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圖醉美愛琴海醇郁沁心藍(四、愛琴海)

作者: SX5208

導讀 本文1.7萬字,整篇文章相輔相成。為瀏覽方便,分五部分上載,敬請諸位閱讀,謝謝! 六. 愛琴海的聖托裡尼島 1.從雅典到聖托裡尼 愛琴海的聖托裡尼島是我們行程的下一站。雅典街頭隨處都能購買到海輪票,綠線軌道交通的終點就是海輪碼頭,從雅典中心過去很方便。傍晚,帶著行李,我們坐綠線來到海輪碼頭站(PIREAS),這是一幢很歐式的五層L形樓房,出站就有天橋到 ...


本文1.7萬字,整篇文章相輔相成。為瀏覽方便,分五部分上載,敬請諸位閱讀,謝謝!

六. 愛琴海的聖托裡尼島

1.從雅典到聖托裡尼 愛琴海的聖托裡尼島是我們行程的下一站。雅典街頭隨處都能購買到海輪票,綠線軌道交通的終點就是海輪碼頭,從雅典中心過去很方便。傍晚,帶著行李,我們坐綠線來到海輪碼頭站(PIREAS),這是一幢很歐式的五層L形樓房,出站就有天橋到街對面的碼頭,上下天橋有扶梯、自動扶梯和箱式電梯。許多旅客會在天橋上看港口、車站風光,因為這個雅典最重要的客運碼頭同歐洲的火車站一樣,是沒有候船(車)室的,碼頭上甚至連供旅客使用的房屋都沒有,在天橋下的街邊有塊大屏幕顯示船班及泊位。


太陽西斜,幾百旅客直接在碼頭從船尾走進底艙上船,上到甲板。這艘船是途經聖托裡尼駛往克裡特島的,夕發朝至。到聖托裡尼船要走八個小時。我們買了包房票,船上絕大多數旅客都是甲板票,包房有些空著。船上有咖啡店、快餐店,休息廳,各層甲板還有敞開半敞開的歇息處。 船尾騰起白色的浪花,輪船駛出碼頭離開雅典,海水深藍得發黑,港口裡的客輪有許多,進進出出非常繁忙。希腊在愛琴海有上千的島嶼,其中百多個島有人居住,所以海運非常發達,盡管愛琴海上有不少島嶼早已是世界旅游勝地,游客日以數萬計,但海運旅客中還是以希腊本地居民為主。一艘水翼船飛快地從不遠處超過我們駛向愛琴海深處,那是快班船,比海輪要省一半多的時間。太陽下山了,西邊的天空是一片艷紅,與黑藍色的大海對比強烈,極目所往,總有島嶼在視線之內。愛琴海就是這樣,星星點點的島嶼從希腊大陸洋洋灑灑幾百公裡到克裡特島,像是好讓宙斯、雅典娜等諸神們能跳躍著,跨越大海來回奔忙。 海輪在愛琴海上平穩地航行,很少有顛簸。都說來過愛琴海的人,一定會被這裡的藍色折服,此時此刻,靠著船舷,望著像謎一樣深的大海,無邊無際的波濤在起伏,像是被風吹拂的藍色綢緞。您會感嘆:它像所有的海洋一般,被水彌漫、被水充滿;它又顯得不太一般,寓意美妙、蘊藏浪漫。這就是愛琴海!波濤也顯馴順,藍色更是深湛。 入夜後的愛琴海,嘩嘩的浪聲風聲像輕輕的和奏;無月晴夜的星光份外透亮,薄紗般的銀河橫貫夜空;不知名的島嶼上,點點燈光疏落與密集交映;遠處的光點在滑動,那是海面上輪船在航行。愛琴海的夜,恬幽安寧中勾畫出少有的境美、靜美。 預計早上四點到達聖托裡尼島,有船員提前半小時來通知我們。下到碼頭,看到有一半旅客在這裡下船。我們沒有預定這裡的住處,是想“船到橋頭自會直”,到時候再說。果然,在碼頭上就有旅店在兜客的,指著大本相冊上的照片向我們及一對瑞士情侶介紹,感覺不錯,價格公道,免費車接。兩輛轎車接上我們兩撥人就離開了碼頭,二十多分鐘就到了住處。 2.走看菲拉和伊亞 我們住的是當地居民的家,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兩層樓房的院子,有五間房間是專門用於接待游客的,設施跟旅店標准間一樣,房間很寬敞。房屋與圍牆都是典型的藍白色,蓬蓬簇簇的九重葛枝繁葉茂花艷,院子裡有扶梯通二樓陽台。早上,院子裡的桌前,主人家老奶奶與孫輩在逗玩,其樂融融。我們一句希腊語的早上好“Καλημέρα!(咖裡枚那)”說得主人高興異常,以為我們會希腊語,嘰裡呱啦的說了一大通,我們連連擺手,表示聽不懂,看來雖然學得像,也不是那麼好隨便賣弄的。 住處在聖托裡尼島菲拉(Fina)鎮邊上,走一會就來到山坡上的鬧市,這裡是全島的中心。島的官名叫錫拉島(Thira),“聖托裡尼”是古稱,但人們好像更喜歡叫“聖托裡尼”這個名字。聖托裡尼島半圓形繞在火山島的東邊,像一彎新月落在愛琴海上,朝向火山島的是懸崖峭壁,山脊的另一面地勢舒緩著伸展到海邊,全島96平方公裡,火山噴發後的地貌特征明顯。



