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實際是指滿、蒙、漢各八旗,共二十四旗,正藍旗地名正是來源於蒙八旗。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駐帳於現在正藍旗南部的金蓮川草原。(蒙哥與忽必烈均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托雷的兒子,相信很多人是通過《射雕英雄傳》認識的拖雷,他與郭靖結為安達。)忽必烈在此廣納賢士,組成著名的“金蓮川幕府”,成為後來忽必烈登帝位和統一中國的人力資源儲備。另外,忽必烈在這個“嶺北灤水之陽”之地建城,並在1260年在此登上漢位,後稱為“上都”。1279年元滅南宋後,定都現在的北京,並稱為“大都”。但是上都仍作為夏都,實行元朝獨特的兩都巡幸制度,即元朝皇帝每年夏季在上都避暑理政。
元大都還是個具有國際化都市色彩的城市,這裡中外交往頻繁,馬可•波羅在元上都受到忽必烈極高的待遇,他的游記對元上都有詳細的描述記載。
不過元朝滅亡後,元上都幾經戰亂的損毀,變成了一座廢墟。現在只能通過遺址緬懷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草原都城了。

我到過的一些北方小城鎮都建有巨型的廣場,感覺有點傻。尤其是冬天,人跡罕至草木枯萎,很是蕭瑟;而且鋪地材料又都是拋光,下點小雪就滑得很。
正藍旗位於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雖然距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裡,但是平均海拔卻高了約1000米。
正藍旗自然條件獨特。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就是之前我們開著越野車逛過的地方。南部是燕山北緣的低山丘陵與大興安嶺西南緣的低山丘陵交會地帶,山間分布有面積較大的典型草原,即為金蓮川草原。它們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屏障。

我到過的一些北方小城鎮都建有巨型的廣場,感覺有點傻。尤其是冬天,人跡罕至草木枯萎,很是蕭瑟;而且鋪地材料又都是拋光,下點小雪就滑得很。
正藍旗位於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雖然距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裡,但是平均海拔卻高了約1000米。
正藍旗自然條件獨特。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就是之前我們開著越野車逛過的地方。南部是燕山北緣的低山丘陵與大興安嶺西南緣的低山丘陵交會地帶,山間分布有面積較大的典型草原,即為金蓮川草原。它們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屏障。

正藍旗水源豐富,在沙地和草原上擁有眾多的河流和湖泊是一大自然景觀,也是正藍旗能成為草原都城的重要原因。
之前我們到過的扎噶蘇台淖爾是正藍旗最大的淡水湖。蒙族司機說“扎噶蘇”是“魚”的意思,魚兒的湖,哈哈,那不就是我的湖嘛。最大的鹹水湖是浩勒吐音淖爾,因是蒙語音譯的緣故,我現在還沒能從地圖上找到它。

正藍旗植被類型豐富,畜牧業發達,古代是皇家奶食的供應地,現在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
正藍旗方言是中國蒙古語標准音,曾得到過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准。

我現在就等著下個月下場大雪,以及明年春夏季節,再去看不一樣的草原風光了。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