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上午搭地鐵1號線(楊箕站)到陳家祠(門票10元)。陳家祠是陳氏的書院,建於清朝光緒十四年,是典型的嶺南祠堂式建築。整個建築運用了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鐵鑄和繪畫等藝術表現手法,即大器又精美,經過了戰爭和文革的磨難仍然保持了原貌。
陳家祠門口有一家吃竹升面的店,可以吃到傳統的廣東餛飩面。面是堿水面,咬上去比較有嚼勁,餛飩是鮮肉陷的,還放了蟹籽,別有一番滋味。
從陳家祠出來正好看到黃振龍涼茶鋪(連鎖的,類似避風搪),買了兩杯涼茶解渴。這涼茶品種挺多的,大概有10多種,幾乎都是甜甜的那種,已經是改良過的了。不像傳統的廣東涼茶,那真是苦啊!
上下九在我來廣州之前就聽過多次了,據說類似我們上海的南京路,那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地方了。整條步行街由上九路和下九路兩條街銜接而成,路雖不寬,卻相當的熱鬧。兩邊的商店一間挨著一間,店裡面則是人挨著人。店裡賣的衣服挺潮流的,式樣明顯比上海7P路的要好一點,質量是差不多啦。都說7P路的衣服都是廣州批發來的,難怪新款的衣服上市時間要早過上海呢。
中午來到了慕名已久的廣州酒家吃飯,等位子的人真是多啊,吃點心居然要等39桌,我們就選擇吃飯了,不用等位子。看來廣東人吃早茶(午茶)普及程度實在是高啊!吃飯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在廣州吃飯都是必須點茶的,一般3-5元/位,可以點紅茶/花茶/烏龍茶等,就是沒有綠茶。想來我們在上海喝早茶的時候點的幾乎都是綠茶,還真有點不習慣呢。因為本身家裡就吃粵菜,所以對於菜肴的味道我還是比較挑剔的,說句實話,廣州酒家的名氣大於實質啦!
吃完午飯到原來的領館區——沙面去逛了一圈,看了看西洋的老建築,感覺好像到了青島的八大關,同樣的幽靜,同樣的美,還有同樣的拍婚紗照的新人們。
下午跟著爸爸、媽媽去了親戚家做客,晚上去延江西路上的老店——大同酒家吃飯。大同的東西比廣州酒家好吃多了,而且還便宜些,看來吃東西還是要跟著老廣東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