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07--12/13桂林、陽朔、龍脊7日

作者: mavisyi

導讀前話:趁著有假期,和父母一同前往桂林自助游,這個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又沒時間去的地方讓我們等待和期盼了很久…第一天 12/07 晴天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桂林兩江機場---酒店晚上8:40的春秋航班,浦東機場出發,誤點15分鐘開始登機;機上又悶又熱,第一次感覺坐飛機是那麼的不舒服,約11:35到達桂林兩江機場;出門便看見在網上預約好來接機的秦師傅, ...

前話:趁著有假期,和父母一同前往桂林自助游,這個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又沒時間去的地方讓我們等待和期盼了很久…第一天 12/07 晴天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桂林兩江機場---酒店晚上8:40的春秋航班,浦東機場出發,誤點15分鐘開始登機;機上又悶又熱,第一次感覺坐飛機是那麼的不舒服,約11:35到達桂林兩江機場;出門便看見在網上預約好來接機的秦師傅,用一張不太正式的紙舉著我們的航班號和我的大名。(從機場到市區酒店約40分鐘的車程,機場大巴20元/人,接機4人以內費用80元,考慮到到桂林時間尚晚,為省去勞累轉車和找酒店的辛苦,我都事先在網上做了預訂。)師傅中途還給我們繞路找米粉店讓我們打包帶走,是一家叫崇善的桂林米粉分店,聽說崇善在桂林小有名氣,分店也多;之後就直接拉我們到預訂的九龍商務酒店,就在桃花江邊上,是私人小樓改建的,設施一般;網上預訂價三人半江景房120元/晚。(在上海覺得這個價錢已經很便宜了,後來在桂林城裡轉轉才知道,對12月的桂林來說120還算是高的,在桂林市裡100元以下的標准間滿大街都是。)吃完打包米粉,稍事清洗後已經快凌晨2:00了,趕緊上床休息。第二天 12/08 晴天酒店---像山公園---桂林---陽朔---西街---平安客棧---高田景區---謝大姐啤酒魚---西街---客棧休息清晨5:15手機鬧鐘叫醒,只睡了3個多小時就要開始第一天的行程了,人在旅途其實也蠻辛苦。在上海查了天氣預報,說桂林本周都是晴好天氣,溫度在20度上下,換了件薄外套,6:00出門趕往像山公園。酒店步行過去10分鐘,天還未亮,晨練的老人們不用買票就可以隨意進出,我們也一路小跑著進了公園,省下門票錢75元(25元/人)。像山還是值得一去的,不愧為桂林的城市標志;爬上像鼻山,天剛開始蒙蒙發亮,清冷的寒風陣陣襲來,冷啊!不過像鼻腳下的水月洞很漂亮,讓我寒意全消;繞公園來到像山正面,留影後離開。像山公園對面馬路上的米粉店擠滿了人頭,我們也入鄉隨俗要了米粉;早飯後回酒店退房,步行至汽車總站約10分鐘。直接在總站窗口買票(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窗口買票坐車,不要理會任何人的搭訕,私人大巴一路攬客,1個半小時的車程可以開3個小時,把時間都交給他們了。)國營大巴15元/人,9:55准點發車,45人的金龍才坐了7人,照開;11:25到達陽朔汽車總站,中途是不作任何停靠的,桂林到楊堤的游客要到火車站坐私人大巴。陽朔汽車站擠滿了前來拉客的當地人,有介紹旅店的,有介紹漂流的,有介紹旅游項目給當導游的,嘰裡呱啦一路跟隨;父母拗不過,跟著一個人進了一家在西街口的私人旅店,寬敞的三人房標間才要價70元/晚,便宜得突破心理價位,不過我還是要父母多看看再做決定。