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東陵現不對游客開放。(似乎從未開放過).
轉貼9張圖片大家看看。(之二).
殿後為面闊牆一道,中門有門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正面額枋上為青白石匾額,上書滿蒙漢“慕東陵”字樣。
中門兩側開角門。
牆北是石五供,北為月台,上建圓形寶頂一座,無方城和明樓。
圓形寶頂內葬孝靜皇後博爾濟錦氏。
孝靜皇後寶頂東部並列建有寶頂一座,葬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孝靜皇後寶頂北部,分散建有寶頂三排,葬15人,計貴妃3位,妃4位,嬪4位,貴人4位。

(慕東陵寶頂分布圖 [轉貼])
慕東陵共葬有十七人:

(孝靜皇後寶頂 [轉貼])
孝靜皇後,博爾濟吉特氏(1812-1855年),刑部員外郎花良阿之女。
初入宮賜號靜貴人。
道光六年(1826年)十二月封為靜嬪。
累晉為靜妃、靜貴妃、皇貴妃。
生皇二子奕綱、三子奕繼、六子奕訢及皇六女。
二十年(1840年)封皇貴妃,代撫育奕詝(即文宗)。
文宗繼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居壽康宮。
鹹豐元年(1851年)恭上皇貴太妃冊寶。
鹹豐五年(1855年)七月病重,初一日尊為康慈皇太後,初九日卒,年44歲。
九月上謚為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後,不系宣宗謚,不祔太廟,故不稱成皇後。
七年(1857年)葬於清西陵慕陵之東,稱為慕東陵。

(莊順皇貴妃寶頂 [轉貼])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筆帖式靈壽女。
事宣宗,初入宮為常在。
道光十九年賜號為琳貴人。
二十年九月生皇七子醇賢親王奕譞,十一月封琳嬪。
二十二年二月生皇九女壽莊固倫公主,五月晉封琳妃。
二十四年生鐘端親王奕詥。
二十五年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
二十六年十二月晉琳貴妃。
三十年正月文宗進尊為皇考琳貴太妃。
鹹豐十一年十月穆宗進尊為皇祖琳皇貴太妃。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六薨,命王公百官持服一日,謚莊順皇貴妃。
同治六年十月入葬慕東陵。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莊順皇貴妃親孫載湉入繼文宗,登極為德宗皇帝。
光緒十三年二月特詔增加陵寢祭品。
十九年又加崇其園寢的規制。
光緒皇帝曾親臨慕東陵祖母墳前行禮祭奠,並封皇貴妃三代為一品官職。
中國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為莊順皇貴妃之嫡親曾孫。
上親詣行禮。封三代,皆一品。
中國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為莊順皇貴妃之嫡親曾孫。
孝靜皇後寶頂北部,分散建有寶頂三排,葬15人,計貴妃3位,妃4位,嬪4位,貴人4位:

(北面東部的寶頂群 [轉貼])

(北面西部的寶頂群 [轉貼])
南起第一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恬嬪富察氏(道光25年卒)、
和妃那拉氏(生皇長子隱郡王奕緯,道光16年卒)、
常妃赫舍裡氏(鹹豐10年,當英法聯軍侵入時居圓明園,驚嚇而死)、
祥妃鈕祜祿氏(生皇5子惇親王奕棕,鹹豐11年卒)、
順嬪(同治7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平貴人(道光3年卒)、
定貴人(道光22年卒)、
李貴人、
彤貴妃舒穆魯氏(初為貴妃,道光後期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3年卒),
佳貴妃郭佳氏(初為嬪,道光年間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16年卒)。
往北第三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那貴人(道光時期為答應,鹹豐時升為皇考常在,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人,卒年不詳)、
恆嬪蔡佳氏(光緒2年卒)、
珍妃赫舍裡氏、
成貴妃鈕祜祿氏(初為嬪,道光年間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14年卒)、
豫嬪尚佳氏(道光時期為答應,鹹豐時升為皇考常在,同治年間升為皇祖嬪,光緒年間卒)。
現在的時間是16:00 .
到慕東陵陵寢院後的山上轉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