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高原的記憶-阿裡新藏游記及攻略之二:在路上

作者: 曼珠紗華

導讀留在高原的記憶-阿裡,新藏線游記及攻略之二---在路上http://photo.***/photo/am_i_blue/?u=am_i_blue#m=1&ai=22073995&p=1&n=40&cp=1第四天 9月24日,多雲,羊卓雍錯,寨上牛羊再相約拉薩-羊湖-日喀則昨天下午終於和事先聯系好的三個藏族司機碰頭。他們分別是拉巴次仁,扎西,瀑布。拉巴和瀑布昨天剛從樟木趕回,今早要去保養一下車,並去辦理西藏到新疆的證件,所以約好出發的 ...

留在高原的記憶-阿裡,新藏線游記及攻略之二---在路上http://photo.***/photo/am_i_blue/?u=am_i_blue#m=1&ai=22073995&p=1&n=40&cp=1第四天 9月24日,多雲,羊卓雍錯,寨上牛羊再相約拉薩-羊湖-日喀則昨天下午終於和事先聯系好的三個藏族司機碰頭。他們分別是拉巴次仁,扎西,瀑布。拉巴和瀑布昨天剛從樟木趕回,今早要去保養一下車,並去辦理西藏到新疆的證件,所以約好出發的時間是11點。

上圖:北京時間12點,十二人,三個藏族司機,三部車,大包小包,還有我們在拉薩采購的水,紅牛,罐頭,液化罐,高壓鍋...終於出發啦!

中午艷陽高照,但是今天只剩下半天時間在路上,計劃是從拉薩先由南線到羊湖再轉北線到日喀則。羊湖本不在計劃中,因為南線的老路一直在修路交通不便。但問過司機後,發現如果今天繞路去羊湖,明天仍然能照計劃趕到薩嘎,又因為有幾個隊友特別想去。所以,雖然我知道這樣倉促地和羊湖相遇,或許會留下遺憾,但也不忍心掃同伴的興。於是決定將原計劃今天的終點-老定日改成了日喀則。車過曲水大橋的分路段,翻過大約海拔4900米的甘巴拉山後一眼就能見到羊湖。羊湖的全名羊卓雍錯,藏語意為 “上面牧場的碧玉之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總面積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第一次和羊湖相遇,是在經歷了雪山草原,風景絕美的滇藏、川藏和山南後,經由羊湖邊的318國道,到達拉薩。沉浸在一路美色的我,當時已經有點省美疲勞,面對羊湖,贊嘆她得天獨厚的藍色,內心已經沒有了感動。現在又與羊湖相遇在出發阿裡的途中,而這次,我心裡卻只想著瑪旁雍措和崗仁波齊。群山環繞中的羊湖無疑是美麗的。但是現在,這份美麗沒有了朝霞和晚霞的映襯,沒有了時間去用心慢慢體會而顯得單薄空洞。山坡上停滿車輛,最佳觀景位置站滿游客,排個小隊才能抓緊時機留下倩影,有藏族牽了溫順的藏獒來問是否要拍照。看著羊湖柔媚的湖水,想起一句禪語,“雁過長空影沉寒水”,我和羊湖的相遇了兩次,也相錯了二次。如果不去理解,就無法真正欣賞。美麗的事物讓多數人容易停留在她的表面,其實是一種低估。所以我想,聖湖羊卓雍措,我沒有能夠被你的美麗打動,是因為,我還沒有用心為你守候過。或許以後,我會單為你而來,我一定會在浪卡子住上幾晚,在你身邊隨意走走,看你的日出和日落是如何的絢麗,雪山在你身上的倒影是如何的清澈,牛羊在你的牧場上是如何的悠閑,卡若拉冰川的千年冰舌是如何的壯觀,300年歷史的白教桑丁寺裡有多少故事,還有亞東一個叫多情錯的湖。。。或許下一次再次相遇,不會再次錯過,我會用心守候你最美的時刻,而你,你會用你的美麗感動我。帶著早已預期遺憾,離開羊卓雍措。還有沒有預期遺憾,錯過了日喀則的扎什倫布。話說我們的越野車在下午3點離開羊湖,轉回尼木大橋,再由北線開往日喀則。到日喀則的北線路雖很好,但常有限速路段。在西藏對車速的控制方法也是很原始的:入口的警察會寫一張紙條說明進入的時間,出口的警察會檢查是否兩段的公裡除於司機所花的時間算出車速。但是顯然開慣快車的藏族司機總有自己的逍遙辦法,他們仍是在高速公路上開得飛快,只是中間停下抽幾口煙,互相聊聊天,等消磨夠了時間,再開快車到限路段的出口。到達日喀則已是晚上8點左右。扎什倫布寺自然已經關門了。我們只能站在扎什倫布的門口,望著黑沉沉的扎什倫布寺莊嚴而孤獨身影聳立在尼瑪山的暮色之中,扎什倫布寺殿塔上的鈴,在風中輕輕搖動,悠然作響,整座日喀則城因扎什倫布之鈴而恬靜,安謐。由於高原特殊環境的限制,歷史上到過西藏的文人風毛麟角,更難得有吟詠西藏的詩詞了,但是扎什倫布寺,卻有難得的一首清代駐藏大臣和琳《札什倫布寺公寓遠望》:塔鈴風動韻東丁,一派生機靜空生。山吐濕雲痴作雨,水吞活石怒為聲。別了,扎什倫布,可能幾年之後,我會在赴我的羊卓雍措之約時,再次拜訪這座有班禪駐錫地之稱的行宮。擁有了這份期許和約定,在漫漫長路上,即使一再的失望,但始終擁有希望。

上圖:羊湖, 位於318國道旁,所有經過的人都會為這道如詩如畫的藍色風景而陶醉,可有多少人願意為她默默守候,只為了在最美麗的時刻與她相遇?

