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游三塔

作者: marvely

導讀8月底,公司到蘇州培訓,我自然又要借機游覽蘇州的景點了。 8月28日,我提前到了蘇州的蘇苑飯店。飯店距離觀前街商貿圈很近,在前台的地圖上,發現距離最近的景點是盤門景區,於是在布置完第二天培訓用的會場後,我就直奔盤門而去了。 還在景區正門口,就已經看到了高高聳立的瑞光塔,於是迫不及待的就買了門票(25元,沒有學生票)。不知是不是因為地處世界園 ...

8月底,公司到蘇州培訓,我自然又要借機游覽蘇州的景點了。

8月28日,我提前到了蘇州的蘇苑飯店。飯店距離觀前街商貿圈很近,在前台的地圖上,發現距離最近的景點是盤門景區,於是在布置完第二天培訓用的會場後,我就直奔盤門而去了。

還在景區正門口,就已經看到了高高聳立的瑞光塔,於是迫不及待的就買了門票(25元,沒有學生票)。不知是不是因為地處世界園林之最的柔美蘇州,作為這座城市裡年代最久的佛塔,瑞光塔在午後的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在莊嚴的外表下似乎總能透露出一絲絲端莊秀麗。門口的導游牌顯示著景區內的範圍很大,於是我決定先游覽完這些景點再登塔。

瑞光塔後是四瑞堂,我沿著左手邊的鼓樓游覽,一路走過了亭橋樓榭:亭是聽楓拜月亭,橋是雙亭廊橋,樓是麗景樓,榭是濤隱翠埜榭。三層飛檐歇山頂的麗景樓算是整個景區內最漂亮的一棟建築了,它矗立在園內人工湖的的最末端,好似水上蓬萊,而樓上“雄甲三吳”的匾額似乎在強調著它昔日的雄風。

景區的最後是蘇州城內唯一留存的水陸城門,它完整的保存著兩道水關、三道陸門和一個甕城。當我在甕城內的細紗地上踱步的時候,也許古時三國的某年某月某時,正有一隊士兵藏身於此,准備向來襲的敵人發出突然的出擊;當我站在城樓上的時候,也許那時也有一位大將正在指揮士卒用盤車將水門提升,用湍急的水流衝擊被困在甕城的中的敵軍,而士兵也在利用城牆上的雉堞、垛口和射孔向敵軍發出致命的一擊。如今,水城門外原本寬闊的大運河現在也只是水面不過3米的小河流了,蘇州最高的單拱石橋吳門橋就橫跨在其上。

從水陸城門初折回到瑞光塔,留給我的登塔時間只有10分鐘了(馬上要到停止登塔的時間了),我便一鼓作氣的登上了塔頂。瑞光塔從外面看是七層的,但內部攀登層次沒有七層,而且一層比一層矮,當我站在最高層的外壁觀望蘇州城景的時候,我的頭就多次撞到頂部。相傳瑞光塔始建於三國赤烏十年,比我們上海的龍華塔晚五年(相傳龍華塔建於三國赤烏五年),龍華塔很久以前就已經不允許登塔了,而有幸我現在還能登上只比它晚五年修建的瑞光塔。不過現在的瑞光塔是在宋代的時候重新修建的,也許只有塔基上的斑駁的石雕才能見證那一段歷史吧。

29日一整天都窩在酒店裡培訓,30日的下午,無論如何我都要出去溜達溜達。查了一下地圖,發現雙塔距離酒店比較近,那就去雙塔吧。

雙塔所在的街道上,好像是想打造成一條文化街,有一間不記得什麼名人的字畫館,還有地圖上沒有標記出來的定慧寺,街角的盡頭是雙塔及羅漢院正殿的遺址(8元)。走進看到,兩座型制相同的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比肩而立,只是右邊的塔比左邊的稍稍高出一個剎尖,他們倆已經在這裡相互依偎著矗立了一千多年了,眼看著羅漢院從五代時候的鼎盛時期凋落到現在僅存一些散落在草叢中的石礎、石柱、門檻。不了解歷史背景只好多欣賞欣賞景點內眾多的石刻藝術了,塔基上的樂伎雕刻和門檻上的舉家出游石雕都很值得看一看。

走出雙塔景點,我又匆匆趕回酒店繼續培訓了,在蘇州的三塔之游結束了。


(瑞光塔)



(麗景樓)



(水陸城門)



(瑞光塔塔基上的石雕)



(雙塔)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