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嘮叨幾句一口氣把埃及旅游時的所見略聞寫了下來。俺不是文人,也不是俠客,最多也就算個准驢友,更不是窮瘋了想靠寫字掙錢,只是被古埃及的文明撞擊了心靈,感慨萬千,為之想一吐為快。所以瘋瘋癲癲的、前言不搭後語的嘮叨了那麼多。一直盼望能有機會踏上非洲,去埃及看看舉世聞名金字塔,目睹精美絕倫的圖坦卡門法老金面具。這次雖只是跟團游埃及,但總算了卻了這一心願。盡管只是走馬觀花,一知半解,但相對本人所花費的時間和銀子是大大的超值的。臨行前做足了功課,在網上了解埃及的歷史、現狀、風俗、人文等等,現在看來這是很有價值和幫助的。慶幸自己生活在網絡時代,慶賀自己作出的正確選擇,所以也就嘮叨幾句,能對想去埃及旅游的朋友有所幫助,也算是對俺鐘愛的網絡作出點微薄回報。沒有預見到古埃及的文明會給自己那麼大的衝擊,沒有想到古埃及能有如此高超的科技和燦爛的文化;當你發現你日常接觸使用的建築、藝術、生活、文化用品甚至避孕工具等等早在四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經在使用了,你能不驚訝?當你得知你所見所聞的建築、文物都是原始真跡,你不為之陶醉?你會正真體會到這二個字—偉大!古埃及的歷史是人類的文明史;古埃及的文明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不去埃及無法了解古埃及創造的人類文明;去了埃及無法想像古埃及創造的人類文明。楓 人埃 及 印 像忙碌了一年,接近年底手上的工作閑一點了,與同事阿彬商量一起利用公休假期去埃及旅游。早在十幾天前訂好上海商旅11月11日晚上11點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1號門集合出發的埃及游團,開始為期九天的埃及游。一、啟程出團11日晚上提前10分鐘到達機場指定集合點,商旅的領隊孫小妹(年青女孩還是稱小妹比較好)已經在那裡等候了。孫領隊不算美女,身材也不好,胖胖的看起來有點拖沓,但看她提早到達等候游客的服務態度倒是感覺不錯的。(前幾次出團旅游的領隊都是讓我們先到,自己很晚才來)。對上我們的名字,孫領隊說還有兩個杭州的游客沒到,等到了她帶大家一起去換登機牌。等到11點20分兩個杭州游客還沒到,孫領隊電話聯系得知,那兩個游客離開機場還有二十公裡,便帶領我們已經到達的13位游客一起先去換登機牌。原來我們的團由15個游客加孫領隊共16人組成,其中四對年青小夫妻,二對老夫妻,一位金華的中年女士加上我和阿彬組成。我們的GF80航班是12日早上2:45分由海灣航空公司承運的。說是海灣航空公司的票價便宜。辦完行李托運,在過海關時看見孫領隊帶著那一對年紀比較大的老夫妻也跟上來了。過海關很順利,但飛機誤點了。我們是先飛達巴林,再轉機去開羅的。到了3:10分終於開始登機了,待起飛已經是3:40了。空客A340的飛機上坐得滿滿的,椅子背上有小電視,但都是阿拉伯語和英語的,俺看不懂也就不看了。機上吃了二頓飯,吃了睡,睡了吃就糊裡糊塗到巴林了。此時是當地時間早上8:50分,我們北京時間是下午13:50分,時差5小時,飛了十個小時。其實一路要飛越東南亞、印度到達沙特邊上的巴林,路途還是很遙遠的。在巴林免稅店買了二條煙和一瓶酒;因為介紹說埃及是伊斯蘭國家,沒有酒精飲料的,所以要喝就要自己帶,一瓶威士忌,1升裝的15美元,很便宜。買煙酒的時候正好遇見同機到達的一個九人團,他們沒有領隊,有個英語很好的年青女士帶隊轉機。看來這次同機來埃及的就二個小團了,金融危機對國內外的旅游業影響還是很大的。應該10:00飛開羅的飛機又誤點了,到10:30分才起飛。三個多小時後到達開羅機場。拿到行李出了海關,到機場大門已經是開羅時間下午14:00了。開羅和北京的時差為6小時。二、第二天 開 羅埃及的地接是個30多歲男士,名叫薩義,個頭176左右,皮膚比我們國人黑一點,但不是黑人,頭發蜷曲,眼睫毛很長,看上去很有休養。薩義中文說的很流利,一聊天知道了他在埃及大學學的是中文,並於97年作為交流學者在北大留學一年,又做了十年的中文導游,可以說是個中國通了。薩義說埃及人的姓很長的,要加上父名、祖父名、曾祖父名、曾曾祖父名,所以你們只要記住他的名字就可以了。薩義讓大家在機場出口處的小銀行裡都換了一點埃及磅,1美元=5.5埃磅(L.E),因為這裡上洗手間都要1埃磅小費的。我和阿彬各換了50美元。換完零錢大家跟薩義去乘坐在廣場上等候的旅游車。旅游車是日本豐田的考斯特,很新的,也很干淨。埃及人他們習慣是把所有行李放在車頂上的,車頂有行李架,所以車內還是空的,不用坐加座。當地的氣溫約25度,很舒適宜人。大家坐穩後薩義介紹說:現在開羅的交通很堵,去其他景點時間很緊張了,建議大家改變當天的行程先去埃及博物館。我們大家對開羅的情況也不熟悉,所以也沒有人反對。機場離開市區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一路上看見車窗外的建築都很陳舊,和沙漠一樣的黃土色沒有其它色彩,大部分房子一看就是私人建造的,很無序的,外立面都沒有做粉刷的,好像國內的爛尾樓,感覺是我們國內二十年前的縣城,但開羅的城市面積大得多。路上車很擁擠,基本沒有看到紅綠燈和警察的,車輛左拐都是繞圈的,沒有十字路口。(不知道為什麼英國人統治埃及那麼多年也沒有把他們的行車方向改為左行)。路上的小車都很破舊,高檔車很少的;出租車都是“拉達”牌的,黑色的,很破的上面有行李架的就是。行人很多,沒有信號燈只有亂穿馬路了。女性都在頭上裹著黑色的面紗,有的只露出二只眼睛,沒有面紗的一定是外國人了。因為去埃及之前在網上都做了功課,所以我也不覺得意外。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在此埃及行的第一個景點---埃及博物館。博物館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景點裡外到處是警察,進門要安檢,照相機、攝像機都不能帶進博物館,看來安全還是很好的。埃及博物館建於1902年,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薩義介紹說館內除了一件文物是仿制品,其他30余萬件文物都是4500-3500年

