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2008/7/5我醒了 清晨四五點外面的烏鴉就開始了“朝“拜,在一片鴉聲中昏睡到六點。起床出去走走。外面飄著點點滴滴的雨,太陽已然升起。GH二樓是個露天平台,擺著幾張白色塑料桌椅,散落著幾盆花花草草,角落裡是一小片草地;紅色的樓體上攀爬著長長的藤狀植物,還開著各色的花;近處的樓頂上有鴿子在撲騰,遠處的天空是翱翔的鷹,看上去很小很小,飛得很美;樓下是個花園式庭院,角落裡還藏著小橋流水。走出GH,外面是狹窄的石頭街道,人不多,不時有拉生意的出租車司機或人力車夫和我打招呼,我笑笑地走過。路口右拐幾十米遠處是個小小菜場,買了一把黃花(5RS),幾個香蕉(5RS一根),香蕉看上去不錯但是生澀的(再次證明好看的不一定好用)。往回走,街道很安靜,除了鳥鳴,鴿子撲打翅膀的聲音和偶爾的犬吠。經過GH的路口繼續往前走,路過長城飯店看了一眼線路報價,繼續前行,看見一小小庭院頗有風情,拐入。也是一GH可提供早餐,價格尚可,環境優雅,心中篤定其為第一頓早餐處。在GH門口的小超市裡竟然發現“費列羅”比歐洲的價錢還便宜,很吃驚,買了一盒准備路上吃(後來吃了發現口味明顯不對,才仔細檢查,原來是山寨版,雷死我了)。回到GH喊起老婆梳洗完畢,在前台拿了地圖出門吃早餐。
吃早餐的人不多,我們點了一份美式的一份尼式的。在對美食的等待中又仔細觀察了環境:大門的右手邊是個席地的茅草屋,幾張矮桌子;庭院的中間是個小水池,裡面端坐著一尊佛像,旁邊佇立著小小的茅草棚;右手的最裡端是個小小的吧台;庭院的空余處散放著幾張白色塑料桌子和椅子,我們就在這空余處坐著,時不時的有麻雀飛到桌上覓食;隨處可見的就是小花小草,還有客房的牆壁上攀爬著的葡萄藤,掛著碧玉般的葡萄,可惜沒熟。竟然早餐在二十分鐘內就准備好了。美式:兩個全熟的水煮蛋,兩片烤好的吐司,一杯現榨的芒果汁,還有一杯奶酪湯,酸奶水果色拉;尼式:水煮蛋,當地奶茶(masala tea,和高級跑車同音,榮幸之至),油煎餅和咖哩土豆蔬菜,咖哩雞肉湯,還有一杯像稀飯的甜點。豐富之至啊。餐具也很干淨。
吃飯的時候,GH的老板和我們聊了起來,他有一個旅游公司,想拉生意,我們只是粗粗地聊了一會.
吃完飯已經九點多了,可能是因為淡季的原因,街上的人不多,倒是五顏六色的賣工藝品的小店都開門了,遠遠地望過去,也甚為好看.
在地圖上看,猴廟(地圖上標的是另外的名字,是到了景點參觀了一半以後才知道是猴廟,本人對歷史的人文的宗教的東西知之甚少,很是慚愧.所以後面對人文景觀的描述很少.)是最近的可參觀的點,和幾個出租車都未談攏價錢,就決定體驗人力車(50RS).從車的後面看,塗著鮮艷的圖案並點綴著星星點點的金屬亮片,從正面看座位實在是慘不忍睹,車的前端還橫支著一根木棍,我煞有介事的告訴老婆這就是仿生學(仿貓咪的胡須,想必大家應該知道它的作用吧),這種車體驗一次應該就夠了.該體驗讓我極度驚詫於尼國人民的交通工具駕駛技術了.望猴廟去的路一直是上坡,我理解為什麼有TX說有的人力車夫把他們拉到離猴廟還有十幾分鐘就說到了,其中有兩個坡我們下了車,幫干瘦的車夫推車,看見他黝黑的臉上大滴的汗珠不停的砸在地上,還帶著尷尬的微笑.到了地方,給了60RS,他有點靦腆地想多要點,我狠心地拒絕了.
從入口處到觀景台是一長串台階,大概有200級,坡度很陡.路邊的石頭上刻著當地文字,密密麻麻的,頭頂上懸掛著一條條藏族常見的色彩斑斕的條幅,再往上,藍藍的天上厚重的白雲和點點翱翔的鷹.門票100RS/人.觀景台上可以看見群山環抱中的加都的全景,看不見一幢高樓.
那天是周末,很多的當地人排著長隊給中間的一個佛像供奉祭品,烈日下,花花綠綠的人群,在佛眼下蠕動.繼續往前走,終於發現猴子了,三五成群拖家帶口的,大模大樣的從我們面前走過.老婆試著靠近,抱著小猴子的母親齜著牙發出恐嚇的聲音.游完了猴廟的三個山頭,往山下走.老婆掏出巧克力來補充能量,突然從路邊跳出一只猴子來,眼巴巴地看著她,跟著我們,但不搶,老婆便分了半個給這種文明"乞討"的小猴.
在山下的水果店裡歇腳,買了一個芒果,一個蘋果,榨成汁,共60RS,很香甜.