我們一路西街小逛,看到了很多網友推薦的熟悉店子:沒有飯店、可可、馬可波羅、紅星…網上都說蓮峰一號旅店不錯,走到西街盡頭右拐,看了蓮峰一號,沒覺得特別好;又折回沿漓江一帶,那片都是好房子,房價也貴,所謂的江景房嘛。轉來轉去的沒了方向,管他那,走到哪裡是哪裡;又看了幾家後走進後來連住了三天的平安客棧,在疊翠路上;後來證明我們的選擇沒錯,這裡很安靜而且離吃飯的地方又近,疊翠路和西街是並排直行的兩條路,汽車總站和陽朔公園的大圓盤往裡走就是了。外表古色古香的小樓,一樓也擺滿了古玩木件;老板人很爽氣,開價70,還到60成交;房間有些陳舊,設施也一般,不過三人房裡有電腦,可以免費上網,還有一張古色古香的床榻,後來指定給老爸睡了,呵呵!放下行李,出門午餐,還是米粉,滿大街的米粉店,要想不吃它還挺難。借了自行車,騎出陽朔縣城,沿著公路往月亮山高田方向,一路美景盡收眼底,天下竟有如此如詩如畫的地方,所謂十裡畫廊,美不勝收啊!(十裡畫廊因一路上有10個景點而得其名,是第二天漂流時,筏工小封介紹的。)沿陽朔往月亮山方向騎自行車過石馬圓盤之後,一路山巒夾道,山峰如玉筍林立撥地而起,路邊阡陌縱橫,俱是稻田果園菜地,一派田園風光;沿路景點依次有圖騰古道、金貓出洞、蝴蝶泉、馬像奇石、羊角山、工農橋(駱駝過江)、大榕樹、鑒山寺、聚龍潭、水岩洞、月亮山…因體力有限,我們看了月亮山就折回了,其實也就到這裡可以了,再下去是往銀子岩和豐魚岩,還有近1倍的路程,騎車會很辛苦。晚上6:00多我們回到陽朔縣城,還了自行車都不會走路了,腿那個叫酸喲!網上都推薦謝大姐啤酒魚,就在疊翠路、芙蓉路口,在疊翠路上過了城中城步行5分鐘就能看見;旁邊還有彭大姐,謝三姐啤酒魚店,其菜品價格要比謝大姐的均便宜個幾塊,不過我們還是到謝大姐啤酒魚總店。魚麼要什麼品種的自己選,劍骨魚80塊一斤,毛骨魚40塊一斤,還有鰱魚22塊一斤等等,一條魚至少也要2斤多;實地觀察後發現當地的劍骨魚毛骨魚就是上海稱的鯰魚,劍骨魚頭上有芝麻頂,品種好一些,價錢也就貴。我們吃不慣鯰魚要了鰱魚的啤酒魚,2斤多點48塊,點了網上超有名的田螺釀25塊、腊肉炒芹菜20塊、漓江冰泉啤酒7塊、餐具1塊/人計3塊、米飯按人頭算1塊/人計3塊,合計106元。晚飯後的節目是溜達西街,說實話西街和我想像中有太大差距,我原本一直以為西街是一條古老的鋪著青石板路的小路,兩旁的鋪面都是木結構排門板或是雕花窗格的房子,只買一些當地人的小手工藝品;現實中的西街商業氣息太濃重,一路上都是些後現代派的酒吧迪吧,蓋著氣派的小洋樓,起著稀奇古怪的名字,賣小工藝品的也都是清一色的批發貨,有些小失望…晚上10:00回到客棧休息。第三天 12/09 晴天陽朔---金龍橋碼頭---遇龍河漂流---工農橋碼頭---陽朔---印像劉三姐---西街---客棧休息 早上在客棧旁的小路上吃了粥和餛飩,邊吃邊有當地人圍上來拉生意,沒有理會她們,給網友推薦的小封師傅打電話,談妥遇龍河漂流的價錢:全程190塊一筏,半程120塊一筏,每筏可坐2人,我們3個人要了2個筏。(值得介紹的是,陽朔當地的旅行社和那些在路邊拉客的當地人給出的報價都要比和筏工直接談的高出40-60元每筏,所以可以自己給筏工打電話省去中介費。)9:00出發去遇龍河,直奔汽車總站,小巴5元/人,是陽朔到金寶的車,中途停靠遇龍河金龍橋碼頭。到站小封已經來接我們了,這個在網上頗具知名度,被網友稱作遇龍河最帥,最和善,照相技術也超高的筏工小封師傅果然名不虛傳;他去購買了通行證,要86塊每筏,這樣算下來一個筏工一天漂個全程,完全是憑靠體力一路撐竿,約5個小時只能賺個100來塊,還要減去竹筏的損耗6-8塊和租農用車把筏再拉回上游的錢,剩下無幾的完全是辛苦錢啊!叫上他的堂哥大封,我們愉快的雙筏漂流開始了。遇龍河的竹筏漂流不同於漓江漂流,是很真實的用粗毛竹子捆綁起來,且全程人工撐杆的漂流。有人說遇龍河安靜得難以想像,確是如此,如果彼此不說話,就只有竹竿撐戳水面和山間樹林裡的鳥叫聲,一派“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怡然景色。