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時而言,Varanasi已經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像。至今為止,我寫完了上一季都不舍得更新我的博客,可能是希望大家都能跟我Share這種奇妙的感受。在第五季的相冊裡的最後一張有一張赤身裸體的信徒,我估計可能會有人比較好奇,這是什麼意思?那麼我想在這季裡面要重點說說印度非常有名的耆那教,除了印度教以外,還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和錫克教。而唯獨耆那教是在這次印度行中最讓我感興趣的一個教派。因為此教派與佛教同時產生,都是非常有歷史的。而且在這季裡面,由於都是幾千年的歷史遺址,所以盡量以圖片為主吧。(我也知道,大家看我文字看得比較辛苦,我盡量哦!)9月25-27日 關鍵詞:耆那教 Ajanta & Ellora Caves(石窟) 其實24日傍晚在警察叔叔的護送下上到了火車上,我們已經是渾身上下一身汗了。自以為肯定比印度人干淨的我們,居然非常驚訝地發現,我們比印度人還邋遢。跟我們面對面床鋪的是一個26歲叫Deepak的印度男孩子,只見他上車之後是先換一套干淨的休閑衣褲,完了之後還不忘噴點香體露在自己的身上。我和Tracy只能在座位上等著空調來把我們身上的臭汗收干...當時我倆就說了,“到底誰是印度人?” Deepak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現在在大公司裡做高級主管。由於Tracy吸取克久拉霍的教訓,所以不敢太過主動搭訕,於是這次就輪到我了。女人主動搭訕的好處大概還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有免費的奶茶喝、免費的晚餐吃(雖然很難吃,但是是Deepak家裡自己做的,好歹也是家常菜)、免費電話打(我要確認我們機票問題)、還有可以差遣他幫忙做事(我們因為空調太冷,所以必須多要一條毯子),他都辦到了!還用他的手提電腦查看我們的照片,我手機裡還有從他手機裡藍牙傳過來的音樂呢,這是人家印度年輕人的音樂,歌名叫不來,但推薦你可以在土豆網上點擊聽聽:Nice music from India Tracy告訴我她幾乎一晚沒有睡覺,我也是很早就醒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火車上的空調實在太冷,我們蓋了2條毯子也還是沒用。早早地醒來之後要了一杯奶茶,5盧比。我們倆就坐在窗邊嘮嗑,然後就看看書,聽音樂。。。其實火車上的日子不難過,很開心。半程的旅途已經讓我們感受了很多。因為在出發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對這樣的旅行,不安全!不可靠!不衛生!還有嘛?道聽途說的話還有更多,所謂眼見為實,更何況這裡畢竟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去哪裡都有好人壞人,坦然面對和接受一切,這才是最好的感受,這就是“既來之,則安之”的道理吧。終於在中午12點半的時候,火車准時到達了Jalgon火車站。Jalgon其實是個非常小的鎮,因為兩大石窟聞名天下的緣故,所以才會被人知曉。我們出了火車站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地方住下,真是驚喜+驚訝居然被我們找到號稱“最最最干淨的酒店”—— Hotel Palace,就在火車站邊上,步行5分鐘就到了。店主是一名耆那教教徒,永遠著一身白色衣褲。這酒店裝修風格非常簡潔干淨,全部以白色為主,沒有任何的爬蟲飛蛾,你完全可以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來形容這種感覺。因為酒店外依舊是髒亂無比的典型性印度馬路,而酒店內則是一層不染的干淨,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雖說這個老板非常精明,價格上不會做任何的讓步,但是於是我們要了一間900盧比的3人間,因為今晚上海胖子Jason要跟我們一起結伴由下一程。在如此凌亂不堪的印度就是有這麼一撥極度愛干淨的耆那教教徒,他們似乎在印證物極必反的道理。印度的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梵文Jaina,英文 Jainism,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耆那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耆那教教徒只吃新鮮食物,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也不從事農業。他們主要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聽說尤其是鑽石行業,屬於比較有錢的人群,是印度的第三種姓。