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女如雲的泰北到痛心並快樂著的老撾(八)

作者: bigbalabon

導讀2月8日 F king speed boat早起,在旅館對面攤兒上吃了碗面,1萬基普,有些肉絲,最有趣每人面前有一小籃生的各種蔬菜,可以蘸料吃,隨面附送的,生的杠豆,吃起來特別奇怪,還有生的魚腥草,那個難聞啊,他們為什麼不煮煮呢?記得一個美國人撰文說中國的飲食文化,有重要的原則就是不管什麼條件,不論什麼食物包括水都要燒熟後食用。攤兒上來了幾個亞洲人,我問:Are y ...

2月8日 F king speed boat早起,在旅館對面攤兒上吃了碗面,1萬基普,有些肉絲,最有趣每人面前有一小籃生的各種蔬菜,可以蘸料吃,隨面附送的,生的杠豆,吃起來特別奇怪,還有生的魚腥草,那個難聞啊,他們為什麼不煮煮呢?記得一個美國人撰文說中國的飲食文化,有重要的原則就是不管什麼條件,不論什麼食物包括水都要燒熟後食用。攤兒上來了幾個亞洲人,我問:Are you Chinese? 回答 Yes。呵呵,窩也式仲鍋任。是北京的幾位驢友,好像昨晚坐我們附近吃火鍋的。聊起亞航在辦登機時的惡劣行徑,他們說,拍照片呀!很有道理,吃完面,大家是一個方向,但各自上了船後就再也沒見到,這就是旅行,有些人匆匆一面,有些人卻能反復相逢甚至成為長久的朋友。 www.zerohike.com說說老撾的概況:社會主義共產黨專政,農業國,工商業不發達,資源豐富,氣候溫熱,植被覆蓋率高,湄公河是重要經濟民生命脈。貨幣單位基普,1美元換9600基普的樣子,人民幣據說在中國邊境可換到1:1260,但我們都只換到1150,而且1000基普是常用的最小幣值,往往千以下的錢他們就不換給你了。我身上有倆老外換給我的基普,十好幾萬呢,青松昨天已經換成百萬富翁了。此去朗勃拉邦,世界文化遺產,有2種船,快船,貴,一天可到;慢船,便宜一些,要半路上岸過夜,第二天下午到。我們叫了tuktuk去搭快船,碼頭不一樣的。也就是河邊有個小房子,裡面穿墨綠衣服(像退伍軍人那種)小伙說28萬/人船票,好貴,一本幾年前的攻略說是十幾萬,也沒漲那麼快的。要給他登記護照,一會兒又過來一年長些的,說要36萬,天,這可是老撾一般人一個月的工資啊,我有些不解,他們指指門口掛的小黑板,哦,老撾人28,外國人36,我正想跟他們談談社會主義兄弟情誼,青松攔住我,這種壟斷經營沒啥好談的。算到人民幣要300多太誇張了,忍痛付了錢,青松先行墊付,百萬富翁立刻打回原形。慢船碼頭在會曬另外一頭,價格相對便宜些,但也是壟斷經營,也蠻貴的,我們後來在河裡見到慢船有棚的,船大,平穩,真正能夠體會湄公河風情,有老外在裡面掛張吊床,睡覺看書皆宜,更是愜意。如果有時間,推薦坐慢船。我們走下碼頭,所謂快船油漆著鮮艷花紋,沒蓋,船頭高翹,其實就是一舢板後面加個螺旋槳,2人一排擠著,船頭一人,滿滿當當坐7名乘客,船頭還放幾個包,船夫坐船尾。本來我想坐船頭,後來發現有利有弊。我和一位老撾老太太坐最後一排,雙腿蜷曲著窩坐在小板凳上,古代埋人有個葬法叫作“屈肢葬”就是這樣姿勢。坐著那個難受啊,別提了,船頭倒是腿能升出去,卻要不時吃到水花,風也好大,每個人帶了一個摩托頭盔,放下擋風面罩,跟外星人似的。以後建議大家挑紅色的比較新,最好帶著帽子戴頭盔,我深切懷疑它不干淨,老覺著頭癢。開船時賣票的墨綠衣服塞給船夫一刀基普,我瞟了一眼,也就幾十萬基普的樣子,深切懷疑壟斷經營的暴利。中午船靠一個小碼頭,有個水上餐廳超貴,我們沿著高高的台階,沿馬路還蠻熱鬧的,都是餐廳與小店,只是不知道地名。老撾菜看來是夠簡單的,幾家餐廳菜單都差不多,主要是soup 湯,而且菜單上的湯段上來都有面的,其實就是湯面;fried rice炒飯; fried noodle炒面;配3種白肉 beef牛 pork豬 chicken雞。蔬菜都是生吃,有味兒的肉就是燒烤的了,anyway比碼頭上便宜。日頭漸西,到也不算毒辣,難受也沒辦法,只有忍受,偶爾把左腳伸長出船弦,水花蹦跳到腳丫,對身後馬達的轟鳴也麻木了。