上圖:好大一顆樹!藏民叫她神樹,我叫她許願樹,可惜見到她時,卻忘記許願。



上圖:過尼木具後往日喀則的途中,日落時分。在西藏,時時刻刻都能看到千變萬化的風雲萬像。你也不再需要氣像報告,因為只要你在行走,就會遇見晴天,陰天,雨天,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上圖:三重山,高原的光影的變幻像魔法一般神秘莫測,讓你感嘆天地造化。)

-----------------------------------------------------------------------------

第五天 9月25日,2008年中秋,陰轉小雨,我們從珠峰腳下走過

6:10日喀則-路上吃早飯-(中尼公路日拉段)經措拉山口(HB 4500米)-157km-9:00拉孜縣(HB 4026米)-11:00新定日(HB 4195)—11:30 魯魯檢查站(HB 4140)—12:30老定日吃午飯(HB 4205)--15:30希夏邦馬保護區(HB 4465)--17:16佩枯措(HB 4515)--20:00薩嘎(HB 4506)單從上面的行程就可以看到,今天是漫長的一天,全程走了600多公裡。如果不是因為定日附近的路已經修好,如果不是拉拉渡口不用擺渡直接過橋就可以到薩嘎,今天的行程,一天是無法到達的。即便如此,早上7點從日喀則出發,晚上20點到達薩嘎,整整13個小時,希夏邦馬保護區的搓衣板似的土路,讓我們的尚且嬌嫩的腰和屁股飽受折磨。懷著希望出發,因為今天,我們會從珠峰腳下走過。定日是珠峰觀景台,據說在天氣好的情況下能看到包括珠穆朗瑪在內的一排8000米以上的雪山,他們分別是:洛子峰(8516米)、珠峰(8848米)、瑪卡魯峰(8463米)、卓奧友峰(8201米)。還要經過唯一一座完整的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以上的希夏邦馬,美麗的佩枯措。真是漫長而豐富的一天阿。一大早5點就起床,6點出發,天還是漆黑一片。西藏和中原的時差大約在2小時,所以實際只有早上4點鐘的光景。經過海拔4500的措拉山口後,9點到達拉孜吃的早飯。拉孜在219國道和318國道的分路口。從拉薩出發,一直沿著318國道,過拉孜向西北就是219新藏公路段,左轉向西南則是318國道的中尼公路段上。上圖:在西藏的上海人民廣場.F4南北女俠大合影



(上圖:老定日等我們的午飯時,BOBO拍的窗外的老藏民。)



(上圖:珠峰大門如此雄偉,配得上世界之巔的氣魄)

11點到達新定日、11:30在魯魯檢查站檢查邊境證、12:30到達老定日吃午飯。

在老定日午飯時聽藏民說昨天在門口就能清楚地看到珠峰。但是今天,他看了看陰沉的窗外,說這樣的天氣是看不到了。同伴有人曾經自稱旅行運氣極佳,已經到了想看啥就會看到啥的程度。自我在色季拉山上無緣見到南迦巴瓦後,再也不敢發囂張之言。高原時陰時晴的天氣還未讓我完全絕望,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今天還是會有機會得珠峰一面。下午,繼續沿著喜馬拉雅山脈西行,天氣越來越陰沉,厚厚的雲層,淅淅瀝瀝地下起小雨來。珠峰,我依然在你腳下,雖然無法見到你,可我仍在期盼,盼望陽光最後終能撥開陰霾,能讓我和你遙遙相望。珠穆朗瑪,作為世界最高峰一向吸引著無數登山愛好者爭相征服,也是西藏旅行杜的必游項目。雖然據說,珠峰的攀登難度比不上K2,外形的美麗比不上梅裡,宗教的地位比不上崗仁波齊。但眾多專業或業余登山愛好者不惜重金,一求登上世界之巔.無數驢友聚集在大本營或是絨布寺,只求珠峰一夜,看日出或日落,以此了卻接近世界最高峰的心願。珠穆朗瑪,其實這幾年我的旅行也一直是圍繞在你的東西左右。卻從來沒有會像今天這樣接近。好像膽怯的戀人,徘徊周圍卻不敢靠近。這次期待著珠峰的驚鴻一瞥,卻被拒絕在咫尺之外。我想,或許需要用不同方式來接近你,你才會向我展露與眾不同的美麗。。。。所以我計劃著,如果在崗仁波齊轉山途中,能夠順利到達我的迄今為止的最高記錄-海拔5640米,那麼下次,我或許就敢在珠峰腳下開始挑戰自己能夠到達的更高海拔。越野車載著胡思亂想的我飛馳在318國道上,終於我在珠峰腳下走過,卻始終無緣與珠峰相遇,包括在雲裡霧裡西夏邦馬,以及以濃雲為被的佩姑措。。。而今晚還有可能在薩嘎賞月嗎?我的小資願望就這樣凋謝在定日草原的風雨中。。。少雨的西部在秋高氣爽的季節竟然也有這樣的連綿陰雨,是天意嗎?


