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安排好時間到桂林旅行,我們事先作好了功課,制訂了大致的旅行計劃,爭取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的體會到桂林山水的秀麗。玩下來總體符合預期,願與游友分享經驗。
第一天:我們是在9月23日早晨四點多乘硬臥到的桂林,下車後直奔售票處,幸運的買到9月30日回北京的硬臥車票(因臨近十一,票肯定不好買,我們也記了電話—“桂林是中間站,一般在窗口很難買到臥鋪車票,如果需要預定返程車票一般要提前5天和接待中心聯系(電話:0773-5890299),黃金周要提前10天”。也做好買不到臥鋪乘飛機的准備。)
事先聯系了綠洲酒店,說如果預定第二天早晨四點多入住則需多交一天房費(100元/天)以便預留房間,我們於是決定不預定,到了再說。買完車票聯系綠洲酒店,果然有房。‘酒店’是一中年夫婦經營的,條件一般,偶見小蟑螂,老板娘比較熱情。酒店的網頁上說住三天以上價格優惠,但老板說要連續住才優惠。謹慎者須注意:免費寄存行李沒有憑證(其實火車站附近也有其他酒店可以免費寄存,條件也略好些—我們也懶得換了),酒店地理位置不錯,出門就能乘公交車,離市中心、汽火車站也都很近,方便去各景點游覽。
在酒店稍事休息後,我們決定先去像山公園(按網上說的早上7點之前,本地人可以免費進園)。像山公園距綠洲酒店很近,走路10分鐘就到,我們很順利的進入了園中,像山公園並不大,到山腳下聞到濃濃的酒味,原來山洞裡就是酒窖。像山公園裡最主要的景點就是中間的水月洞,即像鼻子底下,我們先在這裡觀‘訾洲煙雨’,親水玩耍,拍照,然後再到對面的小碼頭,那裡是拍攝像鼻山最好的地方,旅游團都是帶到此處,不會到水月洞。
從像山公園出來,我們感到餓了,想去吃有名的桂林米粉,在綠洲酒店附近找到了崇善米粉一號店(沿綠洲後面的路往南第一個路口),這家店的米粉有鹵粉和三鮮湯粉,鹵粉2.5元/2兩,味道還是不錯的,不鏽鋼餐具也還干淨,我們點了鹵粉,又加了個腐竹,按照網上介紹的先吃一大半,然後加鹵水和湯,只是第一次吃沒有經驗,鹵水比較鹹加多了,結果兌了不少的湯,腐竹酸酸的,不太合胃口,不知道是不是就這味。
回到酒店,開始為下面的行程做准備,電話訂了第二天大寨全景樓的房間。午飯是在綠洲酒店馬路斜對面就是阿甘酒家,這裡價格適中,劍骨魚要比陽朔便宜得多,38/斤,味道也好,芋頭扣肉味道也不錯,其後幾天我們又在那吃了好幾頓飯。
下午去獨秀峰,從綠洲酒店到獨秀峰要坐三站公交車到樂群路口下,獨秀峰在靖江王府中,現廣西師範大學校園內,從側門可以免費進去的,但去獨秀峰山頂和底下的太平岩洞(洞內有六十太歲石像)就要買票後由導游帶著才能進去,覺得不值就沒有去,獨秀峰下有不少摩崖石刻,其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就出自此。
離開獨秀峰看時間還早,我們決定開始徒步游覽完兩江四湖,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不明智的,其實兩江四湖走一段就可以了,沒必要消耗太多體力,重點看一下榕湖和杉湖即可,榕湖裡有玻璃橋(上橋要收費),古榕和古南門,杉湖裡有日月雙塔。等我們看完日月雙塔時,天已經黑了,我們到中心廣場邊上的旺角桂林人美食街吃當地小吃,這裡是桂林最有名的美食街,品種很多,東西點完後馬上就上桌了,就是人太多了,有一種熏螺肉蠻特別的,味道還行。當天最後一項活動就是看酒店瀑布,漓江大瀑布飯店就在廣場的東南角,晚上8:30水從樓頂准時傾泄而下,很是壯觀,吸引不少人觀看。
