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甘青川15日游記之七—青海湖

作者: 潘嘉琰

導讀D7(7.23)上午游覽贊普林卡,日月山,沿109國道到達青海湖邊,看湖邊油菜花,下午去茶卡鹽湖,晚上到達黑馬河帳篷宿營地,宿青海湖邊 昨晚一覺睡得真好,一直睡到天大亮,彌補了在張掖銀海招待所睡眠的不足。起床,結了房費。因為現在是旅游旺季,房源緊張,押了¥100的定金,訂下24日晚上的4間房間。 8點鐘,趙師傅和金師傅帶我們去吃非常有名的泉兒頭羊雜湯,其 ...

D7(7.23)上午游覽贊普林卡,日月山,沿109國道到達青海湖邊,看湖邊油菜花,下午去茶卡鹽湖,晚上到達黑馬河帳篷宿營地,宿青海湖邊

昨晚一覺睡得真好,一直睡到天大亮,彌補了在張掖銀海招待所睡眠的不足。起床,結了房費。因為現在是旅游旺季,房源緊張,押了¥100的定金,訂下24日晚上的4間房間。

8點鐘,趙師傅和金師傅帶我們去吃非常有名的泉兒頭羊雜湯,其實我很喜歡吃這個,但是出門在外怕尿酸高,不敢吃,LP也想吃得清淡些,老張不吃羊肉,所以我們三個去隔壁的五谷粥店吃了稀飯、榨菜和包子。

吃完早飯,買了水。在馬路對面的小店裡買到了萬能充電器,還算幸運。出了西寧市,沿109國道向青海湖駛去。

第一站到達贊普林卡。

贊普林卡,位於西寧西大門的湟源縣,109、315國道及西湟高速公路的交接處,是古絲綢南路、三峽(巴燕峽、藥水峽、東峽)交彙、海藏咽喉之地,距省會西寧僅43公裡。門票¥30。

贊普林卡是目前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所集藏傳佛教八大教派為一體的藏王寺院,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藏王寺院。“贊普林卡”意為藏王園林,始建於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是河源郡王吐谷(yù)渾首領諾葛缽和唐弘化公主為迎接文成公主進藏,專門修建的行宮,後被戰亂所毀。解放後,贊普林卡在原址上得以復建。贊普林卡總占地面積43畝,分前後兩院,前院為佛殿,後院為藏式賓館和皇家園林。前院主殿為五層樓藏式建築:三層中空,塑有現存最大的藏王松贊干布和王妃文成公主、遲尊公主佛像。還塑有藏傳佛教格魯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當派、覺囊派、希結派、苯教八大教派創始人塑像,以及藏傳佛教五大護法、四大天王,還有各大小佛像共計一百余尊。四、五層塑有藏傳佛教三世佛(過去佛——燃燈佛、現代佛——釋伽佛、未來佛——彌勒佛)。大殿內牆壁上繪有藏族起源、文成公主進藏、藏傳佛教十六尊者、漢傳佛教十八羅漢、釋伽牟尼傳等大型壁畫與唐卡。還建有副殿觀音殿、文殊殿和贊普林卡珍寶殿等。

另外,大殿四層還供奉著藏王松贊干布與王妃文成公主的兩尊玉佛像,經專家驗證系唃(gǔ)廝羅王朝(北宋年間)寺院供奉。玉佛神態安詳,而兩尊玉佛體內卻還裝有和田玉制作的小佛像兩尊,松贊干布體內是阿彌陀佛像,文成公主體內是大日如來佛像,雕工精致,栩栩如生,精美絕倫。但另人驚嘆的卻是兩尊小佛像裡面竟然還有裝藏物,雖然專家預測裡邊應是舍利子,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打開,這也為這兩尊千年玉佛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在這裡,只有老張和王MM抱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心態進去參觀,我們則在門口邊聊天邊吃著酸奶和西瓜。在這裡第一次感受到西寧俗話“一棵樹一個空調”的意思,再火辣太陽,只要往樹陰下一站,就是涼風習習。

第二站就是著名的日月山和倒淌河

日月山,初唐時名赤嶺,距離西寧市中心100公裡,位於湟源縣西南,青海湖東南,既是湟源、共和兩縣的交界處,又是青海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海拔3520米,是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倒淌河在日月山西邊腳下,一股碧流永無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 天下河水往東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稱此河為“倒淌河”。可惜由於河水干涸,夕日流入青海湖的著名河流,現在就只剩下一條小溪。

