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2個星期的山東之行,心裡突然感覺空落落的,也許太多的回憶都已留在了那山川間與海水畔了,能帶回來的倒是已經不多了,剩下的也只有些照片作證而已了。
未曾離開上海這麼長一段時間,也未曾跑過這麼多的地方,很多東西看到了聽到了還根本來不及消化就過去了,也許現在不寫些什麼的話更是馬上就忘記的干淨了。於是不敢怠慢,為了紀念我生命中的第一次長途旅行。
其實說來也是走馬觀花的很,兩個星期的行程可以概括為:曲阜-泰安-濟南-淄博-煙台-蓬萊-青島,總之也算是貫穿了整個的山東省了。第一站到的是曲阜,雖是聞名已久的古城了,但各方面的建設都並不盡人意,市容市貌遠比想像中的遜色。在我看來,那裡只能算是一個靠旅游賺錢的小縣而已。要命的是那裡的三大景點:孔廟、孔府、孔林,皆已被私人承包,於是票價也是高的離了譜了,讓我等寒酸之輩望而卻步了,於是草草瀏覽了孔廟後就趕車去泰安了。順便說一下,在那裡吃了孔府豆腐與干肉,豆腐是用煙熏出來的,有點特色,干肉就是拖了面粉的豬肉,確實很干。
第二站的泰安給我的印像倒是甚好的,並不僅僅因為它擁有舉世聞名的東岳泰山,而且小城很干淨,建設的也著實不錯。住的賓館距離泰安市最繁華的商業區很近,那裡的銀座商場絕對是間名副其實的購物中心,地下的銀座超市也是不錯。滿足了我逛超市的愛好,當然印像也好了幾分。據說泰山的日出現在已是很難看到了,又逢去的那天天氣不好更是毫無希望,因此決定早上才上山,放棄了一開始的日出計劃。其實我這個人雖然喜歡旅游,但是真正的旅游者是絕不會像我這樣的。雖然知道泰山的壯麗是要靠自己爬山才能經歷的,可惜我這個懶人是萬萬接受不了的,於是就有了旅游車-索道-索道-旅游車的登山旅程了。於是能看到的東西確實的是極少的,但因為自己也早有了思想准備也就無所謂了,只要能登上泰山之顛領略小天下的感受也就是不枉此行了。在天街上吃了據說很有名很美味的小米煎餅,可惜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我實在是一口也未能咽下的。坐索道時給我的感覺不錯,有些刺激,忍不住大叫了幾聲。在山頂時看見幾個學生席石而坐在打牌,笑謔到這也算是決戰於泰山之顛了,就算輸錢也實在是難忘的經歷了。
上午登了泰山,下午就急匆匆地趕去濟南了。濟南真是個火爐,給我的感覺實在很糟糕。那裡的天總是灰蒙蒙的,讓人透不過起來,感覺灰頭土臉的要窒息。放下行李就去了大明湖,也算是我瀏覽濟南的唯一名勝。其實不過是個湖,感覺大明湖公園有點像家門口的長風公園,所以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因為趵突泉根本沒有水,所以也沒有去。晚上去濟南的市中心泉城廣場走了走,找了個吃飯的地方。那裡的鍋貼倒是給了我不小的意外,和我一直吃的完全不一樣。長長的樣子裡面夾著陷,有點像春卷,味道還可以。也許那就是南北的文化不同的見證吧。
從濟南去了淄博,小地方,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不過那裡的人倒是滿熱情,介紹這個介紹那個的。於是去了他們最繁華的地段,麥當勞和肯德基倒是一個都不少,還有全聚德,專賣店也是排成了一行,看得出是新近建設的成果。本來一直聽說德州扒雞是山東一絕,可我去淄博反而買了只烤雞來吃,不過不錯的,吃的時候就著冰冰的可樂,感到特滿足。
離開淄博,就開始了膠東半島之行了。第一站是煙台,我在那裡足足住了有4天。煙台讓我第一次看見了海,感受了海,興奮之情不言而喻。於是4天裡天天都會去海邊走走看看玩玩,發現黃昏夕陽裡的大海是最迷人的。真羨慕煙台人能夠隨時去海邊游泳戲沙的,真的好開心.。羨煞我了呀。那裡吃東西的地方也多,各種快餐店,海鮮也不錯。Blue&White是家快餐店,值得一提,讓我感受到了不同於上海快餐的一種全新的方式,店很干淨,小菜倒也精致美味,我很喜歡。遺憾的是煙台的蘋果還未上市,未能一嘗。住的是火車站旁的鐵道大廈,在房間裡能看到海,賓館的服務相當好,步行就能到海邊還有大潤發,很方便,所以住了那麼多天的。鐵道大廈下的公交車也很多,317雙層巴士車的終點站就在那裡。很好的線路阿,一路沿海開,直到煙台大學,於是一站站的坐再一站站的下,票價一元。
