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7.29)上午游覽郎木寺,下午游覽納摩大峽谷,晚上趕往合作,宿合作
聽過了拉蔔楞寺的誦經,就不再早起去聽郎木寺的誦經了,8點起床,洗漱後退了房,在賓館對面的民俗風情緣飯菜館吃了早飯。周圍那麼多飯店,只有他家有稀飯和包子這些東方傳統早餐。於是我們兩天早上都在那裡吃的早餐,當然大餅油條豆漿這些就不用想了。
從薩拉賓館出來右轉,走50米有座橋,橋下流淌的就是白龍江,過了橋就是郎木寺了,門票¥16。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那片平和美麗的高原上,有一個恬淡安寧的村寨——郎木寺。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旖旎的風光,領略充滿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還可以尋找到世外桃源般的寧靜。
據說早年正當國人蜂擁而至九寨溝的時候,是一外國游客發現了此地,他歸國後寫了一本書,畫了一幅地圖,地圖上只標了幾個地方,那就是北京、成都、蘭州、郎木寺,並且還有郎木寺的麗莎咖啡屋。外國人順著此線,便來到了郎木寺。於是位於四川甘肅兩省交界的郎木寺,迅速竄紅在國外背包客中。
這個位於兩省交界的小鎮,隨著旅行者越來越多的到來而繁榮。節日裡除了當地的居民,最多的就是熙熙攘攘的旅行者和正在趕超老外的中國小資們。去過麗江、陽朔不希奇,去過郎木寺才能贏來艷羨的目光。
往年,這個季節正是旅游旺季,從網上得知,這裡應該有很多國內外的背包客,但今年嘛,還是因為藏獨,老外全被禁止入內了,國內的游客也少了很多,整個郎木寺鄉清清靜靜的,感覺很不錯。
今轄於甘肅省碌曲縣的郎木寺位於四川省若爾蓋縣及甘肅省碌曲縣交界處的郎木寺鄉,距碌曲縣城南90公裡處,西傾山支脈郭爾莽梁北麓的白龍江畔,海撥3600米左右。
郎木寺原名“達倉郎木”,藏語意為“虎穴仙女”。因該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鐘乳石,其名由此而得。相傳是蓮花生大師來此降妖馴服猛虎,並教化佛法,使猛虎成為善良的仙女化身。而今虎穴依舊,“郎木”身上搭滿各色哈達,恰如仙女身著衣裙翩翩起舞。在郎木寺西側一高聳石壁上,有一巨型手印,傳說,從前石壁有一洞口,與大海相通,海水噴湧不止,村寨成為汪洋。一日來一高僧,見此情景上前猛擊一掌,洞口便被封住,從此滴水不漏。如今,那一米見方的掌印歷經悠悠歲月依然清晰可見。有山水洞壁為證,這一方風光寶地,更顯神秘空靈。
郎木寺為藏傳佛教寺院,相傳是蓮花生大師降伏妖魔之地。該寺創建於1748年。其創始人即第一任赤哇(法台)嘉參格桑,十一歲受戒出家,二十七歲前往拉薩學法,投拜名師潛心學法,成為出類拔萃的大學者,年屆五十五歲時,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間他廣弘佛法、辯論、著書立說,功績卓著,聲名遠揚,倍受僧眾崇敬。1747年,年屆七十歲的他應家鄉人民再三請求,經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裡弘揚佛法,即創建了郎木寺院。
嘉參格桑活佛於1756年9月兩手合掌、跏趺而坐,示現圓寂。之後,郎木寺歷世活佛繼承弘揚第一世活佛的弘法大願,個個致力佛性修煉,學問通達,業績顯赫,在整個藏區乃至世界佛教界影響深遠。
郎木寺經過歷世活佛的創建、擴建,現有聞思學院、續部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印經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活佛的肉身靈塔,據說該靈體的頭發、指甲如新生長的一般;有以數萬兩黃金、白銀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歷世其他活佛的靈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異的佛塔。郎木寺轄有十座屬寺和兩座靜修院,前後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時僧人多達500余名,是安多地區聞名遐邇的大寺院之一。