前的真跡,要是細看一年也看不完。薩義要我們緊緊跟著他,他會帶我們看館內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經典文物。博物館游客很多,我們先參觀了一樓的展品,大廳進去迎面有一尊4500年前古埃及法老的雕像,7米多高的雕像是用黑金大理石雕刻的,這種石頭是非常堅硬的,不僅拋光的比我家裝修的大理石還好,而且雕刻精細,眼睛、眼皮、衣服的層次分明、細膩,太美了!太令人驚嘆了!如果說它是今天的仿制品我一點不感覺驚訝的,但在4500年前要制作出這樣精美的雕塑是無法想像的。按照時間推算,在這一千多年後的中國應該是商朝,有了青銅器,就是那青銅器也無法打磨這麼堅硬的石頭啊!薩義說專家推測那時是用激光打磨的。我感覺有可能的,因為沒有別的可以解釋。薩義帶我們來到一塊1米見方的石碑前,讓我們猜博物館內唯一的仿制品,我們大家當然猜不出了。然後他告訴我們這塊石碑就是仿制品,這塊碑被稱作密碼碑,上面刻有三種文字,上層是古埃及法老的像形文字,中間是古埃及民間文字,最下面好像說是古希腊文字,人們就是通過破譯最下面的文字再來解讀最上面的像形文字,破解了古埃及燦爛、偉大的文明史。沒有這塊碑,埃及人自己都沒法知道埃及的歷史。石碑原來是法國人在埃及發現的,後給英國人搶奪去了,真跡現在大英博物館。現在你知道帝國主義的原罪了?看完石碑後薩義又帶我們去看4000年前記錄在草紙上的畫和文書。草紙是用棕櫚樹葉制作的,草紙上的畫和中國畫差不多,是平面的,沒有西洋畫的透視效果,但畫的很細膩,最出名的那副鴨子圖上的鴨子羽毛都畫出來了,顏色保存也很好;還有現在廣告中常見的生命樹圖案,原來也是從這裡模仿去的。文字都是像形文字,正是這些畫和文字把古埃及的文明史完整的記錄下來。埃及是世界歷史上最先發明書寫規則的國家,它創造了字母與像形文字。古埃及人十分注重記載他們創造的歷史和經歷的事件。埃及邁著文明的步伐大步走過了史前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穩定體制的國家。一直以來只以為我們中國有像形文字,看來埃及人在這方面的記載比我們早1000年以上,而且記載得那麼完整。跟著薩義又去看古埃及法老的生活用品,亞麻布衣服,襪子,各種材料做的拖鞋,式樣竟然和現在的拖鞋一樣,還有用亞麻布做的避孕套,令人不可思議!除此以外,館中還展出有許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種木制、皮革制和麥稈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紡織機模型,犁、鋤、鐮等農具,棍棒、投擲器、斧、弓、箭等武器,豎琴、七弦琴、橫笛、鼓等樂器,水平器、筆、調色板等文化用品。還有世界上最早的香料制作,有一瓶香料還沒開封呢,真想聞聞四千年前的香水什麼味。一樓展區還有許多各個時期的法老和王後雕塑,其中有埃及貨幣上法老王頭像的原件,後面的老鷹代表王權;有好幾尊雕像的眼睛盡然是明亮的,薩義告訴大家這是水晶做的,真是讓人贊嘆不已。這裡的歷史文物讓人看的眼花繚亂,驚奇震撼。展品上的解說全是英文和阿拉伯文的,確實如薩義所說,沒有他的解說我們是看不懂什麼的。走馬看花跟著薩義看了一樓的展品後來到二樓。二樓的大部分展台給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門的文物占據了,圖坦卡門法老並不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出名的法老,據說圖坦卡門9歲登基,公元前1361年18歲就駕崩了,在位時間很短。他的出名是因為他的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卡特在盧克索的帝王谷發現,因為沒有被盜,出土文物很完整而出名。二樓有幾個玻璃罩住的木棺,大套小的有五層。外面還展出了墓穴裡出土的法老的金質御座、戰車,兵車和狩獵用彎弓,鑲嵌像牙和彩色玻璃的家具,王後的珠寶首飾和衣箱等。法老的一個御座是可以折疊的,薩義稱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折疊椅,還有一個折疊床上用的鉸鏈盡然和我們今天所用一樣。昏!在二樓另一個玻璃房間裡,陳列著圖坦卡門法老的黃金面具、黃金棺、黃金飾物。最著名的圖坦卡門黃金面具據說是用一百多公斤黃金打造的,精美絕倫,無與倫比!上面的像形文字線條清晰,無法想像在我們的青銅器時代古埃及人已經能提煉出那麼純的黃金和制造出那麼復雜的工藝品了。看看法老所用的項鏈、耳環等裝飾品,我們一點不懷疑今天卡地亞等大品牌設計人員會在這裡找到設計靈感,這可是3600年前的設計制造啊。二樓最後是個木乃伊陳列館,需要自己另外買票100(LE),我和阿彬都買票進去看了。最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也在裡面,黃色的頭發,鷹鉤鼻子,身上裹著亞麻布,保存很好,感覺和現代的埃及人一點不像。薩義解釋說盜墓者只要財寶,不要木乃伊,所以木乃伊才保留到現在。據說拉美西斯二世還出了一次國,那是因為木乃伊有了霉菌要去英國體檢治療,英國還特意給他發了一張護照呢。近二小時參觀,面對這些精美絕倫的展品、文物,我只能用震驚來表達我的感受,我感覺只有把古埃及的文明稱之為最偉大的人類文明比較恰當,以此來抒發我對古埃及文明的敬佩和贊揚(我不否認古希腊文明、古羅馬文明、古中國文明等),因為它是人類至今發現最早、最完整、最輝煌的人類文明,無與倫比,無法想像。埃及都可謂是人類文明的先行者。出了埃及博物館天已經黑了,住宿的酒店是靠近金字塔的郊區,半路上在一個叫王府的中國餐館用晚餐,不過這中餐是不敢恭維的。團裡的人都說吃不慣西餐,我感覺這比西餐還難吃,將就的吃點吧。酒店叫CRAND PYRAMIDS是五星的。都說埃及的酒店和國內差二個星,我感覺可能誇張了。這酒店和國內四星比一點不差。五-六層高,房間很大,裡面有電冰箱和保險箱,外面有游泳池,環境很

