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0月尼泊爾之行-第十四天(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作者: 千層雪-wang

導讀早晨很早就醒了,想著今天在杜巴廣場一定會有一次很大的宗教儀式,我們趕緊整理了一下就出了酒店,從酒店到杜巴廣場非常近,還沒有進杜巴廣場,先就聽到了鼎沸的人聲、喧囂的喇叭聲和夾雜著牛羊的哀怨聲。 早晨的杜巴廣場從沒有像今天這麼熱鬧,到處是穿著節日盛裝的人們,婦女穿著傳統的大紅顏色的紗麗,大批大批的人群不斷湧向了泰利珠女神廟,一座非常特殊 ...

早晨很早就醒了,想著今天在杜巴廣場一定會有一次很大的宗教儀式,我們趕緊整理了一下就出了酒店,從酒店到杜巴廣場非常近,還沒有進杜巴廣場,先就聽到了鼎沸的人聲、喧囂的喇叭聲和夾雜著牛羊的哀怨聲。

早晨的杜巴廣場從沒有像今天這麼熱鬧,到處是穿著節日盛裝的人們,婦女穿著傳統的大紅顏色的紗麗,大批大批的人群不斷湧向了泰利珠女神廟,一座非常特殊的供奉了一個名叫泰利珠女神的神廟,這個神廟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她一年就是在屠宰節這天才開放,印度教的教徒會被允許進入廟內。泰利珠女神是一個喜歡血腥的女神,為了滿足這個女神的特殊的癖好,這天將血流成河,只要在這一天滿足了她,那麼才能換來她一年的安寧。

威嚴的太麗珠廟



我們到杜巴廣場也就6點,泰利珠神廟的正門前,放了一排長長的欄杆,幾個穿著迷彩服的軍人看守著,兩邊各排了長長得望不到頭的隊伍,少說也有2公裡長,隊伍中的人們興高采烈,雖然在我們看來隊伍移動得非常緩慢,不過尼泊爾人有的就是耐心。突然就聽到敲鑼打鼓的一對人馬過來了,也就不過十幾個人,然後就在欄杆前停住,這時看門的就會把正在排隊進入的隊伍打斷一下,招手讓這些鼓手先進去,往往也有幾個精明的,趕緊跟著樂手後面也就混著進去了,奇怪的是好多排隊的人看見了也沒有抗議,不多久又有這樣的一隊樂手過來了,於是隊伍又被打斷,又有人跟著混進去,排隊的人依然不慌不忙、沒有怨氣,可愛的尼泊爾人,我都快要代他們去打報不平了。

隊伍是越排越長,廣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開來了好幾輛軍車,全副武裝的軍人出動了,武器的裝備從槍到棍,軍服從迷彩到筆挺的軍裝,軍帽也是法國貝雷帽到三角洲帽,鞋子從高幫的皮靴到低幫的橡膠跑鞋,雖然尼泊爾這個國家很窮,不過老公講他們的裝備絕對不差,我是不懂什麼裝備,不過他們英俊的外表配上一身畢挺的戎裝,絕對是英姿颯颯。又有一隊人馬過來了,趕著牛牽著羊,看來今天的序曲已經拉開,那些懵懂無知的牛羊正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生命的不歸路。

我們跟著這些可憐的祭品,來到了杜巴廣場的游客中心前面的那個空地上,這裡正在准備開始一場正規的祭奠儀式,有軍人組成的樂隊和政府官員組成的祭祀小組,引來了好多的旅游者的觀禮,現場已經被包圍得水泄不通。

我們兩個奮力擠進人群,只見場內一個穿著一身雪白的大祭師端坐在中央,旁邊的助手一身紅色的打扮,地上鍋碗瓢盆裡面盛著各種顏色的粉和水,大祭師或默默地禱告蒼天,或在助手奉上的各色容器裡面,點點這個灑灑那個,在我們這些好奇的旅游者眼裡,倒像我們兒時的玩家家游戲,正對著大祭祀的是一排有軍人組成的樂隊,六個著軍裝蹬皮靴帶金表的軍人手拿小號嚴陣以待,環顧四周,周圍全是高高興興的看熱鬧人們,老公講,過去的祭祀是用活人的,不知道當時大家也是這麼興高采烈嗎?

