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高原的記憶-阿裡新藏游記及攻略之三:轉湖第一天

作者: 曼珠紗華

導讀留在高原的記憶-2007年金秋,阿裡神山聖湖,新藏行游記及攻略之三 聖湖第一天 留在高原的記憶 第七天 9月27日,陰-小雨-晴,轉湖第一天:霍爾到楚古寺 --瑪旁雍措,永不言敗 ------------------------------------------------------------------------關於聖湖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海拔4600米,最深處77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裡。 《大藏經,俱舍論》中記載,印度往北過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 ...

留在高原的記憶-2007年金秋,阿裡神山聖湖,新藏行游記及攻略之三

聖湖第一天 留在高原的記憶

第七天 9月27日,陰-小雨-晴,轉湖第一天:霍爾到楚古寺 --瑪旁雍措,永不言敗 ------------------------------------------------------------------------關於聖湖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海拔4600米,最深處77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裡。 《大藏經,俱舍論》中記載,印度往北過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佛經中說的大雪山就是神山岡仁波切,而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錯。聖湖四面還有四水之源:東面是馬泉河,北面是獅泉河,西面是像泉河,南面是孔雀河。以天國中的馬、獅、像、孔雀四種神物命名的這四條河,分別又是南亞著名的恆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和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西藏的古代傳說認為這裡是廣財龍神居住的地方。“瑪旁雍錯”—“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無能勝的意思。據說這是為紀念11世紀佛教戰勝當地本教所取的名字,源起於11世紀在湖畔進行的一場宗教大戰,結果,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勝外道黑教,“瑪旁”就是紀念佛教的勝利,此湖因而得名……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記》中對瑪旁雍措也有所描寫,將這裡稱為“西天瑤池”。佛教經典中將一處湖泊稱為“世界江河之母”,所指就是與神山並列齊名的“聖湖”——瑪旁雍措。過去湖周圍有九座寺廟,它們分別是位於東面止貢噶舉的修習地色瓦龍寺(色熱寺),位於東南面的薩迦派聶果寺,南面的格魯派的吹果寺(楚古寺),西南面的止貢噶舉大德果倉瓦的修習地果祖寺,西面的蓮花生大師的修習地切馬寺(即烏寺),西北面的高僧修習洞,北面的竹巴噶舉派的朗那寺和東北面的格魯派的日笨寺。

本教尊瑪旁雍措為生命或命根湖,是生命之源,具有無窮財富和功德,稱它為瑪旁雍益措姆,即母親懷抱之碧玉湖,認為用其沐浴能清淨所有污垢,消除災難惡緣,成就一切事業,延年益壽;轉湖朝聖、飲用亦是功德無量

印度傳說中稱這裡是濕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瑪拉雅山的女兒烏瑪女神沐浴的地方。印度人對瑪旁雍湖的敬仰之情還由於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甘地的部分骨灰也曾撒入了瑪旁雍湖。因此,崗仁波欽和瑪旁雍措就成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頂禮膜拜的聖地,是東方的“耶路撒冷”。 瑪旁雍錯歷經千百年的滄桑變幻,如今在人們中形成了許多關於它的宗教和神話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婆羅門教徒把祭祀的聖水潑到這裡形成了湖水,後來成為了龍王的歇息地。而在另一則神話傳說中則說,龍王那伽是一條蛇精,它與它的部下都棲息在瑪旁雍錯湖中。以長在湖中心的一頂巨大的樹上的果實為食,有些果實則掉在水中,沉入湖底,久而久之即變成了黃金。巧合的是,據說如今位於瑪旁雍錯湖東北角的切烏寺以南還不時會撿到金塊,但這裡的黃金卻很少有人掏取。因為人們深信,在這裡淘金會招怒神靈,會帶來各種瘟疫、疾病。 歷來的朝聖者都以到過此湖轉經洗浴為人生最大幸事。其實,瑪旁雍錯作為聖湖之王的地位,即便僅對一般旅游觀光客來說,也是無可置疑的。信徒們認為,這裡的聖水能洗掉人們心靈上的“五毒”(貪、嗔、痴、怠、嫉),清除人肌膚上的污穢。聖湖有四大浴門:東為蓮花浴門,南為香甜浴門,西為去污浴門,北為信仰浴門。楚古寺周圍被尊為聖潔的浴場。