第二天:去游龍脊梯田。我們沒有坐全景樓的班車(40元/人),而是在汽車站坐到龍勝的車(17元/人),然後在和平路口附近換乘從龍勝到金坑梯田的班車(7元/人)到大寨停車場(到龍勝車的售票員可以讓對面開來的到金坑班車停下以便我們直接換乘),提前1小時聯系全景樓來接站,約中午12點以後到達(從桂林過來總要花3~4個小時),先在全景樓‘導游’帶去的飯館吃午飯,點了一個西紅柿炒土雞蛋,一個山筍炒腊肉,加米飯共49元,味道還不錯。我們去的當天剛好是下小雨,時斷時續,多少會影響拍照的效果,上山的路我們走了約2個半小時,途中路過2號景點,還比較壯觀。全景樓在最高處即1號景點處附近,我們到這裡已近下午4點。導游給我們背包,一大一小2個包共20元,怕爬山時體力不足,第二天去平安梯田時發現自己背完全沒問題。
導游說如果第二天徒步去平安梯田最好今天去3號景點,於是稍事休息訂好晚飯後,,一同上山的幾撥人決定抓緊時間趕在晚飯前去3號景點,從全景樓到3號景點的路基本上是土路,本來就不太好走,而且雨還在時斷時續的下,就更加困難,幾乎一多半人都有摔跤的經歷。繞過了大約6、7道山梁終於到了3號景點—千佛頂,這裡的景色要比2號景點壯觀多了,可惜天色陰暗已影響拍照效果。導游催促我們趕緊返回,否則天黑後就更難走了,就這樣我們又急匆匆返回,在7點左右天擦黑時回到全景樓。
我們回來時其他游客基本上已經吃完晚飯,我們點的竹筒雞(半只)、釀豆腐,一個青菜,配上一個竹筒飯,共88元,味道還不錯。回房間發現穿沙灘涼鞋的雙腳的大小拇指關節處磨了幾個泡,有的破了,只有貼上創可貼,同樣情況LG的腳卻沒事。可能訂房晚了,我們只訂到二樓,晚上天花板走動聲音的確有些吵。
第三天:早上起來吃了網上推薦的蔥油餅,味道沒有想像的好。雖然雨不下了,但天仍是灰蒙蒙的,在1號景點無法看到日出,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後就和昨天同去3號景點的3位廣東游客出發徒步到平安景區,此行程共需4個多小時,走這段路的人不多,倒是看到一些老外是從平安往大寨走的,路上的景色沒有網上說的好(其實還是門票上標的幾個景點比較好看),基本上是在梯田間走路,還是比較耗體力的,也許乘車去能輕松些。過了中午,我們終於到了平安景區,個人感覺七星伴月的景色非常好,雖不如大寨景區的壯觀,但很別致,我們在那裡拍了不少照片。與導游,廣東游客作別後,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家有觀景平台的飯店,可以邊吃飯休息邊看七星伴月風景,這裡的竹筒飯感覺比全景樓的還要好,裡面有腊肉丁,價錢卻差不多。
飯後買了一對當地刺繡風格杯墊,應該多比幾個攤兒可以挑更好些。從七星伴月往下有路去龍脊古壯寨,在這條路上我們就沒有再遇到其他的游客,路上偶爾見人就問,參考地圖總算沒走錯路。古寨子裡很安靜,中央有1株約3百年的古榕樹見證著歲月的變遷,我們在一位背著小孫子好心大嬸指引下看了寨子裡的老房子和石碑。謝別過大嬸,從古壯寨出來就是下山路,有的石板路很陡,有的簡直就是近90度直下,艱險但快。有一次走到一個大石頭前,看不到路了,到石頭高處才發現石頭另一面向下鑿了幾個僅夠一腳側行的窩。抓緊走了40分鐘才到路邊的金江村,攔不到旅游車,路邊的村民好心幫攔下一輛運石頭車,司機不收費,讓我們感到民風的純樸。到了平安路口時已經快6點了,路過的車大都是從龍勝直達桂林的,就在我們猶豫是不是先到龍勝時,終於等來了最後一趟中途停車的班車。
第四天:連續兩天趕山路,體力有些透支,今天還是在桂林附近玩。早上趕在7:00前去了七星公園,正門看得嚴要證件,於是如網上介紹的門外的導游買票便宜一些(50元/人),進園後發現有側門似乎看得不嚴。公園面積不小,隨便走走也花了半天時間,就是在七星岩洞中,公園導游帶隊走的太快,40多分鐘不夠充分觀景拍照。午飯是在園內月牙樓吃的,點了尼姑素面,又要了炒漓江蝦和一個素菜共63元,尼姑素面感覺沒有說的那麼好吃,漓江蝦小小的,還牙磣,不知道是不是都這樣。這裡的服務也較差,可能是靠接旅游團餐,服務員全都忙著招呼團隊去了,直到我們吃完,也沒看見其他的散客。
