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山廣泛流傳的說法是:不去黃山想黃山,到了黃山怨黃山,黃山歸來吹黃山,再去黃山豬頭三。 我不完全同意。不到黃山真的非常想去,黃山的五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真的久負盛名。這次去了黃山只看到其中兩絕半,即奇松和怪石,還有一點點的雲海。或許正是留有遺憾才令這次黃山之行變得美妙,正因為沒有將它看遍賞透,才會對它依然眷戀向往。大概人就是這樣蠟燭吧。待到明年公路修好、溫泉建成、冬雪飄落之時再游黃山,一邊沐浴溫泉一邊觀賞雪景,一定別有情趣吧。或許,黃山的美就是美在我們的遐想之中。而旅行的樂趣也在於未啟程時的憧憬以及結束後的無限回味,也就不必多計較爬山過程中“抬頭看霧,低頭看路,兩邊看樹”的乏味了。到了黃山並不怨它,盡管它自成一體的小氣候像懷春少女般捉摸不透、千變萬化,盡管它一千八百多米的海拔令我征服它的雙腳有點打漂,但我依然不怨它。我選擇樂在其中:樂在雲開霧散、美人(黃山臥佛“睡美人”)乍現的一剎那,樂在雨打連理(黃山名松之一“連理松“)、情鎖同心(黃山上有名的情人同心鎖)的浪漫滿山,樂在一鼓作氣下到山腳的成就與滿足,甚至樂在手機有信號、朋友來問好的一條短信、一個長途。只要樂在其中,苦也甜。黃山歸來不吹黃山倒是很難,您瞧,我現在不就在猛吹麼。黃山的三寶毛峰、裸芝和蘄蛇我帶回了倆,也算收獲不小。先不談是否為上品,買東西圖個開心,送家人朋友圖個用心,旅行購物也就值得了。高山毛峰據說能泡十道,第三、四道為精品;同樹同種的毛尖我很喜歡,泡在杯中根根站起,亭亭玉立,白色絨毛密布,遠看像白色的光環,煞是可愛;中國十大名茶、國宴用茶祈門紅茶入口清甜,長期飲用對心血管都有好處;猴魁不是百姓家中的常客,當地茶商兜售時問“好茶要不要”指的就是猴魁,足見其珍貴;掌葉參我是第一次吃,這種茶不叫喝而叫吃,原因在於它清談如水,只有入口是滋咋幾下才能品出先清苦後甘甜的奇妙味道,讓飲者飽含苦盡甘來的喜悅,頓感無限幸福。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茶葉也是種類繁多,所以每次一看到日本人的瓶裝烏龍茶氣就不打一處來,可還是不得不佩服他人的用心。如何將我們燦爛的茶文化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是吾輩需深深思索的課題。不僅僅是茶,還有我們國家許多的寶貝,都需要我們繼承+創新,妥善保護,合理開發。另外帶回一寶是用蘄蛇(五步蛇)煉制的龍鯢牌藥用品:包括可以泡酒的蛇鞭(一條公蛇有兩個長有倒刺的鞭頭,交配時輪流使用,最長可以交配36個小時,難怪蛇的繁殖量那麼大,真厲害!)、做面膜和保健食用的蘄蛇粉(用蘄蛇的骨頭和肉磨制而成)、蛇油精(正好塗在我酸痛的腿上)以及可以治療凍瘡、龜裂和燙傷的蛇油膏。這些東西都價值不菲(我的錢啊……)。其實最想買蛇毒,蛇渾身是寶,蛇毒居首,可惜當時沒舍得買。(小小一包就要600多。)不過據說一條五步蛇一周只能提取毒液一次,一次也只有很少數滴,自然珍貴了。黃山市蛇類科學研究所的技術人員還當場展示了提取蛇毒的過程,非常驚險,技術人員捏住毒蛇要害處讓他咬住玻璃杯,頓時乳白色的毒液傾入38度的高粱酒中(蛇毒遇到酒精就失去毒性,保留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我們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有天賜良藥之稱),待混合後倒給參觀者飲用,小小的一杯據說可以幫助排出體內一周的毒素,可防治多種疾病,真是神奇啊。說實話,到底這些旅游買回來的東西有多少價值、是否為上品我也不太清楚,其實也不太在意,父母、朋友拿著開心地笑了,說我很想得到他們,其實這樣就已足夠了,不是嗎?“再去黃山豬頭三“這句話可能得改一改,有的朋友說要改成“再爬黃山豬頭三”,我倒覺得我很願意再去一次,將這次未完成的山頭再爬個夠,人類征服的快感和成就感也就收獲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