------------------------------------------------------------------------

當天照片:http://photo.***/photo/am_i_blue/?u=am_i_blue#m=1&ai=23173034&p=1&n=40&cp=1

清晨6:30,還是一片漆黑,我點著頭燈,咬著一只蘋果便出發了。此時,霍爾鄉仍然沉浸在睡夢中,阿裡的風風雨雨也尚未起床,很冷,四周非常安靜,沒有星空的黑暗似乎預示著今天的天氣不會很好,可是並沒有阻擋我們的腳步。 昨天傍晚向司機瀑布打聽好出發的路,畫好地圖記下相關的標志。從霍爾鄉出發,不要徑直向一個看似湖泊的水面走去,那並不是聖湖,而是一片積水灘地。從霍爾鄉走到聖湖邊上轉湖道,還有一個小時的距離。一路之上並沒有攻略中說的體大成群的野狗出現,這樣我本來想用來做打狗棒的登山杖暫時無用武之地了。 1個小時後(7點半左右),我們路過收費人的帳篷。可能管理者還沒有起床,沒有人收費。跨過一座小橋,才算是真正走上了聖湖的轉湖道。 瑪旁雍錯藏語是“永不言敗的碧玉之湖”的意思。在我尚未知道阿裡的神山 “崗仁波齊”聖湖“瑪旁雍錯”的宗教寓意之前,這個名字就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像。然後逐漸了解崗仁波齊是多個宗教中所認為的世界中心,而”瑪旁雍錯”是世界江湖之母,是眾神賜於凡世的甘露。幾百年來,篤信佛教、印度教、苯教。。。的信徒,不惜冒生命危險翻越重重雪山,萬裡迢迢來到阿裡,這片信仰中至高無上的聖地,轉神山轉聖湖祈求洗盡今生的罪孽或祈求獲得來世的幸福。也有無數的信徙就長眠於朝聖的路上,因為高原,是那麼容易奪走人脆弱而寶貴的生命。但是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為信仰犧牲是一種驕傲的幸福。所以雖然危險雖然艱苦,卻阻擋不了信徙們的腳步。。。這些信息,於我而言都是一種神秘的指引。雖然我並無宗教信仰,卻被神山聖湖的神秘傳說和宗教寓意深深吸引,決定要像些虔誠的信徙一樣,轉神山轉聖湖。。。 因為我相信,雖然命運常常會讓人努力白費願望落空。但是,願意經歷艱辛路途的人,仍然堅持著能夠到達美好的地方的願望。而瑪旁雍錯的“永不言敗”是否也蘊含著這樣的寓意呢? 此刻,夢想中的聖湖瑪旁雍錯,我也是經歷長途跋涉,越過層層阻撓,終於來到你的身邊。海拔4600米80公裡的轉湖道,我會用我的雙腳一步一步的走過。而等待著我的,會是驚喜還是危險?會是心靈的震憾還是對身體的挑戰?會不會讓我領悟神秘的寓意?會不會讓我到達美好的彼岸?我的阿裡之行,至此才算是到了高潮階段。 初見聖湖時,她還未醒來,晨霧也仍未散開,望不到近處遠處的雪山,只見一面深色的大湖在面前鋪開,大得像海一樣,還有海浪的聲音,一聲又一聲,激蕩起伏,好像是梵音從並不遙遠的天際,從深深的湖心傳來。。。



(上圖:初見聖湖)

上圖:聖湖的早晨 攝影:Bobo 雖然已經入藏好幾天,但是在高海拔疾行還是讓我的心髒不適,感覺有一塊石頭壓在胸口,只能一邊承受一邊低著頭默默前行,所幸的是捱過了最初的幾個小時後,身體反而慢慢適應了,心髒也沒有了壓抑的感覺。忽然被同伴的叫聲驚動,抬起頭,看到聖湖的東面,大片的烏雲重重地壓在天空下,可陽光依然執著地穿破雲層,直將天空渲染得如火通紅。聖湖的日出,瑰麗無比,讓人肅然起敬,不由得想表達內心的敬畏,於是我面對聖湖,放下自己所有的行囊,跪拜、叩頭。

