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陵陵寢宮前廣場的東面是神廚庫院及院外南側的井亭。

(廣場的東面是神廚庫院)
昌陵神廚庫院位於神道碑亭的左側,座東朝西獨立成院,紅色圍牆,黃瓦蓋頂。
院內共有四座建築:
進大門迎面是東神廚,黃琉璃瓦單檐硬山頂,面闊五間,它是此院的主體建築。
過去內設巨型灶一座,長案五副,是專為祭祀時制作供品的地方。
神廚前面南北兩側是神庫,皆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是專門儲存原料和存放供品的庫房。
東南角是一座黃琉璃瓦蓋頂,重檐歇山式的方形建築——省牲廳。
在環陵公路上拍神廚庫院及院外南側的井亭:

(神廚庫院及院外南側的井亭)
省牲廳是禮部屠戶殺牛宰羊的地方,每次祭祀的整牛整羊,均在這裡宰殺蒸煮。
昌陵省牲廳,呈正方型,邊長11.22米,台階高0.85米。
後部有煙囪一座、抱廈三間,與正廳相連,為灶室燒火處。
抱廈南北長10.62米,東西寬3.60米。
正廳內地面中心,有一個長方形石池,南北長2.25米,東西寬1.60米。
池底和池的四壁均為青白條石,池底有孔,下通水道,直通神廚庫南面的馬槽溝,以排出池內污水。
靠東牆有巨型灶一座,南北長6.46米,東西寬2.53米,高0.70米。
灶為正方型,上安銅鍋兩口,每口直徑1.53米,深0.80米。
西南角有一口大銅水缸,缸口直徑1.70米,深1.55米,為了便於舀水,缸的下部埋進地下,並稍加偏斜。
昌陵從始建到現在已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但省牲廳及室內設施依然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這已成為清代皇家陵寢中唯一的珍品。
它既是皇家豪繁祭祀的實物檔案,又是人們研究陵寢建築的佐證。
昌陵神廚庫院現不對游客開放。
很奇怪的是,作為皇家祭祀的重要建築——神廚庫院,在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個陵區,所有的神廚庫院都被占用。
更為令人不解的是:
在慈僖陵的神廚庫院南的井亭處建了一座公廁!!!
清東陵的裕陵神廚庫院現為游客服務中心。也是關內清皇陵陵區內游客唯一可以自由進入的神廚庫院。
神廚庫院外南側的井亭:

(院外南側的井亭)
廣場南部的神道上建有小碑亭:

(小碑亭)
碑亭四面券門緊閉。
偷拍一張謚號碑:

(謚號碑)
謚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廟號仁宗。
沿著神道繼續向北行,東.西各有一座朝房和一座班房。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