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路線:北京西-吉首-鳳凰-老洞苗寨、烏龍山-鳳凰-吉信-鳳凰-吉首-長沙-北京西
11月15日出發,乘坐(12:20-次日12:34)由北京西開往懷化的K267次列車,在吉首站下車(硬臥367元、軟臥584元)。不知什麼原因火車晚點3個小時,3點半才到達吉首車站,出站即能夠看到到鳳凰的長途車,但要等人滿後才開車,我們是打車到長途客運站(5元)作的20分鐘一趟的長途車(15元)到點就發的,70分鐘到達鳳凰客運站,然後打車4元到虹橋,江邊的客棧都在這裡了。古城都是石板路,拉杆箱會發出轟隆隆的聲音,我們直接去找網上口碑還不錯的沱江人家,本以為是淡季會有房間的,但那兒已經客滿了,看來網絡的威力還是蠻大的。然後我們打給臨水居客棧,這家離古城的北門很近了,我們拖著行李走了好一段距離才到,老板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看出我們有些著急,收我們100塊標間一晚,由於天色已晚我們也就不計較了,但老板很熱心的給我們聯系了第二天我們准備去的老洞苗寨及烏龍山,談得價格也很優惠。沱江人家就在沱江邊上,有一個陽台就在沱江的上邊,坐在陽台上就可以看到整個沱江的景色及對面的客棧及酒吧,夜晚燈都亮起來了,景色很美。但衛生間在房間的外面,在陽台上,這個季節就很不方便,洗完澡要穿過陽台才能回到房間,有些冷。沱江的一周都是這種家庭客棧。安排好住宿,我們找到大使飯店吃晚餐,要了份酸菜魚、腊肉炒蕨菜、還有一個素菜好像是蘿蔔纓記不太清楚了,飯店裡也有低度米酒賣味道不是很純的,我們在專門賣酒的店裡打了一壺味道還不錯,由於菜並不太合口味又要了一份酸蘿蔔,好像是4元一份,比起外面小吃攤上的貴多了(夜市時才會有),小吃攤上1元給好多呢,味道也純正。從這個大使飯店出去繼續往東走沒多遠,又看到一個門臉更大的大使飯店,也許這個是正宗的吧。繼續往東走走過大概4個路口就能夠看到燒烤一條街了,有魚、雞、串成一串串的各種菜、粑粑、由於已經吃飽了實在沒有食欲了,後來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烤出來吃的,包括那些菜。逛了這一大圈就往回走了,在東門橋洞下碰到幾個自彈自唱的,還有人捧場點歌,唱得很動情,於是也駐足捧場。回到客棧周圍酒吧的歌聲已經四起了,坐在陽台欣賞沱江的不一樣的夜景,聽對面心齋及湘西往事酒吧飄出的老歌,就這樣睡著了,歌聲也不知什麼時候嘎然而止的。
約好了第二天的老洞之行,7點起床,當地的導游把我們帶到東門外的旅游車上,8點半做了滿滿一車游客准備往烏龍山出發了,中途做了一段船,小船行駛在崇山綠水中,時不時可以看到岸邊上的黑頂黑房的苗屋,加上氣候有些陰涼,感覺到很幽靜的美。然後換車,在車上導游教了我們一些苗語,比如:“木柔”是你好,”端菜”是小伙子,”牛肉干”是再見等等,後來實踐後知道說出來人家苗人是基本不懂得,反到普通話能明白。還有一首當地的歌,苗族人很會唱,愛唱,並且有以對唱來搞對像的風俗的。那首歌大概是這樣的意思:阿哥門前長柳枝,問問阿哥能否吹,我把柳枝吹響了,只用歌聲不用媒。說的就是以歌為媒的。下車後不知不覺就已經開始爬山了,我們頂著毛毛細雨走上了剿匪的征途,什麼匪道、匪哨、好多地方確實很險的,景點有自然形成的蜂巢,駱駝峰,從一個角度來看還是挺像的。下了山在一個衛生院的院子裡吃了一頓旅游餐,雨稍微變大了,門口的苗民很會做生意,一次性雨衣從3元錢漲到了5元錢,由倆個也就4、5歲的小美眉負責兜售,央求我們買她的雨衣,我們閑著也是閑著就逗她,說3元買,她說,不行,不行,你都給我照相了,你買一個吧。我說給你巧克力換吧,巧克力比你的雨衣貴多了的。不行不行,最終以巧克力收下,雨衣賣出收場,這麼點大小孩很有生意頭腦了已經。然後驅車去老洞苗寨,進門的三道坎,飲酒、唱歌,敲鼓不了了之就過去了,這裡是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苗寨了,石板路鋪的台階,黑瓦鋪的屋頂,扁的石頭堆的牆,有那麼一片,還是頗有特色的。房間很高,很黑,裡間屋有灶台,一個木頭櫃子,中間放著火盆,圍著4、5把矮竹椅,臥室還在裡屋的裡面,很不起眼,很小,偷窺了一眼也就只能夠放一張床大小,廳裡面幾乎家家都擺著圍巾,苗族的衣服等物件,是賣給游客的,還算便宜,20元左右吧一條圍巾。牆上掛著全家的照片,年輕的都不穿戴苗族服飾了,家裡也只看到了老人和小孩,年輕人都沒有在家。有一家還有織布機,在自己織布,感興趣的話阿婆會允許你小試一把的。導游還帶我們看了80多歲的壓寨夫人,相對年齡來說皮膚超好,人也很俊俏,也許是噱頭吧。回程不太順利,碰上跟修路的沒有談好,等了至少半個小時才通行。到鳳凰已經是將18點了,在大排擋吃了美味的一餐,尤其是烤魚,我們要了份烤鯰魚,味道超贊的,不知是否是因為已經飢腸轆轆,後來還在一個動作出奇緩慢的大姐攤上要了份老湯臭豆腐,竟然味道還不錯。回客棧的路上發現一個在別處沒有見到過的景像,一張四方的小矮桌,桌上蓋著一床棉被,被子四邊垂下來罩在桌子四周,桌下或燒著煤爐或點著電暖爐,人呢坐在矮凳上或沙發上,把腿伸到桌子下,再用棉被蓋住腿,手不用的時候也放進去取暖,很暖和的樣子,後來看到原來家家都是這樣取暖的,包括客棧的老板娘,很有特色吧,這是夏季絕對看不到的景像。