可惜我們沒見過天衣派的教徒。在這位老板的推薦下,我們三人第二天租了一輛小車先去Ellora Cave,1500盧比/天,來回需要6個小時。我們一早7點就上路了,早飯是在路邊灘吃的。我這時候已經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吃飯了,但是在飢餓的情況下,沒辦法只能吃些印度當地人的早餐,馕+咖喱、油炸土豆、India chai,無奈啊。。。不過Jason倒是啥都吃的男人,而且非常enjoy當地餐,可能跟他工作到處跑的原因有關。在他的要求下我們還請了一個導游,500盧比。這下好了,我硬挺挺地好像上了3個多小時的英文聽力課,簡直可以讓我到抓狂地步,因為實在是聽不懂啊!當然咯,也是我英文水平有限。為了寫游記,我這次好好研究一下,學習學習。Ellora Cave,門票450盧比/人,是印度中世紀的石窟和石鑿寺院綜合建築,在奧蘭伽巴德城西北約25千米處。分屬於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 佛教石窟開鑿於7~8世紀,主要是僧房窟。這些石窟不僅重視實用性,而且重視裝飾性,修建得富麗堂皇。浮雕題材多樣化,有觀音和彌勒菩薩雕像,還有多羅菩薩、金剛薩埵等早期密教圖像。這裡的石雕像軀體粗壯,公式化,已受到印度教造像的影響。7~9世紀開鑿的印度教石窟占有重要地位。埃洛拉的蓋拉薩山在印度教神話中被視為濕婆神居住的神山,16窟的蓋拉薩那陀寺是在山崖巨石上雕成的,包括門廳、前殿、主殿、寺塔等各種建築結構,整個寺院布滿華麗的浮雕和壁畫,顯示了這一時期印度教的興盛,在世界古代建築中獨具一格。開鑿於8~10世紀的耆那教石窟,規模較小,但是很精美。佛教石窟其實不怎麼受歡迎,可能是因為當地信仰有關,佛教在印度是窮人信仰的,在歷史上的某一年,佛教吸收了大批量的“賤民”進入佛教。目前為止,佛教在印度已經基本不太見到了。這次行程中最最奢侈的一次旅途就是去Ellora Cave,因為包車。晚上再次回到Jalgon的時候,我們洗澡完了之後就去吃飯,LP上推薦的是Arya飯店。我們找了一會,髒亂的飯店讓我們卻步,但是考慮到推薦的,那麼就嘗嘗吧。進去後又是跟怪物似的被印度人盯著看,反正也習慣了。我說我要吃雞,誰知道服務生說這是素食店,一滴汗下來,因為我知道連雞蛋都米有吃!我們最後決定嘗一點之後再去吃葷的飯店。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東西很好吃!我們卅吃得好不開心,而且結帳後只有268盧比,便宜得要死。吃飽飯了之後,我們還是早早回房間睡覺了,因為第二天還要去Ajanta cave,得趕大巴車,而且第二天晚上我們就要離開這裡了,還得整理包呢。不過我在邊上研究Tracy的《欲經》呢,很好看哦!嘿嘿。。。29日早上起來之後就立即退了房,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吃了簡餐就走了。大巴是每小時一班,打車40盧比到車站後,上車買票前往Ajanta。對於這個地方,我其實感覺沒什麼好多說的,商業氣息過濃。這裡的石窟裡有很多壁畫,類似於敦煌莫高窟,只是規模要比我國的要大。而且還有很多都未完成,這裡的石窟多數是以佛教的為主,還有很多未完成的石窟都是2千多年的歷史。晚上回到酒店之後,還是決定再用250盧比租了間單人房,目的只是為了洗澡。因為晚上我們又要坐火車去下一站Udaipur。值得提醒一下,Jalgon因為當地政府控制電力緣故,所以基本雷打不動每天停電2次,點蠟燭用大桶裡的熱水來洗澡真的實在太有情調了,不是嘛?!在等火車前的時候,我跟老板就隨意聊聊天。我們彼此感謝大家合作愉快,我也順便問問他關於他的信仰的事情。比如可不可以跟其他信仰的人通婚?回答可以,不過他的全家都是蓍那教;還有就是我聽說印度女人出嫁的時候是不是男方還特別在意嫁妝的多少?我看過資料說嫁妝少的會被男方鄙視、拋棄甚至於被殺,所以我們看到印度男女比例是非常懸殊的。他的回答是,那都是過去了,現在的印度不再是那麼在乎女人的嫁妝。不過看得出印度種姓制度還是非常嚴重,他就雇了3個下人,而他則什麼都不干,翹著二郎腿看報紙,所有事情都是有下人來說的。開往Udaipur的列車在Jalgon是始發站,我們買的是2A的票,雖然在Standby list被告知只有2張票,還有一張很懸,但是票子錢倒是全部付了,600盧比/人。最後胖子Jason一晚還是在沒有空調的臥鋪間睡的,在這裡要感謝一下他!區別於3A,這個是4個床鋪,晚上睡覺的時候,小房間的門還被車廂長給鎖了起來,而且連這個車廂也鎖了起來。其實我個人覺得3A就可以了。夜晚在床鋪上因為空調問題被凍著。。。但是火車經常搖啊搖得,跟搖籃似的,所以也很容易入睡。。。畢竟也很疲勞。。。未完待續...

(Ellora Cave裡的印度教派的石刻,據說是5代人開鑿的一整座山)

(著名的濕婆神和他的老婆杜爾伽女神)

(蓍那教的石刻,注意這些石雕的細節)

(Ajanta Cave 以壁畫為主,屬於佛教,有2千多年的歷史。)

(Ajanta裡很大的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