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平原地區長大的娃,對於山,以及山的一切附屬產品都有無盡的向往與神奇的遐想。不論粗獷如賀蘭,綿延如太行,以及逛街都需要用跋涉來形容的山城重慶,即便是在商務車內的驚鴻一瞥,也讓我心神澎湃,恨不能立刻拋下瑣務,深入腹地一探究竟。
選擇武夷,因其名,因時節,因方便。上海南站開往武夷山的假日列車,充分利用了周末的兩天三晚,晚間行車,日間游玩,真是效率型社會的典範。11月初的瑟瑟秋風,原以為會吹少出游人數,不曾想當晚居然有兩部列車橫臥南站,滿載游客一路呼嘯殺進武夷。但真正體會到武夷山的火爆,還是在天游腳下仰望登峰長龍時時停滯不前,在一線天入口看各路人馬各展身手各施妙計,或左衝右突,或中途折返,或上左路以視線觀察而非穿行體驗。
從火車站去風景區的路上,景色民居無甚特別。行至一半的時候,看到右手邊一個個巨人版的墳墓急速後退,心下納悶似溫室卻頂上長草,似民居卻無天窗,墳頭齊齊截去一段,形成一個大大的出口,問過司機才知道,原來這是戰鬥機的house,我們正在經過的是一個空軍基地。
搭公車從酒店到景區南門,經過一條仙凡界路,我們便離開凡界,往仙境去了。南門披彩色火車皮的區間車將我們拉到山門下,寬闊的山路兩旁是成簇的綠竹,或許應該暫時擯棄即將登臨仙界的興奮,駐足傾聽冬筍在綿密雨絲的滋潤下提前破土而出的生命之音。視線在行至通天橋時漸漸清明,青山碧水,雲霧彌漫,橋下溪水潺潺,竹筏順流而下,溪魚在此處游弋,不時翻出個白白的肚皮,許是飽腹之後的即興表演,以酬游人賞食之恩。
天游峰下,曬布岩旁,天然的石灘鋪就了戲水垂釣的好去處。看魚兒爭食得歡,自己也胃口大好,最後竟舍不得將海苔餅干拋出,而是全部丟進了自己的嘴巴。這一幕後來在竹筏上也有發生,斷無“觀山水而品茗”之雅致。
武夷的山,仿若巨大的石筍,從地下艱難地衝破層層阻礙,直直地衝向天空,在側面留下或深或淺形狀各異的溝豁,有的如懸垂的布匹,有的似被八戒的鐵耙梳理過,更有平直如神斧砍下,圓潤如烘箱的生面團。峰頂樹木叢生,四圍卻是光禿禿的,大大小小的坑洞處處可見,好似被蟲蛀過一般。雨水滋潤到的地方都變成了黑色,形成獨特的潑墨岩;而在上寬下窄雨水淋不到的地方,還能看到山石原本的土黃色。
武夷的水,一馬平川的,湍急湧動的,清澈見底的,深不可測的在同一條溪流裡共生。柔美的水在硬朗的山中穿行,轉急彎,過淺灘,亂石擾流,水花如白鱗積聚成團;巨石分流,水流沉穩不動聲色。水的柔情與山的悍然相攜成景,隨前行的竹筏一重重迎面而來,全身的感覺器官連同大腦忙碌不停,調動全部的力量將這震撼美景深刻於記憶之中。偶爾回頭望去,山水又以另一種別樣的姿態展示她的美,這等美景,只生兩只眼睛後腦勺又沒分得一只,怎能夠?
從天游去往星村碼頭的山路耗時100分鐘左右,迎面只遇到兩三撥與我們一般好興致的人,大家最關心的是離目的地的遠近,互相交換信息之後一般都繼續趕路。只有一對人馬大概是走乏味了,居然提出要“合伙走路”,可惜與我們方向相反未能隨願。山路時時與九曲溪並行,竹筏低頭可見,筏上游人興致甚好,不時與我們進行“美女~”,“帥哥~”,“跳下來吧~”,“還是你上來吧~”之類的無聊對話。偶爾也能聽到游客喊山,實在是在城市憋久了,聲音尖細刺耳,卻不影響好心情,無論是喊的人還是聽的人。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進桃源洞的真實寫照。中途往上走過一段幽暗的山路,發現前方大石堆疊,似已到盡頭,走進一瞧,右手邊幾級台階通向一個窄小的山門,門檐上書“透天關”。進門,眼前豁然,是仿照“桃花源記”建的嗎?真有茅屋幾間,桃樹幾棵,有雞無犬,阡陌算不上,但幾排莊稼倒真是有模有樣。老君石刻傍山而坐,煉丹爐擱置一旁,我與同伴異口同聲“悟空就是在這裡被烤的!”。女道士手持燃香,按之字形上得台階,轉身對天地跪拜。我等凡塵俗子按耐好奇,往正中央的道觀走去。只見上方白霧彌漫,前有八卦台,左有焚香爐,右有老君像,中有喃喃女道,怎麼也鎮不住這滿山的妖氣?臨出山門,看到水潭裡的金魚圍成直徑半米的圓在兀自轉圈,想必是與神仙在一起待久了,也開始集體參禪悟道准備修煉成仙了吧?