漂流每隔200米左右就會有一個水階梯,上一階比下一階要高出半米到一米多不等的高度;水流急的地方可以乘竹排直衝而下,水流緩的地方就要筏工師傅下來連抬帶推的,下坡的時候要把腳抬高,鞋子就不會濕了。小封給我們做了各處的景點介紹,那些河岸上一朵朵的石頭山,沒有當地人的指點,你還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到了舊縣,小封介紹:舊縣原來是陽朔縣城,因交通不便,把縣城遷到了現在的地方,舊縣因此得名,呵呵,真的很生動那!臨近下午1:00時我們到了某個渡口上岸吃午飯,岸邊有用木頭搭起的小屋棚;和兩位筏工師傅一行5人要了5個菜:香菇黃燜雞、農家炒田螺、甜筍炒肉片、番茄炒蛋、還有一個炒野菜,價錢和縣城裡的差不多,不過味道沒得說;特別是用的土雞和土雞蛋,那是城裡嘗不到的新鮮和美味,具體價錢忘了,就記得雞是60一個;還喝了農家自家釀的米酒,老板娘沒算錢,一頓飯130來塊吧!填飽了肚皮繼續漂,還有近一半得路程那。過了朝陽碼頭就算過半了,半程游的客人可以從這裡開始漂,也可以從金龍橋碼頭漂到這裡;個人覺得上半段更漂亮更精華一些,沒有下半段的嘈雜與喧鬧,感覺非常的平和與寧靜。游下半段時,游筏開始多了起來,旅行團的客人都是被帶到這裡開始漂的,所以水域也就商業了一些;有給你照相的,有在河中心買烤魚的,完全沒有上午得意境;漂到工農橋上岸,已經近傍晚5:00。在遇龍河上漂了1天,真的很值得,千萬要舍得您的時間,這樣才可以品味出竹排漂流的愜意。上了岸與小封道別,包了部電瓶車,20塊錢回到縣城。回客棧稍作休息又趕往西街口,在那裡坐電瓶車2塊/人,去看晚上7:45的《印像·劉三姐》;普通席是130元/人,在陽朔大街小巷子裡的任意一家旅行社都能拿到這個票價。聽說印像·劉三姐很不錯,來了總要看的;拿了票進去,看清楚自己的位子,單號雙號入口不一樣。開演了,演出總時間大約1個多小時,分為紅色印像/山歌、綠色印像/家園、藍色印像/情歌、金色印像/漁火、銀色印像/盛典和尾聲/天地頌唱;個人最喜歡藍色印像/情歌,《藤纏樹》: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歌聲唱響在無邊無際的山水間,阿哥坐著小船來迎娶自己的阿妹,兩人一同拜別岸上前來送別的小姐妹,從此海誓山盟,幸福人間… 銀色印像/盛典,200個少數民族銀珞姑娘穿著特制的銀燈服飾手拉手排成豪華陣容出場,營造出漓江上從未見過的綺麗景像,盛況空前唯美至極,被稱為“漓江文化奇觀”。(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後又一次欽佩老謀子的藝術造詣及功底)130塊/人的演出票價絕對超值。看完出來的時候人那個多啊,過停車場沒多遠就有電瓶車等著,依然2塊/人,坐滿就走,把你送回西街口;下車便直奔對面的黃記玉米汁店要了3大杯充飢,父母覺得不錯,我不太喜歡,感覺太厚太粘稠。打西街穿到疊翠路,晚飯是在客棧旁的小路上吃的福建人的沙縣小吃,有鍋貼、餛飩、線面等,價錢比上海貴些,3個人40塊吃飽,回到客棧又近10:00了。

(小封其人(15978003197))



遇龍河漂流線路備注:旅行社為了讓游客聽從他們漂遇龍河下半段(朝陽碼頭—工農橋)特意把地圖畫成上半程是下半程的一半,這張已經算好的,陽朔縣城裡的各大旅行社牆上掛的還要誇張,其實上下兩段距離長短相近,而且個人以為上半段風景更為宜人。可以自己聯系筏工自助漂流,信價比要高很多。