打車去了加都的杜巴廣場(事後才知道出租車直接把我們拉了進去,沒買門票!自我鄙視一下.).像無頭蒼蠅一樣先把廣場兜了個遍,也不知什麼道道.在進一棟雕刻極其精美的院落時,門口閑坐的人示意我們脫帽,裡面還有士兵把守著,一個黑瘦的男人上來給我們簡單介紹了這棟房子,原來這就是聖女所在地.然後他就自薦當導游,開價1000RS,當我們砍至500RS時,當日尼國最大冤大頭誕生了!他帶我們參觀講解了獨木廟(黑黑小小的木質結構建築,很不起眼,竟是加都的起源),大鐘(信息傳遞工具,召集市民),猴神雕像和金門,毀滅之神(跪著的色彩艷麗的雕像,面前擺著很多的祭品,人們在他面前發誓或許願),性廟(古老斑駁的雕刻上記述著愛做的事),菩提樹(OMG,我終於見到菩提樹了。據導游介紹,尼國的很多建築的形狀和菩提葉是一樣的,尖尖長長的頂),老皇宮,皇宮門前聳立的柱子(上面雕刻著很多人像,據我理解中間端坐的是這個皇宮的第一個皇帝,頭上有只鳥)等等.在導游的解說下,對這裡宏偉的建築群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覺來看,導游還是需要的,可惜沒有純中文導游,對他的英語解說只能算一知半解,但總聊勝於無啊.
出了杜巴廣場,街頭上有人在游行.
兩點多鐘到了PATAN,門票200RS/人.在門口吃了點面包,雪碧和冰其淋,又如蒼蠅般的飛入宏偉的世界遺產建築群裡.在一個英語不太好的自薦的導游的帶領下,算是游遍了整個景點,又了解了一些基本常識(如果皇宮門口的立柱上皇帝雕像頭上的鳥飛走的話,就意味著皇帝死了;廟宇頂端懸掛的長長的辮子樣的東西,那是通往天堂的路,門口向下的台階是去地獄的;當地的已婚婦女在水池裡公開洗澡,當然身上還裹著布;大部分的東西你都可以還價,但藥是定價的;干苦力的建築工人每天辛苦10小時只能拿250RS的工資;當地做CT掃描一次要花4500RS;廟宇的門甚至當地民居的門都很低,是為了表示對神或主人的尊敬,進門先"鞠躬";底層人民對政治的看法......),一個小時多走馬觀花也頗為豐富.導游100RS.
正對著杜巴廣場的二層古建築上是個餐館,陡峭的樓梯上去,靠窗有一排盤坐的"炕",可以看樓下車來車往,廟宇下閑坐的人們,遠處盡收眼底的各式建築.和老婆很是納悶那麼多人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他們在想些什麼,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冥想?餐廳裡人不多,還都是本地人.看了看菜單,覺得相對當地水平來說很貴,一小瓶可樂80RS,另加10%服務費和13%VAT,不管了,如此地勢算是值了.
點了個尼式套餐和美式,在已知的等待中等來了大銅盤子中盛著的尼式--一團糙米飯,一小杯雞肉咖哩,一小杯清炒蔬菜,一小杯綠豆湯,一小杯咖哩蔬菜湯,外帶一塊油炸薄餅.中間想另外再點點什麼,服務員手上拿著菜單卻說等等,頓生疑慮.慢步踱至放菜單處,發現一蹊蹺處--菜單有兩垛,外觀各不同;黑色的菜單上有彩條,紅色的菜單沒彩條.自取了紅色菜單,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兩份不同的菜單,紅色菜單上的價錢大概只有黑色菜單的40%.當然飯後還是付的老外價,誰讓我們是老外呢!原來老外都是怨大頭!估計該情況不止這一家.有興趣的TX可持續考察.
晚飯後乘車回泰米爾,給了司機地址竟然還要靠我殘存的記憶帶路,好歹我們安全到達。稍作休整我們下樓往狹小的街道裡游蕩,路過了KTM GH,旁邊三樓的餐廳裡有樂隊現場演奏,氣氛好像不錯。由於停電,街邊的鋪子有的自備發電機,有的點著蠟燭,有的干脆關門大吉,晚上的街道不很熱鬧。老婆有點累,往回走,路過“第三只眼“餐廳,生意還湊合,下面好像是個書店,有賣LP的,標價不便宜,不感興趣,還有達賴的書。GH有自備的發電機,僅供照明,浴室的水依舊不冷不熱。
洗完澡老婆睡了,我無法安睡,於是下樓往歌聲處去。上了三樓,裡面已經滿滿的坐著人(亞洲人和非亞洲人一半一半),現場演奏著英文歌,主唱是個一頭長發的墩實的本地人,音很高。回GH喊老婆未果,請假後獨身前往。找個席地的位子坐下,點了兩瓶當地的啤酒(三妹多),大瓶的230RS,比中國酒吧便宜。把我“珍藏“的最後一根大衛多夫的迷你雪茄掏出來才發現打火機沒了氣,與鄰桌的當地小伙子借了火,隨便聊了幾句。煙,酒,音樂,人來人去…號稱十一點打烊的酒吧十一點後還是有客光顧。
酒盡人去,已是午夜時分,街道上很黑但沒有不安全感。接近GH的路口,有盞混暗的煤油燈搖曳著,是賣宵夜的,一碗(碗是用幾片葉子用牙簽串成,當地很常見)咖哩牛肉加一個白煮蛋,澆些肉汁,很是美味,比後面再吃到的任何當地菜肴都好吃,不禁懷疑這牛肉是否是水牛了。罪過罪過。回到房間不禁回味無窮,忍不住衝下去大叫一聲“老板,再來一碗!“,搖醒老婆與我共享美味,老婆一樣贊不絕口。60RS兩碗。

(色彩斑斕的泰米爾街道)

(第一份早餐)

(猴廟裡的祭拜)

(路邊水果攤,可以榨新鮮的果汁)

(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