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西行9重逢Jaipur

作者: 雪中蓮

導讀 印度西行9 重逢Jaipur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2008年2?6日 從Udaipur到Jaipur,這已經是第三次坐印度的夜間火車了,一切早已經駕輕就熟。晚上9點的火車准時出發,又是2等臥鋪。下鋪住著一位希克族的長老,帶著同如今印度總理一樣的紅色包頭,不過更加像帽子;穿著有明顯宗教特征的服裝;他由好幾個年輕小伙子送上來,幫他提行李、找鋪位、端茶遞水、走的 ...


印度西行9 重逢Jaipur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2008年2?6日

從Udaipur到Jaipur,這已經是第三次坐印度的夜間火車了,一切早已經駕輕就熟。晚上9點的火車准時出發,又是2等臥鋪。下鋪住著一位希克族的長老,帶著同如今印度總理一樣的紅色包頭,不過更加像帽子;穿著有明顯宗教特征的服裝;他由好幾個年輕小伙子送上來,幫他提行李、找鋪位、端茶遞水、走的時候鞠90度的躬,還不忘親吻他的手,從這一系列的“待遇”,我們推測他一定是輩份崇高的人。整個車程中,他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是自己默默的把“帽子”摘下來,小心翼翼的放在隔板上,並刻意的與任何人的東西隔開空間,尤其是不想任何東西碰到他的帽子,躲任何人都像躲細菌一樣,他很警覺,每次我們上下鋪的時候,他都醒著,早上起床後,他有一段時間在床上打坐冥想,對於他的身份,我一直暗暗的觀察著,希望能從他的行為中找到答案;離這樣的“神人”越近,越讓人有一種敬畏。上一次路過Jaipur,是在夜裡飛機轉火車去烏代普爾,直接從Goa的海灘一下子飛到了北方,在短暫的停留裡,除了冷之外,其他的沒有任何印像。這次是在清晨抵達,就好像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路邊的成堆的沙子就能讓你感受到這是在沙漠邊緣的城市。這兒一個邦的首府,人、車、馬、牛、駱駝一樣都不少,走在路上的感覺很奇特,沒准一回頭,發現駱駝的腦袋就在你肩膀後面喘氣。由於是早晨,我們事先選中的幾家都還沒有空房間。這回我們學精了,先找一家順眼的客棧,放下行李,舒舒服服的在他們的屋頂餐廳,吃上一頓豐盛的早餐,這時我們才覺得緩過勁兒來,一夜的臥鋪,雖然不是那麼辛苦,只是空調好冷,吹得我們全身疼痛,大腦停滯。然後一邊喝著大吉嶺紅茶,一邊慢慢地翻著那本比磚頭還厚的LP,把上面介紹的客棧介紹review一下;最好我們得出結果,兵分兩路,我去附近找客棧,lily留在這裡看行李。雇了輛TUTU車,拉著我去找住處,旅行者聚集的地方,自然也是客棧聚集地的區域,每一個精致的Guest House散落在這片嫻靜的生活居住區中,外面看上去沒啥特別,裡面卻別有洞天;有些有漂亮的院子,有些還有寬敞的游泳池,每一間都讓我不想離開;不知道為啥,這裡的法國人特別多,連當地的服務員,都能說流利的法語,不看臉,我還以為是真正的法國人在交談呢。游客多了,這裡的服務業的水准自然就被訓練的很專業,即使是自家的酒店沒房,也會熱心的幫我想辦法,前台的小男孩,很nice的邀請我飲茶,然後在詳細問過我對房間的要求和預算,立刻拿出電話簿,不厭其煩的幫我聯絡,不出10分鐘,另有一家客棧老板,騎著摩托車來接我去看房間了。我從來沒有坐過摩托車,坐上去前的一霎那,我還是有些猶豫和擔心的。作為一個女孩,在陌生的地方,要坐在陌生人的車上,然後要去陌生的地方,說實話我心裡是有些發毛的。我反復的確認,“是要我坐摩托車嗎?”“這車安全嗎?”“客棧離這裡遠嗎?”“可以走過去嗎?”希望借此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判斷,然後腦子一遍又一遍盤算著到底要不要坐上車。騎車來到老板,是一個中年男人,留著類似中東男人的絡腮胡子,眼神很沉穩,看上去還比較可靠;“好吧!請帶路.”