第四天 12/10 晴天陽朔---楊堤---楊堤渡口---漓江漂流---興坪鎮---陽朔---西街---瘦子米粉店---客棧休息早上買了點干點直奔陽朔汽車總站搭乘去楊堤的小巴,車費8元/人,可以直接開到楊堤碼頭。車上遇到一對從北京來的游客,是母女倆,老太太76,女兒49,女兒是專程陪母親來桂林游玩的,她們希望與我們拼船,覺得人多可以安全些。到了碼頭給網友推薦的伐工陳師傅打電話,跟他在電話裡談妥價錢3人坐一筏120,5人坐一筏150,(一個筏最多可以坐6人);他說叫他老婆來拉我們,他老婆來了說自己已經接了生意,又讓她哥來拉我們,我們被轉了三道後,上午10:00如願上了竹筏開始了漓江精華段的漂流。漓江的竹筏比遇龍河的要大些,是用PVC管做成竹子樣的船,而且都帶有頂棚,筏後備有馬達,可以小漿怡情,也可以馬達加速,是急是緩全憑師傅的心情和良心。帶我們漂的是毛師傅,約四十多的樣子,後來慶幸真是碰到有緣人了;他見我們一筏大多是老人於是一路慢慢漂,給我介紹了各景點,還小唱了幾段山歌助興;路過浪石村口,帶我們上去看了他的家和清朝古建築順便拍了照;還送了我們一袋桔子,一個沙田柚和幾把自家種的花生,媽媽要掏錢來買,師傅說不要錢,不然就是看不起他,真是個實惠人,呵呵!經甲天下景點時,師傅不停的用小漿調整船頭位置給我們留影拍照。中午停在一個渡口,依然是那種岸邊吊腳樓裡的農家飯,一筏帶上師傅6人像一家人一般圍在一起吃飯,熱亦融融。我們點了毛師傅極力推薦的清蒸石岩魚(其實也就是鯰魚,只是生長在漓江裡,比起上海泥塘裡長大的要鮮美許多。)比啤酒魚好吃;山水豆腐釀,是當地人自己做的豆腐,沒有豆醒味,挺原汁原味的;芋頭燒排骨、香蔥土雞蛋(桂林的土雞蛋實在好吃,炒出來金燦燦香得你掉口水)、芹菜炒腊肉、番茄蛋湯,具體價錢忘了,只記得石岩魚是60塊/條,反正加上1塊/人的米飯正好150元。下午又經過了久負盛名的九馬畫山、黃布倒影、七仙女下凡、朝板石和20圓錢RMB背面的風景,4:00到興坪碼頭上岸。其實楊堤到興坪的精華游一般只需要2-3個小時就可以漂完,毛師傅用了6個小時(包括午餐),讓我們一步一景,沒有留下些許遺憾。興坪渡口有怦怦車(電瓶車)到興坪汽車站,步行大概20分鐘的樣子,電瓶車5元/人,毛師傅給我們談妥了3元/人的價錢離開,好人吶!然後又換乘小巴到陽朔,車費5.5元/人,要從興坪繞到福利再到陽朔,一路上的風景依然很美,約5:30回到了陽朔汽車站。母女倆依依不舍的和我們交換了電話;開始漫步西街買了些紀念和可愛的手繪T恤、手繪包包等。最後一天在陽朔,晚上一定要去看看名聲在外的瘦子米粉,問了路終於找到了,原來就在城中城過疊翠路的城中路上;店鋪很簡陋,米粉味道是要比別家好吃些,晚飯後回到客棧休息。

(漓江精華段的毛師傅(15078322426),背後就是有名的浪石村)

第五天 12/11 晴天陽朔---桂林---龍勝龍脊---大寨梯田---金坑景區---全景樓網上有很多人說銀子岩不值得一去,經家庭內部商量後決定放棄;訂了上午9:00桂林火車站去龍脊大寨的車,一早7:00多就退房,趕往汽車站;依然是在總站窗口買票上車,坐7:35的車返回桂林,車票15元/人。9:00到達了桂林汽車總站,買了干點後直接趕往火車站,坐預訂的全景樓的金杯車。由於淡季,一車總共游客6人,車費40塊/人單程;導游小伙年紀很輕,姓潘,黑黝黝的蠻可愛(預定全景樓的車和客房就有免費導游帶路陪同上下山)。出了桂林,開始是連綿的大山,車在山裡轉來轉去,窗外風景很好,導游小潘開始暈車不說話了。進了龍脊,在山腳下要先買票50元/人,會有人上車來賣,不用下車。門票包括平安壯族梯田,和金坑大寨瑤族梯田;只要你不出來,你就可以一直在裡面玩,不需要每天都買票。我們的全景樓在金坑大寨瑤族梯田山頂,車從岔路上又走了約18公裡,12:00點我們到達了龍脊梯田大寨景區大門口,檢票進入山寨。一下車就有紅瑤族的阿麼們圍上來問訊你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幫忙背行李,價格為一背簍20塊左右,還連帶帶路上山。她們穿著傳統大紅或粉紅的紅瑤民族服裝,據說都是自己手繡出來的,繡這麼一件衣服要用上一年的時間。我們有導游所以就拒絕了,小潘用土語和她們說了幾句,她們很失望的沒有再跟來。