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 2008年7月11日 晴天今天的行程是從牡丹江出發經雞西到興凱湖,游覽後住虎林市。我們已經基本上習慣了東北人的生活習慣了,早上7點45分,我們就吃了早餐,順利退房,離開牡丹江金鼎國際大酒店。出牡丹江也還算順利,走上的201國道依然是那麼好走,牡丹江到雞西段四車道還有隔離帶,和高速公路相比就只差封閉了。從周圍的地形地貌來看,這段路程已經非常接近北大荒了,丘陵地在逐漸減少,而溝汊交錯的濕地和一眼望不到頭的田地裡的豐收景像再次進入我們的眼簾。雞西是老工業區,可是煤快要挖完了,日本人、俄羅斯人都沒有少掠奪了這裡的財富,當然共和國的前幾十年的建設事業這裡也沒有少做貢獻。201國道過雞西向北就是佳木斯了,在雞西向東轉上309省道就可以前往中俄界湖——興凱湖了。201國道雖然不是高速,但在公路的交叉和轉接處實施封閉運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地圖上過了雞西的滴道交叉口應該有右轉向東上309省道的出口,可遺憾的是,不僅導航儀找不到這個出口,連我們自己也在這裡轉了好幾個來回也沒有找到這個出口。找到上309省道的出口,我們可以繞過雞西市區,不僅節省時間,而且避開在市內行車的麻煩。可惜沒有找到,只好硬著頭皮進入雞西市了,也許沒有走過市區最好的建築和比較繁華的地段,總的感覺雞西的市容比較亂一些,城市管理也很一般。過收費站,進雞西市,先向東,再向北,9點50分,終於走上了309省道。沿309省道向東,路很好走,更令人興奮的是終於親眼看到了那肥沃的黑土地和那些茁壯成長在黑土地上的黑黝黝的農作物。大約用了一個小時,我們就走上了興凱湖景區的專用公路,它既是旅游公路也是原來叫農墾兵團現在叫代號農場的專用通道。11點40分,我們到達興凱湖景區,先用午餐,吃興凱湖特產的大白魚。興凱湖這座原來屬於中國而今變成了中俄界湖的東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從地圖上看略呈橢圓形,但到了湖邊,放眼望去,給人的感覺簡直就是大海,這裡水天相連,碧波浩蕩,陽光、藍天、白雲、海灘,在這裡的感覺幾乎和在大海邊一樣。遠處快艇在飛馳,近處有人在湖水裡游泳,我們三人依舊是涉過湖水、走進沙灘,再次感受這淡水湖帶給人們的大海邊的感覺。我們站在興凱湖邊,走在那湖水和沙灘間,心中不免暗自歡呼:“我終於來到興凱湖了!”從初中上地理課時的萌動的愛國情結,到閱讀清史的悲憤,能腳踏這塊美麗的土地,能親自走入這碧波蕩漾的興凱湖,內心的激動和感覺非常復雜和不平。興凱湖位於密山縣的東南40公裡處,四周水道縱橫交錯,大的河流有九條注入湖中,而溢出的湖水則流入烏蘇裡江。中俄的邊界是是從西北邊的當壁鎮拉了一條直線到湖東北邊的叫個龍王廟的的地方,大片可以說絕大片的湖面都被俄羅斯人強行占有,何止湖面呢,以此為界的興凱湖南面的大片領土也遭同樣命運,這同樣又是滿清腐敗政府所為了。我們之所以選擇當壁旅游區,首先是這裡可以看到興凱湖,其次在這裡還有個王震將軍開發北大荒紀念館。原來介紹的中俄密山口岸也許是因為太小了,當地人告訴我們已經基本上閉關了。在中共黨史上,王震是個很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是個有著鮮明的特點和頗有爭議的人物,是個不應該輕易忘掉或忽略了的人物。當年紅軍長征,被國民黨軍隊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只身騎著毛驢跑到延安的他,在延安最困難時期又親自帶領三五九旅墾荒南泥灣的佳話至今流傳。也許就是這個南泥灣使他幾乎終身和墾荒接下不解之緣。新疆解放後,別稱“王胡子”的他不僅用鐵腕保住了勝利果實,而且自我請命實行屯墾,把遠赴新疆作戰的部隊改為農墾兵團,一邊打仗一邊種地,自給自足,保家衛國。後來又是王震,幾乎用同樣的辦法硬是把個北大荒給弄成了今天的北大倉。