日月山和倒淌河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時,唐王賜她日月寶鏡,說:“日後若思念家鄉,就拿出寶鏡來看,家鄉長安就會出現在你面前。”文成公主千裡跋涉,來到唐蕃分界地的赤嶺,眼看就要進入吐蕃領地,公主思念起家鄉父老,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寶鏡裡顯出了家鄉長安,公主想到此一去再也回不了長安,一時淚如泉湧,難以成行。然而,這位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聖神的使命,便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寶鏡落地之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美麗的青海湖。公主翻越赤嶺繼續朝西,她的眼淚化成河水,隨她西流,變為有名的倒淌河。後人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將赤嶺改名為現在的日月山。

我們沒有在日月山過多的逗留,因為日月山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已經看不出其本來面目。而且很多藏民來或向你推銷各種飾品,或拉你去騎犛牛,不勝其煩。

沿著109國道繼續前行,在將到青海湖的時候,一大片油菜花田呈現在眼前,由於花期的關系,這裡的油菜花比門源的還艷麗,加上天氣晴朗,藍天白雲,更是越發的鮮艷。

繼續前行,漸漸的,天地之間出現了一條藍色的腰帶,那是一種不同於天空的,艷麗的藍,青海湖終於到了。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湖面海拔3260米,總面積4340平方公,環湖長360多公裡。她的四周被群山所包圍,北為大通山,南為青海南山,西為橡皮山,東面則是著名的日月山,倒淌河水由東向西,注入青海湖。

青海湖的形成,是距今4千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擠壓,喜馬拉雅海上升為陸地的結果。地質學研究的成果表明,青海湖原為外泄湖,周圍百川之水盡彙湖中,湖水又從東面外泄注入黃河。後來,因為地殼斷裂形成的造山運動的繼續作用,湖東地勢漸漸隆起,造就出日月山,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脈阻隔,東向河水倒淌向西,青海湖便成為只進不出的大湖。現今日月山西的倒淌河便是這段地殼變遷史留下的痕跡。

在靠進青海湖的油菜花田邊,我們停下車。由於這裡的油菜花都是當地藏名種植的,要進入花田的話,肯定會踐踏花田,所以藏民向每個游客收取¥3的人頭費,我想這也是合理的,令人詫異的是王MM的導游證居然能連這3塊錢都能省了,無語……

晴空下的油菜花田實在令人陶醉,這裡美不是美在一望無際的遼闊,也不是美在高山綠樹的映襯,而是金色花海,深藍湖海,配上藍天白雲的那種強烈的色彩對比。

在我們後面行程裡發現,青海湖絕非單色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下,青海湖的顏色或青或藍,或綠或灰,多彩的顏色同時出現在這煙波浩渺中,才明白,什麼叫作“此景只應天上有”。

雖然給了藏民錢,我們還是不忍心過多的踐踏美麗的油菜花,只在已經被前人踩倒的地方玩耍了一會兒,繼續出發,趕往黑馬河吃中飯。

由於季節不對,我們沒有前往青海湖另一個著名的地方——鳥島。鳥島的主人大多是候鳥,每年春天,當印度洋上的暖流湧來時,南亞諸島的鳥兒們便越過冰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向北遷徙,它們中的部分便以青海湖為目的地,這時的鳥島,變成了鳥兒們的天堂,眼目所及,全是鳥兒們的上下翻飛,覓食造窩,產卵孵化的壯觀景像。

而這些鳥兒的主食,便是盛產於青海湖的鰉魚,這是青海湖特有的魚種,該魚以肉質細膩,口味香濃而聞名。

然而,由於多年來政府錯誤的往環湖地區遷入農業人口,建立農場,大面積開墾耕地、攔河築壩,加上青海湖流域草場超載放牧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造成青海湖湖面水位以平均每年9.6至12.7釐米的速度下降,如今本來四面環水的鳥島和沙湖島都變成了半島,從而造成鰉魚產卵場縮小,產卵魚群因水淺不能進入各河道產卵場產卵繁殖。而過度捕撈使瀕臨滅絕的鰉魚更是雪上加霜。

鰉魚資源的急劇下降,嚴重破壞了青海湖“魚鳥共生”的生態平衡。調查顯示,斑頭雁、棕頭鷗、魚鷗和鸕鶿這4種大型水鳥的數量較1982年平均下降了72.80%。

青海省政府,已於新世紀之始發布通告:從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10年內,青海湖封湖育魚,禁止任何單位、集體和個人到青海湖及湖區主要河流及其支流鰉魚產卵場所捕撈鰉魚!並開始在青海湖環湖周圍地區開展全面的退耕還湖還草的工作,並斥資50億元人民幣,治理青海湖的生態環境。

