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半日小記

作者: Ann0204

導讀第一次去昆山,二十多年前,讀初中。春雨瀟瀟中登上亭林公園玉峰山,在半山腰自告奮勇為同伴去探險,結果迷路進了一個山洞,繞了一大圈回到山腳大部隊,渾身泥濘,狼狽不堪,還被同行的女孩誤認為叛逃,到了畢業也不肯徹底原諒。不過那次的春游作文,得了個優,算不算撿芝麻丟西瓜。 第一次去巴城,十多年前,剛工作不久。七月流火的季節,吃不著大閘蟹,去一 ...

第一次去昆山,二十多年前,讀初中。春雨瀟瀟中登上亭林公園玉峰山,在半山腰自告奮勇為同伴去探險,結果迷路進了一個山洞,繞了一大圈回到山腳大部隊,渾身泥濘,狼狽不堪,還被同行的女孩誤認為叛逃,到了畢業也不肯徹底原諒。不過那次的春游作文,得了個優,算不算撿芝麻丟西瓜。

第一次去巴城,十多年前,剛工作不久。七月流火的季節,吃不著大閘蟹,去一個什麼水上樂園玩,為了教一個始終原地打圈的女孩子游泳,被曬脫一層皮,“游泳衣”穿了一年。依稀記得那裡的鹽水蝦味道不錯,蘇州話好聽。除此之外,就剩下太陽留在腦門上的熱痛了。

這些年來,巴城與大閘蟹永結同心,做了河蟹社會的好榜樣,而巴城,也成了上海人吃陽澄湖大閘蟹的好去處。

08年倒計時,往往有些剩余休假折磨著整天忙碌的人,這個冬天不一樣的“寒冷”,一個寶貴的休假,成了吃蟹的最好的借口。

滬寧高速的上海段,其路況用高中語文老師的訓話來說:“不及格是起碼的!”不是雙休日,擁堵綿延2公裡,快到收費站了,我痛訴著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不合理,以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稅改費的可笑可鄙,突然收費站的大姐大手一揮,開恩免費放行,老公拿鈔票的手還停在半空,我的控訴就被生生咽了下去, “總算也不好意思收費了!”不說這句話,如鯁在喉。

江蘇段的路暢通無阻,蘇州繞城東一轉,很快就到巴城出口,一路直行,沿路都是賣老母雞、大閘蟹、草雞蛋的攤販,還有些勇敢的男男女女街口攔生意,溫馨提示老公:減速、也最好收斂起平常東張西望的毛病,安全第一。

開到底就是湖濱路,向左向右都無所謂,因為哪裡都有吃蟹的標志,車輛開進蟹舫苑的大停車場,每個蟹舫都有專門的人熱情招呼,看到七八個退休阿姨爺叔走入一個蟹舫,不是雙休日人不多,我們就一塊往那兒湊熱鬧。找個陽光充足的位置坐下。緊接著就去看一只只大水池裡的蟹,有位阿姨慷慨激昂,不斷強調自己特地從上海來吃,言下之意要老板為她的路費油費買單,要麼以大蟹替代,帥哥老板死活不依,上海阿姨袖手而去。走了一單大生意,老板也從容,回頭應付我們。我本來對蟹興趣不大,一邊陪著安安在水池邊看蟹,小家伙膽子大,總想趁我不注意用手抓,害得我只管看著她,懶得討價還價。要了三對90元的蟹草草了事。趕緊死拽著安安回座點菜。

想了一路的南瓜粥沒有,天氣寒冷,下市了。要了鹽水河蝦、醬爆螺螄、土雞湯(味道鮮,還放了雞毛菜、水面筋塞肉)、白菜蛋餃(這個菜點得失敗,就一個蛋餃,超級巨大,想這巴城的老母雞也太彪悍了)。紅燒鳊魚,幸虧要了個小份的,上來後還是質疑半天,這算小份的麼?反正自個兒家裡沒有一只盤子可以完整裝好這條魚,事後證明,出來吃蟹,這種油膩味重的菜還是少點為妙,有個金花菜炒蚌肉聽起來挺美,橫豎吃著金花菜就是草頭?醬油下得多,早嘗不出啥味道了。大閘蟹熱乎乎地粉墨登場,一家人開始美滋滋地品嘗,我喝著溫熱的上海老酒,覺得味道比蘸蟹的醋強。安安東一筷子,西一勺子,很快湊個半飽。還惦記著跑去看那些水池裡橫行霸道的蟹。旁邊一桌人一會兒抱怨芹菜老、一會兒指責螺螄臭,叮叮咣咣很熱鬧。等上了蟹,只留下此起彼伏的吸吮咀嚼了。

西北風刮得緊,湖面波光粼粼,午後的陽光照在身上,懶洋洋的感覺,欣賞一下牆上巨幅老江視察陽澄湖的圖片,很久沒看到老江那高超的裝束,別有一番親切感。胡言亂語中,半日時光倏忽而過,我問家人有沒有興趣去千燈?回答說還是買些老母雞回去燉燉,好吧,吃喝玩樂我有興趣。

結賬走人,酒家看門人很認真地給了我一張出門證,開車出大門口時,東西南北中,都是白板,空無一人,於是恭恭敬敬將出門證收入皮夾,以資紀念。

沿街靠停眾攤販間,挑揀大閘蟹,和蟹舫價格相比,落差巨大。安安執意要帶只老母雞做她的玩具,我掂量一番,決定弄些草雞蛋比較合適。有個滿臉皺紋的老漢打開他的破籃子,叫賣煮熟老菱,可惜賣相實在不敢恭維,和那只籃子有得一拼。一旁的山芋很合我意,可惜上海菜市場一大網籃早買好備下。婆婆看著商販旁邊搭起的草棚和一路飛馳的車子,擔心小販們的人身安全。

回來開錯了路,估計是那頓午飯給鬧的,或是讓大太陽給曬的。

掐指算算何時再來巴城?應該還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