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2640多年歷史積澱了濃厚的人文關懷。在今天這樣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中,我們去旅游,需要的不是走遍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而是在游走的同時尋找心靈的棲息地。我們相信,綿山正是這樣一塊遠離世俗喧囂的山水仙境,清清世界,她歷史以來包容博大的胸懷,為淨土宗、禪宗、寒食清明(節)文化、介子推潔惠侯文化、周易八卦文化、日月星辰文化等充滿中國傳統人文色彩的文化提供了成長的空間,為每一個心靈創造了在山水之間,回歸真我的心靈歸宿。
王者,李世民,曾在這裡灑脫地說:“回鸞游福地,極目玩芳晨。寶剎遙承露,天花近足春。梵鐘交二響,法日轉雙輪。寂爾真仙境,超然離俗晨。”
賢相,張商英,曾在這裡陶然地說:“夕陽返照影留東,點點寒鴉過遠峰。雨叟罷竿收釣餌,牧童吹笛弄秋風。日光影影沉滄海,山色青青聳碧空。千岩萬壑增秀翠,往來人在畫圖中。”
詩人,賀知章,曾在這裡留戀地說:“別離江南歲月多,綿山修真消劫魔。常見門前濤溝水,不思他鄉鏡湖波。”
綿山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她仿佛人生隨筆一樣,在陣陣松濤的天籟之音中,啟迪人們生活的本質就是追求某種恬靜;她仿佛文化隨筆一樣,在高山流水的仙境畫卷中,讓人感悟人生的本質就是回歸真我,釋放自我之後所獲得的快樂;她仿佛生活隨筆一樣,在丹崖絕壁上一覽風光,使人頓悟快樂的本質就是在絕壁上也能夠發現美景的灑脫。

(天橋)

(天橋·)

(天橋)

(水)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