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印像

作者: 月到風來

導讀大同給我的感覺其實有太多的大不同:巨富的煤老板與地下挖煤人自然是大不同的,秋高氣爽的藍天與地面的滾滾黃塵、嚴重干旱缺水的城市與到處欣欣向榮的洗浴中心、純樸友好的市民與讓人生氣的服務、包一天出租車的錢與吃一頓飯的費用等等等等,無一不給我留下深刻而矛盾的大不同印像,不過,幾天待下來,我還是喜歡上了這個曾經融合不同民族的地方。 從太原坐豪 ...

大同給我的感覺其實有太多的大不同:巨富的煤老板與地下挖煤人自然是大不同的,秋高氣爽的藍天與地面的滾滾黃塵、嚴重干旱缺水的城市與到處欣欣向榮的洗浴中心、純樸友好的市民與讓人生氣的服務、包一天出租車的錢與吃一頓飯的費用等等等等,無一不給我留下深刻而矛盾的大不同印像,不過,幾天待下來,我還是喜歡上了這個曾經融合不同民族的地方。

從太原坐豪華大巴到大同需三個半小時,三百多公裡的路程,票價88元,不含保險。登上大巴驚訝地發現這車廂的前三排竟被改成了兩排豪華的皮座椅,恰如飛機的公務艙,但票價卻只比普通的座位貴了12元,實在是物超所值,毫不猶豫地升級到公務艙,好心的服務員替我去售票處辦理了換票手續。這公務艙的座位也讓我有機會清楚地看到了途經的雁門關一帶的長城。

從地圖上看,大同的城市規劃與其他古城差不多,四四方方的如棋盤,雖然在地圖上還能看到城牆,但實際上我們僅能在善化寺對面及其他幾個極少的地方能看到小小的土堆狀的城牆遺跡。一位敬老車隊的司機滿懷信心地告訴我,大同正在恢復老城區、重建古城牆,再過兩年來大同會大不同的,一定會更好更美。正如這位出租車司機所言,我在善化寺已看到了重新修建的城牆。

這位司機的前擋風上貼了個敬老車隊的標識。他自豪地告訴我,敬老車隊免費為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服務,他們的車隊建設、多項服務市民的優惠措施已經被多個城市、包括廣州復制。盡管他提供的信息不是那麼百分之百地精准,但他的一塵不染的車和他少有的熱情以及對他所居住的大同的自豪感染了我。

對於重建,大同人有著不同的想法,民間流傳著“過去修城牆是為了城裡人的安全,現在卻為了修牆將城裡人遷出城外”的抱怨,但多數大同人對老城的修復還是報有多多少少的期待的,畢竟修復比改造強,畢竟大同地下的煤經不起這樣長期大量的挖掘,“總得給後人留條活路吧?”路邊的大爺這樣對我說。

大同在山西來了個新省長大同來了個新市長後,對老城區的規劃也有了新的改變,老城區的修復工程已初見成效,在華嚴寺至鼓樓一帶,靠近華嚴寺下院已建起了不少仿古街區,很漂亮,尤其是鳳臨閣一帶。其他片區有的已在拆遷了。當地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大同的城市建設至少停頓了十五年,現在要趕上去了。是的,從大同坑坑窪窪的老路看,大同是需要建設了,大同也正在幾乎同時修擴建主干道,但從另一方面說,如果大同所謂的城建進行得早,會不會我們現如今看到的大同又是另一個拆得只剩下一個古老名字的“古城”?

即便是晚了十五年,我們能在這個五、六十年代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中找到的可去之處也並沒想像中的多,而且多數規模都不大,善化寺尚余三殿,華嚴寺被分為上下兩院,各有一座大殿,九龍壁就只是一照壁,鼓樓還在,其他的就沒什麼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雲岡石窟。

盡管如此,一旦我們走近上述的任何一處,我們都會被它們放射出的歷史、文化或宗教的燦爛光芒而震撼!



華嚴寺下院附近修復的老城





創意十足的鳳壁



改造中的老城區





鼓樓



恢復中的城牆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