兩岸磊石嶙峋,草木繁茂,難得看到漁夫站在齊腰的淺灘,操作著簡破的漁網,太陽時而在船頭左方時而又頑皮的跳到有方,斜斜地灑下金芒把山色渲染成黛藍,東南亞黃金水道,在這裡是如此的原生態,要是在中國,挖沙采石運輸捕魚,光是沿岸度假屋就不知道要造多少呢。大約4點多,我們已經出離厭倦將要憤怒時,朗勃拉邦到了,一個小破碼頭,船夫把我們趕下船,上面也只有幾個小亭子而已,看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我只有泰國的lp沒有老撾的,手上一本儉游天下屁用沒有,還有一本中國人寫的攻略也沒有任何幫助。從地圖上看應該是在城外,但估計也不遠,停了2輛tuk車,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開價400銖3個人,太宰了後來聽下午到的中國驢友說才每人一美金,有幾個老外干脆走去市區,怎辦呢?我最後談到200銖,上車了。過了座橋算是進入市區範圍,一點兒沒有城市的樣子,司機問我們停哪裡,我看了地圖,覺得有條路貌似市中心,瞎念了一下,還真是最熱鬧的地方,在普西山下皇宮前,餐廳,超市,spa館,旅游店,各種商鋪,完全是為游客服務的一條街,各色人種熙熙攘攘,主要是高鼻子藍眼睛的那種。顧不上逛街,趕快找住的地方。三人背著背包,一家家問過來,見鬼了,all full,走了一個多小時,問了30多家guest house,相當的苦惱。這種情況下只有耐心的按地圖繞著市中心轉圈子向外找,vivi背著個大包,漸露疲態,其實她幾乎沒有戶外經驗,背包自助旅行是第一次,跟著我們東跑西顛那麼些天挺不容易的,我和青松還行啦,天色還很亮,就當游覽市容。朗勃拉邦沒有高層建築,都是一棟棟的,最高也就四五層,大多像中國樓閣式,也有些歐式的房子基本上是政府和公用事業,應該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在國外特別是旅游勝地都是路上和對面而來的人微笑打招呼的,泰國就薩娃迪卡,老撾是撒拜迪sabaidee,漸漸我習慣並喜歡上了這個發音,在老撾的日子裡,盡管遇到很多專制社會的通弊令人不快,但和道路,餐館,車廂等地方的任何人互致sabaidee倒是愉快的體驗。尋路漫漫,與路遇的每個老撾人或西方游客互相問候,卻不枯燥,偶有小攤兒,花一兩千基普嘗嘗不知名的小吃,吃的啥已經淡卻,歡快的步點始終徜漾在心間。太累了,進了一家hotel,算是在西郊, 50美元/間,房間不錯,簡潔的熱帶風格,是這一路最奢侈的住宿。今天先安頓下來,明天再換個便宜的,當下先要解決肚子問題,剛才那一圈已經熟悉了,luangbrabang就那麼點兒地方,餐廳主要集中在vroad上,老撾菜實在是沒啥吃頭,可能是西方游客雲集的關系,西餐廳有一大堆,生意都挺好,我們挑了一家印度餐廳,口味不錯,勾起青松在巴基斯坦的回憶。飯後我們沿著這條路往東走,過了 路,這一片都是獨棟的餐廳,花園環繞,很貴很有情調。來前網上很多人說老撾的按摩不錯,oil的也很便宜,路過一家進去,叫做kamu的說是老撾traditional的,200銖一小時,不怎麼樣,下手很重。悻悻而回,半夜的朗勃拉邦比會曬好一些,但也安靜了許多,一路上餐廳酒吧基本上關了,沒關的都很安靜,三兩老外輕輕地坐在露天座聊天,城西的市場也已經收了,零散幾家法棍三明治攤兒上昏暗的白枳燈泡無力地泛著黃光。再往西,低矮的樹木圍繞著一幢幢房子,街道幽暗,狗叫聲七七八八的,我一向方向感很好,對來路記憶深刻,一時也吃不准該在哪條道拐彎兒。根據腦海中的地圖,這是個小地方,橫豎沒多少條路,先拐再說。可能是白天轉的多了,哪裡都似曾相識,仔細確認又不是,慢慢發覺被各種草狗們包圍了,猖狂地衝我吠叫著接近,心中不免有絲慌亂,但多年山村穿越告訴我,越怕這些狗越凶,瞪起眼珠逼退它們,走回剛才的路口,再前面一條對了。50美金的酒店,二樓也有高大寬敞的中廳,房間大方整潔,床也舒服,明天再慢慢探索這世界遺產之都。



(speed boat)



(外星人)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