進了山寨大門就是大寨,這裡是金坑最繁華的地方,路邊一排房子開著小店,還有咖啡館,對面一間長長的舊木屋裡傳出孩子朗朗的讀書聲,大概是個小學校。進入大寨小潘把我們帶到一個名為大寨客棧的地方,讓我們停留吃午飯;一行6人都要了蛋炒飯,10塊/份,量不多。午飯後背著自己的行李走一段山路過一個寨子,又一段山路過一個寨子;山比預期的要高,爬得有些體力不支了,中途休息了好幾次。在和小潘的攀談中得知他還是大寨裡村長的兒子,以前去廣東打過工,現在回來在自家的地盤做導游,蠻有遠見的。途經1號和2號景點後,於下午3:30我們氣喘吁吁的登上了金坑的最高點全景樓;全景樓也一如寨子裡的其它屋子,是木結構房,是我們一路上看見的較大較具規模的一家旅店;人家派了免費的導游,又那麼辛苦的爬上來,也不好意思不在此停留住宿,現在淡季價2樓景觀房背山50一間,標准間面山70一間,三樓得配置較好,有電視有電腦,景觀房背山70一間,標准間面山90一間,但是一口價,老板也不願意再便宜了。我們住在二樓207房間,窗戶就對著大山風景最好的一處,往下看是山寨的全貌,遠處看去可以看到連綿不斷的山脈,早上在房間就可以看到日出,不需要出門,哈哈。山裡的生活比較單調,下午就是坐在全景樓前的平台上喝喝茶等著吃晚飯;有背著竹簍子的阿麼來兜售些手繡或機繡的圍巾,手帕,靠墊套還有土布袋子,說是自己織自己繡的,其實也都是些批發貨,後來在桂林的正陽路上我們還看見了一模一樣的東西。我閑來無事過去看看,沒想到她一股勁的全部翻了出來,弄得我不好意思買了個小布袋,開價8塊沒有還價,不過我要求她給我繡個字,是我寶貝的名字,她說繡字要費些功夫,明天一早讓人給我帶上來;後來又在另一位阿麼背簍裡買了2塊機繡手帕,還到10塊/條,帶回去壓在沙發茶幾的玻璃下一定別有一番風情。晚上在全景樓我們又要了黃燜土雞半個35塊、香蔥跑土雞蛋(必點菜)25塊、炒小白菜(其實就是上海的雞毛菜,不過很新鮮,下午看著她們從屋前的地裡挖出來的。)10塊、番茄蛋湯12塊,還有用火烤出來的糯米竹筒飯15塊,爸媽一人要了一杯店家自釀的米酒和桂花酒好像是5塊和15塊,米飯1塊/人;邊吃邊有3只小狗在桌子底下轉來轉去的找骨頭吃,真正的農家樂。小黃、小白、還有鄰家來玩的小黑,小白是小黃生的,可品種卻不一樣,小黑是小黃的男朋友,卻不是小白的爸爸,呵呵~~混亂吧!小白才1個多月大,胖得來像只小貓,很討人喜歡,我們扔骨頭給它吃卻被小黑搶走,搶的時候還咬小白,氣得我把小黑趕到了客棧門外,關上門讓小白飽餐一頓。吃完晚飯記賬,明天退房一起算;又預訂了明天的早餐:白粥2塊/碗、雞蛋餅4塊/份,各要了3份。晚飯後在一樓看了牆上一些驢友的留言張貼,然後回房間。本來以為今晚就我們6位客人,我們全部要了2樓的房間,沒想到吃晚飯時又來了2位的和1位的,都住在3樓;晚上上面的人一走動,那個地板就吱吱作響,木頭房子隔音效果不咋地!臨窗看著窗外遠處山腰裡的點點燈光和山間明亮的月光,真是別有意境啊!待上面的人終於安靜下來不再走動,我們也進入了夢鄉。 第六天 12/12 晴天全景樓---下山返大寨---桂林---獨秀峰,伏波山,漓江---正陽路步行街---杉湖,榕湖---賓館昨天問了店裡的前台說日出要到7點半左右才能看得見,於是我調了早晨6:30的手機鬧鈴;迷迷糊糊中上面的地板又在吱吱作響,看看時間6:00正,3樓的仁兄起得夠准時的。我們只好陸續起來,梳洗完畢後坐在房間裡等日出,人們都走出木樓到下面的平台上觀賞,有幾個還找准了位置搭好了三角架,小白也平台一處玩耍。遠處的公雞喔喔的啼鳴,我們坐在靠窗的床邊,在房間裡看日出我還是頭一回那;(多年前在泰山頂上,四點半起得床,早早的上山頂守候,因陰天也沒看見日出,遺憾!)而且今天對我來說還很具意義,是我的結婚注冊紀念日和我的寶貝出生100天的日子,心裡自然格外高興與激動啦。天邊一抹紅色,可遲遲不見它上來,我低頭擺弄著相機,老爸在一旁看著桂林地圖;突然媽媽喊:上來了!