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之行(二)

作者: 快樂藍天

導讀第二天10月28日星期二成都-黃龍-九寨溝晴 早上不到6點,我們退了房,正准備在酒店的大廳裡享受早餐,接我們的川航機場巴士已到了酒店。我們帶上早餐,坐上車,車行20多分鐘就順利抵達了機場。在機場,因為時間還早,我們很從容地在機場的休息大廳吃早餐,配上自帶的熱咖啡,感覺渾身一下子暖和起來。把隨身行李又整理一番之後,我們就去辦登記手續,托運行李。 ...

第二天10月28日星期二成都-黃龍-九寨溝晴

早上不到6點,我們退了房,正准備在酒店的大廳裡享受早餐,接我們的川航機場巴士已到了酒店。我們帶上早餐,坐上車,車行20多分鐘就順利抵達了機場。在機場,因為時間還早,我們很從容地在機場的休息大廳吃早餐,配上自帶的熱咖啡,感覺渾身一下子暖和起來。把隨身行李又整理一番之後,我們就去辦登記手續,托運行李。

今天的霧很大,我們還擔心飛機不能按時起飛,因為在這裡,有“十飛九黃”的說法,就是指由於天氣原因,從成都飛往九黃機場的飛機十次有九次是不能按時起飛的。但我們的運氣很好,一切都很順利,飛機並沒有晚點。飛機起飛飛到雲層上面後,晴空萬裡。因為海拔高的原因,下面的山峰白雪皚皚,終年積雪,透過舷窗俯看,景色特別美麗,我急忙拿出相機,把這些美麗的景色一一拍下,同時也被這美麗的景色所震撼和陶醉。時間過得很快,飛機在40分鐘後就降落在九黃機場。一到機場,明顯感覺這裡的氣溫比成都低了許多,當時播報地面溫度為3℃,好在我們准備充分,棉衣、棉褲都穿上了身,因此並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空氣十分清爽,和成都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也似乎讓人的呼吸順暢了許多。專程來接我們的司機小趙和攜程的導游小楊已早早地在出口處等我們。拿上行李,我們倆人享受著專職司機和專職導游的特殊服務,坐上了一輛MPV轎車。這輛車可以乘坐七個人,而且還帶天窗,而我們一共才四人,司機小趙別看年輕,但駕駛技術很嫻熟,所以我們感覺相當舒適。一路在輕松愉快的交談中度過。在途中,我們經過雪寶鼎時,由於那裡的海拔相對較高,有4007米,當時還下著不小的雪,天氣也很冷,我們明顯感覺到了有點高原反應。但到了黃龍後,天氣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似乎感覺沒那麼冷了。

經過了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在10點多鐘我們就順利抵達了黃龍。

黃龍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與九寨溝毗鄰,它的八處鈣華彩池群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規模最大的鈣華彩池群”。黃龍鈣華彩池群外觀艷麗、成因奇特,彩池總數達3400個,總面積21056平方米。

上午10點半,我們開始登黃龍。為了真正領略黃龍的美,我們選擇步行上山,並沒有乘坐索道。因為我們是半自助游,不像團隊旅游為了趕時間而安排的很緊湊,所以我們不緊不慢地爬山,享受旅途的樂趣。

今天的導游小楊是一位藏羌族姑娘,她的爸爸是藏族,媽媽是羌族,一看她的長相就知道是典型的少數民族姑娘。她一見到我們,就熱情地為我們能選擇到四川旅游表示感謝。她說,她家就在地震的重災區汶川縣的一個山村裡,因為地震,家裡的房子已經被毀,家裡的親屬也有傷亡,至今父母還住在帳蓬裡。聽到這裡,我們關切地問他們怎麼過冬,她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那些特殊的日子裡,他們深切地感覺到了全國人民對他們的支持,就連現在吃穿用的許多東西都來自捐贈,因此,他們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工作,能為我們服務感到很榮幸。因為地震,來旅游的人很少,今天她只為我們兩位全程服務,因為沒有團隊旅游的約束,所以我們心情大好。聽著導游的介紹,我們踏上了黃龍嶄新的奧運景觀大道。這條木制的景觀大道本來是為奧運後黃龍的旅游新修的,但因為一場地震,來的人很少,也許人們在擔心來四川旅游是否安全。我們走了半天,幾乎見不著一位游客。也許是因為時間還早,加上今年來黃龍的游客比往年少了許多,而且據了解,大多數游客因為時間關系只能乘坐索道上山,因此步行道上幾乎見不著什麼人,上山的路上顯得那麼安靜,這也為我們更好地欣賞美景,一路走一路拍照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