上午的菲拉,游人熙熙攘攘,鎮上的路多用石塊鋪就,比籃球場大很多的空地上是汽車中心站,密集的班車定時發往島上各處。以山脊劃分,東面平緩些的坡地分布著商店、餐館、旅行社等各種店家,西邊陡峭山崖密密麻麻的房屋是清一色的旅店。在路口,我們看見在德爾菲、奧林匹亞到科林斯都沒有見過的中國餐館的廣告,大紅的“中華大飯店” 楷體方塊字好讓人親切,廣告只有報紙大小,這是我們在島上見到最大的廣告了,應該叫指路牌會更合適。商業街彎彎曲曲,只有幾米寬,有的連兩米都沒有,稱為巷才准確。路人都是游客,歐美居多,東方人較少,耳邊聽到盡是美式英語、法語、德語一類,旅游商品豐富發達,地方特色突出,不由得您不解開錢包,買了這樣還想要那樣。小巧精致的陶瓷、塑膠模型,民居、教堂、風車房特色與色澤一樣鮮明,微縮的景觀都有出處,甚至就是引典自窗外的實景;艷麗的服裝在白牆的襯托下尤其惹眼,T恤、沙灘褲的圖案更是獨有;硬硬的花瓣狀天然海綿遇濕即軟,與人造海綿幾乎是兩個概念;干花的香氣是濃烈的清淡,可聞而難以言傳;名牌橄欖油的精小包裝是大瓶的仿真件,組合著放在小藤籃中就有了新韻味……。這裡沒有煩人的推銷,游客盡可自由自在,一切皆隨您便。



靠懸崖一邊景色絕佳,所以盡是旅店。站在懸崖從海面陡然拔起二、三百米的高處,層疊的岩石呈黑、灰、暗紅色,接近懸崖頂部才是一些房屋。遠近散插著島嶼的愛琴海面風平浪靜,藍得又像倒了染料一樣濃烈,藍得仿佛還有點粘稠;藍天也是格外清澈,藍得無比的純潔;不知是大海映藍了天,還是天空映藍了海。懸崖上的眾多旅店展現著真正的錯落有致,雪白的主色調搭配著天藍色的屋頂、門窗、欄杆等有棱有角的輪廓線;一窪窪的藍色在蕩漾,那是露台上的大小泳池,把把陽傘和張張躺椅用圓形和長方裝點其間;上下蜿蜒、寬窄錯綜的路徑夾著台階串聯起南北高低,紛亂得恰到好處。走在座座樓台之間,一步一景,藍色的海天始終展現在眼前,各式不同角度的藍白建築作為襯托變換著,嫣紅、嫩黃、翠綠的花草從中點綴;這時間,再遇一扇酒吧敞開的小門,看到整潔的桌椅,您會欣然坐下小息,斟杯咖啡,品味中享受,體味中留戀。

沿著菲拉鎮山脊的路線自南向北,有幾條通向崖底的山路。驢道是最寬的了,毛驢駝著游客上下,只是那股異味實在難以恭維;還有更快捷的索道。崖底的小碼頭有渡輪到對面的火山島,更有從仿古到現代的各類游艇能供客人們嬉海。 大致沿著山脊走,菲拉鎮到伊亞(Ia)鎮18公裡的小路,有“世上最美麗的徒步路線”的盛譽,小路翻過幾個小山頭,路的一邊,有時是兩邊都是海天艷藍一片,那個美麗,不是文字能透徹表述的。走在這條小路上,能感到小路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世界各國的步行者雲集,背著包,空著手的都有;有人汗流滿面,有人急步匆匆;彎彎的小路,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留給我們的是難忘的美麗記憶。 伊亞是聖托裡尼島第二大鎮,位於彎月形島的最北端,三面臨海。伊亞有兩景最有名,一是 “世界上最美麗的日落”,一是有藍圓頂教堂的愛琴海著名經典風光照取景處。 將近日落,人們絡繹不絕的往伊亞鎮西頭趕。依山而建的房屋在這裡層層疊疊,夕陽的余輝下,主調白色的房屋和圍牆被抹成了淡金黃。朝西的所有小路及台階、露天餐座、岩石上都是看日落的游人,無數的鏡頭對著殷紅色的落日,西邊的天空與海面也是紅紅的,色澤隨著時間在不斷變化,紅色由淺變艷,由艷變鮮……,當圓盤似的太陽慢慢沉入大海,現場一片寂靜;在落日最後完全被大海吞噬的一瞬間,山崖上的人們不約而同地突然爆發出了一陣經久的掌聲。日落在伊亞,已經成為了一種壯美的儀式。


有人這樣說,如果您看過愛琴海的風光照片,那麼八成就是聖托裡尼島伊亞的風景,伊亞那幾個教堂的藍色圓頂是最為經典的場景,山牆上鏤空格子裡懸掛的鈴鐺、圓形白房子裝著大大的風車都是希腊愛琴海的符號。在伊亞,拿著照片找風景的游客大有人在,因為這裡移步換景,變化太快,一不留神,就會把經典的風景給漏掉了。伊亞彎彎曲曲的主巷,商店與菲拉一樣多而熱鬧,只是價格好像略貴些。我們在一家小小超市購物時,主人得知我們來自中國,立馬擺出一個中國武功的姿勢來,這個場景“嚓”的一聲就被我們的相機轉化成了數字信號。餐館的大露台上生意尤其的好,人們在這裡把賞景看得更為重要;教堂前的空地上,一條狗在伸懶腰。伊亞的節奏,因慢而顯得更美好。

搭乘半個多小時的大巴,我們在夜色中回到菲拉鎮,街上酒吧燈火通明,車來人往。聖托裡尼的夜晚,繁華與人氣勝過白天。

請繼續瀏覽本文的後續及其他部分:

第一部分( 德爾菲 ):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53775.html

第二部分(奧林匹亞):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53777.html

第三部分( 科林斯 ):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53778.html

第四部分( 愛琴海 ):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53779.html

第五部分(聖托裡尼):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53780.html


精選遊記: 雅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