下午去了古東瀑布,我們去的比較晚,人已經不算很多,坐竹筏經過劉三姐對歌到入口處換上草鞋和頭盔後,就開始爬瀑布了。瀑布雖然不大,但在水中攀岩而上的感覺卻是很新奇,以前還從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選擇較難的一側開始爬,水大處把短褲打了半濕,在每級瀑布間水潭裡淌行的親水感覺很有趣。爬完瀑布從山上還可以走一段吊橋,做一段溜索(20元/人),下山的石板路上還刻著許多當地俗語的釋義,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細看,下山後換好鞋坐一段馬車回到門口。出門時我們已是最後一撥游客了,公園門口沒有直接回桂林的班車,需要走到外面的路口才能搭車,門口有幾輛等活的車,我們與其中一輛談好10元送我們到路口,開到路口司機又說加20元可以給我們送到桂林,我們一想也好能方便些,沒想到剛開一會兒再跟他確認,他卻說只到大圩,讓我們在大圩再換車,真是氣人,我們趕緊下了車,好在離路口還不遠,沒有耽誤搭回桂林的車(7元/人)。
第五天:起早去漂漓江的精華段——楊堤到興坪,我們是前一天和網上說的毛師傅預訂好(120元/筏)。到了碼頭,感覺毛師傅人很好,但他告訴我們他的筏已經有客人,介紹我們上了另外一個姑娘劃的筏,雖然感到意外,也只好上了筏,事後證明這個選擇並不理想。漓江的景色不錯,坐竹筏比乘游輪要感覺好的多,只是竹筏都裝了馬達,絕大部分時間是機動而不是手劃(手劃的速度確實非常慢),中午上岸吃了農家飯,我們點了一條石岩魚(鮮而有彈性),一個西紅柿炒土鴨蛋(偏酸)共87元。午飯後,再往前漂約一個小時,就到了興坪碼頭,為我們劃竹筏的姑娘不太愛介紹周邊的景點,連黃布倒影都未提及,直到我們在快要下竹筏時問起才說剛才已經過去了,因為陰天看不到倒影就沒有說。
興坪碼頭的對面就是圓寶山(二十元人民幣背面的風景),有些人舉著鈔票在照相,我們也拿出一張二十元來做比對,感覺細節上略有差異,可能鈔票後面的圖案是畫的。碼頭離興坪鎮不遠,我們原本決定走到鎮上住宿,半路有一個姑娘問我們要不要到她們的家庭旅館住宿,這是一棟三層小樓,上面還有露台,因為是淡季,沒有其他游客,50元一晚,我們看裡面的條件還可以,就決定在此住宿一晚,她又幫我們聯系去漁村的竹筏50元+門票5元/人。漁村很小,一些老房子的檐角很有特色,花一塊錢,我們還爬到一座房子的露台上面照了張相。從漁村回來,正好是太陽落山時,晚霞映襯下的漓江別有一番景致,開筏子的是姑娘的哥哥,人很好,幫我們調整筏子角度以便照相,還主動介紹經過的景色特點。晚飯我們是和房東一家在灶間一起吃的飯,真正的農家飯,用他們自己種的蔬菜和江裡打的魚,這是我們這次行程中最特殊的一頓(20元)。房東一家很樸實,在路邊可隱約看到他們的家庭旅館名字“香儂…”,後面記不清了。
第六天:晨起天晴,因為昨天沒有看到黃布倒影,決定再回頭補上,在興坪碼頭談好20元坐摩托車到黃布灘之後再回興坪縣城。江上幾乎沒有竹筏(有關部門當天要進行國慶前的檢查當天十點後就不讓竹筏拉客了),水面波瀾不驚,整個倒影看得非常清楚,為了更好地觀景拍照,我們又花15元坐竹筏到了對岸專門的一個石台,據說那裡是拍攝黃布倒影最佳的位置。
中午乘車到了陽朔,因臨近國慶假期,今年假期調整為9月29日開始,我們事前查好的客棧之前預訂時不是客滿就是漲價很多。在西街現找的性價比尚可(250元/2天)的客棧入住(因為第二天就是國慶假期了,房價漲到平時三倍還多,令我們不解的是許多客棧明明有空房,但就是不降價),預訂了第二天朱師傅游遇龍河的竹筏(遇龍橋到舊縣140元—因國慶都漲價了),又聯系了封師傅,給我們‘最低價’游銀子岩(55元/人)。午飯是到網上推薦的旅行者餐廳吃 “蘋果碎餅干”(並不覺特甜)和“土豆派”(比較可口),加紅茶共54元。又到前面不遠的原始人餐廳訂了晚上的燒雞。下午三點回到客棧,等車接我們去游覽銀子岩。
