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晴 行程:吳哥通王城南城門Sunth Gate of Angkor Thom--巴戎寺Bayon--癲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戰像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空中宮殿Phimeanakas--豆蔻寺Prasat Kravan--班黛喀蒂Banteay Kdei--塔布籠寺Ta Prohm--茶膠寺Ta Keo--托瑪依神廟Thommanon--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
早上7點起床後,去到酒店外面的本地人落座的大排檔吃早餐,就是大家所稱的noodle,雖然時時看到有蒼蠅飛舞,可是為了體會當地特色,我們還是硬著頭皮坐了下來。看著大嫂用拿抓了一團noodle和生豆芽放在碗裡,然後舀了一勺湯淋在上面,接著用手撕了幾絲雞肉到碗裡,然後就端給我們了。我強忍心中的懷疑吃了一口,說實話,不怎麼熟,味道很淡。可是旁邊的當地人已經呼呼的吃起來了。於是我再吃了一口。當准備吃第三口時,看到大嫂用剛才為我們抓米線的手接過別人遞來的錢,在錢箱裡翻了翻,然後找錢給對方。我立刻崩潰了。我再也不肯接著吃下去了,這已經徹底突破了我的底線。於是我們灰溜溜的趕緊付錢走人,回酒店啃面包了。 8點集合完畢,我們開始向吳哥通王城進發。當車緩緩的開到南城門口時,遠遠的望見了那神往已久的高棉的微笑。我感覺自己的呼吸都快停止了,此時只是覺得什麼話都不想說,什麼話也不能說,只想這樣靜靜的凝視那溫和的微笑,看著他的眼睛,望到他的眼睛裡,他的心裡,去體會他的微笑,去感受他的心靈。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高棉的微笑。如此迷人,如此神往。據導游介紹,這四面像像征著慈悲,慈愛,慈善,慈祥,這是人們對人性,生活的一種反應,一種向往吧。在後來的日子裡,我感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在詮釋著這些意義,他們都很善良,很好客,很信任他人,我喜歡這樣的人性,讓人很舒服,很溫馨。來到巴戎寺,首先是被壯觀的建築群傾倒,進入到寺廟裡面,細細的去看牆上的雕刻,又被細膩的畫面所吸引。這些著名的殘敗的寺廟沒有一處是完全被保留下來的,可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他們殘留下來的那些柱子,那些雕刻想像他們鼎盛時期的輝煌和威武。這是整個柬埔寨人們的驕傲,也是人類的驕傲。那些沉甸甸的石柱和精細的雕刻,每一分都記錄下了柬埔寨人民的智慧與努力。讓人嘆服,讓人心酸。 走在這些建築群裡,我們多數可以做的只有默默的感受,細細的品味,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的,所有的聲音都是褻瀆的,所有的思想都是澎湃的。接下來去了癲王台,戰像台,皇宮,空中宮殿,巴本寺。這些我就不細細描述了,都是些固定的線路。盡管我們走多幾個寺廟後總是笑稱有點審美疲勞,但是我知道以我們本身的體會是很難去感受每一處雕刻後面所要表達的故事和意義,而這些偉大的藝術品又凝結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勞動,這些我們都無法想像,也不得而知,但是來到吳哥,我想每個人的心靈都會得到一次升華,得到一次蕩滌,得到一次藝術的享受。

(吳哥通王城的南城門)

(巴戎寺的倒影)

(塔布籠寺的樹(古墓麗影的拍攝地))

(塔布籠寺的樹)

(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