上圖:彩雲乘風而來,伴我走遍天涯



(上圖:向聖湖瑪旁雍措,獻上我們的虔誠)

9點多,到達轉湖的第一座寺院,位於聖湖東面的色熱寺。據傳當年阿底峽尊者轉聖湖時曾在該寺駐錫,就在一個土坡上,很小,有一個喇嘛住著並負責看護,但是無法與其語言溝通。色熱寺的大黑狗一直尾隨著我們轉湖,大約走出了一個多小時,向我們友好的搖著尾巴,並對我們的撫摸報以輕聲的唔咽。此行中遇到的藏狗,沒有凶悍或攻擊。阿裡的狗是有靈性的,它們是神山聖湖忠實的守衛者,對於遠道而來的朝聖者,它們默默地跟行是一種溫柔的守護。

上圖:聖湖東面的色熱寺

上圖:色熱寺的藏狗,陪著我們轉湖,跟我們走了很長時間

”早燒陰晚燒晴”這個天氣的俗語真是一點沒錯,日出之後,天氣一直陰沉著,灰暗的天空把瑪旁雍措襯托得更波瀾壯闊。轉湖道四周是長滿了高於腳踝的野草的草地,夾雜著碎石路,還有大片軟綿綿的紅草灘。諾大的聖湖,只有我們幾個在天地間走著,隨著各自的速度的差異,彼此拉開距離,有時,視野之內,舉目無人,讓人覺得自己如此渺小。

上圖:聖湖邊上如火如荼得長著紅色野草,血一樣的色彩染紅了轉湖道。



(上圖:天氣陰沉寒冷,呼吸困難沉重,但是我們仍然在行走)