好。埃及白天26度,晚上也只有16度,游泳是不行了。衝涼後我坐在陽台上,倒上一杯威士忌,裝上一鬥煙,阿彬不喝酒,衝上一杯咖啡,一起聽著露天酒吧傳來的免費音樂,感覺很愜意的。三、第三天 金字塔一直睡到酒店叫早。酒店的早餐我是很習慣的,各式面包、黃油、咖啡、牛奶,在家也沒吃那麼多。回到樓上拿行李時,阿彬說這裡可以看見金字塔,在陽台上一看,果然金字塔就在不遠,可惜昨晚天黑了沒看見,要不還要多喝點酒呢。今天的游程從金字塔開始。上車沒幾分鐘就到金字塔了,薩義說這是住郊區的好處,要不路上要花好多時間呢。管它呢,有時間玩就好。金字塔景點同樣有很多警察在巡邏,還看見防暴犬在檢查。埃及據說發現了118座金字塔,就在我們出發的11日那天發現第118座的,也許這也是我們和埃及有緣分吧。我們去參觀的吉薩金字塔是第四代法老祖孫建造的金字塔群。其中最大、最出名的是胡夫金字塔,也稱大金字塔,是埃及的像征,距今約4600多年。胡夫金字塔是用230萬塊平均2.5噸的石塊堆砌而成。原來高146.59米,底邊寬230米,現在由於分化後外面的一層沒有了,成高138米,底邊寬220米。邊上是他兒子哈拉夫法老的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650年。高度比胡夫金字塔底3米,但建造的十分精致。第三坐是胡夫孫子孟考拉的金字塔,規模小了許多,說是由於第四代王朝衰落的原因。薩義建議我們去看哈拉夫金字塔的內室,(需要另外買票30LM)

因為相對來說這個墓道好走一點。團裡只有年青小夫妻中相對年齡最大的一對說不去,他們說因為書上說有什麼咒語和輻射什麼的。看來這對小夫妻蠻小資的。薩義說的沒錯,就是這裡的墓道也很難走,要彎腰弓背才能進去,裡面空氣不好,墓室比較大,只有一個石頭棺還在,不過來了總要看一下的,這是人類的祖先的作品啊。看完金字塔裡面後,薩義又帶我們到後面的高點去拍三座金字塔的全貌,不想團裡年紀最大的一對老夫妻不見了,把孫領隊急壞了。薩義說這裡走不了的,讓孫領隊帶著我們去拍照,他和司機開車去找。等我們拍完照片,果然老夫妻也找到了,一場虛驚。


從高地下來就去參觀著名的人面獅身像,那是建在哈拉夫法老金字塔前面的,人面獅身像前面還有一個神殿。人面獅身像和神殿原來都被埋在沙裡,上面還有水,後來水退了才從沙裡挖出宏偉的神殿和整塊石頭雕塑的人面獅身像。人面獅身像的臉部風化很嚴重,傳說是拿破侖占領埃及時用炮轟掉的,狗東西真壞!游完吉薩金字塔就去用午餐,那也是只有將就水平的中餐,好在酒店早餐吃的飽。吃完午餐就去參觀市內的幾個景點。下午先去參觀空中教堂。因為這個教堂是建造在樓上的,所以稱空中教堂。也有一千多年歷史了。裡面的建築風格和牆上的裝飾我感覺很有伊斯蘭的風格,和歐洲的教堂很不一樣的。據說耶穌從耶路撒冷逃出來時是先到達這裡的,後來才去歐洲的。出了空中教堂來到幾十米遠處一個教堂的地下室參觀,傳說中耶穌從耶路撒冷逃出來後在這個地下室躲避居住。離開天主教堂就前往不遠處的一個猶太教堂參觀,裡面有幾個警察保護著。只知道猶太教的主還沒降臨,也不了解,所以只看一下就出來了。因為不用門票,薩義讓大家送幾盒清涼油給那裡的警察。大家上了車,薩義告訴大家一天的景點都游完了,我們馬上指出:行程上還有清真寺沒有參觀。孫領隊和薩義核對了行程後,薩導便帶我們驅車去參觀清真寺。埃及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有很多著名的清真寺,薩義帶我們去參觀的據說是開羅最早建的清真寺。造型很像北京的四合院,只是規模要大很多。四邊的室內都是相通的,但左手邊三分之一的房間有木制的屏風擋住,那裡面是女性信徒做禱告時的地方。中間是個大天井,有做禱告前洗淨身用的水池。這個清真寺估計可以同時容納幾千人做禱告,好大的。參觀時女性要穿上綠色的長袍,用帽子把頭發遮住,

