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 2008年7月9日 晴天今天游覽東北亞金三角的一眼看三國的防川、中俄琿春口岸以及中朝的圈河口岸和圖們江防。東北的高速公路發展不算太快,而吉林尤其感到落後,從長春到延邊的公路早就說通了,而實際上就只通了延吉到琿春的三十幾公裡,而且公路的質量也很一般。早餐後7點50分我們便離開延吉賓館出發,穿城而過後找到這段高速的入口,8點40分就下高速走上302國道,過圖們和琿春後走上通往防川的邊境公路。路不錯,車不多,10點半就到了有武警戰士把守的邊防檢查站。小戰士非常客氣、禮貌,告訴我們前面防區有重要領導在視察工作,請我們倒回車去不遠有塊空地在那裡等待一會。對這種事情在這種地方只有服從,其實剛才路過時看到有些車輛和游客在那片空地上,還以為有什麼景點。不過那也算一個隔著河岸可以看到朝鮮的不錯的地方。這條河就叫圖們江,是中朝的界河。反正對岸除去莊稼和樹林什麼也看不見,看不到人影,也看不到類似鐵絲網的東西。我們這邊有游玩的,有釣魚的,不知這裡的邊防如何控制。大約等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當看到幾輛軍用吉普車從裡面駛出後,等待在這裡的人們便相繼離開前往防川。當然在邊防檢查站進行必要的身份登記後,便朝著防川邊防哨所駛去。11點到達哨所,這裡建設得很漂亮,管理得也很有序,人們可以登上哨所旁邊專為游客修建的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對面的俄羅斯和朝鮮的一個類似瞭望平台的建築。這裡是一片開闊地,有個兩層樓的高度就可以把四周一目了然地盡收眼底。正前方是我們的最後一個邊防瞭望哨所,1886年清朝政府和沙俄代表共同鑒證建立的“土”字碑可能就在附近,幾乎淹沒在那大片的綠色中,我們受限無法如願看到。它的東南面則是俄羅斯的邊城包德哥爾那亞,它的西南面就是朝鮮,隔江相鄰的則是朝鮮的豆滿江市。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架設在眼前的一條條轉圈式的鐵絲網延伸向前方,同樣淹沒在那大片的綠色中,那應該是真正的國界了,如果有望遠鏡會看得更清楚些。東面的俄羅斯有一大片湖泊和沼澤地,遠處的公路上不時的塵土飛揚,駛過的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說明那裡正在進行著什麼工程建設。而西面的朝鮮依然和前面看到過的一樣,死一般的寂靜,圖們江上的鐵路橋聳立著,但看不到絲毫有運輸的跡像,映入眼簾的依然是一片綠色——莊稼和樹木。其實再往南走不了十五公裡就到了海邊了,就是圖們江的出海口,那海就是日本海。這裡海拔只有3米,登高遠望那霧氣蒙蒙的日本海連著天際,貪婪狡詐的俄羅斯人硬是逼著軟弱無能的清朝政府掐斷了中國的最北的一個出海通道,使我們的出海生計活生生地在這裡被封死了。假若這個出海口依然是我們的,那中國直接通往日本海的海上通道就便捷了許多,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其意義之大簡直無法估量。相反這一著對我們東北經濟的制約和阻礙同樣是不可估量的。俄羅斯人在把烏蘇裡江以東大片領土強勢奪走的同時竟然做到絕人生路的地步,連一條出海通道都不給。可恨!可悲!憑欄遠望,看著這片本來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看著那土地上茂密的森林和連片的湖泊,這是濕地呀,這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當今世界上正在逐漸被吞噬掉的寶貝財富呀,但它早已不姓華了,而姓俄了,可悲的是幾乎沒有回歸的可能了。我看過一個資料,說烏蘇裡江以東,興凱湖以南是一大片富饒的土地,由於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來開發,這片土地很大一部分還尚未開墾。同樣和其沿著的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海岸也都未充分開發利用。撫今追昔,浮想聯翩,一個國家的興亡,幾塊領土的喪失有時又變得就那麼很簡單,就那麼幾個對歷史不負責任的人的作為即可鑄成千年大錯。只是前共產國際的領袖,前蘇聯的創始人列寧老先生說過一句有點良心和正義感的話:等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勝利了,沙皇俄國占領的中國的土地我們一寸也不會要,一定歸還給中國人。老頭的弟子們無能,連蘇維埃政權都丟掉了,老頭自己的遺體都很難保住,那些歸還領土的話豈不是痴人說夢,無稽之談。防川哨所有江澤民的題字:當好國門衛士,固我中華邊關。哨所瞭望台上“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八個大字非常醒目,應該說這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第一要旨。返回的路邊,吳大徽將軍的石雕矗立著,人們不願意忘記那些在腐敗軟弱年間哪怕做過一點點好事的故人。不遠還有個沙丘公園,進去一看不能稱之為公園,叫個沙丘、沙包即可,算不得一景。11點35分離開防川哨所,沿原路返回看一下中朝之間的圈河公路口岸。口岸很小,有幾輛車子不知裝著什麼停在關前,也看不到忙碌的通關人員。國門北側有條便道,好像能走到邊境線跟前看看,但其實不行,我們往前沒有走幾步,那裡的邊防戰士便示意不讓我們過去。中朝不是友好兄弟嗎,干嗎搞的這麼神秘,這麼緊張。05年我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人們完全可以走到國界碑前留影,一些女孩還和站崗的邊防戰士合影留念,而對面是哈薩克斯坦。這裡的狀況實在令人不解。12點30分我們在琿春市敬信鎮的好勝角飯店午餐休息(防川就屬於敬信鎮),13點30分沒進琿春市內直奔琿春中俄口岸。這裡的景像就和圈河大有不同了,過關車輛,來往人員明顯多了起來。但關前同樣不讓靠近,只好遠遠地照相留念並在附近的中俄邊貿商品市場購買了一些有用的東西,望遠鏡、軍用迷你鐵鍬等。琿春是個很不錯的邊陲城市,它處於中、俄、朝三國交界,邊貿的發展給它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活力,原本就富饒的“魚米之鄉”如今更加以其矯健的身姿展現在世人面前,整齊干淨的城市街道和建築,別具特色的城市雕塑和花園,迎接著改革開放給新琿春帶來的無限生機和活力。只是我們時間有限只能粗略瀏覽一下,但我們相信未來的琿春會給這個東北金三角增光添彩的。下一站是圖們,這是個名字非常熟悉的小城,當我們已經走到中國圖們口岸跟前了,還在左轉右扭的尋找它,也就是說和前邊的中朝口岸同樣的小,同樣的安靜。圖們江在這裡也就一、二百米寬的樣子,一座大橋,中間分開兩國,顏色不同,欄杆不同,和我們新建的同樣有江澤民題字的國門相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朝方的寒酸。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見那邊軍隊人員的走動,遠處山上好像修路工人的影子等等,總之朝鮮就是那樣子,毫無生機。關前廣場本來就不大,還被大量的出售所謂韓國、朝鮮和俄羅斯商品的商鋪所占滿,大同小異,沒有多少值得買的東西。就設有在圖們口岸停留了一個小時。4點35分離開圖們口岸,原路返回,5點10分回到延吉賓館。昨天吃了狗肉,今天自然要找朝鮮冷面了,我們就在賓館內設飯店品嘗了朝鮮冷面。今天來回一共跑了380公裡,路不難走,自然比較輕松。

(遠處是日本海)

(背後是俄羅斯)

(鐵絲網前)

(防川哨所)

(琿春街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