我上車前,給lily發了短信:告知我坐摩托車出發的地點以及要去的地方。如果半小時內我不回去,就可以開始找我了。” 常在江湖行走,經常被人問及:“你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膽子真大呀!難道你就不害怕遇到壞人和騙子嗎?”對於這樣的問題,我總是微笑的回答:我相信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其實我這樣說是在安慰我自己;說實話如果說自己不害怕,那是假的;我也並沒有別人想像中的無懼無畏,反而是非常的謹慎;這一路走來的路,經常在旅途中會遇到困難和麻煩倒是真的,好在是路上都會遇到貴人的相助;一次又一次地為我解決難題;其實危險並不會因為旅行而增加,只是讓我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要保護自己、放下張揚、然後帶上微笑上路。事實證明,開摩托車接我去看客棧的人,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後來的幾天裡幫了我們好幾回;此人其實是客棧主人請來打理客棧的,客棧的所有者是一名醫生,有相當多的資產,把空余的房子開成客棧也屬於副業,不關心賺多少錢。打理客棧的夫妻來自炎熱的加爾各答,每天就幫忙打理住客的起居,修繕房子,過著衣食無憂的清閑日子,到也是件美差。其實後來知道,這個區域其實房價是很貴的,由於剛開張,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只能靠一些朋友介紹客源。他們家的客棧在一片別墅區內,漂亮的房子嵌在精致的花園裡,門前的馬路干淨而安靜,整棟房子就是他們夫妻二人在打理,之前剛有個旅行團退房,所以現在我和lily就是這個客棧唯二的客人,房子的布置也有中東的風格,一進去,我就喜歡了,而且價格方面也很合我們的心意,我想沒有理由不住在這裡。於是當即決定住下來,客棧的boy,又找了輛Tutu車,帶我去接lily,和我們的行李。整棟房子的客房隨我們挑,我們選中了二樓的一間,門口就是一個寬敞的中庭,牆上掛著中東風格的油畫,幾張貴妃榻隨意的擺放在中間,這自然就成為我們專享的大廳了,每天逛街回來,我們就買了不同的水果,讓boy切成小塊,躺在貴妃榻上,一遍看書,一看吃水果,應該是旅途中最享受的時刻了,而且這裡的水果又大又甜,木瓜個個比腦袋還大,令我念念不忘至今。Jaipur也有城市宮殿(City Palace),不過我們在大太陽下,草草轉了一圈,就離開了。這裡比起Udaipur的城市宮殿,就有天差之別,不會讓人感覺到是曾經的皇宮,反而更像是一個普通的廣場而已。Jaipur素有粉紅之城的別名,源自城外的粉紅色的土所建成的城堡,一直讓我心心念念的是風宮,在城市宮殿的不遠處,走走就10分鐘的光景,想像中的風宮一直是一棟很大的城堡,之前看過風宮之牆的照片:暗粉紅色的,精致的門窗,以及裡面曾經住的妃子們,因為不能出門,只能通過這些窗口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和呼吸到塵世間的空氣。帶著要去瞻仰的心態要去看看那堵曾經阻擋哀怨的牆。雖然LP上有詳細的地圖,但是我們還是找不到方向,走在一條繁忙的大馬路邊,左右打探,問了幾個當地人,也不知所雲,看到不遠處有對歐洲的中年夫婦,拿著地圖,好像也在找些什麼,我們便上前詢問,原來他們也是在風宮;也在尋找那圖片中的暗粉紅色的牆。當我們終於把方位搞清楚後,發現我們就站在風宮的對面!只是暗粉紅色的牆變成了粉紅色的塗料,旁邊還有一半的腳手架還沒有拆除,她正在被翻新中!走近才恍然大悟,風宮其實只剩下這堵牆了,早已沒有了牆後面的那些房間和諸多遐想了!當我在這堵紅色的牆前駐足的時候,突然對它沒有了任何的念想了,難道就這樣了?除了在別人的照片中出現過的養蛇人依舊在那個角落吹笛子外,其他的一切都沒有了!百無聊賴的抬手拍了兩張照,怎麼拍,都找不到感覺,此時那個養蛇人竟然提著蛇往我這邊走,問我要照相費,我當然是走為上策了。