郎木寺有兩大寺院。一為甘肅寺院,就是上面介紹的,全名叫“安多達倉郎木寺”;一個為四川寺院(當地人這樣稱呼),全名叫“達倉納摩格爾底寺”,簡稱“格爾底寺”,系四川阿壩地區格魯派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寺院之一,轄有18座分寺,現有僧人500左右。兩寺隔白龍江相望。
四川的格爾底寺曾有許多希世寶物,大多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在有一珍貴的寶物——五世格爾底活佛的肉身靈體。五世活佛出生於1681年,於1775年圓寂,享年74年。文革期間靈體被運到若爾蓋縣城,被幾個信教群眾發現後偷埋在縣城的達龍溝山上。到1981年再挖出來時肌肉還有彈性,無絲毫損壞,後請回格爾底寺,至今供於該寺金殿之中。民改前肉身靈體曾自然生長頭發,寺內高僧大德們為其理發一次,從此再未生長。金粉抹面的肉體真身歷經3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栩栩如生令海內外游客嘆為觀止。人的生命現像,是普天下最為神秘且難以透視的現像,五世活佛的肉身法體讓多少追求科學與生命的人敬仰、膜拜。
上午我們游覽甘肅郎木寺後,小沈,老任和王MM前往後山看天葬台去了,我覺得這是藏族的神秘世界,我一個漢人,不該也不想去探秘,所以獨自坐在山坡上發呆拍照,等他們回來。
原來一直想像不出這樣一個貌似不起眼的小鎮如何能稱為“東方小瑞士”,坐在了郎木寺的山坡上,我終於明白了。
郎木寺的地形呈峽谷盆地,四周群山環拱,蒼松翠柏掩映寺群,這一佛教名剎與周圍流線型的紫紅色砂岩互為陪襯,相映生輝。這裡林木蔥郁,碧水縈繞,景色秀麗。依山傍水而建的寺廟殿堂僧舍接連,沿山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氣勢宏偉,金碧輝煌。這裡藏民居房一般用木制,木牆,木房頂、木地板,亦稱塔板房。這裡的山因水而清秀,水因山而更富靈性,山光水色融為一體,飛瀑奇山秀麗異常。
郎木寺處地空靈,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東紅色砂礫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築群和錯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蔥蔥的古柏蒼松間,還有白龍江的源頭泛著波光在月夜輕歌……
因此,郎木寺這方淨土素才博得了“東方小瑞士”和“香巴拉小江南”的美譽。
紅色砂礫岩壁
拍完照,躺在山坡松軟的草地上,眯著眼鏡看著天空,雄鷹在雲層裡穿梭。懶洋洋的拿起手台,問小沈他們到哪兒了,手台裡傳出他們氣喘噓噓的回答,心裡頓時湧起一股滿足感。放慢腳步,享受陽光、草地的滋潤,不正式我們城市人出來旅行所尋找的嘛?一直緊張而匆忙的步伐,是否使我們忽視了旅行的這層內涵呢?
在一覺醒來,和LP發著短信的當口,他們下山了。天葬自然是沒有看到,只看到一些法器。後來趙師傅說天葬的時候,天葬師就是用這些法器將遺體割碎,然後拌上糌粑,等待禿鷲來將他們帶上天國。
糌粑,我在青海湖吃的津津有味的東西,居然還有這個作用,雞皮疙瘩,咦~
回到寺裡,他們又去聽喇嘛的講解,我則鑽進旁邊的樹林,從另一個角度拍攝郎木寺的全景以及她的山、水和草地。
出寺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6歲大的小男孩,拾了一捆比自己身體還大兩三倍的樹枝,要抱回家當柴火,可惜胳臂太短,抱不起來。於是他解下腰帶,想把樹枝扎起來,可孩子太小,扎不好,手指都戳破了。我們趕緊過去,三下兩下幫他扎好,背到肩上。我們問他手指破了,疼嗎?小孩搖搖頭,露出小男子漢堅強的表情,“不疼!”看著他慢慢遠去,巨大的樹枝堆已經使我們無法看到男孩的背影,似乎這卷樹枝在自己移動一樣。
這一幕,讓我感慨萬千。同樣是6歲的孩子,他如果生長在上海,2個大人,4個老人,不知道怎麼寵著呢,而他身為一個藏民的後代,這麼小就已經減負起了生活的重擔。同樣是6歲的孩子,他如果生長在上海,戳破了手指,爺爺奶奶早就心疼的給敷上紅藥水,裹上邦迪創可貼,而他卻只是舔舔傷口,繼續完成父母交給的任務。這樣的孩子,因為缺乏教育條件,長大後未必會有大的成就,但是他必定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離開郎木寺,我們去薩拉賓館邊上的馬二力清真餐廳吃了中飯。
