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紀行(三)——法門寺珍寶館和乾陵

作者: Shintty

導讀許是我孤陋寡聞,在踏上西安的行程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法門寺。其實,法門寺地宮的傳奇故事在中央台的《考古中國》等許多節目中都有報道,讓我來簡述一下這個神奇的地方: 唐朝的時候,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帶來了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唐朝是一個信奉佛教的朝代,皇帝們決定把這枚佛骨舍利放在法門寺地宮。每三年,都會有盛大的儀式,將舍利迎回皇宮供 ...

許是我孤陋寡聞,在踏上西安的行程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法門寺。其實,法門寺地宮的傳奇故事在中央台的《考古中國》等許多節目中都有報道,讓我來簡述一下這個神奇的地方:

唐朝的時候,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帶來了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唐朝是一個信奉佛教的朝代,皇帝們決定把這枚佛骨舍利放在法門寺地宮。每三年,都會有盛大的儀式,將舍利迎回皇宮供養一陣,再放回到地宮。具體的介紹我查了一下網絡,以下是摘自“百度百科”:

“【初建法門】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於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曾擴建,並於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並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聖塚”,後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

【唐代供奉】

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後、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史載 “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鹹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寺院大小乘並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宋明至今】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中名剎,“藏經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贊其寺塔:“三級風檐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數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歷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地宮發現】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湧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並”,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法門寺正式開放並舉辦了國際性的佛指舍利瞻禮法會。海內外諸山長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參加法會。十多年來,法門寺在前任方丈澄觀、淨一法師的住持下,相繼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殿、禪堂、祖堂、齋堂、寮房、佛學院等仿唐建築。”

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參觀了法門珍寶館。在那裡,可以看到地宮的原貌復原,在地宮打開時,發現兩塊碑文,一塊是記載了佛祖舍利的由來,另一塊是記載了在地宮中寶物的清單。由於地宮幾乎被完整的保存著,裡面的寶物可謂是保存完好,除了幾塊唐朝的絲綢,見風即化,其他的秘色瓷,鎏金雕塑,純金打造的盆子(裡面的雕花都是內外對稱,並且雕工精美,即使現代也很難做到。在陝西博物館可以看到另一個金盆),還有佛家的最高水平的法器。值得一提的是裝載四枚舍利的盒子們,四枚舍利按照發現的時間分為一至四,其中,第三枚舍利被確認為是真的,成為“靈骨”,其他三枚稱為“影骨”。由於他們皆為佛祖的代表,四枚舍利重要程度相同。第一枚舍利由於發現的時間是佛祖的誕辰,被供在法門寺頂端,其他三枚可以在法門寺地宮朝拜到。這四枚舍利均被不同材質的盒子保護,每一枚都是一層套一層,每個盒子都是精雕細工,並且材質不同,據說也是根據佛祖的最高規格來訂制的。我記得其中一枚影骨,被八個盒子包裹,每個盒子的每一面都有著不同的雕刻,盒子的材質有金,銀,玉,紅木(據說木頭的那個已毀),銅等等。具體的寶物可以在網上查到,如果能夠親身一見,並且朝拜佛祖舍利,那時一定不要錯過的事情。

從在法門珍寶館和法門寺待了三個多小時,依依不舍的離開,向下一個景點——乾陵出發。聽說西安有七十二處皇陵,其中七十處被盜,或者被挖掘,只有乾陵和秦始皇陵完好無損。由於國家沒有合理的保護文物的方案,因此遲遲沒有下決定開挖。其中的任何一處被挖掘,其出土的寶物將是舉世矚目的。乾陵,其實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說她是獨一無二的,主要原因是這是唯一一處“一座墳墓,兩個皇帝”的墓葬。並且,那塊舉世聞名的“無字碑”就立在靈前。就是為著看這塊無字碑,我和bf專門包了車,從西安開了一個多小時來到這裡,感受一下這裡的霸氣,看一眼中國唯一一名女皇帝的碑。可惜的是,武則天沒有題字,後人卻是在背上亂刻亂寫。這些後人可不是我等現代人,那些明朝,清朝的官員,書生在碑上題刻了許多文字,要是武皇帝在世,不知道還會不會立無字碑了……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