上圖:轉湖時遇見的藏民,與我們同行攝影:BOBO失去陽光的溫暖,聖湖的四周氣溫低寒。從喜馬拉雅山脈萬年冰川中刮來的寒風輕而易舉地化解了因為運動而產生的熱量。高海拔高消耗的行走,把人吹得七暈八素的勁風,昨晚又沒有良好的睡眠,這樣一來讓魯炯GG感冒不幸加劇,漸漸落在隊伍的最後。高原上,平時無足輕重的小病就可以致命,更何況我們是在高原的高原上長時間的徙步!還好轉湖道上有手機信號,我們昨天就和司機商量好安全措施:除了瀑布的車晚些時間將載著四個不去轉湖的隊友沿著轉湖道開車轉湖,然後去普蘭等我們。另兩個司機拉巴和扎西隨時待命開車過來接人。所以,魯GG打電話給司機,不一會兒,瀑布開車過來把魯GG和另四個隊友一起接到普蘭休養去了。下午時分,人越走越乏,路卻越來越長。肩上只裝了水和簡單食物的行李開始像鉛一樣沉重。而且天氣居然在我們最飢寒交迫時下起雨來。風雨陣勢猛烈,寒風刺骨,陣陣狂風夾帶著雨和冰迎面撲打過來,力度沉重地打在臉上眼睛上。在接近於筋疲力盡時,按照昨天的計劃,拉巴和扎西的車趕到了,過來接走不動的隊友。除了走在最前面而且無影無蹤的荒原GG,余下來速度差不多的我們六個,先是兩位男生,王一和小繆,因為高反加劇以及被冷風吹出來的感冒終於放棄了第一天的徙步直接上車。Cathy, Elaine和BOBO則因為下雨看不到風景也打算著放棄再走。Elaine勸我同她一起上車直接去目的地算了。這儼然是無法拒絕的誘惑,一邊是轉湖路上的凄風苦雨,一邊是越野車上的暖和舒服。我該怎麼選擇呢?我有沒有勇氣和力量去選擇獨自一個人繼續走下去?我體力並沒有同伴好,此時連續在高海拔上走了5個多小時,天氣又這樣惡劣,我已經力氣不支了。雖然如此,倒是還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但是現在在身邊的所有同伴都放棄了,這讓我開始猶豫是否要堅持走下去的問題。40公裡的路,雖然已經走了大半,剩下大概還要走4小時左右的路,但此時無論是外部的環境和我自身的體力已經和上午明顯不同。這時放棄近在眼前的越野車而選擇獨自一個人頂著風雨在這樣高的海拔上地繼續徙步顯然是不明智的。但是同時,以我的性格,卻又不甘放棄。腦海中飄過的是之前為轉山轉湖付出的種種努力,想起為了完成夢想之行,長達二個月辛苦的體能鍛煉,想起一路上遭遇的種種不順,想起自己對瑪旁雍措永不言敗的追隨。不經歷艱辛的路途,如何能夠到達美好的地方?我決定堅持我的信念,哪怕這意謂著我放棄了捷徑而選擇了荊棘之路。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我無法抵達的地方,我無法完成的夢想,我無法靠近的人,無法修復的遺憾。而這次,就是這次,我在和自己較勁,我的意志在和我軟弱的身體較勁,我想用盡所有的力氣,為實現自己對自己的承諾而努力。我說“我今天就是爬也要爬到楚果寺”。並在一種悲壯情緒的帶動下,遠離充滿誘惑的越野車,遠離我的同伴,一個人毅然向聖湖的風雨中走去。。。但是殘酷的現實從來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只不過堅持了半個小時後,胸腔裡的呼吸開始劇烈的竄動,腦子裡除了對於寒冷,潮濕,疲憊的感知之外開始麻木不仁。我像哮喘病人一樣開始大口喘氣,也不管是在大風大雨中,一下子坐在聖湖邊上。不知道過了多久才緩過氣來,可是我仍然在風雨中坐著想多休息一會兒,不願意起來繼續承受無休無止的煎熬。這時,居然看到BOBO和Cathy也顫巍巍的走過來.”你們不坐車了嗎”我奇怪的問道”“拉巴和扎西說要等兩個小時後才開車,因為他們不想讓你一個人留在最後面,要我們坐在湖邊等兩個小時實在太無聊了,所以我們兩個把所有的行李都放車上,空手徙步應該可以好很多,我們決定還是走吧”。我這才意識到,自我離開後,拉巴和扎西的越野車始終等在我身後,並沒有開走。看著BOBO和Cathy的身影走遠,想著她們說過的話,心裡有了一種溫暖。雖然路途艱難,但是我並不是寂寞的。於是站起身來仍然慢慢的走,過了好一會兒,才見拉巴和扎西的越野車駛來,拉巴開車門讓我上車,我微笑著拒絕,拉巴於是說“我們在前面一點的地方等你”。車追上前面的BOBO和Cathy後,又停下來,我居然看到ELIANE也下車和她們一起走了。又走了一個小時,果然又見拉巴和扎西的車停著等我。拉巴告訴我”楚果寺不遠了,再走兩個小時不到就可以到達,我們去那裡訂住的地方,你慢慢走就行”並勸我喝一點紅牛飲料。他們的關心又一次讓我感動,快到達目的地的消息同時也讓我滿心歡喜。上圖:聖湖三女俠(Cathy,Bobo,Elaine)Jenny攝影BOBO,Cathy和ELAINE早已消失在我的視線中,看來如果她們不去嘗試,是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堅強的。其實我的體力並不如她們,雖然我是裡面最堅持的。