(上圖:走在西夏邦馬在草原,如同漫步雲端。攝影:荒原)

上圖:雲中的佩姑措

為了消除因為看到不珠峰而產生的無聊和失望,我們開始自娛自樂了。

首先是某同伴拐帶三個屬於公司財產的對講機,每車一部,大家前呼後應,很熱鬧。為方便稱呼起見,以荒原為首的第一隊起名老鷹隊,第二隊是我們自稱獅子隊,以魯炯隊為首的原來叫駱駝隊,但見我們二車都以猛獸為名,也凶悍起來改稱老虎隊。於是,老鷹帶頭,獅子居中,老虎墊尾,浩浩蕩蕩地狂奔在搓衣板上,引得塵土漫天,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老虎不甘區居最後,不一會就趕超了獅子,和老鷹並駕齊驅你追我趕。等二老並駕之後就不時聽見曖昧的狂笑“我看見你的屁股啦”“我也看見你的屁股啦”“你的屁股好髒啊,幾天沒洗啦”。。。只有獅子在後面暗樂“你們倆的屁股,我都見到撩”。而獅子隊裡則以辯經為樂。這個活動是王一同學無意間發明的。勤學好問王一,一直企圖把西藏的復雜的地名背下,作為回去吹噓的資本。“我們在拉薩去的酒巴叫什麼?”“瑪吉阿米”“我們在日喀則去的寺叫什麼?”“扎什倫布”“我們要去的神山叫什麼?”“崗仁波齊”“我們現在去哪坐山?”“西夏邦馬”“我們要去的那個聖湖叫什麼”“瑪旁雍措”“還有個聖湖,就是我們昨天路過的尼?”“羊雍措湖,記不住就叫羊湖好了”“記得住,我記得我們還會去鬼湖,叫什麼來著?“拉昂措,記不住就叫它鬼湖吧”“喔,我現在記不住,等我去過了就會記住了 “那你在日喀則路過的寺叫什麼?”“。。。這個我沒進去,不算的” “我們昨天路過聖湖的呢”“羊湖” “那你去過的拉薩的酒吧叫什麼。。。”“。。。” “我們現要去哪坐山?”“西藏的地名就是難記。” “叫西夏邦馬!要好好記住地名喔,別回家後也這樣一問三不知,別人要懷疑你到底有沒有去過西藏了”“我現在就記住了,不信你再試試?” “那你去過的拉薩的酒吧叫什麼。。。”“。。。剛才你沒告訴我,不算的”“那你現在去哪座山”“珠穆朗瑪。。。”“不是珠穆朗瑪是西夏邦馬!!!”之後的路上,我們就這樣有事沒事辯一辯,提神醒腦緩解無聊提高睡眠質量,唯一的希望就是王一同學回家後能將去過的地方正確的報告給家鄉父老。晚上8點終於到了薩嘎。薩嘎和眾多冷冷清清的藏區小鎮一樣,一條大街囊括了整座小鎮。我們住的星月賓館貌似是鎮上最豪華的一座。因為中秋的緣故,冷清的薩嘎因為眾驢友們的降臨而變得熱鬧。我們在星月的餐廳坐等半個小時左右才輪上座位吃飯。這種在上海常見的光景,在西藏是頭一次遇見。看到眾驢友在星月餐廳裡觥籌交錯,起坐喧嘩。我不僅擔憂我的轉神山聖湖之路若也是這般佣擠吵鬧,且不時有煞風景讓人掃興?結果證明這種擔心是多余了,此乃後話,暫且不說。2007年中秋之夜,我在月亮西沉的薩嗄獨自漂泊憔悴。遠方的你,此時此刻在誰的身旁,是否見得到月光?PS:與珠峰邂逅的願望在08年2月5日的尼泊爾之行時無意見中實現了。多災多難的本年度正在承受著開年的第一災:雪災。那天拉薩天氣不好,一清早從成都到經停拉薩到加德滿都的飛機在拉薩的上空一直無法降落,所以只能返回成都。空姐說,今天幾乎沒啥希望了,因為拉薩下午的天氣不好的可能性比上午大得多。可是,意外的是那天下午拉薩突然由黃沙滿天變成晴空萬裡,我們又從成都再次起飛並順利地在拉薩降落,然後在日落時分,在珠峰身邊經過。此時我在9000米的天空,俯視8848的珠峰日落,意外的遇見預期中的壯觀和美麗。我贊嘆上天如此巧妙的安排,當我看到珠峰如夢中的海市蜃樓般駕著彩雲在我眼前浮現。。。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Love at the first sight

