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浮略之旅、啰嗦游記

作者: veronicashen

導讀從湘西轉了一圈回來,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卻又想說些什麼。 芷江:從懷化汽車西站到芷江的普通小巴是七元五角,白色的直達快巴是十二元。由於早上霧大路險,從懷化開出後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到七裡橋抗日受降坊。路上經過名叫羅舊的地方,有市集非常熱鬧。我去的那天很不走運,受降坊由於有重要接待任務不對外開放,在外頭照幾張照片就跳上一輛的士去飛虎 ...

從湘西轉了一圈回來,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卻又想說些什麼。

芷江:從懷化汽車西站到芷江的普通小巴是七元五角,白色的直達快巴是十二元。由於早上霧大路險,從懷化開出後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到七裡橋抗日受降坊。路上經過名叫羅舊的地方,有市集非常熱鬧。我去的那天很不走運,受降坊由於有重要接待任務不對外開放,在外頭照幾張照片就跳上一輛的士去飛虎隊紀念館,司機開價十五元,我還十元,後來想想估計五元他都會走的,因為路不遠,路上會經過當年的芷江舊機場。飛虎隊紀念館說是四十元一張票,走進去沒看到賣票的地方,倒是看到一個驗票窗,裡面坐著三個女孩,跑進去問買票的事,人家聊天得正火熱壓根沒理我,在裡面逛了一圈,一個指揮塔,一個紀念館,還有一個俱樂部舊址,出來時跟著一批參觀的客人走出大門,最終也沒有買票。飛虎隊紀念館還是值得一去的,但是如果真是要四十元一張票的話未免也太貴了些。從紀念館出來,沿著路一直朝前走個十來分鐘,就是縣城,橫過街道就是步行街廣場,廣場盡頭就是龍津風雨橋,的確大氣,可惜橋下干枯的舞水實在有些煞風景,那是因為上游建了電站的緣故。天氣很好,很多人三三兩兩的在河裡撈魚、洗衣、撿石頭,一派悠閑景像。走過龍津橋到對岸向左拐是從文閣,向右拐沿著堤岸走一段是天後宮,五元錢進去啥也沒有,就看到幾個打羽毛球的道姑,其實那個牌坊在外頭看一下就好啦。繼續沿著堤岸朝前走是芷江三橋,站在橋上,左手是一座正在興建的大橋,話說芷江的橋有好幾座吶,舞水都快可以直接從河床上走過對岸了。右手看龍津橋全景,走過三橋向右拐,索子街吊腳樓群已經全拆了准備蓋新的。已經蓋好的一部分看上去感覺不是很好,沿著索子街朝前走又回到龍津橋,繼續朝前走一段就是萬和鼓樓,和從文閣隔岸相對。鼓樓前面有一個大廣場,出了廣場沿著正對著廣場的街靠右朝前走一段,就是芷江汽車站,同樣七元五角普通小巴坐回懷化,坐在靠右的窗邊,此時正午時分霧氣盡散,如果忽略河裡的采石船和因為上游建電站幾處干竭的河床,舞水的風光還是不錯的,對岸的村莊、農田以及連接這些村莊的渡口渡船。。。


(美麗的芷江)

鳳凰:從懷化汽車西站到鳳凰說是一小時一班車,實際上要等人滿才發車,車經麻陽。在芷江坐的士時聽司機介紹說從懷化到芷江的路算是懷化地區比較好走的了,於是很好奇還有什麼個更難走法。結果下午從懷化到麻陽的那段山路令我足足領教了一番。那個彎多得啊,車開得那個甩啊。。。從懷化到鳳凰攻略上說是要坐三到四個小時的車,結果我們的司機兩個半小時就跑完了,實在是BH。原本只計劃在鳳凰呆一天,在沱江下游的岸邊曬了兩分鐘太陽之後,決定多留一天。對這座小城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相信每個游客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反正我是非常喜歡這裡。之前看沈從文的書,很好奇為什麼他會對他的故鄉有那麼摯熱的情感,到了鳳凰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能夠把她的山山水水印刻進一個人靈魂的地方。



(筆架山上看鳳凰)