一頭白色的小羊被牽著,或許小羊也知道危險已經臨近,硬是被拽了繩子死活拖進了場,這時大祭師威嚴地站了起來,退到場邊休息了,助手拿了一些水往小羊身上淋去,念念有詞地撫摸著小羊的頭,小羊在安撫中漸漸平靜,渾然不知地被人操縱著分腿站在一根包著稻草的粗木棍上,可憐的小羊低著頭沒有掙扎,或許她也知道此刻的反抗也是徒勞,也就宿命地選擇了逆來順受?隨著著名的那闊爾軍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手起刀落,小羊的頭也跟著滾落到地上,這個殘酷的一刻血光飛濺,我閉上了眼不願目睹人類一手炮制的血腥,耳邊傳來一片相機的哢嚓聲和鳴槍聲,當我睜開眼,被割下的羊頭已經安放在場中央的位置,微微顫動的睫毛仿佛是無奈的認命。有人拉著小羊切下的身子,用被斷開處不斷湧出的股股熱血在地上畫個圓圈,後面跟著的人用黃沙覆蓋著熱血,這只是一個序曲,然後下面就輪到了牛,照樣如此這般,又一個犧牲者靜臥在廣場的中央,我分明看到大大的牛眼睛充滿了眼淚,瞬間泛上一層藍色的光芒,藍色的大眼睛充滿了委屈和質詢,就這樣,地上已經整整齊齊排上了六個犧牲者的頭顱,這時那些祭祀者才感到心滿意足地收起了屠刀,我們這些旁觀者、幫凶也心滿意足地漸漸散去,據說這樣的血流成河,預示著來年的風調雨順。

祭祀的現場


今天到處是喜氣洋洋的人群,就連那些平時在白天整天睡覺的狗狗,今天也嗅覺靈敏地感到能蹭到吃的東西,而變得精神百倍地成群的在廣場中溜達,不過尼泊爾狗的境況實在是慘不忍睹,好些狗不是瘸子,就是渾身長滿了爛瘡,讓人實在為他們的生存狀況擔憂。

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是三個王國中最差的一個,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像征財富和榮耀的廣場,現在早已變得滿目瘡痍,那些小商小販的叫賣聲在廣場中此起彼伏,那些菜皮和垃圾更是扔得滿地都是,一些老人伸著骨瘦如柴的手向你乞討,滿臉的皺紋向你訴說了她一生的不平順,孩子更是圍著你甚至拉著你的衣服問你要巧克力,這些悲慘的景像,散步在廣場的每個角落,猶如他的古跡一樣讓人影響深刻。高高柱子上的馬拉國王,目睹這一切不知有何感想?

廣場的乞丐



不過不管我們如何想,尼泊爾人卻永遠是樂觀和幽默的,這一點讓我和老公在這次整個旅行中一直萬分佩服,也非常好奇,雖然一直知道,幸福指數與金錢的多少不成比例,可是在我們看來,總要衣食無憂才能奢侈地談論幸福,總要在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以後我們才有條件稱為幸福,可是我們又無時無刻地不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和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即使在我們認為處於忍無可忍的境地時,他們依然保持了可貴的樂觀。或許這就是因為他們篤信神靈的功效吧,因果報應在整個社會營造了一種宿命論盛行的和諧氛圍,我們對於這些宗教的理論根本無從理解,不過短短的這次旅行,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到宗教的力量之巨大,不去談論它的對和錯,但就讓整個民族認命於自己今生的處境,虔誠地祈福來世,宗教本身就具有了存在的理由和為統治者服務的價值了。

臨近中午分時,我們從廣場沿著走回到THAMEL,一路上看到好多屠宰以後留下的斑斑血跡,街道上的人也比往日更多了,好多婦女捧著金屬盆子,裡面放著各種祭祀的東西,在小巷裡的各個神廟前排隊進去祈禱,我們隨著人群走進一個小小庭院,裡面有一個神廟,高高的鐵籠把廟團團圍住,看來是怕那些鴿子把供奉的東西吃掉,一圈轉經筒叮叮當當地響著,聲音因清脆而嘹亮,最有意思的是,門口竟然佇立著一座完全西方的美女雕像,看來尼泊爾人在信仰上的確做到集思廣益、海納百川了。