上圖:08年2月在飛機上拍的珠峰,此時,我離世界之顛僅有152米

-----------------------------------------------------------------------------

第六天 9月26日,陰天轉小雨,初到聖湖

薩嘎(海拔4506米) -145km--仲巴(海拔4580米) -110km-帕羊(海拔4600米)-80km-馬攸木拉山口(海拔5000米)-171km--霍爾鄉(海拔4618米) 今天雖沒有昨天那麼趕,但還是早早就出發了,為了早點到達神湖,早中飯隨便吃個面就解決了。隨著海拔的升高,面是越來越煮不開,味道也越來越差。阿裡海拔高,植被少,而且這幾天以來我們一直是坐在車上,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吃的都是菜湯面,彌補綠色纖維的匱乏。幾天下來,面有菜色。於是我開始覬覦吃雞蛋面的人。 在阿裡這樣的苦寒之地,雖然藏民多以牧業為生,但是肉類食物仍然稀少。想想在生命禁區放牧實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所以據說仲巴的牧民一年中只有一天是屠宰日,藏民平時不殺也不賣牛羊,因為這是他們財富的像征。我們一路都沒有見到過藏民養家禽的,估計家禽類的溫馴的素食動物,不等成為藏民的食物,就會變成飢餓的高原狼或藏狗的美味點心了。即沒有雞那就沒有了蛋,確切的說,是阿裡的蛋是通過搓衣板的路從別處運來的,加上運輸成本,所以價格不菲,一個蛋價值人民幣4元到5元而且數量有限,倒不是舍不得買蛋吃,只是覺得易碎的雞蛋在阿裡的來得不容易,讓人吃得有點不忍心。在阿裡,雞蛋也成了奢侈品。 仲巴之後,一直在我們左邊奔流的雅魯藏布江成了馬泉河。馬泉是雅魯藏布江源頭,瑪旁雍措又是馬泉河的源頭。除了馬泉河,還有普蘭的孔雀河、扎達的像泉河、噶爾的獅泉河。這四條以天國中的神物為名,共同源於瑪旁雍措,然後又成為恆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和雅魯藏布江的源頭的河流一路陪伴著我們,從阿裡直到新藏線。 上圖:馬泉河,相伴到神湖 無盡的盤山路兩邊出現了大片的藏西草原,我們行進在喜馬拉雅和崗底斯兩座偉大的山脈之間。天空蒼茫,大地廣袤,草原煙雨莽蒼,河流經絡交錯,赤裸的山脈如同地球的肌肉有著暗紅的顏色,仿佛是在混沌之初或世紀之末穿行和游走。 遠遠看到羊群,我走下車來,向草原深處走去。藏狗在示威性的向我吠叫,家有四只狗狗的我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為天下的狗都喜歡我,因此一點都不怕。從羊群又飛快的跑過來幾個身影,走近一看,是幾個藏族小孩,一個美麗的牧羊女和一個英俊的藏族小伙。牧民們見我對著他們拍照,都報以認真而略微羞澀的微笑。他們因為自己的身影留在我小小的相機裡而開心。或許,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有點神奇。藏族小孩的眼神清澈明亮,他們好奇又膽怯地看著我,並不像傳說的藏族孩子纏著游人乞討。給了他們糖果,他們知道這是吃的就想向嘴裡塞,我馬上用手勢告訴他們要把糖紙剝掉,不要亂丟糖紙。魯炯的車過來後把鉛筆給了這些孩子。 因為生存環境惡劣,阿裡素有“生命禁區”之稱,而且有大片的無人區。但是這塊土地上其實生活著上百種獸類和鳥類,有些還相當的珍貴,比如我們偶然能見到的藏羚羊、野驢、黑頸鶴。。。當然,還有著雪域高原的主人,那就是正我眼前的藏族牧民。 在阿裡世世代代生活著的牧民,仍然保持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讓我感到好奇的是,阿裡的藏民們,在空氣稀薄呼吸困難海拔4500米的環境裡,是什麼力量能讓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缺醫少藥的條件下生生不息?要有多麼強壯的身體才能讓他們能夠忍受烈日風霜塵暴?他們的快樂和煩惱會不會與我們不同?吃苦耐勞勇敢堅毅的他們像狼一樣能在惡劣環境下的生命力,但在神的面前他們卻是最溫順的綿羊。他們堅定的信仰是源於苦難還是源於恐懼?他們信仰佛教,相信因果命運,相信天堂和地獄。他們願為信仰傾家蕩產,卻不注重生產投資,積累財富。