郎木寺另外還有兩個景點就是納摩大峽谷和白龍江源頭,這兩個地方也是郎木寺被稱為“東方小瑞士”的重要因素。
白龍江源頭要騎兩個半小時的馬才能到達,來回要5個小時,那屁股哪兒受得了啊,算了,放棄。
下午原打算去格爾底寺看看,可是從旅行者國際青年旅社的小老板那裡得知,因為藏獨事件,格爾底寺被封鎖了,只得作罷。而在格爾底寺後面的納摩大峽谷也糟到了株連同樣被封鎖,小老板說原來可以帶我們從小路繞開哨卡進入納摩大峽谷,但最近那條小路安裝了攝像頭,他們也不敢帶了。
無奈之下,我們只能爬上旁邊一個小山坡去看看郎木寺全景,如此而已了。老任覺得非常疲憊,就留在青年旅社大堂的咖啡吧裡休息了,反正我們爬個小山,1個小時肯定回來了。
出了小店,我們來到了旁邊的一條小溪,小老板告訴我們這就是四川和甘肅的分界線,小溪的右邊是甘肅省碌曲縣郎木寺鄉,左邊是四川省若爾蓋縣納木鄉,這一步之遙跨越兩個省,自然要留張照片作紀念啦。
從聖地賓館旁邊的小路上山,沿途沒啥風景,卻停了幾只美麗的小鳥,拍了一張很美的照片,感覺像水墨畫一樣。
沿小路而上,到達有一個瑪尼堆的小山頂,也可以俯視郎木寺全景,拍了點照。
不遠處就可以看見納摩大峽谷的入口,然後我又發現山邊有條小路似乎可以通到峽谷入口,管他呢,走走看吧,走不通大不了再回來好了。
沿著小路走過去,果然看到了小老板說的攝像頭,再走就下山到了小河邊,沿著小河走過去,就看到了峽谷的入口,沒有看見哨卡,看來這就是繞看哨卡的小路了,於是我們就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峽谷。
伴隨著小溪往峽谷裡走,這裡的峽谷不像虎跳峽那樣壯觀,不像浙西大峽谷那樣秀麗,也不像積石峽那樣險峻,但因為沒有游客,這裡透著一股幽靜和神秘。
游記寫到這個程度,所有對美的形容詞都已經反復使用,就讓這裡的美麗留給驢友們自己去體驗吧。
回來在網上查資料,才知道納摩大峽谷是一條徒步線路,可以從峽谷裡,經過兩個大草坪,來到花蓋神山山腳下,然後登山翻越。
而我們只往裡走了40分鐘,到達第一個大草坪就打住了,一來時間晚了,二來也不知道裡面的是什麼情況,唉,還是功課沒做到家。
從峽谷出來,沒有再從來的小路去繞,而是從大路大搖大擺的往回走,遇見了警察的哨卡。
警察叔叔:“你們哪兒的?”
“旅游的。”
“怎麼從那邊過來?”
“我們從後面的小路,不知道怎麼就走過去了,看看是個峽谷,不敢進去,就回來了。”故作無辜和膽小是很好使的一招。
“照相機裡的照片給我們看看,裡面的都刪掉。”
“沒有沒有,沒進去,也沒拍照,不信您看。”前面的照片自然應該往前翻,我往後翻當然沒有,嘿嘿!就這樣保住了裡面的照片。
回到郎木寺鄉,我們來到網上小有名氣的阿裡餐廳吃中飯,可味道實在也不怎麼樣,只有一個土豆泥味道還不錯。
晚飯後,我們走上了返程的道路,趕往合作市住宿了,路上給趙師傅結了¥500的包車費。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9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合作市,找了幾家賓館,最後找到西一路上的交通賓館。談下來標間¥80,普間¥40。趙師傅比較省,不舍得住標間,所以我和趙師傅住普間,王MM一人一個標間,小沈和老任一個標間,我就去小沈的標間洗澡,對付一晚,無所謂的。
洗完澡,睡覺了。
感悟:
郎木寺的確是一個值得多待幾天的地方,能有充裕的時間騎馬去白龍江源頭和徒步納摩大峽谷,去欣賞更多的美景;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這遠離世俗紛擾的寧靜和悠閑。錯過了這些,也成為了我此行的第五大遺憾。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
費用:¥785
房錢(郎木寺薩娜賓館):¥25×4=¥100
早飯:¥18.50
郎木寺門票:¥16×4=¥64
飲料:¥8
中飯(馬二力清真餐廳):¥36
晚飯(阿裡餐廳):¥58
包車費:¥500
郎木寺薩拉賓館
地址:碌曲縣郎木寺鄉
電話:0941-667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