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秋之際,和父母商定周末去普陀山進香。出發前,也在攜程上搜了很多攻略與游記發現不是版本太老,就是可以凸顯某些酒店旅店之類的。所以還是買了一本《普陀五十三參》的書,發現裡面景點介紹詳細,但是還是缺乏最適合朝拜和旅游的線路和公交情況。所以這次全家還是走的比較匆忙,回來總結一下,推薦一條自己認為比較適合的路,也方便大家。
訂票篇
這次去普陀山訂的是“珞珈山”號,晚上八點在吳淞碼頭開。7點20分有一班“普陀山”號,船小價格稍微便宜一點。票是根據網上的攻略在金陵東路訂的,網上說這是吳淞在市區的某售票點,其實不然,只不過是一個旅行社而已,好像名字叫“通達旅行社”。預定是可以提前2周的,但是每張要收15元的預定費,而且基本他們都要求送票上門,等於又要加15元的送票費,所以如果在淡季,你還是去吳淞的售票處提前2天買票比較實惠。市區的其實去吳淞很方便,三號線坐到淞濱路(張華浜下一站)出來,摩托車5元,門口也有很多公交車直接到吳淞客運碼頭。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是結伴去,一定要說清一個房間,這次發現他們很多票都是跳著買的。還有就是要坐3等A的,因為船裡空氣不好,3等B的有窗戶但是不能打開。
住宿篇
我是根據網上的介紹,訂了末家庭旅館,的確還是比較干淨的。周六價格也尚可230三個人一晚上。在百步沙和紫竹林中間的龍灣新村。由於此地靠近紫竹林車站,所以坐車還是比較方便的。到普濟寺我都是步行的,順便推薦一下,從紫竹林到普濟寺的一路最好不要坐車,5到10分鐘的路,空氣景色非常好,而且都是木板路,走上去有彈性。不過如果旅店老板看見此貼還是建議一下,你們家衛生間的移門可以修一下了,太難關了。
費用篇(大約數,因為全憑記憶)
船票+訂票+送票費=(169+15)*3+15=567
住宿=230
普陀山進山門票=160*3=480
慧濟寺+法雨寺+普濟寺+南海觀音+紫竹林=(5+5+5+6+5)*3=78
去佛頂山索道=25*3=75
珞珈山快艇和進山票=37*3=111
回沈家門快艇=19.7*3=59.1
回程坐海星大巴從沈家門到南浦大橋,中途停靠莘莊收費站138*3=414(寬體座位,有小食附送不錯,擺渡船上供應盒飯,但是比較不實惠,如果可能可以在慈城休息區買嘉興粽子吃)
島上交通:紫竹林去索道 9*3+法雨寺去梵音洞4*3+梵音洞回紫竹林3*3+碼頭去普濟寺4*3=60
共計費用:2074.1元,人均691元,的確是比跟團來的便宜很多,跟團的慢船去巴士回基本都要800多,有些還不包括進山票。
飯食篇
由於是進香,所以不想在島上吃葷。另外島上海鮮包括沈家門的都是很貴的。看見一對情侶吃了沒幾個菜,要300多,兩個人都傻眼了。所以有可能還是自己多帶面包等素食去。我們全家早飯和第一天的午飯都是帶去的。因為第一天午飯的時候錯過了法雨寺的午齋11點30分不到就結束了。晚飯,因為可能是全素,所以家庭旅店老板不供應。後來全家去三星的竹香居山莊吃,八菜一湯,還有素面。真的味道不錯,特別是桂花栗子煲外面沒吃過。第二天的中飯是吃普濟寺11點半的午齋,10元每人,東西很好吃。晚飯是在擺渡船上吃的,10幾塊一個人,東西一點也不好吃。
線路篇
第一天:
8點做珞珈山號去普陀山
第二天:
早上8點到碼頭,老板在碼頭等候。步行去了龍灣新村約15分鐘路程。
收拾好行裝,在紫竹林車站坐巴士去索道,上佛頂山慧濟寺,慧濟寺的送子觀音可是很靈驗的。
步行下山,11點10分左右到達法雨寺。下山路發現的確難走,建議穿布底的布鞋。但是下山路上有很多坐索道看不見的景點,諸如海天佛國石啊,還有不遠出的仙水。從法雨寺出來到達楊柳禪院,裝修期間,沒有看見傳說中的普陀三寶之一的唐代楊柳觀音像。
回到法雨寺車站去梵音洞,又遇見裝修,沒有機會覲見觀音大士法相。步行去善財洞,看見好多人在那裡祈福求財,據說在善財洞內的一塊石頭上擦一下香火錢然後布施,很靈驗的。
坐車回到紫竹林車站,參拜了南海觀音銅法像,真的很震撼人心。傳說是前任普陀山全山方丈,在此一天走路休息是看見眼前有觀音大士法相,馬上參拜。此後決意要在此造一尊觀音大士法像。更加神奇的是在開光那天,本來烏雲密布,法師剛剛說好開光大禮開始,只見雲中突然露出一道縫隙,一縷金光直射菩薩法像。我們全家在順繞菩薩法像一周後(繞塔繞法像一定要順時針,不然就是不恭敬了。)去了觀音跳。
