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靖江王府)

作者: ddann

導讀洗漱一番以後,聽了小陳的介紹,直接去最富盛名的“靖江王府”,又名“獨秀峰”。 買了門票(50元)進府 ,有免費的導游帶領。導游小王聲音脆亮,字正腔圓,解說很是好聽。 小王說“三分看七分聽”,委實如此。如果沒有導游解說,我肯定半個小時就逛完還會抱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王府和廣西師範大學合二為一,據說是唯一一個高等學府和歷史景點結合的 ...

洗漱一番以後,聽了小陳的介紹,直接去最富盛名的“靖江王府”,又名“獨秀峰”。

買了門票(50元)進府 ,有免費的導游帶領。導游小王聲音脆亮,字正腔圓,解說很是好聽。

小王說“三分看七分聽”,委實如此。如果沒有導游解說,我肯定半個小時就逛完還會抱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王府和廣西師範大學合二為一,據說是唯一一個高等學府和歷史景點結合的所在。這裡的學生也算幸運了,生活在古代達官貴人才能出入的風水寶地。

王府位於桂林的中軸線上,風水非常了得。漓江和桃花江左懷右抱,是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

背靠“獨秀峰”靠山,形成天然屏障,獨秀峰的西南腳是龍脈,被月牙池包圍。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王府經歷過清朝的火災和日軍的空襲,古跡被摧毀殆盡,現在看到的建築多為後來的重建。沿著青石板的王道往裡走是承運殿,王道兩邊掛了很多紅燈籠。承運殿前面的階梯有灰白石雕刻的祥雲,為王爺王妃專用,兩旁的步步高升雲、蟠桃、蓮花寶座的雕欄有吉祥、官運亨通之意,照著小王的說法,用手撫摸並放到口袋裡,蘊含將吉祥帶回家的美好願望。

兩邊的階梯為左武官右文官,小王帶著我們文道上武道下。

承運殿門口有“官兵”把守,導游帶隊自然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承運殿是王府春秋的文史展廳,展覽了大量王府史料,我倒沒看出什麼究竟。

拐個彎有個小型劇場儺舞表演,兩位舞者都帶著猙獰的儺面手舞足蹈。所謂“儺”,由“人”加 “難”組成,顧名思義是人在困難的時候跳的一種舞,有行無聲,表達了驅除困難和祈福的含義。

殿內還有16副王爺的畫像,不知道畫像是何人何時的高作,在我看來,16位王爺很是形似,除了胡子頭發略有區別。

可能看出我有些漫不經心,小王問我歷史學得如何,真是一針見血。歷史是從小又恨又怕的科目,所以看古跡腦子多半是真空狀態,王爺在我眼裡都姓王名爺,實在沒區別。

從殿內出來,由武道步下階梯。左邊是百年夫妻樹,榆樹和榕樹長得相濡以沫,合二為一,似一對恩愛的夫妻。最難得還長出龍頭龍尾,被游人摸得锃亮,也含有幸運的寓意。

夫妻樹旁邊的樹,也是兩棵樹纏繞在一起,但其中一顆因為缺少營養枯萎死掉了。據說這種現像稱為“絞殺現像”,一般來說,兩棵樹纏繞在一起,其中一顆必然會犧牲,所以夫妻樹是非常罕見的奇觀。

兩棵樹之間是一口井,叫“狀元井”,是傳說中的“王府秘道”。

王府裡的樹還有一怪,樹干長滿了蕨類植物,像批了一層“龍鱗”,而張牙舞爪的樹干則似“龍爪抓天”,經歷兩場浩劫依然生機挺拔,龍氣逼人。到底是生在龍脈上的植物,生命力果真不落凡塵。

龍爪樹再往前,還有桂林最大兩顆市樹——桂花樹。一金桂一玉桂,被譽為金童玉女。原來桂樹成林是“桂林”的由來。

一直往前就是“讀書岩”了,相傳是南北朝文學家顏延之讀書的地方。

這裡有摩崖石刻,上面還真找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石刻,看來把名字刻在石頭上也可以不朽,桂林的名氣這句詩實在功炳千秋。

讀書社有一個岩洞,冬暖夏涼,是古代王爺用來藏酒的地方。

石崖上還題刻有“南天一柱”的大字,是桂林最大的題字。

讀書岩旁邊是中山紀念堂,是用來紀念孫中山的,塔呈三面像征三民主義,題有“中山不死”、“主義常新”等字,下有五級台階,代表五枚憲法。

讀書岩往左就是太平岩了,是一個岩洞,不許拍照,裡面有60位太歲,可以為自己祈福。

在小王的解說下,大家各自找到自己的“太歲”,按道教手印舉手齊眉跪拜,三拜之後祈福許願,太歲會保佑今生平安。

再前往貢院。這裡的氛圍倒是和師大的底蘊非常契合,很和諧。

三元及第指鄉試、會試、殿試都得第一。歷史上三元及第之人鳳毛麟角,有記載的總共17人,而桂林就有1人,此人就是陳繼昌,時任兩廣總督的大學者阮元。

貢院內還仿建了當年的考場,被隔成很多小間,一人一間,完全沒有傳紙條舞弊的可能。前來考試的考生好幾天都在這裡度過,決定自己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孫山,可以想像當時緊張森嚴的程度。

貢院挨著孔廟,立有孔子像,在心中膜拜。

最後一個景點就是獨秀峰了,天色漸暗,管理員囑咐我快上快下。

顧名思義,獨秀峰一枝獨秀,來源於顏延之的詩句:“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

山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素有“南天一柱”之稱。獨秀峰也是桂林的中心,橫看成嶺側成峰,橫看是一塊巨大的屏風,側面看則是陡峭的山峰。

我拾級而上,這裡的石階很陡,階梯高矮不一,不符合一般的建築標准,爬起來格外累。我索性爬幾段就休息一會,順便看看遠處連綿不絕的山峰,爽心悅目。桂林山的獨特在於起伏很大,層巒疊嶂,山不高,但線條優美,秀麗之極。

石階的旁邊有鐵索,上面系滿了藍絲帶,絲帶上寫滿了游人美好的祈願。

終於爬上山頂,一覽眾山小,這裡的視角可以俯瞰整個桂林的全貌。都說景在城中,城在景中,風光與人文交彙融合。可我總偏執地覺得鋼筋水泥的建築唐突了這如畫的山水,想拍一張只有山水沒有建築的照片而不可得。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山下還有游人氣喘吁吁地爬上來。我也不著急,想悠閑下山,可這山實在太陡峭,必須步步小心,馬虎不得。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