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的景觀好不好,用王莽嶺上見到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世人只知黃山桂林而不知王莽嶺,是世人之憾。”我們這一代人對太行山的最初了解是冼星海作曲的《在太行山上》:紅日照遍了東方(照遍了東方)
中華兒女在縱情歌唱(縱情歌唱)
……我們在太行山上 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裡進攻 我們就要他在哪裡滅亡
敵人從哪裡進攻 我們就要他在哪裡滅亡 一直以為太行山僅僅是充滿了戰爭硝煙,呵護抗日勇士的地方。今年年初,在攜程網照片上看到了曲文的太行山攝影作品,給了我視覺上的震憾,原來太行山還那麼壯觀,那麼美啊!我就下決定找日子要去太行了,還參加了一個“我愛太行山”的QQ群,可惜那裡沒能提供任何有用的資料,有用的資料都是從攜程的有關游記中搜下來的,打印了一沓子出來,塞在去山東做志願者的行李裡,攢勁要在十月金秋成行。在和魚走完陝西淳化秦直道之後,在姐姐家又呆了兩天,黃金周基本算躲過了,雖然照說再等兩天更好,但魚6號從延安回來,就買了7號的票安排上路了。7號早從閻良到西安,在西安車站和分別了三十多年的戰友小代和傑會面,後來開始下雨,誰知乘會面之機被要飯的把我雨傘偷了去。中午,坐上了從西安到洛陽的火車,車上人擠人,和去延安時情景是一樣的,好的是有座位,到了洛陽直接奔新鄉,到新鄉已是晚上,雨大,住在了附近的旅館。第二天10-8從新鄉乘車去輝縣,再到北寨,在北寨搭上了兩位廣州來的湖南老大姐,張姐,64歲,興趣廣泛,單反不離身,攝影協會會員,每年要走不少國家和地區;陳姐,60歲,轉業軍人,醫生,身康體健,任誰也走不過的。不過她們功課做得不如我,她們出來居然不知道王莽嶺,准備上了郭亮就去紅旗渠,我問,那渠能有多好看嗎?於是她倆改變了計劃,按我的行軍路線,此後我們四人一直搭伴同行、互相關照。四人乘一部小面包直達南坪景區內的農民旅館,條件不錯,我們就住下了,這裡是去南坪溝、郭亮和王莽嶺的必經之路,後來的兩天一直都住在這裡。下午去南坪景區,這個景區有一大特點,它是一個地質公園,每一處的石堆石灘旁都立著石碑向你訴說著一個個地質故事,我們看到了25億年前的波紋石,在這裡我們感覺著太行山的皮膚肌理,看它臉上老人般的皺折,那些石頭不會說話,但又是會說話的。第二天10-9去郭亮,按照本地姑娘的指引,她建議我們不要坐車,自己走上去。我們就一路經掛壁公路爬上了郭亮村,並一直走到村底後面小路。這一路有沿途的風景作伴,不算很累。回到郭亮先解決吃飯問題,可滿山都是美術學院的學生,他們早已包了大小農家店的飯堂,我們只好打野食。郭亮的風景概括說就是絕壁上的村莊,算是一絕。下午去喊泉,累了有電瓶車搭來回,這一路風景沒有上午好,回來在郭亮村民居最集中的村子裡走了走,看到了謝晉居,一定是當年拍《清涼寺鐘聲》住過的房子,豈知剛回到家謝導就去世了。這些河南民居建房材料全部就地取材用石頭搭建,比較有特色,缺點是村莊太亂,也很破舊了。最後搭車去了叫逃站的地方,看了看當年沒修掛壁公路時人們上下山爬山的小路,從河南平原上到200多米高的太行絕壁上,給我們開車的司機說他小時候每天就是這麼上山下山去上學的。第三天10-10一大早起來先乘車後爬山上王莽嶺,計劃10點到,因為各自帶的行李太多,尤其是張姐和我的,爬的很辛苦。不過還是在11點多到了後山頂。後山的風景堪稱一絕,我和張姐還去了勒馬崖,沒走到底,大家一起爬上了琴台,是不是古人彈琴的地方很難說。