隨著游客的到來而帶來的現代文明和物質誘惑,讓他們向往,但卻依然隨著祖祖輩輩的生活習慣留戀著牧歌年代,這是矛盾也是現實。 上圖:仲巴草原上的牧區 上圖:草原上的姑娘卓瑪拉,草原上的格桑花 車在下午時分順利的過了馬攸木拉邊防站,當時只覺得這次阿裡之行,真是關卡重重,時不時地要下車檢查身份證邊境證。當時卻沒有想到,馬攸木拉,會成為第一個帶給我們幸運的山口。馬攸木拉是日喀則和阿裡的分界嶺,過了馬攸木拉也算是真正到了阿裡。從22號到達拉薩,24號從拉薩出發,到26號,這才剛剛進入阿裡的邊界。 上圖:馬攸橋,我們如此幸運的通過了你 過馬攸木拉之後,又開始下起雨來。我們扎西師傅的漢語說得實在不咋樣,他的十句話,我只能聽懂1句,唯一聽懂的那句話也是猜的。聽他竭力想告訴我們,天下雨了,是因為菩薩不高興了。但是菩薩為什麼會不高興呢?他指了指掛在車上的佛像掛飾,並做了一個開槍的手勢。我仍然不懂是什麼意思。他又說,等明天我們轉了湖之後,菩薩會保佑我們,身體也會好的,天氣也會好的。這種話我倒是聽懂了,因為來之前,做過功課,知道藏族人為什麼要轉神山聖湖。只是,看看車窗外如同江南春天一樣的綿綿小雨,我有點擔心,明天我們能轉得了聖湖嗎? 霍爾鄉就是神湖邊,進村時路過一個經幡高掛的地方,所有車輛都要繞順時針轉一圈,我們的扎西師傅一只手開車另一只手撐在胸著念念有辭地頌經,車外是黃昏時的陰郁天氣,我感到氣氛神秘,肅然起敬。 從經幡之外應該可以很清淅的看到神湖,但在陰雨把一切都覆蓋了。反正有兩天的轉湖計劃,倒也不是很急著看到聖湖。於是把霍爾逛了一遍,最後選擇了看似最清爽的一戶藏民家住下,20元一床的雙人和三人間,房間裡除了床什麼也沒有,這標志著堅苦生活的開始。 同伴們進廚房點菜取暖,我則拿了一個掉了手柄的杯子去主人房裡看看能不能幫忙修。這個大杯子跟了我許多年,手柄有點松垮了,這次出門前,稍微擰緊了一下縲絲,沒想到堅苦生活剛剛開始,它就不爭氣地壞了。等我向主人說明了來意後,男主人拿出了工具,仔細而耐心地替我修著。女主人倒了一杯酥油茶給我,我不愛喝這個,但盛情難卻,就把酥油茶當做藥似的一口氣喝下,沒想到等我如釋重負的一放下茶杯,好客的女主人又替我加滿了一杯。這下我學乖了,不急著喝下,一邊等著男主人替我修杯子一邊和屋子裡的藏民們聊天。 房間裡暖和溫馨,讓人一坐下就不想動。適應了藏式民居的昏暗光線,發現屋裡除了男女主人外,還有兩個年輕人和一個中年男人,都有著健康干淨的好長相,雖然這樣的相貌可能不符合城市人的省美觀。女主人極像我在書上看到過的一幅普蘭藏族婦人的油畫:長方的臉,眼睛大大微有凹陷,臉頰飽滿,褐色的皮膚,這是普蘭地區的標准相貌。 阿裡地區漢人游客相對來說少,藏民們的漢語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交談困難。但其中一個年輕的藏民漢語不錯,所以成為我的主要聊天對像,得知我明天要轉湖的計劃後,他用好奇又吃驚的眼神看著我,可能來這裡的漢人多是經過神湖再去轉神山的,會特意花幾天時間轉湖的還是少數。“轉湖很累啊,如果明天天氣不好你們肯定轉不動的”他善意地提醒我。我回答他“明天天氣一定會好的,這裡不會一直下雨啊,都下了好幾天了,你說是嗎?” 盲目的樂觀從何而來呢?難道我比藏民更熟知高原的天氣嗎?他笑而不答。明天天氣會怎樣,天知道吧。 這樣的圍著火爐取暖聊天是這裡晚間唯一的娛樂活動,爐火閃爍跳動,照著人的臉紅彤彤的,更增添了親情滿溢的氣氛。男人們熱情地勸我和他們一同喝青稞酒。酒這東西,一是在高原不能喝,二是我本來就不喜歡,所以我絕然拒絕了,仍然一口一口抿我的酥油茶。而我的拒絕也並沒有讓藏民們不快,他們仍然興致勃勃地喝他們的青稞酒,我們也仍然相談甚歡。 過了好一會,我才拿著被修好的寶貝杯子,回到了大部隊。這才知道,在我“艷遇”的同時,大部隊裡發生了一場激裂的分歧。原來霍青4600米的海拔以及簡陋的居住條件惡劣的天氣,讓有些同伴不是很適應。趙勇,暴雷,蟲洞,Jenny四人打算明天坐瀑布師傅的車直接去低海拔的普蘭,其他8個人轉湖計劃仍然不變。我們8人兩天轉湖,他們4人養精蓄銳,2天後在普蘭會合後,再一去塔青轉神山。 這樣也好,出門在外要處處小心,不為難自己。於是就這麼定了。 這一夜,霍爾鄉發電機的馬達聲一直在耳邊響亮的轟鳴,吵得我們所有人幾乎一夜未眠,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感覺明天的轉湖之路,艱險莫測。

