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為其投保1億元,成為世界上自然景觀投保最高的寶貝,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投保一個億,得多少保費!不管作秀也罷,還是炒作也罷,但是該公司的膽識和氣魄是有目共睹的。
仰頭仔細望去,洞頂還在細細的緩緩的滴下一點一點的水。翁阿妹說:洞頂有水往下滴,表明定海神針還在生長。神針就是靠那欲滴還止的溶洞滴水,一點一點微乎其微的沉澱物,才慢而又慢的成長起來。科學家測算,神針已整整站立了22萬年。100年最多就積下1釐米,如果再有6萬年,再長6米,就可直抵穹頂而“頂天立地”了!凝視神針,覺得一釐米太小,一百年太快。一個人即使長壽,其一生也不過是神針的一釐米!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也不過是神針的半米!6萬年後,我們這些仰頭看溶洞滴水的人,早就灰飛煙滅,不在這世上留下任何痕跡。真乃洞中一日,世上千年。
從龍宮出來,穿過一條通道。一路怪石林立,不僅要小心兩壁,還要小心來自於頭頂,而且腳底下還不時冒出天然“石雷”。稍不注意,就會跟它們來個親密接觸了。翁阿妹不停地叮囑大家:“小心腳下,注意頭上!大家千萬別因為激動,用自己的頭、腳,把石頭碰壞哦。”這不,還沒走出一百米,已經有兩人中“石雷”了。幸好沒有碰壞,不用賠償的。翁阿妹講: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稱為鐘乳石。有一對石鐘乳和石筍相隔只有幾釐米,像一對情侶,差一點就要連在一起了。可是其上已沒有滴水,說明它們已經沒有生命,相隔一寸也是咫尺天涯,再難相遇。下面的石筍望眼欲穿,上面的石鐘乳淚眼枯干。近在咫尺,卻不能相逢,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於是周圍的游人紛紛發出一聲嘆息:熬了無數個一百年,眼看就要相聚,為什麼偏偏要在最後把這對“戀人”拆散呢?這個令人傷感的景觀叫作“恨難逢”,不過秦觀說得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勝境處處有,一處勝一處。洞中路徑像蛛網般互相穿錯,上上下下,左盤右旋,進入了迷宮。迷宮不高,屬於洞中洞,與粗獷宏偉的龍宮相比,更顯溫柔秀麗。人行其間,如入迷宮。遠望山巒疊帳,疏影如淡墨。近矚,乳岩倒掛,筍石交錯,景向萬千。豐腴的石乳,光潔的石幔,寬闊的石瀑,完美的石筍,紅如瑪瑙,黃如金菊,白如碧玉,綠如翡翠,五彩繽份,密密匝匝,玲瓏剔透,晶瑩閃爍。伸手可及的枝繁葉茂的“大樹”、亭亭玉立的“蓮花”、破土而出的“竹筍”,奇特瑰麗,凌空而降。洞中有石壁如玻璃般透明,到對面用手電照,可以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