我最鐘愛的茶樹,種在山裡一切可利用的土地上。往星村這段,茶樹看著較新,被修剪成蘑菇狀,一團一團的,煞是可愛。大紅袍附近的古茶樹形狀更像月季,葉片顏色偏暗,枝干已成灰黑色。一片片的茶林還有身份牌插立,標明其屬於某某茶場,不能踐踏采摘雲雲,更顯其身份尊貴。持傘在幽靜的茶林間緩緩而行,突然發掘已身如仕女圖中的江南女子般婉約與嫻靜。
大紅袍往水簾洞一路,因下雨的關系,山澗溪水奔騰,響聲亮如山洪,山崖處處掛著白練,小瀑布也讓能讓人留連許久。過一座小石橋,一個不起眼的小廟居然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小廟叫做慧苑寺,廟裡就一師傅在門口和一路人聊天,一個織毛衣的大嬸在邊上靜靜聽。師傅淡淡地讓我們進去參觀,也不挪動腳步為我們指點一二。一木屋三間房,正廳擺香案,供著觀音,邊上一個破長沙發不知是何教風格;右邊一間臥室,一桌一椅,一床一被,別看簡陋,椅子卻是大班椅,書桌上則放著算命測字之類的一摞書,看來即使在此偏僻之地修煉也需要從善如流呀。正門右邊橫貼著一張A4大小的紙,打印著類似人生緘言的幾行字。最後兩句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人生最快樂的是念佛。”未知是教育別人還是安慰自己?
水簾洞又叫吐龍涎,我覺得後者更適合。兩天在武夷先小雨後中雨,雨絲綿密,水量充沛。白色的水柱就那麼從凸起的山崖上直直墜入潭中。第一感覺是巨大的蓮蓬頭,衝個涼人怕是都能被打飛了。再一愣神就覺得水柱幻化作白龍從天而降,潛入潭底頃刻不見。白龍背後的山崖一座木結構的三賢祠,紀念朱熹和他的師傅師弟在此講學。幾條木桌長凳擱在右邊高起的平台上,朱老夫子可真會選好地方,全戶外教學,又不受風雨侵擾。
爬得最像回事的還是虎嘯岩,山路建在光禿的山脊梁上,最陡的地方得有75度。可惜我們先去了一線天,然後轉道虎嘯岩,從後面上山,未能體會到其難度。後山小小的晨曦洞裡也供著菩薩,真是佛法無處不在。據說早上武夷山第一縷陽光就是射向這個山洞的,而風吹進山洞的聲響如猛虎咆嘯,這就是虎嘯岩的由來。觀景台上的美景自不必說,倒要特別提提虎嘯岩頂的茅廁。為什麼用這麼不文雅的詞,因其完全符合water closet的定義。在懸崖上建的這所小房子,用瓷磚像模像樣地砌了一行蹲坑,隔成兩小間。沒有任何的衝洗和回收設備,如廁之物從坑道中直接墜入山下,接受大自然洗禮。往下看,頓覺頭暈目眩,雙腿發軟。相機可拍不出來,只有親自體驗才能理解這種膽戰心驚又酣暢淋漓的矛盾心情。有興趣一觀究竟的朋友可以循著氣味找到,很方便。
武夷山大小洞穴也不少,人住的,鬼住的,妖住的,半仙住的等等。記不得是在幾曲,從筏上仔細仰望山崖,看到幾片黑黑的木頭,橫七豎八地交錯架著,船老大說是2號懸棺,後來在武夷山博物館得到證實,是古人用來架船棺的。棺自然已被拿下放到博物館了,棺內人也已化為塵埃。另一處印像較深的,是在大紅袍往水簾洞的路上,這裡的木頭更多,白色,排列似乎有點規律,還有一架梯子。傳說1是清朝武夷四大家族為躲避前來打劫的太平天國余孽(又稱紅毛黨)曾在此小住月余,洞深二三十米,一半住人一半藏寶。傳說2是造假幣之所,洞內發現清朝假銅錢無數。無論真相如何,吃喝拉撒睡都在離地幾十米的山洞裡解決,當時一沒有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二沒有娛樂項目,一定是為著什麼遠大的目標才有毅力如此吧。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山中兩日,唯此佳句最能抒托胸臆,不論天晴天陰,游山水而生遁世之念,古今同夢。
附:
武夷攻略
1. 頭腦時刻保持清醒,出門游玩當然會有很多陷阱,虎視眈眈刀尖閃亮。我們的資料被通過攜程預定的觀景賣給了當地野導(就是很多攻略上包車的司機師傅)。接站免費,此導表現得相當熱情,好像我們是他光屁股一起長大的發小,在去酒店的路上就幫我們把兩天的行程安排好了,自然是一天去路途遙遠的保護區,一天在風景區,再去他介紹的飯店吃點農家菜,買點實惠的土特產,還熱情地提出幫我們去預定竹筏票,如果就這樣把自己交出去,自然是被宰得鮮血淋漓。有充足的知識和心理武裝的我們自然是婉拒他的好意,後來在南入口買門票時發現,此人赫然穿著工作服帶著胸牌坐在售票亭內。