觀音跳上有菩薩的腳印,傳說菩薩從此一躍去對岸的珞珈山。佛經上說菩薩居住的地方其實叫普陀珞珈山。菩薩最先實在珞珈山上修行的。珞珈山遠觀似臥佛,很是靈氣。民間有說法,去普陀山不去珞珈燒香,燒香燒一半。出觀音跳就是紫竹林和不肯去觀音院。
不肯去觀音院那是普陀山開山祖師慧鍔法師所創。慧鍔法師系日本留唐僧人,一日見五台山觀音像法相無比端莊,便暗暗稱道,如果能運回日本供養,必然能使更多信眾皈依。但法師又恐五台山方丈不肯,便偷偷將法像取走。哪知船行普陀山新羅礁時,海中三天三夜湧起鐵蓮花,讓船動彈不得,法師心中當然心虛,試想是否是菩薩不願離開東土,便停靠在潮音洞供養。果然風平浪靜了。後漁民張氏舍自家宅屋供養建立了這有著日本和唐式風格的不肯去觀音院。從此普陀山變成了菩薩的道場,慧鍔禪師也就成了普陀山的開山祖師。
吃過晚飯,在百步沙走了走,那沙真的是我看見的最細的沙了。光腳丫踏沙,上岸都不需要水洗。拍拍就全下來了。好細啊,老媽不禁忍不住,帶了袋沙回去。
第二天
一早就去客運碼頭旁邊,就是短姑碼頭附近的去珞珈山的快艇點。每天早上只有兩班去珞珈山的船,分別是7點和8點。8點的船是10點30回普陀山。
珞珈山不高,但是我覺得風景空氣比普陀山更好,可能是島上沒有車子的關系。島上有一座五百羅漢塔也是很壯觀的。
一路參拜,還沒有來的及去四十八願塔,就要急匆匆去趕回去的船。記住,回去做船,是要走原路返回的路的,所以要抓緊時間參拜哦。個人還是建議做7點的船,萬一來不及,還可以做8點的返程船回去。
回到普陀山碼頭,就趕去下一站,普濟寺真的很大。路上可以看見普陀山的另外二寶,一是元代的石塔,二是供奉毗盧觀音法像的圓通大殿,又叫松緊殿,此殿進去再多的人你也不感到擠,最多的時候可是能進去6000人同時做法事。記住燒香許願一定要報清自己住哪裡,叫何名,以後到那裡還願。
出來普濟寺,就趕往西天景區了。步行20分鐘不到的路,由於我們走錯了方向,走了1個小時。途中還有一段插曲,母親在途中,遇見兩位師傅,問到:師傅西天還有多遠?師傅答道:近在咫尺。好個一語雙關。
西天景區瀏覽的景點實在很多,一路上有心字石,普陀山第一尼庵圓通禪寺,裡面有供奉全國僅有三座的全銅殿過去正法明如來殿(觀音菩薩其實在過去早已成佛為正法明如來,因與我們娑婆世界有緣,所以發大悲心倒駕慈航,來解救世人)。島上第一仙水之地,梅福禪寺,傳說漢光武帝老師的丈人,梅岑晚年在此煉丹。所以普陀山又叫梅岑山。然後就是普陀山著名的盤陀石,傳說這石字上的多一點是菩薩所點,傳說龍王要與菩薩打賭,他的力氣大,菩薩就在著岌岌可危的石頭上點了一下,龍王任是風吹雨打也不能將此時吹下。盤陀石旁是說法台,在佛經裡這裡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遇見觀世音菩薩的地方,傳說菩薩在此地與眾羅漢說法。此石又名金剛石。石旁有一石頭,酷似一頭牛,所謂,菩薩說法,此牛偷懶卻在睡覺。景點旁邊的靈岩禪寺在古時是很有名氣的,因為寺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下山路上,還有二龜聽法石,菩薩修行地——觀音古洞。
從西天景區出來,步行20分周就是普陀山客運碼頭。在那裡買了去沈家門的快艇(10分鐘一班),我們是訂了4點10分的海星大巴回上海的車,所以3點30分離開普陀山到站點剛剛好。順便提一下,沈家門的海星大巴站就在碼頭出來左手步行2分鐘處,還有就是沈家門附近的買觀音餅10元一盒。在沈家門買帶回去也方便。
改進篇
根據這次出行,走了很多彎路。還有就是當地人說燒香不能走回頭路,而且繞佛都要順時針,所以覺得以下路線是最經濟也是最少繞路的,並基本都能走遍。
第一天,碼頭出來,可以先步行去西天景區。下了山就是普濟寺,11點半前應該能夠趕到,不但能燒早香還能吃到午齋。出普濟寺坐車去索道上佛頂山慧濟寺,然後下山就是法雨寺、楊柳禪林。坐車去梵音洞,步行至善財洞。然後當天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去碼頭朝拜珞珈山,回來坐車回紫竹林,朝拜南海觀音,觀音跳,紫竹林,不肯去觀音殿。在回碼頭的路上可以順便去離碼頭比較近的潮音洞,短姑碼頭。然後到客運中心回家。
普陀山真的是好地方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