銀子岩裡面的景色要好於七星岩,特別是銀白色的鐘乳石很漂亮也很壯觀,岩洞上下有好幾層,還沒有完全開發好,和七星岩一樣,帶隊的導游走得很快,都沒有時間仔細觀賞。
晚上八點准時來到原始人餐廳,燒雞的味道還可以,但也沒有太特別之處,又點了一個素菜,共62元。
第七天:今天要漂遇龍河,早上吃螺螄米粉(9元/2人),感覺不太好吃。我們租了輛雙人自行車(20元,價格較平時翻倍),騎車到遇龍橋再往下漂(車放在筏子上)。與漓江相比,遇龍河顯得更加清澈、平靜,一是因為遇龍河裡有很多壩子,把水面分隔成一段一段,還有就是這裡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好環境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效益,所以能自覺地維護遇龍河的水質。當天在上游漂的竹筏很少(團隊都漂下半程),周圍也沒有任何噪音,只聽到水流的聲音,確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徹底放松的好去處。我們漂的是上半程,中午前就到了終點舊縣。騎車到附近的老根農家飯吃午飯,飯館就在黎家祠堂邊上,網上推薦的土雞兩吃(紅燒/燉湯)沒有寫在菜單上,要跟老根單點,味道還可以,又點一個炒薯苗,共70元。免費的桂花茶確實很好喝,老根賣的有點貴,飯館外大媽們的攤子上同樣的便宜些。
吃完午飯後,我們開始沿著地圖(在客棧裡我們發現一張介紹水岩的小冊子,上面有陽朔的地圖,標明了幾乎所有景點和騎車游線路)上推薦的路線騎車旅行,先沿河向下到了農工橋,在橋上以駱駝過江為背景拍了幾張照片,有幾個女子招呼15元/人進大榕樹,跟其中一個往南騎就到了大榕樹,大榕樹裡面最有意思的是可以自己撐竹筏,只是當天人多筏少,所以我們是和別人同撐一個筏子,對於我們這些從沒有撐過竹筏的人來說,控制方向是很困難的,不得不在不停的碰撞中才劃到對岸。離大榕樹不遠就是月亮山,我們到對面的觀月路上只能看到一種彎月的形狀,拍照後再回到農工橋附近,沿江繼續向下騎往田家村,再到書童山後回到陽朔,一路農家田園風光,與漂流的感覺又有所不同。
晚飯決定去吃啤酒魚,就近到租車點附近的‘謝三姐’總店,可能是到了晚上,一條魚的份量都很大,正巧有個自己騎車出行的學生也想嘗嘗啤酒魚的味道,我們就合起來點了一條毛骨魚,感覺味道還行但沒有什麼特別的,至少沒有吃出啤酒的味道。又點一個炒山筍,共花了80元。
最後一天:沒有安排具體的活動,上午只在陽朔街上閑逛,河邊看景。路過徐悲鴻故居,便進去參觀,有一些畫家原作感覺很精彩。中午飯想吃釀菜,就又到‘謝三姐’家點了田螺釀和茄子釀,將田螺肉和豬肉一起做餡再滿滿的塞到空田螺殼裡,味道又鮮又香,很好吃。共花了44元,物美價廉。下午坐車回桂林,逛街買特產,街邊嘗了1元3個糯米粑,1元1份的金不換酸采,好吃不貴。晚飯在樂群路口吃了又益軒的馬肉米粉,加了一份馬肉仍覺少,加了廣式腸不好吃,共23元,作為米粉性價比一般。在微笑堂百貨後邊找到棕子王買了最貴的2種,後來吃時感覺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好吃。火車站附近的金順昌連鎖超市買了幾瓶花橋牌五香腐乳,6元/瓶,比陽橋超市等都便宜。晚上乘火車回京結束此次旅行。
這次出游,功課比較充分,基本上該玩的玩了,該吃的吃了,比預想的更耗費體力,2人共花費約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