金師傅告訴我們,春季鳥島幾十萬只鳥棲息的場景,只有他的父輩看到過,那幾十萬只鳥一起起飛的場景,就是突然黑壓壓的一片,天都黑了,鳥糞像下雨一樣的掉下來。那樣的場景,真是令人神往(當然,我不是指鳥糞)。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青海湖是青海高原的聖湖,也是全人類寶貴的財富,願青海湖美麗的神話與青海湖同在。

達到黑馬河鎮的時候已經是1點多了,在黑馬河裡看到了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鰉魚。在黑馬河的四川食府吃中飯的時候,居然還是有魚販頂風作案,販賣鰉魚,但我們沒有吃,珍惜物種不該為了人類的貪食而再收到傷害了。

吃完飯,繼續沿著109國道,翻越海拔3817米橡皮山,前往茶卡鹽湖。

在橡皮山上是平坦的草原,馬、牛、羊悠閑的吃著草,狗兒歡快的追逐嬉戲,人煙稀少,相比於日月山的嘈雜,這裡的草原給人的感覺是寬闊而又恬靜的。

就是在這裡,我愛上了拍攝動物。這裡的一匹小馬駒,跟著媽媽吃草,時而依偎在媽媽身邊,時而自己跑開玩一會兒,很是可愛,特別是它懵懂的眼神,流露出對世界的好奇。這一組小馬的影集,拉開了我此行拍攝動物世界的序幕。

茶卡鹽湖距西寧310公裡,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史。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

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裡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小沈和老任他們撿起鹽塊嘗一嘗,的確是鹹的,廢話不啦,鹽當然是鹹的。他們還撿了幾塊鹽塊結晶,帶回了上海。

離開鹽湖,金師傅帶我們直接趕到的石乃亥的湖邊宿營地,趙師傅帶著老張、王MM和老任夫婦去中午的四川食府買晚飯。趙師傅和四川食府的老板很熟,我們估計他們兩頓飯都帶我們在那裡吃,是有回扣的。

這個湖邊宿營地是一個叫旦切的藏民經營的,宿營地周圍的土地是他承包的,旅游旺季的時候他就經營宿營地,其它時候就放牧。趙師傅說,政府讓他經營旅游業的條件是減少牛羊的數量,以保護草場。靠發展旅游業來減少畜牧業,這的確是一條保護草場的好思路。

營地裡有一只藏獒,雖然品性不是太好,但畢竟是藏獒,還是威風凜凜的,眼神裡透露著威嚴,我不敢太靠近它,只敢遠遠的對著他,端著相機,捕捉它威武的神態和容貌。

旦切自己的大帳篷是犛牛皮做的,裡面生著火爐,幾撥游客都聚集在他的帳篷裡,寬敞、暖和、熱鬧。而我們晚上住的帳篷只是那種尼龍的旅行帳篷,4個男的住稍大的,3個女生住稍小的。衛生條件自然更不敢奢望,洗澡自然是不可能的,廁所也沒有,大的小的全部在草地上解決,呵呵,別有一番風情。

老張他們拎著飯菜和青稞酒到的時候,天色已經黯淡。我們本想在旦切的大帳篷裡吃的,可老張受不了裡面的羊肉味,最後只能9個人擠在我們的4人帳篷裡。青海湖邊沒有電,帳篷裡自然也沒有燈,漆黑一片只有靠我們手電和蠟燭照著餐桌

大家鋪開食物,擠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很好玩。趙師傅問旦切老板要了糌粑(zān bā),一種藏族特有的食物,是在一個碗中,將酥油溶入熱奶茶中,蓋著青稞粉,自己用手在碗裡揉,揉成一個面團再吃。我跟著金師傅慢慢學著揉糌粑,在弄得滿身青稞粉後,終於也揉成了,很香很好吃。

青稞酒味道和白酒差不多,不過當地的手抓羊肉還是很好吃的,肉質鮮嫩,一點沒有羊臊味。

酒足飯飽,去旦切的大帳篷裡聽藏族姑娘小伙唱歌去。幾撥游客一起擠在旦切的大帳篷裡,旦切的兒子女兒彈著琴給大家唱歌,很是熱鬧。可輪到我們游客唱歌的時候,大家發現平時在卡拉OK裡唱慣了的城市人,都是背不出歌詞的主,只能你一句我一句的拼湊,相比藏族姑娘小伙高亢的歌聲,真是汗顏啊。

聽了一會兒歌,我和小沈提著照相機和三腳架出了帳篷,在草地上試圖拍攝青海湖邊漫天的繁星,可惜天空還有雲層,星星不是太亮,用30秒曝光也拍不出來。就在這檔口,大帳篷裡傳來了動聽的越劇,這可是我們南方特有的啊,哪個MM唱得這麼好啊。