中午在山頂餐廳吃飯被狠宰一頓,米飯,四塊錢一碗,還吃不飽。在山頂上寫著王莽嶺大石頭的地方望南面的太行山峰,很吸引人。後去觀日台,觀日台這個位置非常之好,幾乎所以比較滿意的畫面都是在那裡拍的。最後搭了上下山的唯一公交工具大巴20元經錫崖洞下山,晚上住到了錫崖溝。錫崖溝下正在施工,據說下不去,她們三人後來沿溝走了一路,據說在崖上也看到了不錯的風光,我一個人趁天黑前回農家樂洗腳先歇了之後我原定的計劃是壺關太行大峽谷——太行八路軍總部和黃崖洞,後來聽同學老田說現在那裡修路,建議我們改道去鳳凰歡樂谷和涉縣媧房宮。我想,強龍鬥不過地頭蛇,改按蛇頭指引的道路前進吧。
第四天10-11魚走了,我們三人去陵川,在縣城吃了油條豆腐腦之後等不上8塊錢的必開交通車只好66元包車去鳳凰歡樂谷,這是同學介紹的景點,途中我們經過紅葉景區,我有生第一次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紅葉!還經過了一處據說是圍棋發源地的山頭。下午在溝裡走到天黑,感觸不大,因為這三天一路風景都比它好,鳳凰谷僅僅好在它的色彩上了。晚上住農家,這家主人是一個煤老板,聽說平常的農民蓋這種二層規模的房子一般花六七萬就夠了,而他家花了四十萬,可見實力雄厚。房間標准按賓館設置,裡面衛生間還裝著浴霸,我說,四星不到,比三星級還高一點。這時國慶節已過,天轉涼,游人少收費低,我們開間三人房才45元 。這個小村莊周圍景色宜人,專門保留了一個人民公社好的大飯堂。全村農舍修建的整整齊齊,干干淨淨,我很喜歡。今後有機會可考慮來此地避暑。只是交通不便、伙食差些。在回來的路上聽到句俗語:山西人蓋樓,河南人穿綢。咋巴咋巴還真有那麼點意思。第五天10-12鳳凰——陵川——長治——涉縣(媧皇宮、赤岸村八路軍129師〈劉鄧〉舊址),住涉縣“賓館”。第六天10-13邯鄲,游叢台——黃梁夢——學步橋——回車巷(負荊請罪成語之地),住浴都(日式)。晚上大學同學田大伯請客,加太太、及邯鄲的另兩位同學5人聚會。最後還到老田家參觀了“富人居室”和他的太行照片(據說邯鄲現在東邊是富人區西邊是窮人區,田住在富人區裡)。第七天10-14參觀邯鄲博物館,很不錯的地方,性價比最高的博物館,大力推薦!中午,乘上火車臥鋪回廣州,多虧田大伯!此行前後8天,又是向往了那麼長時間的重頭戲,怎麼寫成了流水帳,為什麼沒有好好寫的衝動了?按說,太行景色非常不錯,王莽嶺、郭亮都令人稱絕,但那些天總有薄霧,拍出來的相片回來看,比我06年亞丁的照片差很多,那還是用300萬像素的柯達相機照的,我這個800萬尼康新機照成這個樣著實讓人郁悶!參考攝影協會行家的同程照,好一些,可也不過如此。如果沒有看過曲文作品,也許不會有這種挫折感,可我是衝著曲文所攝太行形像來的啊,對比起來難免感覺太不知足,太不過癮,回家後再在網上細看,才知他那天是半夜起身爬山,前晚又剛好下了場難得的大雨,第二天一早又起了霞,噢——天助他也!我們就別再悲嘆了吧。其余一切應該用照片說話,拙筆不代勞了。http://www.ctrip.com/community/PhotoUpload/index.asp?pc=-1&selectpc=0&district=0&resource=0&searchitem=2&stype=-1&txtItem=xiaowei904&orderby=1&best=&page=1&intcount=9&searchName=搜索結果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