我們要去長途汽車站買第二天的車票去距離這裡42公裡的琥珀宮,打聽到車站就在城門口,問了幾個人都指著同一個方向說,前面,前面,不遠,不遠,所以我們不打算坐車,兩旁的傳統小店鋪,逛的東西倒是挺多的,而且都是當地人在購買,貨真而且價實,還買到了上等的整片葉子的大吉嶺紅茶。誰知走了很長的路,還是看不到路的盡頭,各種聲音不絕於耳,連並排說話都聽不見;只有沒完沒了的打擾,許多輛人力車包圍在外面周圍,瘦骨嶙峋的車夫不斷的按著喇叭,示意我們雇他的車,擺脫了一輛又來一輛;還有其他橫衝直撞的自行車,摩托車,馬車,車頂坐滿人的小巴……,終於讓我見識到了曾經想像中的印度,也讓我們迷失在炎熱的太陽下。顧不得砍價,攔了一輛人力車就上。看著他瘦弱的背影,使勁兒的騎著踏板,和已經被汗水浸濕的襯衣,我說不出話,只能把眼光移到別的地方。誰知沒多久,突然一下車子像是失去的動力,鏈條竟然斷了!這下更讓我們無言以對,心想應該不是我們的原因才斷的吧?自打來了印度雖然每天都有好吃好喝,但是舟車勞頓,還是辛苦的瘦了好多。恩,那一定是車子本身的問題,一定是的,我們兩相互安慰著,迅速的下車,留了一些錢給車夫,然後就消失在這嘈雜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汽車站,來不及打聽車票的事情,先到餐廳喝一杯冰飲料,給冒煙的嗓子煙降降火。突然手機響了,一長串陌生的號碼,掙扎的按下通話鍵,竟然是之前在Goa碰到的老唐打來的,他也到了Jaipur!無巧不成書呀,話說上次我們在Goa老城分別之後,我們飛來北方,在Udaipur呆了3天,又折回Jaipur,他離開Goa後去了孟買,本想大家的行程和旅行的節奏不同,在印度遇到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相約回國後,再聚首的。沒想到他提前結束了在孟買的安排,一路北上正好與我們同一天到達Jaipur。這讓我想起LP創始人的自傳,在他們30年的旅行生涯中,又幾次這樣的奇遇,比如在一小客棧裡,推門而出時發現旁邊的鄰居,竟然是10年前在某地遇到過的旅友。也許是同類人,才會對同樣的地方有偏好;在旅途中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每一個人好像都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給了我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其實大家都明白,那樣萍水相逢,沒有人關心彼此叫啥,來自什麼地方,曾經做過什麼。只是在同一個時間點,單純的彙聚到某個地點;或吃著一樣的東西;或看著一樣的風景;或有著一霎那對某件事情的共同看法,然後大家又按照自己的軌道和方向,去該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這樣的離開大多數是以後不會再碰面,也許連對方的長相或名字都會被忘記,但是在一起聊過的人生;侃過的大山;談過的夢想,會一直成為那段旅程中的亮點。我看過的風景並不少,但是這些朋友卻是我旅行中最大的收獲;一直堅持著記錄每一段旅行中的點滴,其實我記錄的大部分都是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他們的故事。這些朋友讓我很早就了解到活著的方式有太多種了,只要我高興,我可以隨意的切換“頻道”,不需要想工蜂一樣被卡在那所謂最穩固的格子裡昏天黑地的忙碌。

每當我束手無策時,我總是會想到這些在旅途遇到到朋友們,原來我還有別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原來我還有別的“頻道”可以切換的;原來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2008年12月14日 Zhan Yiping 完成於上海


(Jaripur的城市宮殿)



(某個屋頂餐廳)

(城市宮殿裡的美景)

(city palace)



(風宮)



(Jaipur 街景)


精選遊記: 齋浦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