抬頭,太陽已經露出小半;真快啊!媽媽說:眼瞅著山邊一縷紅線,一會就上來一半了;我拿起相機哢嚓哢嚓,也不管效果如何,記錄下來這難得一刻再說。也就5分鐘的光景,太陽已脫離山頭冉冉升起,放射出耀眼光芒;我們也下樓,在全景樓前的平台上留下自己在日出下的身影。拍完照在一樓吃早飯,就是昨晚上預訂好的白粥和雞蛋餅,味道不錯。約8:30導游小潘上來了,我們退房結賬准備下山;昨天的布袋子也有人送了上來,上面已經繡上了寶貝的名字,看著就喜歡的不行,下山一路都把它握在手裡。下山的路要比上山的難走,沒有人工堆砌出來的石板路,就是當地人走出來的土路,也就一尺來寬,還好天氣尚好,不然一路泥濘會很危險;昨天一起上山的另3個人脫離開我們自己走掉了,我們跟隨著小潘一路走一路歇的下到了半山腰,小黃一直跟著我們下山去玩,走著走著不見了蹤影。到最後的3號景點金佛頂,在這裡可以一覽金坑全貌,包括高處的全景樓和低處的大寨,是金坑大寨梯田觀賞位置最好最全的地方,我們打算坐上一會兒;路邊有當地人支起的木棚棚,賣些煮雞蛋煮地瓜煮玉米之類的,還有一些和阿麼背簍裡差不多的小工藝品;我選了一對機繡的靠墊套,蠻古樸雅致的,還到40買下,給媽媽挑選了一個銀鐲飾品30塊。繼續下山,遠處的大寨看似已經近在眼前了,我高興得說:快了快了…小潘說我還是沒有徹底領會“看到屋走到哭”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我們又走了大概下山全程的1/3路程,這裡的路好走多了,又是人工堆砌的石板路,對面山間梯田上,小潘的母親正在辛勤勞作,母子倆用土語說了幾句,我覺得好奇,就追著小潘學了一句打招呼的瑤族話…經過一些寨子,寨裡的阿麼和小孩會親切的用普通話對你說:你好,民風淳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11:00我們返回到大寨,小潘問我們要不要吃午飯,我麼說不用了,想到處看看再買一些當地的手工藝品,於是和他就大寨道別。5分鐘後看見他又帶著一路五六個客人上山去了…在寨子裡拍照,被一位遠處趕來的阿麼叫住,硬要帶我們去她家看看手工藝品,我們跟去了;其實她們每人背簍裡的貨品都差不多,也就是一些批來的機繡產品,父母覺得我的靠墊套好看,買了一對和我一模一樣的,還到35買下,媽媽又看中了一個銀鐲飾品出價20塊。出大寨時媽媽說也想買個土布袋子,剛剛帶我們去她家的阿麼一呼百應,馬上有其他阿麼圍上來給你看她背簍裡的貨,袋子只剩最後一個了,暗紅色的,上面的花朵要比我的更立體更好看些,只是比我的袋子要小,還到5塊拿下,送給媽媽。出山寨大門,看見昨天的金杯車了,它早上從桂林帶客人進來,中午再把昨天的客人帶回桂林,回程一樣是40塊/人;車上顛簸2個半小時,我睡了一覺,爽啊!回到桂林,沿著中山路逛逛,在三多路口的國聯賓館安下身。放下行李,出門午餐,然後趕往了靖江王城獨秀峰,現在已經是廣西師範學院的府邸,門票50塊/人,覺得花50塊去參觀一個大學實在不值,准備離開時看見邊門豎著一塊賓館的牌子寫著在學院內,我們打著借宿的旗號大搖大擺的進了學院,也沒看出什麼王城的影子,來到獨秀峰下的南天一柱處留影離開。想往漓江邊去,又見一山,名為伏波晚槕的伏波山,天色已晚也就沒有掏15塊/人的門票進去。沿著漓江邊走,看見了漓江對岸,遠處的七星公園的七個山頭,過了一座大橋後右拐,有一家美食小店,有些雷同上海的永和豆漿,我們在那裡吃了晚飯後步行到了附近的正陽路步行街閑逛。從這頭逛到那頭就是兩江四湖的杉湖了,杉湖中有漂亮的金銀雙塔,也是近年新造出來的,不過晚上打上燈光,著實華貴。沿著杉湖駐足拍照,晚上8:00我們趕到位於杉湖邊上的漓江大瀑布大酒店,一問才知道要8:30酒店才開始 “泄洪”,於是就在酒店邊上的桂林市中心廣場走走;這個廣場還是很具規模的,搞得相當不錯,廣場中央有旗杆,一面還有個超大顯示屏介紹著桂林的風光和一些最新要上映的電影預告,不過大多時間做一些電視廣告。