中午我們還是去了桃太郎吃了他的面,味道真的很好,我們很慶幸,如果沒有桃太郎,可能我們真會餓死在美食天堂的尼泊爾。回賓館的路上,我們碰到了正去飯店的老板娘,穿著日本和服和木屐,走在尼泊爾的坑窪不平的泥濘地上,老板娘非常客氣地向我們問好,我們也向她點頭致意,不過我們真由衷地欽佩他們老夫妻,如此年齡還要離鄉背井到一個與自己生活環境差之千裡的地方賺錢,需要的勇氣應該不是一點點吧?

中午我們總是在酒店的露台上度過,不過今天是最後一天在露台上享受著陽光和寧靜,以及手裡的冰激淋了,還是有少許的不舍,不過我們已經越來越想家了,其實人總是這樣,待久了就想走,走遠了又不停地回頭。從露台上看出去,好多大人和小孩在房頂上放著風箏,各色的風箏飄揚在碧藍的晴空下,和露著紅色磚牆的破破的房子,組成了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只有尼泊爾才有的風景線,那天中午我們一直趴在露台上,與可愛的尼泊爾告別,或許我們不會再來這裡的,但是他會讓我們一直想起,一直懷念的。

下午的時間,還是出去和加德滿都做最後的告別,我們從酒店一路往長途汽車站的方向走,一路上看到節日的氣氛彌漫在整個街上,雖然不像我們過節會放炮仗,不過他們的地攤上到處放著各種顏色鮮艷的布條和假花。老公發現了一個絕色美女,頭頂一大籃子五彩的手工做的假花款款而行,穿著大紅的紗麗,五官真是精致到沒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黝黑健康的皮膚和欣長的身材,老公幾次舉起相機對她拍照,她好像有所察覺地回頭望著我們,回應我的點頭致意,她露出潔白的牙齒展顏一笑,可惜老公沒有拍下她的笑容,最喜歡在街道上瞎逛,那些大街上的人們是這個城市最美的風景。

賣花姑娘



長途汽車站有去博卡拉和奇旺的長途車,看到一些老外孤身乘著長途車擠在當地人中間,真是很佩服老外,其實旅行就是應該這樣,如果隔斷了與當地人的接觸和當地文化的交流,只是組團乘著旅行車跟著導游來來往往,這樣的旅行不會比旅游片收獲更多。只是我們好像已經習慣這種成群結隊的旅行模式,我們總害怕被騙,卻不知道我們早已受騙,受了這些旅行社的騙。

我們胡亂在城市裡亂走,離開城市中心的加德滿都,沒有了擁擠,逆光給街道灑下一片寬寬的金色帶,美麗而又神秘,這裡完全不同於我們平時看到的熱鬧而肮髒的尼泊爾,帶著斜坡和彎道的街上行人很少,兩邊是高高的店鋪,可能因為節日放假也都全關了,深深的小巷一眼望不到盡頭,總讓人想走進去一探究竟。在牆上看到了美的的小家電廣告,很讓我們吃驚,這裡應該算是加德滿都的富人區吧。

加德滿都的大街


暮色慢慢加重,街道此刻到處是空空蕩蕩的,可能所有的人都在家裡團聚,我們向回家的方向走去,晚飯想來想去還是只能到桃太郎,只是今天的THAMEL大街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好多店都是大門緊閉,我們擔心桃太郎也會關門,果不出所料她也關了門,我們只能邊走邊看,就在小巷子裡竟然看到了蘭州拉面,想著居然在這裡找到了家鄉的口味,趕緊點了兩碗面,不過味道實在是太差了,非常失望,就連老公最愛面食的,也覺得難以下咽。

今天晚上也沒有地方可以逛了,幸虧面包店還開著,我們買了兩個面包,准備明天帶在路上吃,明天要走一天的路呢。回酒店准備整理行李,明天可以回家了,急盼回家的心也帶著對這裡的不舍。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