-----------------------------------------------------------------------------

功略部分第四天攻略(2007/9/24)拉薩-羊湖-日喀則

上圖:新藏線及中尼公路地圖拉薩-羊湖-日喀則全天車程大約300公裡左右,從拉薩(3650)到日喀則(3850)海拔提高了200米。路況不錯。12:00出發;14:35到達羊卓雍措(HB4640);因從羊卓雍措到日喀則的南線在修路,所以又折回來到曲水大橋分路段從尼木縣那北線開向日喀則。15:30在尼木大橋邊的川菜館吃中飯,尼木大橋邊的川菜館價格挺貴的。12個人加司機點了幾個菜就355。老板娘極不客氣。20:00到達日喀則(HB3800)住電力賓館:130元/3人間;110元/雙人間,司機免費。地址:日喀則市德慶頗章路16號,扎什倫布寺大門往南150米。電話:0892-8822124。房間一般,我住的房間浴室的水龍頭沒有熱水,但別人的房間說是有的可以洗澡。晚飯在賓館旁邊的一家面館吃的,酸辣粉砂窩,味道還行,就是上菜速度比較慢,點好面和米線後,老板娘要先去隔壁買好菜後再做的。景點羊卓雍湖從拉薩去日喀則有兩條道路。北線途經尼木縣、仁布縣到達日喀則。羊湖位於拉薩通往日喀則的老路(南線)上,從這裡可以路過羊卓雍湖和江孜縣。從拉薩出發,過曲水大橋,往左轉是去貢嘎機場,往右走就是去羊卓雍湖的道路,路的右邊可以看到羊湖電站。羊湖與雅魯藏布江相隔一山,最近處僅寬6千米,但兩者的水位高差竟達800余米,水力資源非常豐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羊湖電站就坐落於此。羊湖電站現已投入運營,是藏南地區重要的能源供給中心。這條路一直要在盤山公路上往上爬,完全是土路,雖然顛簸,倒也不是很難走。驅車30公裡後,在到達羊卓雍湖之前需要翻越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一過山口就可以見到羊卓雍湖和遠處峻峭的寧金抗沙峰。把雅魯藏布江和羊卓雍湖隔開的是一條延綿約360多千米的山脈,藏族人民把它叫做拉軌崗日山。寧金抗沙峰就是拉軌崗日山的主峰,它悠然凌駕於聖湖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寧金抗沙”,意思即是“夜叉神住在高貴的雪山上”,其海拔7206米,位於東經90.1度,北緯28.9度,地處江孜縣和浪卡子縣的交界處。周圍聳立著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寧金抗沙峰山體雄偉,危岩嵯峨,頂部尖錐突兀,坡嶺溝壑間的終年積雪發育了條條冰川,時常有冰雪崩塌。每年只有4月-5月或9月-10月的春秋季節,才是進行登山活動的最好時機。1986年4月28日,中國西藏登山隊的桑珠、邊巴、加布等12人從該峰的南坡沿西南山脊路線首次登上它的頂峰。寧金抗沙峰南麓的卡若拉冰川末端一直延伸到公路邊不足300米的地方,因此在這裡幾乎沒有哪位旅游者能抵抗得住如此靠近的瑰奇的冰山景觀的誘惑。很多旅行者會在這裡停車與附近的犛牛合影“留念”。 羊卓雍湖西側還矗立著不少著名的高峰,如姜桑拉姆峰和解崗速松峰等,都是旅游、攀登及探險的好去處。2001年國慶節左右,西藏登山節在姜桑拉姆峰舉行,這裡是不亞於玉珠峰的初級的雪山攀登訓練基地。

在羊卓雍湖偏西的南岸,浪卡子縣城往北約10公裡處是桑丁寺。桑丁寺有長達300多年的歷史,其活佛轉世傳承制度已延續了十二世,屬噶瑪噶舉派香巴噶舉支派(即“白教”)值得一提的是,它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廟,寺廟裡除了主持以外都是男僧侶。 日喀則(HB3800)日喀則藏語稱‘溪卡孜’意為‘土地肥美的莊園’。位於拉薩以西250多公裡的年楚河和雅魯藏布江相交的寬廣河口地帶,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歷史上稱日喀則地區為後藏,日喀則是後藏的首府,解放前這裡曾是多個宗教勢力競相爭奪的地方,薩迦派,夏魯派,覺囊派皆創建於此,後來噶舉派和格魯派大覺進入,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創建扎什倫布寺後,日喀則漸漸成為以班禪為主導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就傳統而言,西藏分前藏和後藏兩部分,前藏的首府是拉薩,後藏的首府是日喀則。日喀則藏語為“最好的莊園”。相傳,這個莊園以前由仁布宗管轄,名叫“昔卡桑珠則”,現在的仁布縣在日喀則東。日喀則與不丹、錫金、尼泊爾三國接壤,為歷代班禪駐錫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扎什倫布寺:塔鈴風動韻東丁, 一派生機靜空生。 山吐濕雲痴作雨, 水吞活石怒為聲由一世達賴喇嘛始建於1447年,歷代班禪大師的住錫地,按照黃教傳統的經學院格式布局,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寺”,位於日喀則尼色日山南側。無論在哪個方向進入市區,遠遠就會看到扎什倫布寺那塊高32米的白色展佛台和金頂,在陽光下亮麗耀眼。寺內供奉高28米全世界最大的室內尼勒佛以及歷代班禪大師的靈塔。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領地;羅布林卡是達賴的夏宮。扎什倫布寺,是班禪的領地;貢覺林卡是班禪的夏宮。這個地藏人來說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你只有走一次西藏才能真正領悟。