廣場上聚滿了四方賓客,8:30酒店大瀑布開始,水流先是緩緩覆蓋了酒店背面的整面玻璃幕牆,隨著黃河大合唱的層層高潮,水勢越來越大,還變換著各種花樣的泄下來,父母都說太壯觀了;人們紛紛拿出相機或拍照或攝影,這裡也堪稱是桂林標志性的一景了。大瀑布就10分鐘的光景,看完後我們又回到了杉湖邊上,從中山路橋下走到了榕湖;榕湖上有一座水晶玻璃橋,據稱是國內獨一無二的,燈光照射下格外眩亮;再往前走有九曲橋可以走到湖心亭,折回到古南門城牆邊有一座漂亮的雙拱橋,造得非常的巧奪天工。我們被桂林的夜景深深吸引,老爸說他都想在這裡借個房子長此的住下去。從榕湖走到桂湖,湖上連路的都是斜拉橋,且每座過路橋都不一樣,有一座竟貌似縮小版的凱旋門,另一座又似舊金山大橋,很有創意,與榕湖上的九曲、雙拱橋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沿湖邊繞回到三多路,走了一天,實在有些累了,決定回賓館休息。

(我可愛的小布袋子,右上角繡了女兒的名字,上面是小潘摘給我的野果子)

第七天 12/13 陰天桂林---蘆笛岩---桂林市區---微笑堂---正陽路步行街---西城路步行街---榕湖,杉湖---桂林兩江機場一早被父母叫醒,真不想起床,想好好睡個懶覺。老爸問我們七星公園、冠岩,蘆笛岩想去哪個?我問他哪個名氣更響些,老爸說蘆笛岩,以前景點少的時候來桂林,蘆笛岩是要必到的地方,現在開發的景點多了,那裡就冷清了。我們決定去蘆笛岩,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前台,出門又是米粉當早飯,而後在十字街坐3路車,1塊2毛的票價,是無人售票,要事先准備好零錢。9站路,沿途會經過桃花江的上游,蘆笛岩站下車後沿山路上到半山就到洞口,60塊/人的門票,有導游講解。到那裡才知道蘆笛岩被稱為國賓洞,有幾十個國家的元首政要都來玩過,看來我們選對了景點。跟隨一路進入洞中,幾步一景,相當不錯,進洞的雄獅迎客和出洞的麒麟獅送客栩栩如生,非常逼真,還有罕見的圓頂大帷幔鐘乳石由洞頂布下,很奇妙壯觀;最漂亮的要數洞內中央大廳了,是83版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東海龍宮的拍攝地,在那裡確有一根“定海神針”筆直的插在水中,真是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中央大廳一角是有名的海底水晶宮,又稱小桂林,一潭平靜的洞中水倒影著一旁的小鐘乳石,像極了漓江兩岸的景致。導游小姐讓我們在大廳的大石塊上駐足休息,給我們放了洞中的燈光表演,電腦控制的光束,隨著音樂靈動鮮活,點石成金。我們開始流連忘返,脫離了大部隊坐在那裡久久不願離去,想等著後面一批游客再觀賞一遍;可一批又一批,人越來越多,再也沒有播放燈光表演,我們遺憾的跟上了另一隊游客繼續觀賞;老爸一路還在意猶未盡的稱道我們福氣真好,來得早,又碰上個好導游。下半段裡有個自費項目,花5塊錢進一邊的洞府裡看活的千年烏龜,我覺得沒意思,可媽媽說一起進去吧,於是掏了15塊;進去後才發現還不錯,那些千年的烏龜確實罕見,中國人都喜歡討個吉利嘛,於是大家摸著千年龜拍照,我們仨也和每只龜來了個親密合影;頭伸出來的可以摸著頭照,頭沒伸出來的摸著背殼照,一個都沒錯過,嘿嘿!最後還請了2個洞裡最長壽的烏龜(約1500多歲)背殼上的全家福回去,放10塊錢在烏龜背上就可以請走一個,工作小姐還會給你的全家福做一個祈福儀式,用福摸摸烏龜的頭一生不用愁,摸摸烏龜的腳好運跟著走,摸摸烏龜的背殼是什麼我忘了,反正覺得是沾個壽氣,10塊還蠻值得,回去給寶寶掛在胸前,討個平平安安的。游玩了下半段,覺得景點也都不錯,說蘆笛岩是國賓洞一點也不為過。