2. 交通極其方便。景區附近的酒店駐扎在大王峰路的兩邊,從南入口一直延伸到北入口,當地人稱“南/北赤入口”。公交6路,星村專線均打此經過,招手即停。上車之前可與售票員先確認一下目的地。酒店返回火車站也可乘6路到達所謂的“火車站入口”,下來就有三輪電動車一人一元直達火車站,或轉乘2路公車也可到達。票價因路程遠近1元至4元不等,這裡不用擔心被宰,都會提供發票。酒店,南入口,北入口,星村碼頭任意兩點之間均20分鐘可達,完全無需包車。景區內各個景點之間均有免費調度車往返,只需與調度員協商即可。
3.門票。兩天通票150元,漂流票須另外在碼頭購買,等千辛萬苦趕到碼頭,往往已經沒票了。武夷山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共有兩百多家,另有司機野導無數,大部分的票都被內部瓜分了。伸也一刀,縮也一刀,逃是逃不掉了。有兩種方式被宰:碼頭入口有專業的黃牛阿姨,交錢即可幫你安排,連人數都幫你湊好,不省錢但很省心。我們花了160元拿下,砍價高手可以往下挑戰。其二就是通過野導司機,不過代價更大,肯定得包車才行。各個景點設有檢票口,撕票過後一定要玩到,錯過就不能再從此門進入,得繞很遠的路。這點特別提醒是以我們的切身教訓換來的。
4.路線推薦,比較適合自由行的徒步愛好者,團隊出游導游一般都會用車把人送到一個個景點,個人覺得很是可惜,路上的美景更多。還要特別贊一下武夷的山路,平整有摩擦力,不會輕易滑倒,深山之中也不用擔心迷路,只需循著暗紅色的石路一直走下去即可,不要輕易轉到顏色風格不一致的山路,路的盡頭總有絕色美景讓你苦盡甘來,不要輕易放棄。虎嘯岩——玉女峰——一線天,全程3/4公裡左右,道路崎嶇陡峭,有點挑戰;北門大紅袍——水簾洞,3公裡不到,道路修在山谷之中,比較平坦,而且這段風景是最多的;天游——桃源洞——九曲溪碼頭,全程4.5公裡左右,耗時3小時,建議第二天一早上天游可以避開高峰;漂流——武夷宮——望春園,最後半天最輕松。武夷的景點都可以半天半天的玩,所以有機會保證三餐正常,第一天可以在南門到北門的路上隨便找家飯店,第二天在碼頭附近的星村鎮也會有很多小店可以選擇。徒步游兩天光在風景區轉悠時間還嫌不夠,保護區只得甜蜜地放棄。
5.飲食。去武夷山,還得准備一副好胃腸。當地的就餐環境對敏感腸胃是很大挑戰。武夷山的人民群眾覺得本地沒什麼像樣的小吃,從各處引進了形狀各異的米粉,江西的紫溪粉,閩南的面線,還有國界之外的越南粉。澆頭也有特別,三鮮粉裡的各種菌菇叫不出名字卻很好吃;小腸牛肉有嚼勁,紅湯微辣很開胃。當地還有一種蔬菜叫做洋茄,應該是一種漿果,口感像絲瓜,白色的種子很像辣椒籽,汁液黏呼呼的能拉出老長的絲。
6.咨詢對像。即使做了很多准備工作,看了攻略,帶了地圖,構思好路線,一到現場,還是有迷糊的時候。鼻子下面就是最好的地圖,問!酒店服務生,公車售票員,已經帶了團的導游,調度員,餐館老板娘都是很好的咨詢對像。千萬不要招惹沒有團的野導,一沾上很難甩掉。
7.特產。雖然怕被忽悠,但出來玩總要帶點小禮物給親朋好友,鄰裡同事。買特產是興致所至,我們就在觀景樓下的特產店喝了一晚上的茶,跟茶老板隨便聊聊就買了一堆特產。還價是一定要的,我們磨了好半天大概還掉1/3,是不是到底線也不清楚,只是覺得比上海買便宜就挺好。茶葉、酸棗糕、紅菇還都不錯。
8.費用。攜程自由行,來回火車票+一晚觀景住宿帶早餐:580。門票加漂流加小費:320。市內兩日車費:14.5。吃飯:85。特產:200。
9.第一天早上到達時酒店的房間可能還沒准備好,要12點才能入住,所以最好在火車上就洗漱完畢。第二天一早退房,行李寄存在酒店很安全,不用再中途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