扎什倫布寺為四世之 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 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蔔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 寺”。門票55元,開放時間:9:00-17:00。當天花費12個人分攤:24,000支付3輛車首期40%費用+379元(午餐+晚餐)+590(電力賓館:130元/3人間*2;110元/雙人間*3,司機免費),大約2,100/每人

第五天攻略(2007/9/25)日喀則-薩嘎行6:10日喀則-路上吃早飯-(中尼公路日拉段)經措拉山口(HB 4500米)-157km-9:00拉孜縣(HB 4026米)-11:00新定日(HB 4195)—11:30 魯魯檢查站(HB 4140)—12:30老定日吃午飯(HB 4205)--15:30希夏邦馬保護區(HB 4465)--17:16佩枯措(HB 4515)--20:00薩嘎(HB 4506)從日喀則到老定日的路都是不錯的,但是老定日之後進入希夏邦馬保護區直到薩嘎的路就是搓衣板了。

上圖:定日地區地圖住薩嘎的星月賓館,是薩嘎最好的賓館。我們要了5個三人標間(150元/每間,司機免費)晚上有熱水澡洗,洗得很舒服。服務員說是早上6點也會有熱水,但事實是沒有。害得晚上怕有高原反應的魯帥哥一早提了7、8個熱水瓶才把頭給洗了。營銷部經理:瓊達 賓館地址:西藏日喀則地區薩嘎縣格桑街18號。電話:0892-8202068(辦)0892-8202888(賓館)0892-8203008(餐)居然還有個email: Andy_dorjiee@yahoo.com景點拉孜(HB4050米),算是日喀則最好的縣城之一,南來北往的車都會經過這裡,是個重要的分路口,很熱鬧,也是搭便車的好地方。還是正宗藏刀的出產地,鋼好,但是很貴,而且款式很普通。定日(HB4340)有新老之分,“新定日”以協格爾鎮作為縣府所在地;“老定日”是1968年之前縣政府所在地,今日的崗嘎鄉。新、老定日之間約67公裡,隔著魯魯邊境檢查站。過去上珠峰大本營的公路,以靠近中尼邊境的老定日為起點,但路程較遠。如今又在靠近新定日的地方修了一條更近的新公路(離登山大本營只有60公裡),不過新公路要翻越海拔5210米的加烏拉山口。老定日:崗嘎鎮位於新定日(協格爾)西南67公裡的中尼友誼公路上,海拔4340米,從這裡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大部分景點,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巍然聳立於盆地南緣。在老定日草原可以看見四座8000米以上高峰:洛子峰(8516米)、珠峰(8848米)、瑪卡魯峰(8463米)、卓奧友峰(8201米),因為天氣,我們沒有看到。。。珠穆朗瑪峰:距離拉薩1390公裡,大本營海拔5220米。藏人稱它為聖母或女神,高8,848米,是喜瑪拉雅山主峰,橫臥在中國和尼泊爾兩國中間,山頂終年積雪。這個世界第一高峰,現時每年仍上升0、5-1釐米,科學家們斷定,只要印度大陸板塊繼續向北浮移,喜瑪拉雅山就會不停"增高"。大本營位於海拔5,200米,是攀山好手攀登這世界第一高峰的起點,位於絨布寺東南方8公裡。從絨布寺起步,雖然全段路只是爬升100米,但這裡的空氣稀薄,動作不要過急,如果連步行也感氣促的話,安心留在絨布寺看山好了, 不要再走。從絨布寺步行到登山大本營約兩個半小時,要帶足夠食水、干糧和御寒衣物,不要逞強;請將大本營往上的路,留給專業登山者走吧!更重要的是,將垃圾全部帶走,不要造成污染。門票包含:車輛進山費:400元/車,環保費180元/人,絨布寺驅馬車前往大本營20元/人

推薦指數:★★★★★

在新定日辦理進山手續。如果順利一天就可以從拉薩到新定日。

絨布寺海拔4980米,是觀看珠峰的最佳位置。距離珠峰大本營步行2小時,坐車15分鐘。從新定日出來11公裡可以看到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標志牌。在走不遠就是珠峰登山檢查站。出了檢查站30公裡,就到了遮古拉山口(5120米),從這裡可以看到南方的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從左到右:馬卡魯峰(8463米,第五高峰)、洛子峰(8516米,第四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米,第一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第六高峰)。從遮古拉山口下來20公裡到達扎宗西,再走30公裡到達絨布寺。絨布寺從檢查站到絨布寺僅50公裡,但若天氣欠佳或雨季的話,吉普車便要在此盡顯本領了。絨布寺位於珠穆朗瑪峰山腰,海拔5,1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此寺於 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絨布寺也是觀看珠穆朗瑪峰的最佳位置,兩者直線距離僅25公裡。珠峰大本營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是絨布寺 25-30元/床 絨布寺也是觀看珠峰的最佳位置 直線距離是25KG絨布寺招待所:服務極差的旅館,所有絨布寺和大本營附近的藏民都不太友好。我們的兩位藏族司機拉巴和達瓦在之前就一直提醒我們要注意這裡的藏民,不要跟他們爭吵,要讓著他們。從實際的觀察來看,確實很差。該旅館衛生條件一般,需要自己的睡袋隔髒。40元/床,因為上來的人多,需要趁早登記入住,否則沒有床位。在招待所的後面有家新開的旅店,價格是此處的×2,也需要早點入住。實在沒住的,則只有繼續上行(步行或馬車)八公裡,入住珠峰大本營的帳篷,但很冷;希夏邦馬峰(Xixabangma), 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山峰,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85’46’55,北緯28’21’07,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裡,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聶拉木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它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山勢險峻,氣候變化無常,藏語“希夏邦馬”,為“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