男的就沒什麼要求了,不過所有人入內都要脫鞋的。

一天的游程終於完成了,離晚上坐火車去盧克索的時間還早,薩義說帶我們去參觀香精店和埃及著名的草紙畫。我們知道那是要帶我們去槍店了。香精店在一條我們不知名的大街旁,進門裡面一股香味,介紹說埃及的香精是不含酒精的,店主還介紹了各種香型。店裡除了香精還有好多漂亮的彩色玻璃瓶,埃及是最早發明玻璃制作的。香精不分香型一瓶50ml的50美元,買四瓶送二瓶。幾對年青夫妻都買了,我不感興趣沒買。上海人講品牌的,這沒品牌的你送人家還給人背後說傻。

看完香精店去草紙畫店。草紙畫店門面還比較像樣,店堂裡面很大,掛滿草紙畫。薩義和店裡人是很熟悉的,所以在他們表演做紙的時候容許我們拍照。介紹完造紙的過程薩義就開始介紹幾幅他認為比較有埃及文化特色的草紙畫。這裡的畫開價很高,但畫得比外面一般店裡看見的要好。同團的幾對小夫妻都很想買,我們一起用上海話商量價錢(薩義的國語很好,但上海話還是聽不懂)。我們決定在他們開價的基礎上打4折,孫領隊英語好,讓孫領隊幫助討價還價。孫領隊人比較直爽,一個勁的和店方談價。她沒有一般領隊撬倒邊讓你們購物急猴相。最後店主同意60×45(cm)尺寸的畫在半價40美元的基礎上再送一張小的草紙畫和我們成交,我和阿彬各人選了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其他幾對小夫妻也買了不少,二對老夫妻對這不感興趣。購草紙畫後就沒有活動了,薩義說火車是20:30分的,離開上車時間還早,建議找個地方大家坐下來喝咖啡。我倒是很贊成的,可是響應的人不多,二對老夫妻又不喝咖啡,所以沒辦法,只能直接去火車站了。火車站很破舊,站台只有一根車道,所有的車都先後停靠這一邊。火車站人很多,秩序也很亂的,列車也很破舊,車一到大家往上擠,和我們六十年代的城鎮級車站差不多。火車誤點半個小時到站,薩義說開羅到盧克索有700多公裡,埃及的火車是沒准點的,明天應該早上6:20到盧克索,但什麼時候到達是不知道的。我們乘坐的火車還是很不錯的,可能是旅游列車的關系吧?據說車票每張要60美元,在埃及應該是很貴的。我們是兩個人一間的包廂,平時是二個沙發,晚上翻開後是上下二張床,房間裡可以梳洗,但沒有衛生間。晚餐是火車上提供的,阿彬說太難吃,好在我帶了火腿腸和榨菜,可以調劑一下。多余的一包榨菜送給了隔壁的孫領隊和金華阿姨,孫領隊好開心的。用完晚餐,時間還早,就和孫領隊她們聊天,原來孫領隊是從德國留學回來的,(怪不得外語那麼好),回國做涉外導游帶團。現在國內的涉外團生意不好做,就來帶出國團了,看來導游的飯也不好吃了,金融風暴對旅游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十點鐘左右,車上的服務員來車廂把床放下來,阿彬說累了就先睡了。我在走道上抽了一鬥煙後,也伴著車軌的節奏慢慢入睡了。四、第四天 盧克索

在搖搖晃晃中醒來,一看表已經是早上6點多了,原來火車正點到達盧克索應該是早上6:20左右,可是列車服務員還沒有來叫早,也沒送早飯,看來晚點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薩義說的沒錯。車上梳洗的人不多,供水也沒問題,就是沒熱水,早茶是沒得喝了。約到9點鐘列車服務員來送早餐,盒裝的裡面有面包等幾樣點心外加一杯咖啡。(第二杯要另外付費了)10:30分,晚點4個多小時後列車終於到達了盧克索車站。盧克索在古埃及叫底比斯,意思是有100座城門的城市。他的崛起是在古王國衰落之後,中王國十七王朝後古埃及的首都從孟菲斯遷移至此,直至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它一直是王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那是發生在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事了。橫貫埃及南北的尼羅河把盧克索一分為二,河的東面有著卡爾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等代表古埃及燦爛文明的驚世之作,被稱為生命之城;河的西面則以埋葬著幾十個古埃及法老、貴族的帝王谷令人敬畏,被稱之為死亡之城。引著太陽升起的神廟和伴著夕陽下山的古墓構成盧克索的神秘和不朽。看來幾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經會看風水了。我們去的第一個景點是盧克索的卡爾納克神廟。上車後不一會就到了卡爾納克神廟大門口。薩義介紹說卡爾納克神廟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著名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也是在此拍攝

的。我們參觀的阿蒙神廟只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主體部分,這裡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始建於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十八王朝,在此後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內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寬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氣勢宏偉,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 米,周長15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這些石柱歷經三千多年無一傾倒,令人贊嘆。我計算了下,每根石柱約131立方米,重達200多噸,就是用今天的設備要建造這樣的工程也十分困難,真沒法想像古埃及人是這樣把它建造起來的。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艷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

神廟裡有眾多法老及後妃們的塑像。最著名的是第二座塔門旁矗立的兩尊拉美西斯二世的粉色花崗岩巨像,高達8米,正面看去右邊的一尊已經被毀,只剩下兩只大腳,左邊的一尊雖然巋然屹立,但臉部也風化殘破。他身體下方站立著一座小的塑像,據說是拉美西斯二世最愛的王妃。塔門的正面和側面刻滿了為拉美西斯二世歌功頌德的像形文字以及描繪戰爭和祭祀場景的圖案,整個神廟也是古埃及最富於文物價值的石刻檔案庫。穿過大廳眼前就呈現出聞名遐邇的方尖碑,這座高的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據說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開創古埃及新王國時期一代盛世的圖特莫斯一世法老的女兒,圖特莫斯二世法老的同父異母妹妹兼王後,圖特莫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立此碑在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聖的神廟裡,獻給太陽神阿蒙,並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碑身全高29米,重323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現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在這座碑的前面還有一座高25米,屬於圖特摩斯一世。

