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春節甘南、川北游記<二>

作者: ayaquanquan

導讀2月6日 從夏河—合作—郎木寺---甘南川北記之二 上一回說到10:40與楊師傅會合,離開夏河。從夏河到郎木寺這一段路,走了4個小時,包車的價格在350--400塊。我們選擇的是小路,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穿行在草原裡。草原被薄薄的積雪覆蓋,夾雜著裸露出來的黃土與野草,大群的牛羊,低頭翻找著可以食用的草根。 蒼涼的畫面,安靜的像一部無聲電影,充斥心間的,只有膠片的 ...

2月6日 從夏河—合作—郎木寺---甘南川北記之二

上一回說到10:40與楊師傅會合,離開夏河。從夏河到郎木寺這一段路,走了4個小時,包車的價格在350--400塊。我們選擇的是小路,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穿行在草原裡。草原被薄薄的積雪覆蓋,夾雜著裸露出來的黃土與野草,大群的牛羊,低頭翻找著可以食用的草根。

蒼涼的畫面,安靜的像一部無聲電影,充斥心間的,只有膠片的沙沙聲。

據楊師傅說,這條路,就是《天下無賊》裡寶馬馳騁過的那條荒涼的路。對於桑科草原,我只想說,如果你喜歡被商業氣息和粗糙的包裝圍繞,喜歡被旅游團和導游忽悠,那就放心大膽的去吧,這裡絕對是不二之選。美麗的草原太多,桑科只是被野蠻暴力開發的一個。

車子行駛在路上,常常有這樣大群的羊或犛牛攔住去路,面對汽車這樣一個會叫會跑還會冒煙的怪物,它們有時驚慌失措的跑開,有時停下來不解的張望,有時就像照片裡的,閑庭散步,絲毫不理會我們。

這是郎木寺在我眼裡的第一個畫面。小小的,舊舊的,暖暖和和的。只有這麼短短的一條路,路的盡頭是紅石崖,非常氣魄非常美,特地做了一張特寫。路的另一邊是居民區,和兩座山,山上分別是郎木寺與格爾登寺。路上充斥著飯館、旅館與紀念品商店。

因為是春節,幾乎所有的飯館和紀念品商店都關門了。我們在路口遇到一位據說很有名的藏醫,他介紹我們住“郎木寺大酒店”,很高級也並不怎麼昂貴,可是,酒店裡的服務生都回家過年了,只有一位喇嘛在代值班,他不負責燒水也不負責打掃。於是作罷。

恰好遇到北京來寫生的幾個人。其中唯一的一個女生(很大氣的長相,漂亮)介紹我們去住敏叔家。我們跟著她去,順利地住下來。

網上大名鼎鼎的“麗薩飯館”和它的老板。恩……,我只想說,如果沒去過去看一看是可以滴。在我們身邊,名不副實,名氣大脾氣大的事情太多,這也不算什麼。我只是不喜歡崇洋媚外。

九六年,在游客紛紛湧向九寨溝的時候,兩個法國人騎自行車來到郎木寺。他們是這塊土地上的第一批游客。意外的發現了這個世外桃源。回去後,他們寫了本書,書上不僅標出了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還特意標出了郎木寺。於是國外的背包客開始來到這裡,再於是,國內的背包客也來到這裡。

該說幸運還是不幸呢。即使郎木寺就此因為它的悠閑自在、因為它的風景絕美、因為它的與世隔絕而名聲大噪,即使小小的街道密密麻麻的都是飯館旅館和游客商店,可終究交通閉,地處高原,讓部分人聽而生懼,這才得以保留一些原汁原味的本土風貌。自私的說,就這樣吧。不要再開發,不要再變成第二個麗江或者陽朔。

說遠了。再說回來。

郎木寺,海拔3300米左右,是地圖上很少用“寺”來作為地名的地方之一。鎮子以白龍江為界,南邊的山是四川的格爾登寺,北邊的山是甘肅的色止寺。這裡的居民大部分是藏民和回民。表面上看起來,還是融洽的。

格爾登寺和色止寺的寺名前都冠有“達倉郎木”,因此郎木寺是這一帶寺院和地域的統指。達倉郎木中,“達倉”是藏語“老虎”的意思,“郎木”又作“納摩”,是藏語“仙女”的意思。傳說中,曾經有位美麗的仙女,羽化後變為溶洞裡的一塊岩石,由一只老虎守護。而今,老虎不見,溶洞依舊在,下一篇再詳細的說。

色止寺。甘肅境內的格魯派寺廟。“色止”在藏語裡,是“法台”的意思。法台即相當於我們常說的主持。這個寺名源於該寺的創建者是西藏甘丹寺的法台。色止寺後的山上高處有天葬台,是少數可以參觀並拍照的天葬台之一。

2月7日,大年初一。早上醒來,8:40,外面已經出太陽了。溫度還沒有升起來,窗戶上結了好看的冰花,房檐下掛著很長很長的冰凌。

2月8日早上起來非常冷,前一夜下了場雪,幸好中午還是出了太陽。2月9日是大年初三,本來我和排骨計劃這一天一大早趕路,離開郎木寺抵達若爾蓋,可9日的雪下得很大,找不到車,也沒有司機願跑,就耽擱下來。運氣的是,9日下午在“阿裡餐廳”坐著烤火的時候,進來幾個剛到郎木寺的人,他們中的兩個和我們的路線相同,詢問有沒有人一起包車去若爾蓋,於是我們一拍即合,打算10號無論如何要出發。

不知是衛生所的大夫醫術高明,還是“阿裡”的自治酸奶很好,膽結石雖然還有輕微的疼,不過不影響什麼了,腸胃也好了。8號9號這兩天,我和排骨大部分的時間在“阿裡餐廳”填飽肚子烤火聊天,然後就在郎木寺四處游蕩。沒有路線也沒有景點。所以把這兩日放在一起來寫,分為“上”“下”兩篇。上一篇寫格爾登寺與納摩峽谷,下一篇寫住宿吃飯這些生活小事。

格爾登寺屬於四川,據說是川西北最大的格魯派(黃教)寺廟,共有四座經堂,在最高的經堂裡供奉著一位肉身活佛。和拉蔔楞寺色止寺一樣,大部分的喇嘛都回家過年了,只有少數住在寺廟裡的喇嘛還留在寺廟。格爾登寺也是依山而建,後面就是納摩峽谷,風景比起隔江相望地屬甘肅的色止寺來說要漂亮許多。但格爾登寺的寺廟修的並沒有色止寺氣派。因為藏傳佛教的寺廟修繕都是由活佛籌錢來完成的,格爾登寺的活佛在國外(應該是印度),自然不能照顧到寺廟的修建。

照片裡的這個建築是若爾蓋縣郎木村小學。修的很好。不過據說這座小學因為是屬於寺廟的,所以只收藏族的男孩。至於女孩,只能到村裡另外的回民小學去上學。



(這條路,就是《天下無賊》裡寶馬馳騁過的那條荒涼的路)



(車子行駛在路上,常常有這樣大群的羊或犛牛攔住去路,面對汽車這樣一個會叫會跑還會冒煙的怪物,它們有時驚慌失措的跑開,有時停下來不解的張望,有時就像照片裡的,閑庭散步,絲毫不理會我們。)



(這是郎木寺在我眼裡的第一個畫面。小小的,舊舊的,暖暖和和的。只有這麼短短的一條路,路的盡頭是紅石崖,非常氣魄非常美.)



(LISACAFE)



(色止寺)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