一進黃龍溝口,我們就見到了一條小河,這條小河就是涪江的源頭。過涪源橋,沿著林間小道進入溝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組梯級水池,被命為“迎賓池”。它由100多個以藍色為基調的彩池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山間石徑環繞著池子曲折盤旋,把游人迎進景區,又把游人送往景區深處。池子周圍古樹參天,在這個深秋還飄著一點雪花的上午讓人感到一絲絲涼意。道路的兩旁還有厚厚的一層積雪,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瑪瑙鑄成,玲瓏剔透。池中清水,湛藍透綠。這便是人們贊嘆不已的“黃龍彩池”的第一處景觀了,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的這麼神奇的彩池,急忙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告別迎賓池,踏上用木頭搭成的人行棧道上,但見左前方一鋪碧水從密林中衝出,又從高約10米,寬約60米的崖沿上飛瀉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幾經跌宕,形成數十道梯級瀑布。有的如簾瀑高掛,雲蒸霧騰;有的似斷線珍珠,串串滾落。水瀑後面的崖壁,透視出了金黃色為基調的鈣化結晶面,使瀑布更顯得富麗堂皇。這就是“飛瀑流輝”。瀑布頂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與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觀。飛瀑是那樣的輝煌、奔放,彩池則顯得分外寧靜,恬靜。它們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組成了一道動靜相依、和諧完美的風景線。

緩緩地走過“飛瀑流輝”斜坡,徜徉在五顏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覺到了黃龍溝第二級台階前。橫亙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寬約40余米、高約10米的乳黃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鈣化層似圍幔、似懸瀑,十分壯美。崖壁表面溪水漫流,像一層薄薄的輕紗飄飄灑灑地鋪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黃色的池盆裡。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約1米,寬約1.5米,洞前簾瀑似串串珍珠懸垂,洞內景物隱約可見。這就是當地藏民傳說的古時候仙人們淨身的地方,因此取名“洗身洞”。傳說,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須先赤身裸體進洞淨身,就像漢族地區流行的齋戒前必須沐浴淨身一樣。由於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當地藏民中又傳說不育婦女進洞洗身後可喜得貴子。

翻越鈣化崖壁,眼前豁然開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狀鈣化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金沙鋪地”的鈣化流。它長約1500米,寬100米左右,坡面的岩溶層凹凸不平,色調以金黃色為主,間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綠色板塊鑲嵌其中。坡面上蕩漾著一層薄薄的清流。由於水流受坡面鱗狀的鈣化層而形成變幻莫測的銀色漣漪,好似金河瀉玉。爬上金沙鋪地頂端,俯視整個鈣化坡面,竟是兩側低、中間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鱗狀,宛如一條黃色的蛟龍俯臥在坡面。原來關於“黃龍”的傳說故事,正是起源於此呀!

位於金沙鋪地下半段左側的盆景池,是一組由近100個彩池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隨地勢的起伏層層疊置,形態多變。但它們又是堤坎相連、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斷、理還亂的多胞胎。池畔翠柏挺撥,老干懸抓;池中灌木雜陳,花草伴生,又像一個個水中盆景。綜景盆池群落,樹水相映、碧水漣漣,確有詩一般的意境。

位於金沙鋪地上半段左側的一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個,被名為“明鏡倒映池”。因為池群緊靠溝邊林區,由於水平如鏡,遠山近樹,艷陽明月等世間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憑游客賞玩。因為有這樣特殊的環境,游人除在池邊盡情欣賞倒影美景外,還常常以水為鏡,對鏡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機鏡頭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攝下來,對影成雙,別有一番情趣。

離開明鏡倒映池繼續上行,過“迎仙橋”可見左側又有一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羅樹叢中,因此命名“娑羅映彩池”。這裡所產的娑羅就是杜鵑花。現在已是深秋,雖無杜鵑花開,但經霜的紅葉好似滿天紅霞倒映池中,更有秋天的韻味。

我們爬的很慢,由於海拔高的緣故,我們的身體已有輕微的不適,走一段就得歇一會兒,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欣賞沿途風光的快樂心情。走了這麼多路,體力消耗嚴重,這時也該補給一下了。在途中,我們找了個亭子,拿出昨天晚上從成都買的美食野餐起來。吃著美味的食品,就著可口的咖啡,我們覺得這一切就像在仙境中,我們甚至把美食送給並不認識的游客,讓他們也分享我們的快樂。