看完這些主要的景點後,薩義帶我們來到神廟右邊的一個殘壁前,上面可以清楚的看見最古老的數字表達符號,可以猜出也是十進位的計數方式,和今天的羅馬數字表達方式及其相像。轉眼規定的集合時間到了,感覺時間太匆忙,光是聽講解和看文物就花去了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好好的找個角度拍幾張照片。一直以為埃及最令人震撼建築是金字塔,看了卡爾納克神廟才體會到埃及不僅僅是有金字塔,古埃及的文明是很完整的,是一種涵蓋建築、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創造性的文明。參觀完卡爾納克神廟薩義安排我們用午餐。車在一個酒店門口停下,中餐廳在酒店後面的花園裡,緊靠著尼羅河,可以看見尼羅河清澈的河水和河面上揚帆的船只,環境非常好。因為說下車是用餐,所以沒把相機帶下來,有點遺憾。尼羅河發源於赤道以南,非洲東部的高原之上,彎彎曲曲,浩浩蕩蕩,由南向北奔騰而去。尼羅河貫穿非洲東北部,流經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蘇丹等國,經埃及最後流入地中海。全長6740公裡,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

世界第一長河,流域面積為28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非洲大陸面積的1/10。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的燦爛文明,養育著現代埃及的8千萬百姓,是埃及的母親。下午我們先參觀帝王谷,薩義說帝王谷就在河對面的西岸,開車要繞路過橋40分鐘,我們坐船擺渡到對岸,車在我們吃飯時已經開去那裡等了。現在俺也終於有機會在尼羅河上坐船了,感受一下非洲母親懷抱的溫暖。小船也就可以座20來人,用的發動機馬力不小,所以船開得很快。此段的尼羅河約400米寬,水面很平靜,水也十分清澈,幾分鐘後就到達了對岸。

車行不遠就到了帝王谷。薩義先帶我們在展廳觀看了有關帝王谷的立體模型與解說,然後大家乘坐電瓶車參觀法老的陵墓。帝王谷四面環山,中間是一段倒“人”字形的山谷,這裡密布著17王朝至20王朝幾十位法老的陵墓,現在已發現的有64位法老的墓穴,帝王谷由此得名。帝王谷的陵墓距今大約在2500年到4500年之間,規模、大小都不盡相同,絕大多數在被考古發掘前已經被盜掘過了。圖坦卡蒙法老的陵墓是英國人卡特用十年時間在1922年發現的,因為圖坦卡門的墓穴在被盜的9號墓穴下面,所以被發掘前沒有被盜掘過。雖然圖坦卡門在位時間很短,墓穴的規模比較小,但藏品十分豐富,保存十分完好,所以被視為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按門票的規定,我們的參觀票可以參觀三個墓穴,在薩義建議下我們參觀了有精美壁畫的拉美西斯一世、六世和藏有巨大石棺的拉美西斯四世的墓穴。墓穴裡面是不能照相的,所以裡面的壁畫內容只有從埃及人的草紙畫上去查找了;其中一個墓穴頂上有幅仙女吃太陽圖,每天晚上仙女把太陽吃下去,早上再生出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法老們把墓都建在太陽下山的地方,而在太陽升起的地方蓋神廟的原因了吧?希望重生!

出了帝王谷我們前去盧克索神廟游覽。路上順便參觀了門農巨石雕像。石像高20米,風化嚴重。原來這是新王朝時期法老神殿前的雕像,坐像身後,是他的葬祭殿,但後來的法老拆了這座建築,並把他作為自己的建築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建築物已經完全被破壞了。人們認為石像是希腊神話中的門農的雕像,就給石像取名為門農像。羅馬統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現了裂縫。每當起風的時候,門農像就像在唱歌一樣,十分神奇。但後來經過修補之後的門農像,就再也沒有唱過歌。 這裡不用門票,所以大家也就下車照了張到此一游的照片上車了。
盧克索神廟在尼羅河的東面,我們又要上渡船到河對岸去。神廟離開尼羅河很近,在船上就可以隱約看見盧克索神廟的圓柱。盧克索神廟是阿蒙神在奧貝多祭典時在尼羅河畔的行宮,供奉月亮神,規模比卡爾納克神廟小許多。神殿門前可看見一小段“公羊之路”的遺跡,路旁滿是羊頭的雕刻。神廟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諾菲斯三世完成的,後來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門和庭院,並在門口豎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現存三尊,和巨大的方尖碑一同聳立在神廟前,方尖碑本是一對,右側的那一座換走的方尖碑現在就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上。原

來我們在法國協和廣場看見的那塊法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方尖碑是1838年穆罕默德.阿裡以一座鐘的代價換給法國的。傳說換來的此鐘就走了一天,活該!不過那是另一個傻子和一個騙子的故事了。盧克索神廟的石柱和卡爾納克神廟的石柱風格不同,石柱面都呈雙排紙草扎狀,十分優美。卡爾納克神廟的石柱是圓形的比較壯觀。如果把卡爾納克神廟看做男人,那盧克索神廟就是一個美少女了。神殿最奇怪的是在進入門廳後的原殿上建有個清真寺,原來十九世紀整個盧克索神廟被尼羅河的泥沙所淹沒,當地的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上面建了清真寺,直到後來挖出下面的神廟,才形成現在奇特的狀況。因為是當天最後的景點,還沒到集合的時間天色已很晚了,照片又拍不了了。一個人走到神廟前的高地上,靜靜的眺望,夕陽輕撫下盧克索神廟給人一種凄涼的柔美,當年的輝煌不在了,留給後人的是它寧靜和神秘,真不愧為古人供奉月亮神的傑作。