在煙台的最後一天,去了蓬萊。起了個大早,坐長途車取道蓬萊。先是去了八仙過海景點,對於那個神話故事我也甚是喜歡的,所以要去看看的。園內亭台樓閣,湖水假石,倒也秀麗。只是去的時候又在新建景點,不免沾染了些建築工地的味道。據說新的景點建成後門票就要飆升了,心下暗喜逃過一劫。在八仙閣乘快艇直接從海上去了蓬萊閣。海上乘快艇的感覺很棒!快艇從後山上了蓬萊閣,據說這樣就可以免去了高昂的門票錢了,當然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因為荷包已大量縮水,也就做了這一選擇。真是個清麗絕俗的地方阿!感覺就好像來到了天涯海角。那裡的水真是清澈阿,透明的淡綠色,嫩嫩的,可愛的很,還有游泳的魚,煞是好看。一路往回走的時候,早就飢腸轆轆了。於是終究沒有能抗拒拉生意的阿姨,去了蓬萊閣附近的一家小飯店,好多各式叫不出名字的海鮮阿。於是點了大個花蛤蜊,海參,比目魚,海螺肉,還有怪怪的海參膽。價格還算公道,就是烹調水平稍欠缺了些,不過海鮮還是實實在在的。酒足飯飽之後原路返回了煙台,准備去最後一站的青島。
竟然是打的去了青島,路上2個半小時,來到了青島繁華的香港路地段。初來乍道,感覺就像置身於上海,那一段的青島繁華程度真是不亞於上海的。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特別是女孩子穿的很是時髦的。但是感受最深的還是海爾企業是真正代表了青島的形像,一路上都可看到海爾誇張的標志,隨風飄搖。去了佳世客旁邊的肯德基,狠狠的吃了一頓,可是心情卻好像是這一路來最差的,因為心裡沒底,晚上更不知道要落腳哪裡。周圍一定是沒有合適的下榻之處了,於是乘車遠離了這一繁華之地。因為大包小包的,於是遇到了拉生意的人,只是看了幾家皆不滿意,最後也只好將就著住了一家旅館。其實一路以來,雖說閑錢不多,但住的倒都是賓館,標房的標准與一次性的洗漱用品是一個都不能少的。雖說這次的旅館差別也不是非常大,但心裡總覺得是極不舒服的,鬧了一個晚上都睡不好。電視機還是清楚的,青島的電影台很不錯,當晚看的是《半生緣》。看過的,喜歡。電影最後黎明在雪地裡撿到了那副紅手套時,我也淚流滿面了。出門在外能看到一部喜歡的片子,難得。
好不容易熬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出門找賓館了。青島的賓館是一路以來最貴的了,且又逢上海洋節與啤酒節的開幕,房價真是一天一個價的飆升著。最後的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名字好像是金燈台酒店,房子很漂亮,是幾幢歐式風格的建築,據說100年前是教會,很是安靜。最不容易的是地段極好,就在中山路的後面,幾步就到。距離棧橋、教堂、火車站 都很近,步行就可。雖然房價還是貴的,但還是咬咬牙住下了。遺憾的是,賓館對面是手拉手酒店,一直想吃一下那裡的家傳鍋貼,可惜直到走的那天也沒有機會一嘗。先就去了中山路商業街,專賣店與大商廈一家挨著一家,沒有淘到什麼便宜貨,於是就去了傳說中如何如何美味的美達爾。點了各式的燒烤,兩大盤子。5元錢一串的魷魚確實大個,肉質新鮮,富於彈性,在上海是吃不到的。但是若比較味道,我確實覺得不如吳江路上的醬爆魷魚來的可口。青島的時間緊了,沒有去什麼地方玩,甚至嶗山也未能一看,只是在街邊吃了嶗山的桃子,很不錯。棧橋、教堂與八大關去了,八大關的環境很不錯,後面的那片海特別漂亮與干淨,在最高的石頭上坐了很久很久。傍晚時分坐了長途汽車返回了上海。早上7點的時候坐在上海的永和豆漿裡吃著早點時,一時分不清孰真孰假,晃若一夢。
Juju於200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