經過休整,我們繼續上行,這時,游覽道右面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僅數量眾多,且色彩繽紛各逞艷麗,被命名為“爭艷池”。池群計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個,可說是黃龍溝規模最大的一級彩池群,也是黃龍鈣化池景觀中色彩最豐富的池群之一。為什麼叫“爭艷池”呢?說的是群池中無論從形態大小、顏色、質地等不同角度去觀賞,每個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艷麗之處,真有爭奇鬥艷的感覺。從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數畝者,波光瀲灩;有小如盆、碟者,玲瓏精巧。從形態看,有的狀若荷花,有的形似柳葉,千有效期萬別,無一雷同。從顏色看,有的水色淡綠,有的水色乳白,或顯出孔雀藍、翡翠綠、鵝黃、淡金等斑斕色彩,晶瑩剔透,艷麗動人。從質地看,有的池堤狀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銀鱗,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為豐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馳神往地盡情欣賞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一路走走停停,到下午兩點的時候,我們終於到了黃龍寺。黃龍寺由於正在維修,我們無緣進去參觀。這時,我們繼續向最後的目標前進了。黃龍寺後一大片灌木叢上方,還有一組艷麗奇絕的彩池群,計有大小彩池40余個,也是黃龍溝海拔最高的一組彩池,名為“石塔鎮海”池,池群後人們稱之為邊石壩的台地上,池壩形態各異:有弧形、有扇形,還有裙邊形等,參差錯落,層疊而上。似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言的詩。池水的色調亦隨水底沉積物和池壩顏色有深淺而變得多姿多彩。當陽光高照或白雪掩映的時候,池水會變得更加艷麗動人,勾起游人無限情思。最叫人稱絕的是在兩個較大型的彩池中間,分別有兩尊石塔和石層露出水面,下半截已被鈣化沉澱物淹沒。這種景像給人一種神秘、久遠的印像和雲霧仙宮的感覺。可能是因此,人們稱黃龍彩池為“人間瑤池”,像天上的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正是:瑤池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處尋?可偏偏在黃龍這人跡罕至的地方找到了。這便是黃龍景觀的聖潔迷人之處。

在石鎮海池上部約100米處還有一奇特的彩池。池面約有2平方米左右,綠樹掩映,碧水漣漣。池水自行旋流,水面泛起圈圈漣漪。如向池中投以鮮花、樹葉,甚至硬幣,它們都會隨著碧水旋轉不停,慢慢沉入池底。這旋轉的水流是怎麼形成的?經過仔細觀察,原來池底有一股泉水湧出,泉水衝出地面的方向正好與池壁成一定角度,泉水隨池壁旋轉,帶動池子裡的水跟著旋轉,因此出現前述奇觀,“轉花漱玉池”的名稱亦因此而來。

黃龍後寺左側高坡上建有一觀景台,我們登台暸望,黃龍後寺及石塔鎮海全景一覽無余,我們抓緊時間拍照留影,把這難以忘懷的“人間瑤池”永遠留在了記憶中,然後原路返回。

下山的途中變得相對輕松多了,為了解決負重問題,我們又一次將食品和水消滅干淨,然後輕裝返回。到景區門口時已是下午五點半了,我們立刻動身前往早已預訂好的位於九寨溝溝口的九源國際飯店住宿。車行大約兩小時,其間經過川主寺。這裡原先是一個旅游中轉中心,以前從成都到九寨溝旅游的大多數游客,因為乘坐長途汽車,都要在此住宿一晚再去游覽黃龍和九寨溝。但今年因為地震原因,游客大為減少,而且因為道路不暢,從成都到九寨溝來的游客大多選擇乘坐飛機,因此川主寺看起來很蕭條,幾乎沒什麼開門的,賓館、飯店和小商店到處都關著門,沒什麼營業的。一路上車行輕快,在夕陽西下的晚秋,我們經過九道拐,在盤山公路中穿行,也見證了夕陽之下九寨溝深秋的美。

窗外,遠處是白雪皚皚的雪山,終年被冰雪覆蓋,近處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層巒疊障,層林盡染,一會兒紅,一會兒黃,一會兒深綠,一會兒淺綠,有時也說不上是什麼顏色。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美麗的秋天景色。以前,在北京時,我也曾多次去香山看紅葉,但也許是去的時間不太對,從來沒見過這麼壯觀美麗的秋天景色,這樣許多不同的色彩交織在一起,對我的視覺形成了巨大衝擊,讓我從心底感到震撼,只恨自己此時語言貧乏,不知如何形容好了。在路上我們還開著玩笑,互相打趣說,即使現在發生地震了,能埋在這麼美麗像仙境一樣的地方,死了也值了。

不到兩個小時,我們順利抵達酒店。一進酒店,接待我們的業務經理很熱情,為我們辦好手續後,不僅叫人把行李給我們送到房間,還親自把我們領到了房間。一進房間,桌子上是酒店經理致我們攜程貴賓的一封信,讓我們感覺到心裡暖洋洋的,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房間很大很寬敞,足有20多平方米,裝修的也很好,淋浴間和洗手間是分開的,設施很不錯,我們很滿意。跟導游規劃好明天的行程後,我們就去賓館外面的飯館解決晚飯問題。

賓館周邊布滿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飯館,經過挑選我們選定了一家川菜館。但在品嘗了這家店的晚飯後,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網上攻略上所講的九寨溝無美食的說法,菜做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而且這裡的菜價價格不菲,也許是因為原材料從成都運輸的緣故吧,這些如果跟美景比的話,都可以忽略不計。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