按照行程安排,當天晚上我們團要趕去紅海邊的胡爾哥達。盧克索到胡爾哥達約300多公路的路程,約需要在沙漠裡行車4-5個小時。晚餐要到胡爾哥達酒店才能用。薩義建議我們大家買點吃的充飢,大家一致要求去麥當勞,於是我也在異國的麥當勞買了一份阿拉伯餅,味道還很不錯呢。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過埃及恐怖分子襲擊游客的事件,所以現在旅游車在埃及走長途都要先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集合,在武裝警察、警車帶領下集中一起前往。薩義說他們本國人是沒有這樣待遇的。晚上6點鐘前我們的車到達指定地點,因為到得早,我們的車排在比較前面。6:30分以後車越來越多了,不下60輛吧,大巴車居多。薩義說這些大巴是以紅海為點歐洲團回紅海去的車。果然不久警燈亮起,警笛鳴響,警車開道,車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一路上路口還有警察管住,中間後面也有警察護住,好威風的!第一次享受國賓車隊的待遇啊。車上時間開始了二對老夫妻對薩義的考試。先是問埃及工農業生產,再就是開羅房價多少?最後是薩導的婚姻了。一起出來時間久了知道我們團裡年紀排第二的那對老夫妻中男的原來是連雲港市政協的,處級干部退休的,女的是公安局退休的。當他們知道薩義還沒結婚後一個勁的問薩義為什麼不結婚?為什麼不在北京上學時娶個中國太太?他們不知道老外是很注重自己隱私的?就是國人現在也不會這樣問啊。一個勁的打官腔說教。愚昧又好搞笑的。還是我給薩義打圓場,問了薩義幾個埃及的歷史問題。薩義介紹說,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希腊人占領了埃及,埃及法老時期結束。在希腊人統治三百多年後,公元前30年埃及被羅馬人征服並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且隨之成為了羅馬帝國最富有的一片領地,又統治了埃及600多年。公元641年,奧馬爾·本·赫塔布征服了當時正處於阿慕爾·本·阿斯時代的埃及,埃及由此進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即伊斯蘭時代。這個歷史階段又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首先是倭瑪亞王朝,隨後是阿巴斯王朝、艾赫錫德王朝、法蒂瑪王朝、艾尤布王朝、馬姆魯克王朝,最後是奧斯曼時期,埃及作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長達近300年。薩義說,由於二千多年來外來民族的統治和通婚,現在的埃及人只有國家的概念而基本沒有民族的概念,所以埃及人基本是混血的,有的像歐洲人,有的像阿拉伯人,有的像非洲人。有的皮膚白,有的黑。經他那麼一說,我到感覺許多皮膚白的埃及人更多的像羅馬的拉丁人,黑頭發,高鼻梁。車隊一路在警車的帶領下行駛在一片漆黑的沙漠裡。行車約二個多小時後,車隊跟著警車一起進入休息站。二十分鐘後又集體上路奔紅海。到達胡爾哥達的沙漠玫瑰酒店已經晚上11點了。孫小妹給大家安排好房間後,我們在酒店餐廳簡單的吃了點東西也就休息了。五、第五天 紅海之濱胡爾哥達是建在紅海邊沙漠上的新型度假城市,所以一邊是紅海,一邊是浩瀚的大漠;這裡的淡水都是從幾百公裡以外的尼羅河用大口徑水管引入的。薩導安排了二個紅海的自費項目,一個是沙漠探險,一個是紅海海底,都是50美元/人。知道這是導游宰人的項目,想想薩導這幾天總的還是可以的,講解、介紹、服務都比較到位,自費項目也不像泰國那麼強迫參加,加上阿彬說沒有進過沙漠,沒有騎過駱駝,所以我們就決定參加沙漠探險的項目,全當是增加給導游的小費吧。還有兩對小夫妻和一對年紀最大的老夫妻也參加。其他人也都參加了海底的項目,就那對年齡大的小夫妻什麼也不參加。在酒店看見海底探奇是35美元/人,看來薩導還不算最黑的。因為要去沙漠裡看日出,所以早上5點就和阿彬起來了。5:20准時到酒店門口集合,加上孫領隊、薩義共八個人都到了。兩輛豐田的越野車已經停在門口了。車很新的,但不是國內陸地巡洋艦,而是有點像皮卡,後面的位子是直放對面座的。

一出酒店不遠,二車一前一後就車就進了沙漠。天還黑咕隆咚的,阿彬問我司機怎麼找到路的?我說他們有他們的路,還有方向感,雖然沙漠很曠野,但在車燈的照射下還是可以看見原來行車後留下的輪胎印的。這裡又不下雨,所以走多了就是他們的路了。一路上車很顛簸,不過車的動力很好的,上下沙坡都比較輕松的。半個多小時後,約6:00,車到了一個沙包前停下,按司機一路50-90碼的車速,我估計離開酒店約有25-30公裡吧。天也朦朧的亮了起來。