從洞裡出來,我們爬了對面的山,爬山是不要錢的,山不高,爬到半山涼亭,上面的路就被封掉了去路,在涼亭裡遠眺了遠處風景就下山了;蘆笛岩山也可以爬,不過一樣是爬到半山就是下山的路,大同小異也就不願再白花力氣。坐3路車返回十字街,這裡是桂林最繁華的地段,進了號稱是桂林最大的商廈微笑堂,逛了一樓覺得在上海看見得太多了,沒意思就出來了;沿中山路到了中心廣場,沿中心廣場一邊又到了正陽路,一路上不停的吃著小吃,爽口脆、玉米汁、炸雞腿、油炸串,還有蒸糕(要強烈批評賣蒸糕的,說是栗子糕,其實就是用玉米糊做的,黃黃的濕濕的,說是1塊錢一兩,一刀下去起碼一斤以上要你十幾塊錢,哪有這樣賣糕的,其就是一個騙人的勾當,那賣糕的長得倒蠻老實,做出來的事怎麼那麼…大家要注意阿,他就在正陽路靠近中心廣場邊上的那條路上擺攤,不要上他的當。)在正陽路的崇善總店吃了最後一頓桂林米粉,吃完米粉原路折回到中山路上,步行到西城路步行街;相對正陽路,西城路顯得蕭條清冷得多,走了不多遠也就到頭了。回到兩江四湖邊上,沿榕湖的另一邊一路逛著,今天一天都蠻陰冷的,晚上又開始起風;雖然冷,我們還是把榕湖和杉湖游覽了個遍,沒有落下任何角落。來到金銀塔邊已是晚上8:00,正好來得及再去看一次漓江大瀑布酒店的大瀑布;今天是周末,不僅有瀑布,還有噴泉,上下輝映更覺氣勢恢宏。8:45瀑布表演落幕,我們穿過中心廣場來到三多路,中山路上的一邊車道已經禁止通車,改單行道,擺成一個延綿的夜市,很具規模,聽說每晚上都有夜市,昨天我們打中山路橋下走過,沒有看到如此繁華。9:00回到賓館拿行李,秦師傅的車已在賓館門前等候,坐上車一樣的80元的價錢送到機場,結束了我們愉快的桂林7日游。辦理登記手續,11:40飛離了桂林,機上呼呼大睡,14號凌晨1:30分降落在浦東國際機場;本以為要打車回家,沒想到竟有機場大巴夜宵線,16塊一人,比去的時候還便宜2塊,是浦東機場到靜安寺航站樓的,2:00開車,中途停靠3站,有一站就在父母家不遠,下車後步行7、8分鐘就到家嘍。

(蘆笛岩裡的千年長壽龜1500多歲 & 龜背上的全家福)

隆重推薦:1. 遇龍河最帥,最和善,照相技術也超高的筏工小封師傅(15978003197),去遇龍河漂流一定要找他,解說精彩且絕對不會賺你黑心錢。2. 漓江漂流精華段,楊堤到興坪段的筏工毛師傅(15078322426),大好人,待人真誠,給你唱著山歌介紹著景點,還塞給你一些水果花生,讓你邊吃邊饒有興致的聽他解說。(漓江精華段千萬不要聽信旅行社從興坪到九馬畫山往返,你會錯過聞名天下的甲天下景點,記得自己聯系師傅,便宜又有“好貨”哦。)3. 龍脊大寨全景樓的免費導游小潘,沒有留他電話,可是他為人真的很不錯,下山後忘了給小費,現在想來蠻遺憾的;各位坐全景樓的車和借宿全景樓就可以碰到他,很可愛的一個小伙子,沿路還會爬上爬下摘些野果子給你吃,也會很耐心負責地等待爬山落下的游客,值得稱贊!4. 陽朔的平安客棧,老板人年輕很爽氣,客棧在疊翠路13號。5. 桂林市裡的出租車司機秦師傅(13036931016),4人左右包他車往返機場還是很實惠的。

後語:總得來說廣西人民還是非常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有個別一些不文明現像值得注意與提升。如:在陽朔跟著你上車到楊堤,要你坐她家竹筏,見你自己聯系了筏工就硬說是早就與你談妥價錢才跟來的,死活問你要10塊錢的車費;其實這些人和賣票的是一個村裡的,上車根本不用買票。還有在《印像·劉三姐》門口拉你去她們自家搭的平台上看《印·劉》的那些人,開始說好給你代售票的,談著談著就要你去她家看,說出來的話變得比翻書還快;陽朔城裡也有一些叫著50塊帶你去看《印·劉》的人和她們是一伙的,開價50,要開場了可以叫到20,千萬不要上他們的當,一定要在正規途徑買票入場,否則你就是去送錢,什麼也看不見,還要被她們圍攻,真是氣瑟!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