余下的路又是我一個人走了,我落在最後面,我的帽子衣服鞋子已經完全濕透,我在滂沱大雨中走了近2個多小時,對時間感覺好像是實際的一倍還多。但此時,因為知道終點不遠,即使已經完全沒有力氣,意志力仍驅使著僵硬的軀體如同機械般的行走,唯一的希望是早點到達目的地。每一個腳步都帶來因高原缺氧而產生的昏眩,每一陣寒風都讓我無法呼吸,每一塊石頭都在誘惑我停下來休息。。。我一邊走一邊大聲喘氣,只有這種聲音才能提醒我,我依然在行走,我仍然還有呼吸。。。或許是上天的憐憫?我始終堅信,我此時所遇見的洛桑是聖湖的使者,來默默照顧一個女子最痛苦最孤獨的二小時的路程。洛桑是一個歐洲老漢的導游,家在拉薩。我們在幾個小時之前的路上曾經打過照面,他們是以色熱寺為起點開始轉湖的。歐洲老漢雖有60、70歲左右的年紀,但顯得身體強壯。他向我走來時逆著光的身影,讓我想起了Sean Connery在勇闖奪命島裡出場的那一段鏡頭。他們兩個之前走在我們後面,但現在趕上來了。因為疲憊,此時我的臉色一定是十分難看,所以洛桑見我之後就不再管他的客戶了。而那歐洲老漢一如再無需洛桑指路,徑直向前走去,留下他的導游陪我走剩下的路。洛桑替我拿了我手頭的唯一的行李,一個水壺,兩人一齊向前走。我累了停下他也停下來等我,一路聊天分散我的注意力,雖然我回答的力氣都沒有,但有個人陪你走最累的路至少比一個人頂著風雨慢慢捱要好多了。至少不會讓你覺得孤單。洛桑告訴我他的名字,極度疲倦的我,腦子仿佛浸了水,一直把他的簡單的名字錯叫做格桑。他糾正了一次我仍然再犯,於是他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聖湖邊的沙地上讓我記住,又給我起了一個藏族名字叫卓瑪。之後他一直叫我卓瑪,卓瑪你累不累?卓瑪你要不要停下歇會?他說卓瑪的意思是美好的女神,是藏族人喜歡的名字,我有一把雲南買的女用的藏刀就叫卓瑪刀。而且我一路上反復聽的一首歌一直在唱“美麗姑娘卓瑪啊…”我很喜歡這個名字,我的藏族名字叫卓瑪。。。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終於走到了今天的終點楚果寺!拉巴遠遠看到我,趕緊走過來攙扶,告訴我他等得心急,正准備開車來接我。。。看到拉巴慈祥的臉,我突然想起遠在家鄉的老爸。。。到了楚果寺,看到ELIANE已經鑽進了睡袋,顯然也是累倒了。而荒原GG,早我一個小時到達楚果寺,正在用高壓鍋替我們准備大餐,果然不愧為頭驢加猛驢。高壓鍋煮的是方便面加肉罐頭,此時真是奢侈的美味佳肴啊。我只吃得心滿意足,吃完後就一頭鑽進了睡袋。原以為今天就這樣結束了。應該也是個好結局:我沒有什麼遺憾也沒有放棄,經歷艱辛的路途,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完成了今天的計劃,然後舒服的上了床,進入了夢鄉。。。但是,但是沒有,今天的故事仍未結束,一場好戲正在醞釀,導演一定是阿裡的諸位神仙。。。我一直迷信的認為,天地有靈,否則為什麼,有時候,天地間的風雲變化,會配合著人世間的變化無常?就如同在飛來寺那一夜,梅裡的那晚的那場突然下起的雨讓我無端的暗自傷心流淚,而當時的我茫然不知的,是在遠方熟悉的城市的同時,那個結局,正在將我的世界顛覆。我在睡夢中被拉巴吵醒,原已老大不小的他,現在卻高興得像個小孩子,風風火火地跑進我們的房間,讓我們快點起床,說是有好看的。。。“有什麼好看的?!”到底敵不過好奇心,再次穿上衣服起床。等我開門出外,沒有想到的,沒有征兆的,促不及防的,時間一下子靜止。。。我看到,所有的苦難都已經過去,所有的風雨都已經消失。。。我用了整整8個小時,而聖湖只花了幾分鐘。。。從風雨如晦到溫柔嫵媚。。。我想,只有從風雨走過來人,才會真正為雨過天晴而欣喜若狂。而我此時,在金色的余光中,在波浪起伏的藍色聖湖邊,因為那段在風雨中走過的道路,因為心中始終貫徹著的願望,熱淚盈眶。“仰望瑪旁雍錯得用上一年的功夫,否則你無法想像她千變萬化的奇麗” 一個作家在一本關於阿裡的書中這樣寫過。我用一天的時間領略的或許只是其中的一變一化,但卻已經認定,瑪旁雍措是將會是我一生一世中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最讓我感動的湖。“終有一天,你會從心底愛上那些自己付出努力的東西,打動你的不僅僅是它的美,還有追隨美的路上你的歡笑淚水。” 一個同樣轉過神山聖湖的女孩寫下這樣的句子。是的,如果我不是一步一步走來,那麼即使面對同樣的聖湖同樣的日落同樣的風景,但一定不會有同樣的感動。我的聖湖,你讓我用轉湖的過程明白了你名字的意義。你讓我知道,要通向天堂需途經地獄,你讓我相信,堅強的意志能夠戰勝脆弱的肉體。你的精神已經深入我的靈魂,就算是回到城市的茫茫人海,我也會如同穿越無人之境,無論道路艱險曲折,無畏人生風雨飄搖,頑強地走下去,永不言敗。



