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廢城——曲麻萊
雖然早就知道那是一座廢城,走到時,我還是有些發呆。
惶惶然心中浮起一句齊秦的歌詞——你懂不懂得一種感覺叫荒涼?——荒涼!真的很荒涼!眼前和心中都一片荒涼。
青藏高原特有的瓦藍天空下,河谷裡一片焦黃中廢城點點赤青的殘牆斷壁格外刺眼,我看到,人們揮灑汗水艱苦奮鬥弄出的那些曾經輝煌的建築,如今都變成刺眼的讓人不舒服的點點赤青了。那些斑斑點點刺眼赤青裡曾有多少青春歡笑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曾有多少……都被黃沙掩蓋了,我有些傷感地想,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這些赤青了,人建設了這一切,又毀了這一切。為了什麼呢?
我們從高處下到河谷走進廢墟,河谷裡還有一點水,河床上龐大的廢墟已被黃沙包圍,水和黃沙並列讓人總覺得不真實,但,一切,實實在在。進入廢墟,我頓時有了一種考古學家的感覺,這感覺讓我不舒服,暈,直到看見一堵高大殘牆上“為人民服務”的浮雕大字堅強地挺立著,完完整整,告訴我們這並非一座古城,我才重又打起精神。胡亂轉了幾圈,依稀還可以看出街道、機關、商店、學校、居民區……城邊有烈士陵園,紀念塔尚在,塔下有一排排大約是搬遷烈士遺骨留下的深坑,怎麼看怎麼覺得像一個個大問號。
——這裡是我們從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脈最高峰格拉丹東雪峰萬裡長江發源的最初水流,穿越“八百裡無人區”後,“徒步長江”到達的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縣城。可惜,是個廢城。
這個地方叫色吾溝,1952年10月成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時的縣府所在地,1980年10月因環境惡化廢棄,新縣城遷至70公裡外的通天河更下游的約改灘。
這城廢得實在太徹底了,不僅城中空空蕩蕩,方圓十裡也沒有人影,連一頂牧民的帳篷也看不見。一陣風起,黃沙彌眼。——城廢的原因就是這討厭的沙化,在風沙面前, 人終於無可奈何的退卻了。當年,選擇這裡做新縣城,是因為這個河谷水草豐美,但終於,人還是搬走了。——不想評說。
我們走到新縣城,縣政府的大院裡卻正有排隊爭水的人群。建設新縣城時陸續打出的幾十口水井現在十有八九已經打不出水,現在賣水已經是熱門生意,最深的井已經打到25.6米,人們悲觀的說:看來,這新縣城沒准還得搬。
有點不可思議,萬裡長江第一縣的曲麻萊這個新縣城、廢棄的老縣城這一帶其實水流縱橫,是長江源頭的富水區呵!
都說氣候在一年年變壞,大江大河源頭的冰川都在退縮,降水量一年年減少,壞天氣一年比一年長,可是為什麼呢?和當地人瞎聊這廢城和將廢的城,可能是全球變暖,鼠害,蟲災,還有與當地人有關的就是過載放牧,濫殺野生動物、濫采濫挖草場(盛時,這個總人口不到2萬的縣竟有8萬金農湧來淘金)……我還固執地認為,這還和一些更遠的東西有關,比如,海灣戰爭的硝煙曾污染了珠峰……臭氧層又是誰破壞的?
青藏高原按流行觀點似乎現在還遙遠到高不可及,似乎仍是一片淨土,但是,我覺得不能視而不見的是:她對浮華的所謂“發展”、所謂“高科技”、“工業化”卻實在是太敏感了。
現在,我們好像可以對這遙遠和敏感視而不見,但有朝一日……你說人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本來還想提提羅布泊,還想提提我們漂流雅魯藏布江時看到這條世界最高大河的第一縣城仲巴也因同樣的原因搬了好幾次等等之類的事情……我覺得現在說這些有些無聊,也許是杞人憂天,也許胡言亂語,我心裡也沒底,就不說了。
——不管怎樣,這個曲麻萊廢城還是個值得一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