10點多了,明天還要早起拍日出呢,這可是青海湖最美的景色啊,希望明早有個好天氣。鬧鐘調到5點40,鋪好床鋪,4個大男人擠一起,這滋味……

半夜被劈劈啪啪的響聲吵醒N次,仔細一聽,才發現下大雨了。

費用:¥843

房錢(西寧建豪花園賓館):¥100×4=¥400

早飯(泉二頭羊雜湯):¥36

早飯(五谷粥店):¥16.10

水:¥1×30=¥30

青海湖油菜花人頭費:¥3×7=¥21

中飯(黑馬河四川食府):¥142

晚飯(黑馬河四川食府外帶):¥198

插曲:

我們在宿營地遇到一撥上海人,7.2從上海駕車出發,沿川藏公路,沿途游玩,7.15到達拉薩,再沿青藏公路到達青海湖,計劃再從甘肅穿越內蒙古到東北,再從大連車渡到威海,沿同三高速回上海。繞遍了大半個中國,計劃裡只有行程,沒有日期。唉,真是有錢又有時間的哥們啊,羨慕不已。什麼時候我能完成自己的西藏自駕游啊。

旦切的宿營地

地址:海南州共和縣石乃亥鄉尕日拉村環湖西路14.3公裡處

電話:13897146734

D8(7.24)大雨,上午逛原子城

5:40,鬧鐘准時響起,我一躍而起,提上攝影包和三腳架,衝出帳篷。下雨,烏雲密布,這才想起昨晚已經下了一夜的雨了。無奈,轉身回到帳篷繼續睡吧。沒有拍到青海湖美麗的日出,成為此行的第四大遺憾。

8點起床,看見帳篷外還是有清水的,奇怪這水是哪兒來的,青海湖的水可是鹹水啊,旦切說是她老婆從山上挑來的。藏族的婦女啊,真是勤勞辛苦,不想讓她多受苦了,我們用礦泉水漱了口,用濕紙巾擦了臉,把清潔工作對付過去算了,回西寧再好好洗吧。

早飯是旦切提供的奶茶,面餅和糌粑,這次我揉的熟練多了,沒幾下就揉成面團了,旦切也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和旦切結了帳,我們來以前做了功課,這裡的帳篷住宿應該是¥20/人,但是旦切問我們收¥30/人,我和司機確認,也是這個價。後來和遇到的上海人溝通,得知的確多收了我們¥10/人,估計肯定是司機的回扣了。還是這個原則,出門在外,以和為貴,不要為了這¥70塊和司機不開心,否則後面可能更要吃虧,算了。只是網上傳說趙師傅不拿回扣,拿了回扣也退會給客人,看來這是謠傳了。除了住宿費,還有奶茶¥1/杯、酸奶¥3/碗、糌粑¥3/個、手抓羊肉¥30/斤以及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伙食費。

出發吧,雖然帶著遺憾,但相信後面的景色會更美的。

今天大雨,青海湖變得一片灰暗,原本打算在青海湖邊走走,然後去沙島的計劃也取消了,去原子城逛逛吧。

原子城建於1958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於此,故稱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西海鎮,現為海北州府所在地。

在50年代,中國的最高決策者們,提出中國不能沒有原子彈。就這樣,中國踏上了研制原子彈的艱苦旅程。首先是選址,經過再三斟酌,選定了青海省海晏縣的金銀灘,對外稱二二一廠。

原子城總面積570平方公裡,成為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基地傾注了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元首和鄧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國第一代科學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協同、無私奉獻。1964年10月16日,實驗成功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此誕生。

根據國家戰略部署的調整,1987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撤消國營二二一廠的決定。至此,國營二二一廠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緩緩地落下了莊嚴而神秘的帷幕。

為了紀念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西海鎮,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現在的原子城依然保留著眾多的實物紀念地,向人們展示了我國人民在非常困難時期,艱苦創業的歷程。它是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對全國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

離開原子城,在西海鎮的一家面館吃了飯,就直接返回西寧了。

吃飯的時候,趙師傅誇獎LP昨晚的越劇唱得好,我張大嘴,詫異了半天,結婚這麼多年,我還不知道LP會唱越劇呢,想想不平衡。

感悟:

青海湖真的很美,值得在不同的季節多去幾次。金師傅告訴我們夏季的青海湖天氣經常是一天好一天不好,所以以後如果再去的話,要安排好行程,在天好的一天裡盡可能多在青海湖邊游玩,損失其它景點不可惜,損失青海湖還是很可惜的。

下次希望能在4月份前後去,可以去觀賞和拍攝鳥島的候鳥。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