(楚果寺旁的犛牛角和頭骨,犛牛角像一把拉緊的弓,射向天空,代表了神山聖湖的力量所在)



(雲彩在聖湖之上,你在我內心深處。。。阿裡的天空下,在聖湖畔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腳步,如同思念你的每一天每一年,是苦澀卻又美麗的回憶)

------------------------------------------------------------------------

功略部分

行6:30霍爾鄉(海拔4618米)-(13公裡,3小時)-9:13色熱寺-(27公裡,5小時30分鐘)-15:00楚果寺(海拔4700)。第一天徙步總共花了8小時30分鐘,全程40公裡。


上圖:轉湖地圖

小貼士:

1.今天的路程較長,請早點起床出發;

2.霍爾鄉沒有自來水,需自己在前一天晚上備好洗簌的水;3.如果早起,藏民還沒有起床,所以只能自己做飯。液化罐和高壓鍋和自帶補給非常重要,可以事先讓司機參與你們的早餐准備中(前提是司機會做飯^_^);4.一路上沒有地方可以吃中飯,只能吃干糧。出發時需帶好中午的干糧和足夠的水。5.行李除了水、干糧,相機外,能少帶則少帶,都放車上吧。你會感覺行李會越來越重,背會很疼的,尤其是到了下午。6.嚴防感冒,徹底保溫,保證體力;

7.出發前請記得跟司機說好,讓他們下午14:00後才出發,並跟在最後一個隊員之後,以防有隊員體力不支;

8.霍爾鄉到聖湖邊要走一個小時。從霍爾鄉出發時不要徑直向一個看似湖泊的水面走去,那並不是聖湖,而是一片積水灘地。最好提前向司機打聽好出發的路,畫好地圖記下相關的標志。9.上了轉湖道後,轉湖第一天不用擔心迷路,可以沿著車道徒步,也可順著湖邊徒步,不需趟水,可放心前行;

10.經過護林人帳篷時,可主動送出些多帶的干糧,他們會感激你的;

11.下午段的行走很辛苦,有種到不了頭的感覺,請堅信自己的能力;

12.建議拄著登山仗行走,可節省許多體力;

13.請注意防曬,陽光火辣;

14.楚果寺在聖湖的最南邊,那木那尼雪山腳下。景色十分美麗,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時分,如果路過,最好住下,如果住下,千萬別錯過朝霞和晚霞。。。在楚果寺的位置向西北方向看,視力所及的最西北端,有座橫紋狀的雪山好像是崗仁波齊一角,只看得到一點點,但沒錯,真的是崗仁波齊。15.楚果寺沒吃的,液化罐和高壓鍋和自帶補給轉湖時最派得上用場。而轉山和其他地方幾乎沒用,當然特別享受自己做飯菜的同志除外。16.楚果寺招待所干淨,被子夠,服務人員好;住宿條件要比霍爾鄉好,但是房間不多。如果轉湖的人很多,要讓司機先去訂房。

17.沒電,准備好頭燈,別指望充電;住宿楚果寺寺廟招待所:轉湖第一晚的落腳點,座落在聖湖湖畔,景色優美。五人間30元/床,房間只有床,廁所在外面,無洗澡;主人是藏民,人很好,房間大,暖和,被厚,干淨。自帶干糧。當天花費預先給三個司機明天的早餐費60元(12人分攤)+住宿30元/人35元/每人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