18日睡了個大懶覺,天氣不錯,准備在古城轉轉了,先去買吉首到長沙的火車票,准備19日坐夜車到長沙,結果去了幾個旅行社都不預訂火車票,長途車倒是有的,但要耽誤白天的游玩時間,只好作罷,到吉首現買了。買了張古城的手繪圖,一共就數得過來的幾條街和道,沿著地圖上的路標開始逛,沿途也有一些有特色的商品店,應該都是舶來貨了,當地特色的各家都差不多,尤其是小吃,我吃著是沒有差別的。酒吧很多,一家門口的木柵欄上掛了密密麻麻的啤酒瓶,一家牆上的壁畫很是搶眼,人像占據了整個牆面。一路走下來也有許多風格雷同的。西門那兒有一座鳳凰的雕像,還有朱镕基題詞的鳳凰古城。路上游客很多,可想在旺季會是怎樣的景像。沱江邊外圍還有許多客棧,門口掛著今日有空房的牌子,大門關著,很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架勢。在熊希齡故居那兒還撞上拍電視劇的,說了是哪部,忘記了,拍攝占了一條主要的道路,我們繞了一大圈正好繞了過去,一位上海的店鋪老板給我說,你呀左轉左轉再左轉、右轉右轉再右轉就回原地了,果真如此的。古城走了個遍,買了姜糖、獼猴桃干、龍須糖准備帶給同事吃。喜歡吃姜的同事還是很喜歡姜糖的,並且其他地方沒有賣的。游客中有人介紹說味道不錯,於是決定試試,在東門附近找了家飯店,看著還是不錯的,要了份28元的小份血粑鴨,結果是--很是失望,甚至可以說是難吃,可能是不適合我的口味吧。還吃了烤牛肉串,3毛一串,味道還可以,是一口一串的,很小。還有炸的社飯粑粑,先把厚厚的粑粑從中間切一刀,再把粑粑炸熟了然後在中間夾入酸豆角,土豆絲等菜,有人吃得很香甜,我是因為不太喜歡炸過的硬和焦,就覺得一般了、炸的臭豆腐,還是喜歡那個老湯臭豆腐。每天都吃著不同的東西,雖然有些好吃有些不好吃,因為新鮮所以仍是愜意。總之,鳳凰真的是適合休閑和放松。對了這天我們換了客棧了,還是不能做冤大頭的,對吧。
19日到吉信去趕集,集要10點以後才開始,我們9點作縣級車大約開了有40分鐘,就到了,基本上已經看不到苗族或者土家族的特點,最有印像的是阿婆們懷抱著大花公雞,排成一排,等人來買;還有玩--耍的,好像是這麼玩得:在高處用木棍擋著三個大篩子,木棍一抽,篩子落下來,壓大或壓小;還有挑著蜂巢賣的,據說是吃裡面的蛹。看得出來是一個自發形成的,沒有工商或什麼監管部門的,沒有什麼可買的,很快就往回返了。回到鳳凰拿上行李打車到客運站,上了一輛還沒有滿員的到吉首的金杯車。沒有買到到長沙的臥鋪,長沙到北京西的列車有十來趟,竟然好多也沒票了,只買到T146/T147的上鋪。意味著我們今晚只能做一路了:< 在吉首市到處逛了逛,晚上9點坐上了開完長沙的列車N571,雙層的,人到不多,但沒有補到臥鋪票。
一路夜車,早上6點多到了長沙,打車到了五一路上的一個賓館,開始補覺,後來給凍醒了,原來是沒有暖氣晚上才給。養足了精神,下午奔湘江方向出發了。往西走不了多久就到了湘江邊上了,湘江水是黃的,很安靜,少有船穿梭,偶然竟能看到快艇出沒。沿著湘江邊走,有好多老人在下像棋,還有好多濃妝艷抹翎羅水袖,一班班唱戲的,聲音此起彼伏,有的戲班子圍了好多人觀看,裡面一圈還有板凳,有的就顯得比較冷清。裝扮還挺齊全,還有歌詞屏幕。不知這是不是湘江一景。橘子洲頭現在在重建,不對外開放。晚上去了步行街吃小吃,糖油粑粑2元6個,很香甜;臭豆腐其實沒有臭味了,上面澆得湯汁混合在一起味道比想像得好;肉粽、牛肉粉味道也很正宗;對了醬板鴨味道也很不錯的,看著干干得,肥肉已經醬沒了,很入味特別適合喝點酒聊著天吃哦。第二天在坡子街(有火宮殿)、解放路、太平街等著名的街道走了一溜夠。需要特別一提的是,長沙的出租車在下午五點鐘是交接班時間,不順路的話會拒載的,我們就是差不多5:30出門准備打車的,就根本打不到,後來不得已打一私家車,11元的路程要15元,這個下班時間私家車很踊躍的。
回程的火車出發就晚點1個小時,第二天晚點3個小時到達北京西。:<
令人懷念的旅途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