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句容記

作者: 2026265157

導讀來句容工作之前,對句容更多的是一種向往,因為那是古書中的“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是名畫家陳逸飛眼中“中國最美的鄉村”,而在這裡工作生活幾年後,則由了解而摯愛,及至見到《福地句容》一書,更是心有欣欣焉,對何以為福、何以謀福生發出諸多的感想。 西哲伊壁鳩魯說過,幸福就是心靈的無紛擾。能讓精神得到撫慰、心靈得到安頓,這大概是句容被世人 ...

來句容工作之前,對句容更多的是一種向往,因為那是古書中的“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是名畫家陳逸飛眼中“中國最美的鄉村”,而在這裡工作生活幾年後,則由了解而摯愛,及至見到《福地句容》一書,更是心有欣欣焉,對何以為福、何以謀福生發出諸多的感想。

西哲伊壁鳩魯說過,幸福就是心靈的無紛擾。能讓精神得到撫慰、心靈得到安頓,這大概是句容被世人推為福地的首因。句容自古佛道相望,宗教積澱深厚。自西漢景帝年間開山祖師茅盈始,茅山道士就廣播善緣,廣行善事,至今有“茅山菩薩有求必應”之說。寶華山隆昌寺高僧輩出,一代宗師寶志相傳是濟公活佛的原型,在民間更被視為“善”的化身。道教符祿派種種靈異的傳說,滿足著人們祈福迎祥的深層心理;佛家遁世空寂的智慧,消解著人們對生死大限的憂思。而這片土地籠罩了太多神奇的傳說,又強化著人們對佛道的信仰:老子神像落成後群蜂相聚成神丹,紀念碑下放鞭炮響軍號,隆昌寺靈鼠不偷糧食銜落葉,林林總總,神神奇奇。茅山在千年不斷的氤氳香火中成為道教聖地,寶華山在“眾山點頭”的無限尊崇中成為律宗名山,於是,句容乃成為世人向往的“第一福地”。

林深木秀,溪水潺潺,徜徉在這片集林麓、峰巒、洞壑、煙霞眾美於一體的土地上,不難時時處處感受到鄉野中的詩情,享受著詩化了的自然。交織著神性和感性的寶華山,不僅護佑著腳下的土地和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滋養著六朝煙水之地,那令歷代文人墨客魂牽夢縈的秦淮風月,最初就是從寶華山汩汩的山泉中湧出的。六朝的風流蘊藉給黑幕重重的中國傳統政治抹上了縷縷溫潤的色澤,晚明的家國情仇又為偏安柔弱的末世注入了抗爭的剛烈。讓中國“最懂得美的人”贊嘆不已的侖山湖,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如今斯人已逝,惟有晨曦暮靄中的湖畔畫室,向世人訴說著人間有大美,也印證著藝術家獨到的眼光。在繁華喧囂的長三角,九龍山已是難得一塊保持著原生態風貌的世外桃源,《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人們,於茫茫夜色中,空寂大山裡,聽蟲鳴蛙叫,看彎月懸空,人耶,仙耶?

吳頭楚尾的句容,更讓人油然興發出歷史的遙想:鴻蒙初開時代的丁沙地新石器遺跡,始終迷霧繚繞的西周土墩墓群;把政治與人生都安排得十分從容的陶弘景,將化學與哲學都研究得非常精深的《抱樸子》;還有顏真卿挺然奇偉的碑文、康有為失意落寞的身影……一種博大淵遠的文化福澤會悄然浸入人的心扉,無聲細雨般地滋潤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句容之謂福地,還在於這片土地上有最真切、最難尋的世俗之福。隨便擇一農家坐下,沏一壺破芽的悠香,掐滿襟滴艷的草莓,點兩塊乾隆御評的茅西豆腐,切半只油黃鮮美的土家老鵝,歲月便泡在了心滿意足的氣息裡,無需老酒,人已微醺了。處於此風物繁華之地,再平凡普通的日子,也會過得有滋有味。

在句容休閑是一種福,生活是一種福,工作也是一種福,每念至此,如何踏著前賢的足跡,為福地添彩增色,如何為福地增添新的福祉,一種責任感常令我瞿然而起!



(三天門)



(隆昌寺)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