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走進高黎貢第二天,我一早起來。街上少有行人。我帶著一個大飲料瓶,去找加油站。打了一瓶汽油,以備野外之用。回到旅舍叫醒大家,分好行李,准備出發。我和悟空先下樓,找老板娘結帳。老板娘說看你們背得太重,恐怕翻南磨王會有困難。她推出一個小磅秤,為我們稱行李。我的二十七公斤,悟空的約二十三公斤。曉東的又少一些。是的,我感到行李非常沉重,今後的路會十分艱苦。但想到大家都為我的這次旅行出了不少的贊助,多背一點,也是應該的。
到迪麻洛小店吃了早點,就出發了。結果走錯了路,下到山底又返回來,個個都是大汗淋漓。還沒走出縣城就給所有人來了個下馬威。從縣醫院旁的大道上走出去,向當地的三區挺進,這才是正確的路線。離開貢山,腳下是一條注入怒江的巨大支流,叫做普拉河。水質十分清亮,透著無暇的藍色。水流很急,到處翻著巨浪,洶湧澎湃,湍急的流水聲不絕於耳。過了三區,也就是過了最後一個村子,我們就走入了山間小路,進入真正的茶馬古道。在進山之前當地有老鄉在那裡開采石頭。悟空跟他們交談了一下。他們說三月份南磨王埡口還死了六個人。四個是外地民工,兩個當地人。走錯路,冷死的。對南磨王埡口的危險性,我們早有耳聞,但今天是第一次得到證實,我更加重視這次旅行的安全問題。
走進高黎貢,陡峭的群山、狹窄的山谷、巍峨的山巒、時隱時現的雪峰,讓人心生敬意。那種莊嚴又偉岸的氣勢,讓人望塵莫及、高不可攀。人的渺小,山之偉大之神聖,讓人體會到藏族人轉經的初衷。高黎貢山集所有大山精華於一體,可謂走過高黎貢,小看天下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剛離開的怒江峽谷,那些山與高黎貢深處的山比起來,真有頑石與美玉之別。
走進高黎貢,你幾乎要抬頭看正上方,才能看到天空。不管有沒有雲彩,只要天晴,那蔚藍色仿佛只有兒時的記憶中才出現過。那種純淨的藍色很深遠,會使人產生遐想。昆明的天空,已經很藍了,但不純淨。而北京、上海的天空,藍中帶有一種無法言表的不快,就像是神話中描寫的有妖怪在天上一樣。
走進高黎貢,那高聳入雲,遙不可及的雪山都是淨白的。而其他的一切的山都是深綠的。滿目蒼翠,令人的眼睛特別舒服。這裡的植被非常茂密,並不亞於西雙版納,但又與那裡的植被有著明顯的不同。各種植物交替生長,錯綜復雜。而它們的樣子和生長姿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使人覺得新奇而困惑。我常說:李時珍未到過西雙版納,這使他的《本草綱目》的內容起碼少了三分之一。我現在還可以這樣說,他沒到過高黎貢,那《本草綱目》又少了三分之一。
走進高黎貢,不論是峰頂還是山腰,時常會有雲霧生成,縹縹緲緲,令人神往。白雲,在恆靜的山腰間輕輕飄動,使得群山充滿了生機與美麗。淡淡的薄霧在峽谷間時隱時現,充滿了幽靜與神秘。在山中,雲與霧總是那樣讓人心曠神怡。使人有去國還林,高臥仙境,求得長生的願望。那或許是白日夢吧!縹緲的雲霧會使人的願望也變得縹緲起來。
走進高黎貢,到處都是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沿途所行走的路邊,盡是山泉。水質清澈冰涼,飲之純淨可口,即使多喝一些也不覺得口淡。這些山泉,或是飛落的瀑布、或是滾滾而下的急流、像是叮咚作響的琴聲、又像是暗暗流淌的點滴,千姿百態無一雷同。細細品來,別有一番滋味。當然在這茶馬古道上,山泉水也是一種很大的麻煩,它使道路潮濕泥濘,積水難行。較大的山泉已經形成河流,你必須小心跨過,否則是有危險的。從貢山出發直至南磨王埡口,普拉河一直伴隨著我們。它清亮透綠,但晝夜奔流不息,巨大的落差使得它從不平靜。轟然作響的聲音,整日不絕於耳,猶如交響樂的氣勢。普拉河水流量之大,我自己估計,每日有3-5千萬立方米,足夠全國人民飲用!普拉河水的巨大聲響,不同於城市中的車流和噪音。在這裡,水之音,河之流,山之恆,物之靜,構成了一幅和諧而完美的自然畫面。
走進高黎貢,藍天、白雲、群山、生物、河流、溪水,它們被合理而均勻地分配到整個空間和時空中。沒有哪一類占絕對的主導,整個地區顯得紛繁而又多彩。同時也使人會感到自然界的多樣性,非常的熱鬧,就像人類開奧運會那樣的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