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婺源

作者: xiguansxj

導讀從秋色的婺源歸來已有一段時間,看著一張張的照片,還沉浸在那美景中,結果耽誤了上傳的時間。 曉起“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就是曉起風光的描述。兩年前年的春天,為尋找夢裡的家園,來到了婺源,來到畫裡鄉村、古文化生態綠洲曉起;在那鳥語花香的季節裡,呼吸著帶有油菜花清香的空氣,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這次帶著美麗的回憶 ...

從秋色的婺源歸來已有一段時間,看著一張張的照片,還沉浸在那美景中,結果耽誤了上傳的時間。

曉起“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就是曉起風光的描述。兩年前年的春天,為尋找夢裡的家園,來到了婺源,來到畫裡鄉村、古文化生態綠洲曉起;在那鳥語花香的季節裡,呼吸著帶有油菜花清香的空氣,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這次帶著美麗的回憶重返曉起,村口熟悉的參天古樹,依舊散發著陣陣樟木的清香,古樸典雅的明清建築、民居在層林盡染的環繞下更是美麗的令人不忍離去;禮耕堂、江家老屋、大夫第等古代富商和官邸,其建築風格更是令人嘆為止觀。踏在通往上曉起的路上,穿行在絕美的江南田野上,沿著青石板上的歷史軌跡,去追尋先賢的偉績,抒發思古之幽情,感嘆古人之艱苦和現代的文明,不經意間,已走到上曉起;在上曉起往回看,只見群山環繞、峰巒錦繡,白牆黛瓦掩映其中,此時美麗的景色,用文字來表達已是多余的了。



(曉起村)

石城

石城:因村後的山盡是奇石,由此而命名,一個旅行團隊不去的地方。我們從皖南的宏村出發,沿徽州古道去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江西婺源;沿途的田園風光無限好,經過的村莊都是美不勝收,真是村村入畫。在日落前趕到了石城,那裡原生態的景色令我陶醉,陽光照耀下的房屋泛起了金黃色,紅楓在房後襯托著盡顯魅力,夕陽下的紅葉把石城村裝點得更加的美麗。奇石、紅葉、房屋,大自然的恩賜使這個小村莊天然合一,蔚為壯觀,令我們驚嘆不已。

第二天拍日出,為了站個好位置,我們四點多就起床,打著小手電就上山了,山雖然不高,因為天還沒亮,還是黑漆一團,所以高一步低一腳的,走到山上還是費了點力氣。架好了三腳架,等待著天亮,此時才感到寒風嗖嗖,一看溫度計,才零度,真不知道天寒地凍我們圖的是什麼?等到快六點多,東方天邊露初了一點點紅雲,晨曦中村莊,炊煙繚繞,一派生機,朝霞把村子和山林照得層次分明,就像一幅國畫,美得讓人炫目,面對這樣的斑斕色彩,真是有處身在童話世界的仙境中,何謂幸福已無法描述了…。


(石城)

江嶺

第一次去江嶺是在前年的春天,那時正在建高速公路,從曉起到江嶺短短的十幾公裡,汽車在崎嶇的土路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才到達,在那裡,油菜花的盛開是它最燦爛的時節,漫山的油菜是沿著山坡生長,金黃的油菜花錯落有序地盛開在山間的梯田,形成了抽像的線條。 然而,不同的季節卻有著其迥然不同景像,怎是一個“美”字可形容。今秋重返江嶺,高速公路已建好通車,從曉起到江嶺的土路也鋪成瀝青路。雖然收獲的季節剛過,來不及搬運的草垛一個個在堆放在田野上,給金秋增添了靚麗的風采,種下的油菜也剛生長出來,漫山的綠意沿著梯田,就像音符那樣奏起了大地的樂章。山腰的雲霧飄渺,層層疊疊地流淌著、變幻著,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往上走,宛如穿梭在雲海中。群山環繞、峰巒錦繡,雲霧之下,若隱若現、依稀可見的是一片村莊,啊!這種超越時空的美,不就是我心中的“香格裡拉”?

(江嶺)秋收後種下沒幾天的油菜秧苗,嫩嫩的迎著朝陽,等到來年的春天,又是令人心動的油菜花盛開,這便是一個生命的輪回。在深秋的季節裡,在初冬的溫暖陽光下,漫山的紅葉是那麼的剔透純淨,紅得好像燃燒的火,像征著青春和生命,美麗而充滿魅力,使人不願離去。我也只有任由山風的勁吹,倘佯在大自然裡,細數著紅葉、懷抱美景、定格瞬間,享受、並快樂著。。。。。。 黃嶺 來婺源之前並不知道偉人故裡江灣有黃嶺(實為篁嶺)這麼一個村寨,從曉起出發,一路的顛簸來到鎮口,幫我們背包的村民也上了車,“車到山前必有路”真是有點言過其實了,我們在山邊下車,前面哪有什麼路啊,跟著幫我們背包兼向導的村民,沿著崎嶇的羊腸小道,開始了爬山的艱苦歷程。 翻過了一道道山,從天黑走到天亮,在山頂往下看,一個叫曉鳙的小山村,在晨曦的寂靜中慢慢地醒來,我們也架好了腳架,等待著那一刻;山下是嬈繞一片,分不清是雲?是霧?還是煙?只覺得的是身在仙境中,為了趕路,未等到太陽出來、也沒來得及下山進村看看就走了。在山間小道繼續走我們的路,走了五十分鐘,來到了有著五百多年歷史的黃嶺。這裡百多戶人家的房屋都是建在一個陡坡上,一層層地從山坳往上間,房屋的結構也較為特殊,每家的屋外都用木頭搭建了大的曬台,五顏六色的農作物放在大鍋籃裡曬,層層疊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黃嶺) 我們在山上拍完後就下山進村了,村莊裡靜謐一片,村民們與世無爭地過著他們和祖輩一樣“日出而作”的農耕生活,不同的是現在是家家通了電,可以輕松地和外界接觸,通過電視了解外界的精彩。幫我背包的村民是先富起來的幾家之一,兩年前就走出大山,搬到山外新建樓房居住了,這時帶我們進村遇到的鄰居個個都熱情有加,連我們也受到了歡迎,我們在她親戚家和其他農家的屋裡,看著一筐筐的農作物:黃豆、茶籽、紅辣椒在屋檐下曬著,給小山村描繪了一道道五彩繽紛的顏色,蔚為壯觀地曬出了秋天的色彩。


(曬秋)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