大家跟著薩義一腳高一腳低的爬上30米左右高的沙包,沙包是個制高點,前面的視野很開闊,在沙包頂上可以一望無邊的看見地平線。這裡的能見度真好!薩義說還有10來分鐘太陽就要出來了。6:15分左右,太陽從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了,淡淡的紅色,我拍過不少日出的景色,在沙漠裡看日出倒也是第一次,感覺還是很開心的。幾個小年輕不怎麼懂攝影。在太陽上來一點的時候,我給阿彬逆著太陽光拍了一張人的剪影,他們看了都好興奮的,紛紛學著我拍的角度互相拍了起來。看完日出是直接從沙包正面下坡的。正面的沙很松軟的,(怪不得薩導要帶我們從後面上沙包),一步一滑的特別好玩,舒服。接著薩義就帶我們去參觀沙漠裡的游牧部落。車繼續向無邊的沙漠深處駛去,約十幾分鐘後我們在一堆沙包前面停下,這個部落就在沙包下。搭建的幾間草房,很原始的。看見我們的越野車到達,部落的小孩就牽出駱駝讓我們騎。不過這裡騎駱駝有點掏漿糊,短短的十分鐘也只是在平地上走了走,一點還沒感覺呢。在部落的草房裡休息,部落主人還提供我們用早餐和茶水。第一次看見薩義抽水煙,埃及的水煙蠻出名的,聞起來很香的。和我們的煙草做法不同,水煙是把煙草浸泡在各種香料的液體中的,有蘋果、草莓等香味。煙葉很濕的,所以抽的時候上面是用碳燒的。學薩義的方法也抽了幾口,味道不習慣。回酒店的路上天大亮了,司機把車開的飛快,這時才看見有的地方沙坡是很陡的,有的又陷下去很多,多虧了是越野車。回酒店休息了一下。午餐薩義安排在鎮上的一個當地人飯店吃海鮮。所謂的海鮮就是一條不知道名字的小魚,一只小螃蟹,一點炸魷魚,沙拉加炒飯。看來想吃好的只有回家吃了。下午自由活動。我們住的酒店叫沙漠玫瑰,因為晚上到達的,一早又出去,所以酒店怎麼樣也不知道。和阿彬帶著相機去酒店裡邊先兜一圈。酒店占地很大,是馬蹄形的,周圍一圈都是客房,中間是很大的三個大小不同、水深不等的游泳池,其中一個上面還有一個水上酒吧。這裡中午的氣溫約27度,看來游泳池的水溫還是很低的,水中游泳的客人很少,池邊倒是躺滿曬太陽的歐洲游客,從特點看是俄羅斯游客居多。酒店馬蹄形的缺口是個人工的沙灘,說人工因為沙灘是人工造的,再引進外面的紅海海水,形成一個很大的海水游泳場,游泳場的外面才是真正的紅海。人工海灘的邊上是通往紅海的游船碼頭棧道,棧道可以一直通到海裡。一望無邊的紅海湛藍色的,和遠處的天空渾然一體,看上去很美,海面的風也很溫柔,沒有海南海邊的那股海腥味;海水清澈見底,站在棧道上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海水中的魚和珊瑚。看見幾個老外帶著簡單的面具在海面上潛水探礁,我和阿彬決定回客房換泳褲後再來游泳。

這裡是沒有沙灘緩衝的,直接是從珊瑚礁石上慢慢走入大海。沒想到海水比游泳池的水溫要暖,一點不感覺冷,被紅海海水撫摸很舒服,很愜意。海水深處還可以清楚的看見水下的珊瑚礁石和細沙。這裡的海水感覺不是很鹹,也不是很澀,不知不覺已經離開岸邊很遠了。阿彬可能水性不好,一直沒敢進水深的地方。晚飯後和幾對年輕夫妻約定一起去酒店對面的商業街上購物,把語言過關的孫小妹也拖上了。比較了幾家草紙畫店和香水店,大家感覺我們酒店正對面的那家草紙畫店還可以,於是我開價10美元買與開羅買的同樣尺寸的草紙畫,老板說這店裡的畫是他自己設計制作的,所以15美金很便宜了,不願意再低了。孫領隊告訴老板這個價錢我們大家一起會買好幾張畫,要不一張不買,才把老板說服了。我又買了二張不同風格的草紙畫。六、第六天 回到開羅

又起個大早,為了拍紅海的日出,5點多就去酒店後面的棧橋,等著太陽來見我。阿彬要睡懶覺沒去。早上氣溫很低,感覺有點涼颼颼的,為了日出也顧不上了。六點一過,太陽從遠處的水平線上慢慢出來了,和昨天沙漠裡出來感覺上又不一樣,在水中她多了一份柔和。拍完日出等著餐廳開門就直接用了早餐。今天應該算比較輕松的。任務就是下午回開羅。下午1:00我們的車又在指定的地點集合,組成車隊回開羅去。不過回去的車並不多,一共才十來輛。一路上除了休息站,基本都在沙漠中行駛。回到開羅已經晚上7點多了。新入住的酒店也是五星的,條件和第一天到開羅住的酒店差不多。七、第七天 亞歷山大又起了個早。今天是去埃及最北端的亞歷山大參觀。亞歷山大離開羅約200多公裡,緊靠尼羅河的出海口,驅車需要3個小時。7:30大家在酒店門口集合上車出發,約10:30到達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城是現在埃及的主要港口和全國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始建於公元前332年,希腊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建立了這座城市,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作為當時馬其頓帝國埃及行省的總督所在地,也是古代歐洲與東方貿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樞紐。港口曾經建有被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一的燈塔。1477年在倒塌的燈塔的原址上修建的城堡,納賽爾時期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亞歷山大很像上海的外灘,有著殖民地時期的烙印,沿海濱的一條濱海大道有二十多公裡長,一邊面對蔚藍色的地中海,另一邊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歐洲風格建築物和現代的建築物,只是與外灘的建築相比要陳舊許多,但總體上給人的感覺與開羅不同,有一種相對比較開放和多元的氛圍,有一種曾今相識的親切感。我們的車沿著濱海大道直接去龐貝石柱景點。龐貝柱又稱騎士之柱,是一根高達27米的粉紅色亞斯文花崗岩石柱,建於公元一世紀左右的羅馬皇帝戴克裡先時期,柱頂頂著花形柱頭,最初可能立著戴克裡先皇帝的雕像。中世紀的西方人還猜測柱頂曾經放置一個球體,裡面放著龐貝的頭顱示眾,“龐貝柱”由此得名。石柱原是薩拉皮雍神廟的一部分,薩拉皮雍神廟是希腊-埃及神薩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廟,最初建於托勒密三世在位時期。神廟僅僅存在很

短時間就被毀了,只有石柱保存下來,成為航海者的航標。巨大的石柱聳立1600年,無論風雨還是人力都無法撼動。石柱前面有兩尊花崗石的人面獅身像,據說也是羅馬人從南方搶奪過去的。也許是欣賞過了盧克索那些偉大的神廟和石柱,感覺龐貝石柱很一般,沒有什麼可以引發大家興趣的,只是拍幾張照片了。