德夯:從鳳凰到吉首說是最早七點發車,實際上還是要等人滿才發車,開車的司機依舊BH,一路以超車為樂趣,不到一個小時就開到吉首客運總站,從總站出來往回走一段有一個肯德基,向右拐到公交車站花一元錢坐1路車去火車站,終點站下車街對面就是發到德夯的停車場,六元車費。景區門票60元,到達時正好看上午十點的演出,有跳舞對歌什麼的,半個小時結束。走回景區停車場,那裡有導游咨詢台,還有公廁。考慮到時間緊張沒有逛村子也沒有去流紗瀑布,直接從停車場邊上的一條小路走去天問台,通往天問台的路由一米寬的石板鋪成,路上所經跳岩、農田、耕牛、農人剛砍回的成捆薪柴、寧靜的峽谷,滿目詩情畫意,當然也要小心地上牛糞。當看到一處處山澗清泉時,玉帶瀑布就在前方,也意味著要開始爬山了。山邊有塊指路石,一前一後兩箭頭,往前箭頭寫著“問天台前方300米”,往後箭頭寫著“德夯苗寨前方1830米”。在往前的300米中,我爬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想到進峽谷前好像看到在路牌上寫有玉泉峽谷全長二點多公裡,估計這個300米就是二點多公裡減去往德夯方向的1830得出來的數據吧,也太偷懶了。。。快到天問台時碰到一個當地居民模樣的人在休息,還以為是山上吉鬥寨的,結果他說他是上面修公路的,他建議我不要爬得太快,還告訴我從問天台出來往上走一段從正在修建的公路橋下面穿過就可以到大路上,再走到對面攔車回吉首。戰戰兢兢走到天問台上,看下時間12點,初冬時節正午的太陽還是很曬人的。四下張望,山壑氣勢萬千,左邊是山頂的寨子,右邊是玉帶瀑布的全景,前方山谷下隱約來時路,後面是正在建設的茶吉高速公路天問台2號橋,再遠一點的兩座山頭間是橋墩已成形的天問台3號橋。相信等日後茶吉高速建成,不論是從高速路上往下看還是從天問台往上看高速公路,都會是恢宏的景觀。依照修路工人之前的指引從問天台走一段台階上去就是出口,再穿過天問台2橋的工地就是209國道了。在工地邊上還有兩處很醒目的通往德夯景區的指路牌。從這裡搭車回吉首是8元錢。從進峽谷開始算起直到爬上問天台,耗時1小時左右,半小時平路半小時山路,中間休息兩次,下山泉邊取水踩上青苔滑倒一次,左手前臂被劃了一道傷痕,所幸不算嚴重,這多少也為我之後的張家界之行提了個醒。看到還有時間,得意之余突然興致大發打算走一段209國道去矮寨公路。四十幾分鐘的行程裡,經過一處很漂亮的苗寨,幾處公路險段,N輛體積龐大的貨車,吃了無數的灰塵。矮寨公路就在前方,可是也走不動了,於是招了一輛從花垣到吉首的依維柯,5元錢帶我去吉首,上車沒開多久就駛上了矮寨公路天險景觀,由於是坐在最後一排,窗戶太低,所以沒看到路邊的築路工人銅像,倒是抓拍到了傳說中設計巧妙的那座橋,因為路險彎多,車開得極慢,有時還得停車讓對面開來的車先通過。就這樣一個彎一個彎的繞下去,山腳下的房屋也逐漸由小變大,在矮寨公路上看四周群山也極有特色,公路天險非常值得一看,於是有些後悔沒有堅持走下山,或者在路上再等一會兒攔一輛帶鬥小四輪下去也好。當然後來更後悔的是還不如出了問天台就直接攔車回吉首呢,這樣興許還能趕上當天下午最後一班經吉首到張家界的火車,我也就不用從吉首坐汽車去張家界了,又貴(48元)又耗時(車站等發車一個多小時,路上三個小時)。



(德夯)

張家界:在張家界完全是抱著從網上下載打印的攻略地圖在走,只不過時間從三天縮到兩天,網友攻略中提到的美景都去了,很佩服自己的腳力,每一處風景都印像深刻,只是在大觀台往天子座方向被大自然嚇破了膽,那裡給我的印像就是四個字:陰風陣陣。哪怕是現在已經回到了家裡再回想起當時在壓頭烏雲下獨自疾走的情形還是有些毛骨悚然。還有天波府啦一步登天啦因為恐高我都沒有上去,算是遺憾吧,可是挑戰自身極限的事我是從來不做的。。。這裡倒是有兩點想說給大家參考的:

一是淡季景區環保車的開行。在天下第一橋搭車時問過調度,說是這時節下午只開到四點半,遲了還可以搭五點鐘的下班車,可是不到天子山。在張家界兩天據我的觀察,從天下第一橋發到天子山的車好像比反方向發過來的車要少。第二天早上我們幾個住青旅的人在望橋台等到天子山方向的環保車,說是八點首班,但是等到九點五分才過來一班車。從望橋台到烏龍寨,我等車的時間走路都到了。下午一點多從天子山環保車總站想搭車去神堂灣,問調度要了車號,上車就我一個人,司機說這裡的環保車要麼等人滿發車,要麼就是等二十分鐘發一班車,建議我走著去反正也不遠,沒想到走了一會兒他老兄的車就發出來了,於是搭了一小段路,車上只有四個乘客,估計是他的車已經在車站等了一段時間看到有幾個人也就開出了。後來等游完點將台和神堂灣爬回公路,打算邊往天子山方向走邊等過路的車,結果一路上都沒有天下第一橋過來的車經過,花了近二十分鐘走回天子山環保車站找到發往三岔口方向的車坐上去時,才看到一輛車開進車場。。。

二是從天子山門票站下山。網上攻略說如果要省天子山索道錢又不想五上五下的爬山,可以從三岔口坐環保車到天子山門票站,然後再坐從天子山鎮回張家界的巴士。三岔口就在大觀台路口附近,從天下第一橋到天子山正反兩方向的環保車都會經過。經不住青旅驢友的鼓動,決定從三岔口下山省索道錢,從三岔口發到山腳的車不多,我還算走運,下午三點左右從天子山總站坐到那裡時正好路邊停著一輛下山的車,一上去車就開動,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下到山腳的泗楠峪,一路風景絕美。出景區大門向前走一段路就是一個十字路口,左手是去張家界方向,右手是去桑植方向,等車就在這個十字路口等。抬頭左邊商店外的雨棚邊沿掛著兩個公告牌,一個標著桑植和天子山之間的班車時間,一個寫著張家界和泗楠峪之間的班車時間,之前和驢友曾經為張家界市區到天子山鎮究竟是兩小時一班車還是路上要開兩個小時有過小爭論,看了那塊公告牌就明白這兩種說法都沒問題,路上要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而在泗楠峪要等張家界市區的車過來才有車回去。和我一起等車的還有一個農家導游帶著兩個游客,導游大叔看我一個人就建議我和那兩個游客一起回市區,我們等的是三點半的車,應該就是一點半從張家界市區開過來的那輛,導游大叔說還可以搭桑植開往張家界的車回市區,結果等啊等,三點半過了左右兩邊都沒有車過來,大叔說估計路上耽擱了,一會兒又說怕是已經先開走了,我倒覺得不可能,市區過來要兩個小時,出發時拖拖拉拉,一路走走停停,怎麼說都要快三點半才能到,我們可是三點過一些就在這裡等了啊。一時間大家都摸不著頭腦,最要緊的是,根據公告牌上的說法,三點半這班車可是末班了啊,往後就沒車了,於是我開始擔心起來,難不成我要回景區然後坐索道下到武陵源去搭車回市區。。。眼看過了三點四十,大家都很著急,這時路邊有一個抱孩子的婦女建議我們不如一站一站的搭車回張家界,先坐車到中湖再說(中湖就是楊家界景區所在地)。我們聽了她的建議,這時正好有一輛帶鬥小四輪從中湖載客帶貨過來要返回去,於是我們爬上車,我坐在後鬥廂內,和當地居民、一大袋胡蘿蔔、一個大紙箱擠在一起向中湖方向出發,這種車就是當地居民的出行工具,約摸走了二十分鐘的路到了中湖,下車付費,一人三元,跳下車就看到路邊停著幾輛張家界市區到天子山鎮之間的縣際車,車前還寫著經中湖、楊家界,於是趕緊上車,還不忘問售票員為什麼這車沒有到泗楠峪而是只到中湖,答曰,來的時候前面堵車,所以才讓小四輪去泗楠峪接客人到中湖上車……不管怎麼樣,還有車回市區就好,售票員告訴我們這班車已經是當天從中湖發到市區的末班車,四點半開車,車費十元,一個小時的路程,右邊車窗外的田園景色也很好,五點半到市區時可以在暮色中看到天門山的那個著名的洞。所以建議想省錢省體力從天子山門票站回市區的乘客,如果過了正點還沒有見到班車的影子,還是別等了,趕緊找一輛從泗楠峪開到中湖的小四輪坐過去中轉吧。



(泗楠峪——張家界班次告示牌)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