文革前後,改革初期,王震基本上完全擁戴小平主政,積極參與了高層的多次政治鬥爭,留下了自己獨特的政治見解。紀念館前高大的褐色花崗岩紀念碑上,江澤民同志所提:“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赫然挺立。紀念館大廳的正中央,王震將軍漢白玉半身塑像栩栩如生。塑像前面,漢白玉上雕刻著這位共產黨人之楷模,中華民族和無產階級之真英雄的光輝一生簡述。左右兩個大廳有大量的王震的陳列物品和照片、書信、文章。紀念館外面,紀念碑兩側,豎立了兩塊巨大的石頭橫幅,我覺得既可以用來祭奠王老將軍,也可以作為我們此行興凱湖和北大荒的切身體會。“密虎寶饒千裡沃野變良田,完達山下英雄建國立家園”還有一幅對聯或者說是詩句,那就是:壯美興凱湖,神奇北大荒。下午2點15分,我們離開紀念館,離開當壁,離開興凱湖。順著來時的路向密山走去,那裡還有一個很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就是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當年,王震將軍率領十萬轉業官兵披荊斬棘,以大無畏精神開創了北大荒的歷史和文化。今天,密山人民吃盡千辛萬苦,用墾荒精神雕鑿出北大荒書法長廊。幾年來,全國書法界領導、名家多次到北大荒書法長廊觀瞻,評價異口同聲:品位高,規模大,堪稱一絕。這裡距密山市區10公裡,坐落在王震率其所屬十萬官兵與知青共建的青年水庫一側,由碑林、碑廊和坐落在山間的石碑組建而成,集我國近現代作家、書法家丁玲、艾青、啟功、沈鵬、趙樸初、歐陽中石、邵玉、李鐸等書法家佳作之大成,文化底蘊相當深厚,而且還收錄鐫刻了毛澤東、胡耀邦、王震、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一大批曾經在北大荒戰鬥、工作和生活的文化名人的詩文手稿墨跡。很早聽說北大荒的書法長廊是從李銳的一首詞獲悉的,李作為中共主流政見不同意見者之一曾被下放到此勞動改造過,但他仍不忘用毛澤東的詩詞格調寫下了這首詞::“茫茫甸,西風晴起霜天變。霜天變,牛車欄草,夜空鳴雁。北飛南越何曾厭,千江萬水常相戀。常相戀,抬頭望斷,低頭思念。”詞句中刻滿了歲月滄桑。但時間倉促我沒有找到他的碑刻。我們更不可能在這裡細細品味這裡有些幾乎是絕筆的書碑字跡。讓我們用耀邦同志的題字:“敢於鄰國鄰區比高低”和前書協主席邵宇先生去世前絕筆:“白山黑水之間,密山風雲如畫”來結束我們此次長廊的行程吧。4點鐘,我們從這裡出來重上309省道走往虎林,應該說這裡是標准的北大荒的中心地帶了,公路幾乎是一條直線,筆直的公路上跑著各式各樣的農業機械和忙碌的人們。公路又成了林蔭大道,一邊兩排高聳的樹木,接天處的樹葉幾乎就要連到一起,只給人留出一線藍天。前面所提到的“密虎寶饒”是指我們正在走過的密山和晚上就要到達的虎林。饒是饒河,我們明天會在看過珍寶島後從中穿過。原來計劃中唯一沒有走過的就是寶清了可沒有想到,一個意外卻使我們又非常僥幸地走過了寶清,這是後話,這是發生在明天的故事。快到虎林時,開始修路了,半邊放行,速度自然就放慢了下來。5點半,我們到達今天住地,虎林市好時光商務酒店。虎林是個縣級市,是個農業區,我們所住的酒店可以說是虎林最好的酒店了,但感覺還很是一般。休息一會後,我們就前往同樣有步行街的市中心去轉轉看看,瀏覽一下,順便吃晚飯。虎林不大,還算繁華,步行街倒是挺有意思,兩邊是商鋪,中間則是以各種燒烤為主的大排檔,據說那啤酒是一家的,自然大排檔的棚子和底盤可能也是某家啤酒廠的了。晚飯我們想吃面,看到一家寫有山西面食的飯館,進去一問,空有其名,有面無菜,自然只好退出。附近有一家很少見到的西式快餐“麥得士”。一路上出來還沒有給小孫子吃過一次洋快餐呢!只好就它了。今天行程451公裡,走走看看,一點也不累。

(興凱湖水)

(開發北大荒紀念碑)

(書法長廊)

(來一杯)

(一線天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