午餐在海濱大道上的一個酒店內用餐,東西很少味道又差,好在店在海濱大道上,我可以拍拍街景,眺望美麗的地中海。這裡的埃及女性也相對比較開放,用於包頭的頭巾色彩也豐富多了,不再是全黑一包到底的只露眼睛的。用相機對著mm看看反應,有幾個竟然對著我的鏡頭微笑,好難得的,馬上按下快門。要知道,這裡拍mm的照片可比拍金字塔難多了。不經過對方的同意就拍人家不僅是違反了她們的教規還很不禮貌。參觀完龐貝石柱我們去參觀古羅馬人留下的地下墓穴。孔姆·艾爾蘇卡法地下墓穴是亞歷山大最大、最神秘的墓葬群,在羅馬時期它也是埃及最大的墓地。歷史可追溯到羅馬人統治埃及的公元一世紀,在這裡可以充分了解1800年前的羅馬墓葬文化。孔姆·艾爾蘇卡法地下墓穴深約20多米,分三層,有約200個墓穴,最初入葬是屬於一個貴族的大家族,整座墓穴裝飾華麗,隨處可見浮雕和壁畫。墓穴前的拱門裝飾中既有紙草、頭戴王冠的蛇等埃及常見的圖案,也有希腊神話諸神的形像。墓室中狗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像和鱷魚頭人身的索貝克神像,身穿羅馬百夫長的服飾。薩義介紹說這些壁畫和雕塑是學古埃及人的卻又不同於傳統埃及繪畫,有一種簡約的歐洲古典風格,但制作明顯粗糙,水平遠不如古埃及的工藝水平,說明它們並非出自古埃及的工匠之手,後來其他家族的人及民間百姓也加入了這一墓葬,逐步形成了現在發現的墓群。現在墓穴的第三層還沒挖掘,被水覆蓋著,薩義說那是因為這水抽不干的原因。

接著我們便去參觀我們在埃及旅游最後的一個景點—夏宮。蒙塔扎宮位於海濱大道東端,是以前的國王及王室成員避暑的行宮,所以也稱為夏宮。宮殿地勢最高,可以俯瞰幽靜的海灘,周圍被棗椰樹林和花園環繞,花木都是精心布置和修剪的,建築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風格。夏宮現在已經改建成一家奢華的酒店,不對外開放的,主要接待各國要政和富豪。據說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在這裡住過。我們在夏宮外面的前後拍照留念,又在夏宮前面的地中海邊上照了幾張相。回開羅的路上,大家要求薩義找個購物點,都想帶些埃及的土特產回去,薩義帶我們去了當地的家樂富。這裡的家樂富沒有國內的大,品種也相對少,衣服,家電比我們國內的貴20—30%左右,日用吃的、用的感覺便宜一點,同樣海飛絲的400ml洗發水,他們15le,差不多18.00人民幣,我們是41.00人民幣差距很大吧?回到開羅,薩導帶大家先去著名的哈利裡市場。哈利裡是開羅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在一個清真寺的邊上,人很多也很熱鬧,小販很多都會說幾句漢語,一個勁的吆喝,但真的要交談就不行了,整個市場給人的感覺亂哄哄的。古埃及人及阿拉伯人創造了數字,可是今天埃及人卻不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數量,而是用一種我們看不懂的數字符號。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引起我的興趣,所以就和阿彬到市場外的清真寺邊上拍夜景。回到酒店,薩義告訴大家凌晨1:00酒店出發去機場。不過晚上他不來送我們了,由他的助理送我們去機場。大家和薩義告別,感謝他這些天來為我們的服務。用餐後就衝涼休息,回上海的航班是明早上4:10的,又要折騰一個晚上。 八、回程大家准時在酒店大門口集合,上車後直奔機場。也許是半夜的緣故,一路上雖然車還很多,但很順暢,40分鐘就到了開羅機場。孫領隊及時提醒還有埃及磅的游客把錢換回來,果然還有幾個人要換,我還有20多磅也懶得去換,就帶回去作紀念吧,不知道那一天再來埃及可能還大大升值呢。回上海的航班也是要在巴林轉機的,又遇見同機來埃及的九人團。離上機還有段時間,大家坐在休息廳裡用酒店給我們准備好的盒餐,面包西餐大家都不太喜歡,所以好多食品都沒動呢。這時孫領隊過來問大家要拆封的食品,說那裡有幾個孩子沒東西吃,她要去做善事。掃了桌上的一大堆東西送了過去。沒多久她又帶這一個埃及小孩過來了,說不夠吃,原來這是一個埃及家庭,大太太有三個女兒,都比較大了,小的太太也有三個孩子,二個男孩一個女孩,大的7-8歲,小的還在喂奶。一家九口一起出來,有意思。幾個孩子餓了就在那裡吵鬧了。於是我們把所有的食品及水果都給了他們。埃及男性可以娶4個太太,蠻有艷福的,不過經濟負擔看來也不小。

准時登上飛機,位子很不錯,在經濟艙的第二排。可找到座位一看傻眼了,那一家九口的埃及人把位子全占滿了,因為換登機牌是地勤沒有把他們的座位放在一起,所以一家大小就在這裡坐了。我又不會英語,我們的領隊孫小妹又在後排,無法交流。好在同機回去的九人團那女士也在這一排,她英語好,叫來空姐,一陣交談,空姐也無奈這一大家子,就讓我們坐經濟艙的第一排,看來飛機還比較空的,第一排的位子也保留著。這也算本次埃及游的一段小插曲吧。到巴林機場離10:40飛上海的航班有一個多小時,又去免稅店買了幾盒巧克力和雪茄,准備回去送幾個朋友的。這次GF286航班准時可以登機了,一看排隊上機的人並不多,空中客車A340應該會很空的。心裡就計劃好上機後到機艙後排去找空位子。上了飛機果然後面全是空位,看前面那對老夫妻還忙著換座位,我就和他們說你們坐就是了,自己直奔後排,找了個中間四個聯成一排的座位。待飛機起飛後蓋上毯子舒舒服服的躺下。好美!本次埃及之行就在美麗的夢中結束了,飛機19日凌晨12:10准時到達浦東機場,我們從本次旅行的起點又回到了終點。

(博物館)

(金字塔)

(神殿石柱)

(撒哈拉日出)

(埃及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