希夏邦馬峰,舊稱高僧贊峰。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的許競、張俊岩、王富洲等10名運動員從北坡登頂成功,並創造了集體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人數最多的記錄。2002年8月北大登山隊遭遇雪崩的5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佩枯錯海拔4590米,面積約300平方公裡,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不過,相比納木錯、瑪旁雍錯、色林錯、羊卓雍湖,佩枯錯實在談不上什麼名氣。幸好,有了希夏邦馬峰(湖南側60公裡處)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湖北側40公裡處)的濤聲,這座寶葫蘆形代表著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讓人去感動、去駐足的理由。 近“海”錦囊:佩枯錯位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境內。在拉薩租一輛“牛頭”(豐田),沿拉薩-日喀則-拉孜-薩噶-吉隆,即到湖區。如果想看希夏邦馬可選擇出薩噶縣城到加吉渡口,渡口在10:00—18:30(冬天)9:30—19:00(夏天)營業,擺渡雅魯藏布江30元/車,途中還要穿越佩枯錯自然保護區350元/車。開出薩噶後能夠清晰地看見希夏邦馬峰。薩嘎寺,離薩嘎縣城5公裡處雅魯藏布江邊有一水葬台,經幡高掛,氣氛神秘。

當天花費12個人分攤:拉孜早餐55元+老定日午餐200元+希夏幫瑪峰集體門票770元+星月賓館(中秋節晚餐)212元+星月賓館住宿750元(三人間150,5間)希夏幫瑪的門票是司機主動替我們砍價的,當時心裡還有點小小的不愉快,以為司機拿了回扣,但整個行程之後,很為自已的這種想法而愧疚。三個藏族司機起早摸黑在極危險的路上帶著我們完成去實現夢想,一路照顧和保護我們。為什麼我當時還會有這種小心眼的想法呢?轉完神山之後,希望神山洗盡我所有的自私和狹隘,讓我有寬廣的心胸。大約170/每人

第六天攻略(2007/9/26)薩嘎-霍爾鄉

行 7:00薩嘎出發;10:14老仲巴吃早中飯;12:00見到馬泉河;12:52帕羊;14:50馬攸木拉邊防站;17:30到達霍爾鄉,神湖邊上的小鎮

上圖:阿裡南北線地圖

薩嘎 薩嘎意為‘可愛的地方’是阿裡南線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物資中轉站。 出薩嘎後風景越來越好,路右側有兩座並肩而立的雪山名為"多讓普列炯",陽光下分外漂亮。沿途有三個埡口需要翻越。道路南邊是喜馬拉雅的連綿群峰,拉藏過後還可以看到寬闊的馬泉河。拉藏正北則是崗底斯山海拔7095米的羅波崗日雪峰。 仲巴 薩嘎到仲巴170公裡,仲巴意為‘野犛牛之地’但是已極難見野犛牛了。該縣是高原湖盆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也就是所謂的生命禁區。仲巴縣是雅魯藏布江江源第一縣。老仲巴在扎東,新仲巴在托吉,距老仲巴十幾公裡。司機不願住新仲巴。 但到了臨近老仲巴時出現了一片片的沙漠,一種凄迷的蒼涼,老仲巴縣城幾乎已被沙漠吞沒。夜間住宿犛牛旅館。從老仲巴開始有一段較寬闊的路面,需要尋找較新的車轍來確定路線。沿途有馬泉河相伴,景色越發蒼涼。 帕羊距離老仲巴71公裡,公路兩側遙遠的地方排列著一座座金色的沙丘,在天盡頭的雪峰和藍天白雲映襯下蔚為壯觀。 離開帕羊後途徑一片冬季草場,還會經過一個草灘,如果運氣好,可以看到黑頸鶴。香築過後將翻過阿裡與日喀則地區的界山,海拔5216M馬攸木拉山口。埡口過後,第一個出現在眼前的是公珠錯,這一帶時有黃羊野驢出沒。 霍爾縣由帕羊到霍爾有250公裡。霍爾村口有個邊檢站,檢查過往的車和游客,並要下車登記。 霍爾住宿: 霍爾鄉裡有很多住宿,條件都差不多。我們找到的那家在一個名叫“普蘭飯莊”的斜對面。是藏民開的,女主的臉很有型,長得像油家中的普蘭女子。20元/床,有雙人間,三人間和多人間。菜做得味道不錯,主人也不錯。晚上需要睡袋保暖。 當天花費 12個人分攤: 老中巴早中餐190元+霍爾鄉晚餐300元+霍爾鄉住宿240元+預先給三個司機明天的早餐費60元 大約70/每人


精選遊記: 日喀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